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懂礦產地質普查報告
❶ 地質報告怎麼看啊 救救啊
把地質報告的幾個要素理清楚就可以了,一般前面寫區域概況,後面是針對本地區的地質特徵的描述。幾個要素是:構造背景、斷層分布、地層層序、儲層物性、蓋層、油氣藏特徵等。
❷ 煤礦地質報告看那些內容
1.地形地質圖'水文地抄質圖。2區域構造圖。(主要是看有沒有導水構造)。3.儲量。開採煤層。。4細則上看有沒有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 5。化驗煤質報告,看下煤爆性,自燃傾向性等。6,巷道分布情況。支護方式,開拓方式,。
❸ 礦產資源儲量地質普查報告和地質詳查報告的區別
普查是粗略的,詳查是精確的。一般普查提交的的都是333級別的儲量,不能辦理采礦證。詳查提交332+333級別的儲量,332達到一定比例後可以辦理采礦證。
❹ 礦山各階段報告及用途 如普查、詳查、勘探報告、儲量核實報告、年度
有區別 區別還是很大的,普查 詳查 勘查是礦床勘探過程中不同的階段,對應不用階段的報告就是普查報告 詳查報告 勘查報告。不同的報告對工作程度不一樣,對提交的礦產資源量也不一樣。工作方法什麼的也不一。
❺ 求文檔: 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普查專科畢業的實習報告怎麼寫
找份地質報告改改就行 你沒有一點資料誰能幫你看啊
❻ 礦山地質報告是什麼
礦山地質報告主要反映如下內容:①利用探礦及采礦坑道,深入細致地研究礦體形態及回礦產質量答變化等,以保證礦山持續、均衡地進行生產和確定合理的採掘比例;②指導採掘工作的方向,參與探采工程施工管理和驗收;③協助礦山采礦人員對礦產資源的合理開采和利用,測定及監督礦石的損失、貧化,進行出礦管理和對礦石產量、質量的檢查與驗收等;④對礦床進行探邊摸底,勘探平行礦體和尋找盲礦體,甚至在礦山外圍進行礦床普查與勘探,為擴大礦山生產能力或延長生產年限增補所需礦產儲量;⑤及時解決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影響礦山正常安全生產的各種地質問題;⑥充分利用礦山生產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豐富資料,進行礦床地質理論研究;⑦參與采場、中段、井田開采結束後的驗收與總結工作等。
❼ 怎樣看懂地質勘查報告,怎樣看懂地質勘查報告知識
評審通過的報告,基本看評審意見或是儲量評審意見就OK了,該有的基本都有了專,報告重點么,一般屬是礦區地質,礦床地質,儲量計算結果,結論,還有本次工作情況,這幾個方面
要是想全部看懂整個報告,你得是專業人事,從圖開始看,不明白的再找文字。。。
圖看明白了,報告就看明白了
❽ 地質普查報告要做哪些圖
這要做的圖可多了,包括 普查區的地質圖,實測剖面圖,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綜合剖面圖。 上了內物探 物探的一容系列圖,包括電法等值線,異常圖,磁法等值線,異常圖,土壤地球化學,包括單元素和組合異常圖,還有就是探槽的素描圖。還有就是實際材料圖,這個根據你們工作的具體情況定。
❾ 我是一名地質工作者,從事地質勘探工作,我想了解地質資料方面的東西。了解的程度就是可以把地質報告看懂
我也是地質工作者,地質報告最多見的應該就是普查詳查報告及一些儲量核查報告吧,要看懂這些報告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勘查學方面的知識,另外適當補充些地層學,礦床學,礦物岩石學以及構造學,還有物化探方面的知識應該就差不多了啦!要想完全弄透測一個報告可不是這么簡單的事…那要學習的東西就多了去了…你可以看勘查學為主,遇到不會的再查看其他資料,我想這樣應該會快點,因為現在的地質生產工作大多圍繞勘查學在進行…切身體會之建議,望採納!
❿ 有關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與評審驗收的幾點粗淺體會
杜紹先
作者簡介:杜紹先,原國家礦產儲量管理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礦產儲量評估師。
地質工作的目的,是研究查明工作區地質構造、礦產資源、水工環(即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情況,為人民生活、國家工農業建設提供基礎地質資料。本文僅就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和評審驗收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談些粗淺的體會,供閱者參考。
1 礦產地質勘查
1.1 認真執行運用規范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是地質勘查中必須遵守的具體規定。它既是工作設計的依據,也是成果審查驗收的基本要求。新中國成立後原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曾幾次組織煤炭、冶金、地質、石油、化工等部門,開展對地質勘查和礦山建設的調查研究,著手編制礦產地質勘查規范,並在實踐中也曾進行過及時修改、頒發。迄今對40多種大宗主要礦產都編寫了規范,並經過批准執行。如金屬礦產方面有鐵、錳、鉻、銅、鉛鋅、鎢、鉬、鎳、鋁、岩金、砂金、汞、鈾、稀有金屬、砂礦、耐火粘土,非金屬方面有硫、磷、石墨、硼、螢石、硅灰石、菱鎂礦、高嶺土、石膏、硬石膏、玻璃硅質原料、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雲岩等,能源礦產有煤、泥炭、石油、天然氣,對一些暫不能作規范執行,則作暫行規定執行。對一些雖有勘查經驗等,但無生產礦山,資料不多的礦產暫未編寫。這些礦產地質勘查規范,對指導勘查工作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
1.2 礦產勘查階段劃分
對礦產勘查階段的劃分過去比較混亂,歷經多次變化,例如1987年以前,煤炭部門劃分為預查、普查、詳查、精查四個階段;冶金部門劃分為普查、評價、勘探三個階段;地質部門劃分為初步普查、詳細普查、初步勘探、詳細勘探四個階段;建材、化工、核工業等部門,有的劃分為三個階段,有的劃分為四個階段,名稱也不盡相同。1987年,經全國儲委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並以全國儲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聯合發布的《礦產勘查階段劃分的暫行規定》統一劃分為普查、詳查、勘探三個階段。2001年,國家質量技術局發布的《固體礦產地質勘探規范總則》又統一劃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
1.3 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的工作程度要求
用簡單的四句話來概括,就是初步了解、大致查明、基本控制、詳細探明。預查就是根據資料分析,野外踏勘,少量工程驗證,初步了解區內有潛力的遠景區,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資料;普查就是在上述有潛力的遠景區內,開展地、物、化、遙和取樣工作,對礦化潛力較大地區作出大致查明,並作概略研究評價,圈出詳查的范圍,為發展地區經濟提供基礎資料;詳查是在普查圈出的詳查范圍內,使用各種勘查方法手段,進行系統取樣工作,對地質構造,礦體的品位厚度、產狀、形狀、規模做到基本控制,通過預可行性研究,圈出勘探區范圍,為制定礦山總體規劃、項目建議提供資料;勘探是在詳查圈定具有工業價值的勘探區,加密各種工程和取樣,詳細探明礦體的數量、質量、空間位置、開采技術條件,並進行可行性研究,為礦山建設生產規模、開采方法,選冶工藝等提供資料。
這四個階段是互有聯系,工作要求程度各有不同。如經前一階段工作結果證明無進一步工作價值即可停止。地質工作的基本程序應該是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地下,由稀到密,由淺到深。
1.4 地質勘查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1)勘查中要嚴格注意各項工作質量,按照規范、規程要求進行,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不要等到最後再來處理。
(2)要注意對礦床中礦石物質組分的研究,(包括有益有害組分)對礦床要注意綜合勘查,綜合評價,防止單打一,造成以後返工補課。
(3)要注意對礦石的選冶性能及時進行研究,普查可以和其他礦床類比,詳查就應該采樣做初步可選性試驗,勘探應做詳細可選性試驗。如發現為難選礦石,則應重點先解決選冶問題再做進一步工作,避免造成勘查結束後礦床不能利用,形成呆礦。
(4)要注意開采技術條件研究,特別是水文地質工作,過去曾發生勘探完後為大水礦床,難以開發利用。
2 報告編寫
地質勘查報告是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而獲得的成果,是勘查隊伍全體職工辛勤勞動的結晶,是礦山生產建設設計的依據,是科研或教育的基礎材料,一定要重視這項最終成果,積極組織力量,認真編好報告。根據以結報告中常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注意事項:
(1)報告名稱應簡明清楚,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即地名、礦種、階段。例如××省(直轄市、自治區)××縣(市、自治縣)××礦區××礦(鐵礦、銅礦、鉛鋅礦、磷礦……)普查(詳查、勘探)報告。若為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就寫資源儲量核實報告。
(2)閉坑報告或生產礦山核實報告要注意生產和勘探的對比,不僅是資源/儲量的增減對比,還要注意地質構造、礦體的產狀,形態等的變化,用生產實踐檢驗勘探成果,總結經驗,提高對礦床的認識,以指導找礦和生產。
(3)關於地質工作及質量評述,不能只籠統地說,合格或基本符合規范規程要求,或達到良好,優秀等。而缺乏反映質量的具體數據,例如鑽探工程質量,礦心採取率有高有低,不能只講平均達到多少,應按六項指標綜合考慮,質量差的鑽孔是孤立零星分布還是成片分布,是在高段儲量或在低段儲量范圍內,以考慮其影響程度。采樣化驗質量,應將內外部檢查數量列表,並說明合格率情況,有否存在系統誤差。
(4)資源儲量估算,首先要附有正式批准工業指標的文件,這是圈定礦體礦塊的依據,要按工業指標圈定連接礦體、合理外推。結合礦體的產狀,勘探方法,選擇合適的儲量估算方法,正確確定各種參數,包括礦體的厚度、品位、面積、體積、體積質量(體重)等,如有特高品位要做處理,努力做到估算的資源儲量正確可靠。
在儲量估算方面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原國家礦產儲量管理局1989年5月10日第二期儲委工作簡報轉發了《金屬礦產勘探報告審批經驗交流簡報》。後經各省(直轄市)儲委討論,認為比較好,行之有效,1991年原國儲局發文改為暫行規定,迄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5)文字報告編寫都有統一的報告編寫提綱,要按提綱進行,論述力求簡明扼要,要讓讀者一看就明白,為了達到此目的報告中應多用小圖小表配合敘述,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特別在報告編成後,要不同人反復檢查校對,防止出現錯誤,或錯漏字很多。
(6)如果是生產礦山資源儲量核實報告,首先要闡明核實的目的,核實區的范圍,許可證邊界拐點,地理坐標,面積及有效期。本次估算資源儲量截止時間、和過去最近一次批准上表的資源儲量對比情況,即最近一次核實上表的儲量,扣除開采量(包括損失量),是否有新增儲量和本次保有儲量列表對比,如有差異要說明原因。
(7)報告附圖附件,在報告編寫提綱中也有要求,當然結合實際情況,也可有增減。注意的是圖例要齊全,圖中線條要清楚,不同類別顏色要有區別,總而言之,圖面要清晰,讓人一看就清楚。
3 資源儲量報告評審工作
為了維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益,加強對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確保對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礦山建設生產的順利發展,必須對礦產資源儲量進行評審認定,在評審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3.1 資源儲量報告評審的特點
它和工農業產品的評審驗收不同,工農業產品的檢查驗收,可以藉助於度量衡如長度、質量、面積、體積等,看得見、摸得著,而儲量報告的評審驗收,只有工程質量,物、化探測定等具體數據。地質探礦主要是利用對礦體少數揭露控制點的情況,去推斷判定大部分未知礦體情況,對整個礦體而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最多是地表或坑道里看到一部分,但不是整體。而且一個礦體與一個礦體不同,所以審查驗收主要是分析和研究其規律性,判定已知點的代表性和勘探控製程度,這就需要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來全面評審。
3.2 評審報告的原則
必須實事求是,堅持原則,不能搞關系,講情面,要公開、公平。過去儲委在高指標浮誇風、設計革命搞「三邊」(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時期,為了堅持審批原則,也曾受到許多攻擊誹謗,說儲委是「管、卡、壓」。是「攔路虎」,「絆腳石」……,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在事實教訓面前,證明儲委為國家的資源儲量把好質量關是正確的,這一工作不能可有可無。
3.3 審查資源儲量報告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根據以往經驗教訓,審查報告中必須抓好以下問題。
(1)地質研究程度,對地層、構造是否清楚,過去有的礦層是向斜誤認為是兩層礦;另如對成礦有利或破壞礦體的斷層研究不清,這些都影響礦床資源儲量的估算。
(2)工程式控制製程度,確定的勘探類型是否合適?工程間距是否控制住礦體的產狀、形態、厚度、品位變化情況,這都影響礦床資源儲量數據的正確和可靠程度。
(3)勘探工作質量,如坑、鑽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采樣化驗有無問題,內外部檢查如何?是否存在誤差,這也都影響資源儲量的估算結果。
(4)礦石的選冶性能試驗結果如何?將來能否開采利用?如東川氧化銅礦、墨江硅酸鎳礦、袁家村鐵礦,雖已提交勘探報告,但選冶工藝未解決,礦山不能開采利用。
(5)開采技術條件如何?如河北司家營鐵礦,是大水礦床,開采困難,勘探了也不能利用。
(6)礦床開發經濟技術條件如何?是否做過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要作出將來礦山開采經濟效益的評價。
(7)資源儲量估算,是否有正式批准下達的工業指標?選擇估算方法是否合適?各項參數的確定是否正確?礦體的連接外推是否合理等。
在報告評審中抓住了以上問題,基本上評審通過的報告是可靠的,因為上述問題都是關繫到報告質量,也是影響礦床資源儲量和礦山能否開采利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