水庫地質滲透剖面圖怎麼畫
❶ 如何畫地質圖剖面圖啊
首先在地質圖上畫一條直線,便是你即將要畫的剖面,剖面圖的長度便是內這條直線的長度。
將這條容線經過地區的地貌投影到你的圖上。剖面圖上的關鍵點便是地質圖上的各條地層界線。而地質圖上的向斜、背斜、斷層等也必須要表現在剖面圖上。
你說的角度就看地質圖上一般有向斜、背斜或者斷層的地層界線旁邊都有一個T,短豎線的方向就代表地層的傾向,T旁邊有個角度便是地層的角度。這個角度和傾向便是你剖面圖中要畫出來的。
你拿長全面點的地質圖,上面一般都附帶一個剖面圖,比照一下就知道了
❷ 地質剖面圖畫法
你這個小子,槽抄探圖都不會啊,還錯別字。。。。
還有點不明白你的井上下地質圖,又有槽探圖。。。的地質剖面圖。。。。這是礦山地質和勘探地質的區別啊,工作階段也不同的。
如果你現在是在開採的礦山,那槽探地質剖面圖就是地表線,後在有槽處地表線向下一毫米畫線(表示已挖土方),並把該段地表線除去。。。按地表地質內容畫就可以,向地下推斷4厘米就可以了。。。下面的高程就可以不要。。再圖名,比例尺,責任表。圖例就可以了
而地質剖面圖,那就要把礦區下段高程的地質內容都連起來,要井上下圖,各水平切面圖。都用上。按百米高程畫。一般是300-500米高。看你的圖大小和工作要求。。。。
❸ 地質剖面圖的畫法
說句實話,這個考試不要求,只要看得懂就行,說白了就把地形等像"分屍"差不多.
舉個例子吧:南美洲地形剖面圖(沿著南緯40度附近)
分析:緯度線指向東西吧,那麼你就在將南緯40度這條線作為「屍體」分開,但范圍要看好,是南美洲,所以西邊是太平洋中間隔個安第斯山脈東邊就是大西洋啊,主要就是這個啊。
橫軸畫在水平位置,豎軸跟橫軸垂直,橫軸表示地形的起伏,豎軸表示海拔,但海岸(或者表示海或洋)永遠用零海拔表示。最後要標好方向,這個不好做word的圖,將就一下啊。
示例:
名字寫好:南美洲地形剖面圖(沿著南緯40度附近)
方向標好:
←西 →東
(單位:米)
1000 安第斯山脈
500
200
0 太平洋 大西洋
中間作圖做不了,中間是曲線的突出,安第斯山脈的曲線,呈三角形狀的。
地理方面請找我,QQ;731233537
❹ 地質圖怎麼畫成地質剖面圖
按比例尺在米格紙上面畫就是,一般來講剖面圖的比例尺是和地質圖一樣的,也叫圖切剖回面,坡度按等高線來答畫,岩性按地質圖對應岩性來畫,岩層傾向傾角根據地質圖上給的產狀來畫,需要注意地質圖的距離對應的是米格紙上面的水平距離,一般情況海拔也要根據比例尺來。
❺ 地質剖面圖的繪制
(一)信手地質剖面圖的繪制方法
野外地質現象觀察往往不是一個點上的觀察,而是由多個點構成的一條地質路線的觀察。在這條地質觀察路線上,地層層序、岩性變化、地質構造以及所出現的岩脈、礦脈等的出露位置需要用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將這些沿途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繪制在剖面圖上,不是建立在實測資料基礎上,稱為信手地質剖面圖,也稱為路線地質草圖。它是以平面圖的形式將觀察路線上的地質現象按比例繪制的,在路線穿越法中適用。一般應標在野外手圖上,可以在方格紙上按適當的比例尺繪制,其精度較低,是將地質觀察路線上的各種地質構造、地層層序、地層的時代、岩性特徵以及含礦層位分布情況,按一定比例縮小後用不同的岩性的花紋和代號等信手繪制出來,能夠表示地形起伏、地物名稱以及其他內容等總體的特徵。
繪制方法是,首先選定剖面方向,可以利用較為明顯的地物如公路、陡坎等,在圖上標出,沿此方向前行,觀察各種地質現象。信手地質剖面圖的方位與觀察路線要一致,選擇觀察路線時應該注意其方位應該基本垂直於地層的走向或主要構造線的走向,一般剖面線的方位和地層走向之間的夾角不小於30°,在野外手圖上起點、終點連線應該垂直主要的地層和構造線方向。剖面線的位置應該選擇露頭較好、便於通行的地方,而且一般選擇地層層序較為完整、地質構造簡單、岩層的接觸關系清楚,同時化石較為豐富、岩性組合以及岩層的厚度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段。
具體的操作步驟是,先在第1個觀察點,觀察各種地質現象,記錄;再到第2個觀察點,目估點1至點2的水平距離和地形起伏狀況,按地形的實際起伏、地面坡度的自然變化勾繪出地形線,地面的坡度也可用羅盤測出,按照一定的比例繪制在圖上。比例根據情況確定,總體來說剖面長度適中,不能過長或過短。信手地質剖面圖的比例尺是估算的大致比例尺,我們一般用線段比例尺來表示。各種高程可參照地形圖或用氣壓測高計測出。將點1到點2的地層、岩性、產狀、地層或岩性分界點、地質構造等用不同的符號繪制在該段剖面的相應位置上,將採集到的標本、樣品及其編號以及產狀等數據標注在圖上相應位置。再繼續前行至第3觀察點,按上述方法類推,將觀察內容沿路線標繪在平面圖上,直到路線的終點。在繪制信手地質剖面圖時,如果觀察路線改變了方位,在圖上相應位置應作出標記。最後,畫出圖例,註明圖名、比例尺、剖面方位、觀察點號碼、採集標本的號碼、地物名稱等,對於斷層構造、褶皺構造以及其他有意義的地質現象,在路線地質圖上無法表示或表示不清楚時,可另附局部素描圖或寫出簡要文字說明。
圖7-4 迎山亭-鍋底山信手地質剖面圖
(二)地質剖面圖的測制方法
在一個地區進行地質實習,為了了解地層出露情況、地層順序、岩性特徵、岩層厚度接觸關系等,常常需要選擇一定剖面,進行實地測量,一般選用導線法進行。
1.剖面線的選擇
實習區域如果露頭相當好,可以選擇相當長的剖面線,一般應盡可能使剖面線和地層走向相垂直,選擇通過所有地層和露頭好的地方,盡可能反映構造特徵,由於地形限制或露頭分布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在同一方向上測定一個長剖面時,可以採用略有拐彎的連續導線法,或採取順走向平移的方法[41]。
2.實測剖面的測量
實測常採用導線法。導線法的野外工作一般需要2~3人協作完成,從剖面線起點開始,用皮尺或測繩量坡距,用羅盤定向,用坡度儀測坡度。
測量人員主要是後測手和前測手。後測手站立在起點零上,持測繩或皮尺零點一端;前測手持測繩或皮尺的另一端站在已選好的一點,即第一導線的終點上。選好的點是導線所跨越的地形坡度的轉折點、地層的分界點、岩性的分界點,以及構造點等。兩測手將測繩或皮尺拉直,由前測手讀出測繩或皮尺長度,並由記錄員記錄在剖面測量表格上,這個數據為導線長度,也可稱為導線斜距。兩測手測出導線方位角和地形坡度角並進行相互校正,以後測手所測數據為准,地形坡度角上坡為正,下坡為負。高差和累積高差在室內計算得出,高差根據坡度角和距離計算,累積高差自零點起至每點都有累積高差。然後測量地層產狀、採集各類標本和樣品、填寫標簽。記錄員將以上的數據資料填至實測地層剖面登記表中,並詳細描述地層標本,同時繪制地層剖面草圖,即信手剖面圖。
表7-3 地質剖面測量記錄表
第一導線工作完畢後,後測手至第一導線的終點,站在剛才前測手原來的位置上,前測手前行至選定的第二導線的終點,按照第一導線的方法測量第二條導線,以後按照該方法依次測量第三導線、第四導線…….最後到剖面終點。
每一個導線點依次編號,導線編號可編為:第一導線是0~1,第二導線為1~2,第三導線為2~3,依此類推。各地形變化點、地層分界點、岩性分界點和構造分界點等必須作為編號點。導線的方向用方位角表示,測量時由後測手讀出前視方位角,再由前測手回視進行校正,記錄員記錄後測手測得的方位角。導線距離測量時測繩要拉直,不可彎曲,實地讀出的導線長度為導線斜距,填入記錄表中斜距欄內,導線平距須在室內計算後再填入平距欄內。坡度角測量時由前測手和後測手施測,兩者讀數相差不大,取平均數填入表內。兩讀數相差較大時,需重新測量。高差是根據坡度角和斜距計算的,是前後兩點的高程差。自零點開始每個點都要計算積累高差。在表中還要記錄地質描述,記錄兩點之間或某地點的地質現象,包括地層分界、岩性分界、產狀要素、斷層、不整合、化石以及其他地質現象,用簡單文字簡明扼要地記錄在實測地層剖面記錄表中,如果導線露頭不好,可向兩側一定范圍內追索,並採集代表性的標本、化石,標本和化石均要編號和記錄位置,還可作素描圖或拍照。
3.室內計算和剖面繪制
計算高差、累積高度和岩層真厚度:將野外實測的斜距換算為水平距離,計算出兩個導線點間的高差和累積高度,及岩層真厚度。計算方法如下:
設L平為水平距離,H為高差,L為斜距,β為地形坡度角,則
H=L×sinβ
L平=L×cosβ
岩層真厚度D計算公式: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α為岩層傾角;γ為剖面線方向與岩層走向的夾角。地形坡向與岩層傾向相同時用負號,與岩層傾向相反時用正號。
繪制導線平面圖:根據導線方向或導線的平均方向,將圖紙定向,在圖上用箭頭指出N的方向;在圖紙上設計好導線平面圖的位置和范圍,將導線自零至終點,按其方位、水平距離,依據比例尺畫在剖面圖上;將各點的累積高度、地層分界點、岩性分界點、地層產狀、斷層位置等,按照相應位置,標記在導線上。
繪制地形剖面圖:在導線下畫一水平基線,基線與導線間留足夠的空間,用以填繪地形及必要的文字元號。水平基線與導線的平均方向大體一致,表示剖面的方向;在基線的兩端畫出垂直比例尺。以各點相對高度和累積高差為距離,按垂直比例確定其在剖面圖上的位置,將導線上的累積高差數據投影到相應高度上,把各點用折線連接起來成為折線,然後參考野外繪制的地層剖面草圖所反映的地形起伏特徵,將繪制的折線修改為圓滑曲線,表達近似實際的曲線地形,繪制完成地形剖面圖。
投影地質內容:將導線上各點的地質現象投影到地形剖面上,在導線平面圖上首先確定要標繪的地質內容的位置,隨後從此點上垂直投影,垂線與地形剖面線相交於一點,此點就是該地質內容的位置。根據各分層的產狀繪出各分層界線,按照各分層的主要岩性填繪各岩性的花紋符號。產狀和規定符號繪在地形線下,在相應位置標明地層符號,標出岩層的產狀、斷層面的產狀。如果剖面線走向與岩層、斷層面走向斜交,可以把傾角換算成視傾角。然後整飾圖件,標出圖名、比例尺,以及重要地名、圖例、制圖日期、制圖者等,也可標上剖面圖的起止點坐標,剖面方位用數字標在剖面圖的側上方(圖7-5)。
❻ 如何繪制地質剖面圖在地質剖面圖的繪制中,應該注意什麼
繪製程序:首先挑來選一幅模型的建源築圖,仔細觀察閱讀此建築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圖。然後抄繪草圖。為模型做好准備。完成模型的根據所繪制的建築草圖,合理運用建築模型工具(卡紙、模刀、膠、丁字尺、三角板、以及其他工具)正確地表現所選建築的三維立體空間,保持平、立、剖面圖的一致。此外,模型要做到准確細致、簡潔美觀。
一般的野外地質冊後面有附錄給出了視傾角常用角度的對照表,另外網上有用excel表格用真傾角和夾角計算視傾角的。舉個例子,假如某地岩層真傾角是45度,走向方位角為60度,而勘探線是東西方向即方位角是90度,那麼計算出岩層走向與剖面間的夾角就為30度(讀銳角就行),再用真傾角與夾角就可以查出或算出視傾角。
❼ 河流的剖面線剖面圖怎麼畫
地形剖面圖指沿地表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圖,以顯示剖面線上斷面地勢起伏狀況。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築渠道、建築鐵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時,可作為計算土石方量的依據。地形剖面圖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由於地球表面是一個球面,而地圖是一個平面,當把球面展成平面時,必然發生破裂和褶皺,這樣就不能表示各種地面景物的形狀、大小和相互關系。為了解決球面和平面之間的矛盾,採用了地圖投影的方法。因為有了在平面上投影的經緯網,就能根據地理坐標把球面上的景物,轉繪在平面上構成地圖。在地圖投影的過程中,不論採用什麼方法,都會使經緯網發生變形。地圖投影按其變形性質可分為:等角投影、等積投影和任意投影。按其投影的構成方法可分為方位投影、圓錐投影和圓柱投影等。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為正軸投影、橫軸投影和斜軸投影等。 地形圖上的等高線雖然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坡度,但對缺乏讀圖經驗的人來說,卻不容易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立體感。為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傾斜緩急,可以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繪制地形剖面圖。 我們選擇一幅比例尺為1∶100000的地形圖,等高線的間隔為50米,要求繪制MN線的地形剖面圖,可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作一條與MN線段等長的水平線; 2.用分規在MN線段上量取每兩條等高線之間的距離,移到水平線上,得到點1、2、3、4、5……,點1代表450米的等高線,點2代表500米的等高線……,而兩點之間的距離,則表示兩條等高線在地面上的水平距離。 3.根據需要,定出合適的垂直比例尺,以決定剖面的高度。地形圖的水平比例尺是1∶100000,也就是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地水平距離1000米,如果要求這個剖面圖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相等,那末,由於點1所代表的等高線高程為450米,所以可取4.5毫米表示它的垂直高度。同理,500米的點2取5毫米,550米的點3取5.5毫米……,這樣,就可以在圖1-95C上繪出表示各點高度的垂直線; 4.在各點垂直線的頂點用曲線加以連接,就成為MN線的地形剖面(見圖1-95D); 5.這個剖面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是相等的。 在地形平緩的情況下,採用與水平比例尺同等的垂直比例尺不便於表現它的微小起伏,因此,常將垂直比例尺適當擴大,圖1-95E就是將垂直比例尺擴大成二倍後所繪成的MN線段的地形剖面圖。當改變比例尺的時候,一定要註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各為多大。
❽ 如何精確畫地質剖面圖
可以用樣條曲線話咯 ,然後有多行文字可以標出上邊的東西,顏色在圖層管理里邊可以設置的,要精確點的話就要用坐標咯 ,
❾ 怎樣繪制地質剖面圖
我有全套的地質工程、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以下是一些零碎的資料,太多,放不上。不好意思,看對你有幫助沒有。或者給金幣,傳給你全套的。二、礦井地質剖面圖編制方法1、根據實測資料編制(1)確定剖面線方向和位置(是剖面線均勻分布)A盡量沿遠勘探線布置B盡可能通過主要石門、主要上下山C垂直煤層(煤岩層)的總體走向 (2)選定比例尺1:1000或1:2000(3)收集整理編圖資料A剖面線切過的鑽孔柱狀圖B剖面線切過的井巷實測剖面圖C礦井地形地質圖D採掘工程平面圖E其它綜合性圖件(4)設計圖面、畫高程網(5)投繪平面與剖面對應線A坐標線 ±0水平切面 剖面圖B准線 (6)繪地形剖面圖 (7)投繪鑽孔柱狀圖A剖面線切過的鑽孔 B臨近剖面線的鑽孔①垂直投影法 ②走向投影法 注意:①投影的鑽孔用虛線表示 ②一般採用走向投影法 ③不能穿越斷層投影(8)投繪巷道A剖面線切過的巷道 B剖面線附近的巷道(一般不投繪) 垂直投影法(投影巷道用虛線表示)①與剖面線平行的巷道(長度。坡度不變)②與剖面線斜交的巷道Ⅰ水平巷道 長度縮短Ⅱ傾斜巷道 長度縮短、坡度增大(9)投繪煤岩層和構造點 A剖面線切過的煤岩層和斷層 B剖面線附近的煤岩層和斷層①走向延長法②輔助剖面法(10)對比連接(11)審核清繪2、根據水平地質切面圖編制 (1)已知兩個水平切面 (2)已知一個水平切面 3、根據煤層頂底板等高線編制用到的方法:直接投點 插入法 走向延長法 斷層面等高線法怎樣繪制地質剖面圖
❿ 怎樣畫地質剖面圖
其實不難,首先根據這十個點進行直接插值生成高程圖,或者加入斷層等地質要素,再插值生成構造圖,然後再作剖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