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景區內的什麼是世界地質奇觀
① 詳細說一說壺口瀑布的兩大奇觀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2014年12月6日前後,由於受持續降溫天氣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流凌、冰掛景觀。
2015年7月30日,受壺口瀑布上游陝西境內雲岩河流域強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西邊濁浪翻滾東邊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觀。
壺口瀑布處於秦晉峽谷的南段,南距龍門約65公里,孟門5公里。壺口一帶,黃河西岸下陡上緩,狹穀穀底寬約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龍王坡坡高約150米,崖岸很陡,龍王坡以上谷形展寬,谷坡平緩,黃河的橫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態,在龍王辿以北,河幅寬度和狹谷寬度一致,河水充滿狹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寬400餘米,龍王辿以下,水流到壺口,在平整的谷底沖成一道深槽。小河槽寬30~50米,深約30米。壺口以上,水在寬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寬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傾注到30~50米寬的深槽中,形成瀑布。春季,為瀑布落凌期,河道里冰層斷裂,「壺口」內冰凌墜落。
夏季,由於壺口以上水流的變化,出現3條叉流,壺口附近形成3個主要瀑布:一個位於龍槽頂端,落差約10米;另外兩個分別從龍槽西岸和東岸跌入龍槽,落差分別為15米和7米。這種觀察常常在不斷的變化著,有時大雨後,槽端滿溢,還會形成多股瀑布。
秋季,紅葉夾岸,瀑布高懸30餘米,水簾掛入雲端,景色壯觀。
冬季,秦晉長峽冰封雪凍,不少河段成為天然冰橋,往日飛瀑高懸處,掛滿冰凌
② 黃河壺口瀑布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吉縣和陝西省宜川縣之間,景區面積約100公里2,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88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黃河壺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壯觀氣勢著稱於世。滔滔黃河到此被兩岸蒼山挾持,束縛在狹窄的石谷中,300米余寬的洪流驟然收束為50米余,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最後從20米余高的斷層石崖飛瀉直下,跌入30米余寬的石槽之中,聽之如萬馬奔騰,視之如巨龍鼓浪,形成壺口大瀑布中的「雷首雨穴」、「萬丈龍槽」、「彩橋通天」等種種奇觀。
名勝區內還有孟門夜月、壺口冰橋等著名景點。在壺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有一塊巨大的奇石,人們稱它為「孟門山」,河水至此就分成兩路,從巨石兩側飛瀉而過,然後又合流為一。這里又是人們觀賞「孟門夜月」的地方。每當農歷月半,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明月高懸。站北南觀,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飛舞而下;立南北望,水裡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來。每到冬季,黃河上游的水夾雜著大大小小的冰塊涌至壺口,疊摞堆積起來,和石岸相平,形成了連接陝西、山西兩省的天然通道。「壺口冰橋」亦為一景。
景區內還有明代碼頭、同治長城、四銘碑亭、龍門飛渡等人文景觀,有唐太宗李世民帶兵征戰的掛甲山,宋元年間的坤柔聖母殿等。
自然景觀黃河壺口瀑布是世界唯一黃色大瀑布,譽為母親河心臟。特色鮮明,奇絕壯觀。四季變幻,詭譎迷離。八大奇觀,悸魂攝魄。
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是由黃土高原秦晉狹谷,黃河、瀑布等點、線、面組成的蒼茫、厚重、粗獷、雄渾為特色的立體空間景觀;而壺口瀑布因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水流變幻。在壺口這一獨特地形地貌面前就形成了這種其它任何瀑布都無可比擬的動態奇觀。
八大奇觀水底冒煙:瀑布水霧,騰雲接天。
山飛海立:仰觀飛瀑,其勢如千山飛崩,四海倒傾,遊人無不嘆喟「壯哉」。
晴空灑雨:烈日當空,雨霧沾襟,晴晝晦冥,風雨迷離。旱地行船河船文化遺跡,再現當年黃河航運盛況。霓虹戲水似長龍吸水,彩橋簇錦,千姿百態,變幻莫測。
旱天驚雷:旋流激盪,吼聲似雷,如萬鼓齊鳴,晴空驚雷。
冰峰倒掛:隆冬冰封,溢瀑成柱,如冰峰倒掛懸崖,彩虹浮映其間。
十里龍槽:水切石穿,瀑布後移,谷中之谷,夾岸崇深,如黃龍蜿蜒奔騰,實乃地質奇觀。
其它景點睡女峰一座酷似躺卧的女人的山峰,傳說是大禹的妻子幻化而成。石窩寶鏡:壺口岸邊石床上,洪水旋流沖刷石卵從中盤旋琢磨而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石窩,坑壁光滑,圓如規制,內有清泉,清澈如鏡,因一個美麗的傳說人稱「石窩寶鏡」。實為難得的地質景觀。
孟門山:壺口瀑布1500年間後移的遺跡,形成了雨塊巨石組成的河心島,史料記載頗多,「孟門夜」堪稱佳景,千百年來,題詠不絕。實為罕見的地質奇觀。
上山熊:睡女峰山坡上一塊巨石,猶如一隻爬山巨熊,傳說為大禹所化。
人文景觀史藉關於壺口的記載很多,最早見於春秋時代成書的《尚書禹頁》:「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意思是說大禹是從壺口開始了他的治水大業,其它還有《呂氏春秋》、《山海經》、《史記》、《水經流》、《漢地理志》、《元和郡縣志》、明《一統志》等,均有記載,關於壺口的民間傳說就更多,不勝枚舉。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題詠。
明清時代是黃河航運的鼎盛時期,因受壺口瀑布天險所阻,而使「往來舟楫一時窮」。因此在壺口上游的龍王辿和下游的圪針灘形成了繁華的古碼頭、渡口和集鎮,這里成了「東西要道,南北通衢」。最多時每天停泊船隻千餘條,這里也出現了罕見的數里路之遙的「旱地行船」人文景觀。
龍王辿、圪針灘遺址是壺口河船文化的歷史見證。東龍王辿的十幾通石碑,西岸的「民國石刻」,孟門山的「卧鎮狂流」摩崖石刻,圪針灘的「官司碑」,壺口西岸的「二趾獸」化石群等文物都說明了壺口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
奇特的自然景觀溶以深厚的化內涵,加之最能體現黃河精神的深刻象徵意義,就形成了壺口獨具特色的個性風格和品位極高的景觀價值。
地質公園:
壺口瀑布其特有的侵蝕性,潛伏式黃色瀑布屬世界罕見園,區內地質遺跡類型齊全遺跡清晰,規模大,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科學性,稀有性和欣賞性,及國際對比意義。同時在地質學和生態性方面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資源利用價值。
主要地質遺跡有:壺口瀑布群、懸谷、沖蝕、凹槽、渦穴、侵蝕台地、問心島、側蝕洞穴、陡壁跌水、棋盤格式節理、鈄層理、沖刷面、壓溶構造及植物動物化石點等。
這些豐富多彩的遺跡特徵,保存完善,系統而完整地反映了黃河壺口瀑布生成、演化的完整過程。
③ 山西的壺口瀑布有什麼壯觀之處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古人用來形容瀑布的一句詩,從這句詩里就可以體現出瀑布的飛流直下,速度之快,水流之急,也讓我們的眼前彷彿都出現了瀑布的恢宏磅礴之勢。
而那些拉空船的人也被稱作纖夫,當然,現在是看不到旱地行船的景觀的,只能看到以前旱地行船留下的痕跡。因為現在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方式發展迅速,黃河的水上航運已經被阻擋了很多年,所以大家只能從殘留的痕跡當中,去想像當年旱地行船的景觀,想像那些些纖夫們賣力拉船的景觀,也能給我們現代人一些啟示,讓我們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堅持不懈,使勁渾身解數去解決問題,相信人生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
④ 關於《壺口瀑布》的題目!
喜: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
怒:當然這么窄的壺口一時回容不下這么多的水,於是答洪流便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
哀: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漩。
怨:於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迴的
愁: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鑽石覓縫,汩汩如泉
⑤ 壺口瀑布的介紹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1東瀕山專西省臨汾市吉縣屬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2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2014年12月6日前後,由於受持續降溫天氣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流凌、冰掛景觀。32015年7月30日,受壺口瀑布上游陝西境內雲岩河流域強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出現西邊濁浪翻滾東邊白浪滔滔的奇特景觀。
⑥ 壺口瀑布的特點有哪些
壺口瀑布的特點:
1、位置境域
壺口瀑布處於秦晉峽谷的南段,南距龍門約65千米,孟門5千米。河西屬陝西省宜川縣境,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連,是中國一處大型峽谷瀑布景觀。
2、地理形態
壺口一帶,黃河西岸下陡上緩,狹穀穀底寬約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龍王坡坡高約150米,崖岸很陡,龍王坡以上谷形展寬,谷坡平緩,黃河的橫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態。
3、地質構造
壺口一帶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疊系紙房組。上部為紫紅色、紫灰色和灰綠色細砂岩與泥質岩類互層,下部為深層砂岩,砂岩以長石砂岩為主,比較堅硬。
4、地形地貌
在黃河尚未形成統一的水系之前,秦晉峽谷地帶當時大部分是注入三門湖的一條內陸河流。
5、氣候特徵
壺口瀑布所在地屬於暖溫帶濕和性半濕潤、半乾旱氣候。
6、水文概況
秦晉峽谷流域的暴雨,降水面積大,歷時較長,降雨強度也較大,一日最大降雨量可達200—300毫米,是黃河中游洪水的主要來源區之一。
(6)壺口瀑布景區內的什麼是世界地質奇觀擴展閱讀:
自然歷史
黃土高原、黃河河道、秦晉峽谷以及壺口瀑布、十里龍槽和孟門山等,均是大自然的產物,都是重要的自然歷史遺跡。
形成瀑布的條件:
1、瀑布存在的一個最常見的原因便是岩石類型的差異。河流跨越許多岩相邊界。如果河流從堅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較柔軟的岩石河床,較軟的岩石河床很可能的侵蝕更快,並且兩種岩石類型相接處的坡度更陡。當河流改變方向並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間的相接處時,便會發生這種情況。
2、古代有一大塊熔岩從河床下擠上來,岩石硬化後,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牆」,阻攔了河水。中國的黃河壺口瀑布就是這樣形成的。
3、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兩側形成懸崖峭壁,瀑布由此在峭壁上生成。
⑦ 黃河壺口瀑布地質遺跡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壺口瀑布地質遺跡具有典型性,其特有的侵蝕型、潛伏式黃色瀑布屬世界罕見,專公園內地質遺跡屬類型齊全,遺跡清晰,規模大,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科學性和觀賞性。
壺口瀑布地質遺跡屬世界上唯一的特殊地質遺跡,大峽谷中的谷中谷遺跡,其成因十分特殊,在國內外均屬少有的遺跡。
園內地質遺跡保存完好,基本保持自然狀態,極少受到人為破壞。園內各種地質遺跡現象豐富多彩,保存完善,系統而完整地反映了黃河壺口瀑布生布、演化的完整過程。
壺口地質遺跡的形、聲、色、光,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
壺口在地學和生態學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利用潛力大,可以建立壺口科學研究中心和地質博物館,對研究黃河發育史、黃土生成、演化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科學理論價值。
⑧ 黃河壺口瀑布的地質構造是怎樣的
黃河壺口瀑布的地質構造是壺口一帶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疊系紙房組。上部為紫紅色、紫灰色和灰綠色細砂岩與泥質岩類互層,下部為深層砂岩,砂岩以長石砂岩為主,比較堅硬;泥質岩類以頁岩為主,松軟破碎,易遭流水浸蝕。
在險峻的峽谷中,奔騰的急流在垂直下切時遇到軟硬岩石交替的地質條件,其堅硬岩石形成岩檻或造瀑層,軟性岩石被侵蝕成陡峭的階坎,急流飛越階坎,當具有一定落差時,便形成瀑布。當然軟硬相間的岩石層只是瀑布有形成的有利地層條件。
壺口到孟門一帶,基岩的產狀近於水平、約以3—5度的傾角,微向西北緩傾。另外,秦晉峽谷本身就是斷層,節理比較發育的軟弱地帶,易遭受流水侵蝕切割。因而,黃河流過這里,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也可以發展成瀑布。
現代構造運動對壺口瀑布的形成和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喜馬拉雅運動之後,這里地殼運動一直以緩慢的抬升為主,因而水流的下切作用活躍,有助於瀑布的形成和發展。
(8)壺口瀑布景區內的什麼是世界地質奇觀擴展閱讀
壺口瀑布簡介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南距陝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⑨ 關於壺口瀑布的資料
黃河壺口瀑布來風景名勝區,壺自口瀑布,號稱「黃河奇觀」,是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也是中國的第二大瀑布。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淀。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02年,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內的壺口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金黃色瀑
布、是國內唯一的潛伏式的瀑布、移動式的瀑布、四季景色各異變化無常的瀑布、蘊涵豐富文化內涵的瀑布。壺口瀑布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水流有著夢幻般的變化,形成了奇絕壯觀的八大景觀:「煙從水底升,船在旱地行,未霽彩虹舞,晴空雨濛濛,旱天鳴驚雷,危岩掛冰峰,海立千山飛,十里走蛟龍。
⑩ 壺口瀑布的詳細介紹
壺口瀑布是黃河流域的一大奇觀,是我國第二大瀑布。它位於山西省吉縣城西南25公里的黃河壺口處。
黃河巨流一路奔騰,在山西和陝西交界處曲折南流,到山西吉縣與陝西宜川一帶,被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窄的石谷中。滔滔黃河,到此由300米寬驟然收束為50餘米。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最後跌落深槽,形成落差達50米的壺口大瀑布。
要說壺口瀑布的寬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們驚訝的是其流量卻相當可觀。在冬季枯水期,秒流量最少時僅150至300立方米,這時河面冰封,細流涓涓,給人以俊美之感;四月初,一旦冰河解凍,秒流量驟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時達8000立方米,這時,巨流夾著大量冰塊沖擊而下,如獅吼虎嘯,震天動地;到夏季,秒流量增至1000至2000立方米之間,這時,由於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樣直射蒼穹,剎那間,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細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濛的白霧,偶又顯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萬壑之水匯聚,河水流量劇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連成一片,這時洪波怒號,激湍翻騰,聲如奔雷,景象極為壯觀。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近年來隨著眾多機構和個人(如柯受良等)的「飛黃」壯舉而聲名鵲起。
壺口瀑布在山西省吉縣西南25公里處,黃河流經此處時,由於兩岸高山挾持,河水猶如進入一個狹窄的瓶頸,由原來的300米寬邃然縮減至50多米,最後形成落差二三十米的壺口瀑布。站在瀑布旁邊不遠處,可見激浪濤天,氣勢非常壯觀。膽小的人最好不要站在前排。
在壺口黃河水跌落的地方,即壺嘴的正當中,有一塊油光閃亮的奇石,人稱「龜石」,它能隨著水位的漲落而起伏,不論水大水小,總是露著那麼一點點,這又給壺口瀑布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在壺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還有一塊巨大的奇石,人們稱它為「孟門山」,這里又是人們觀賞「孟門夜月」的地方。每當農歷月半,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明月高懸。站北南觀,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飛舞而下;立南北望,水裡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來。
交通:
壺口東南距臨汾市173公里,距吉縣縣城45公里,西距陝西宜川縣城50公里。因此,去壺口參觀游覽,可有幾條路線:一從臨汾乘汽車前往。臨汾至壺口有一條三級公路。從北京、太原、西安、成都等地可乘火車至臨汾。二從吉縣前往。吉縣距太原352公里,有吉太公路可通,吉縣汽車運輸公司每天有從縣城往來太原、臨汾、侯馬的班車。三從陝西宜川縣前往。宜川距壺口50公里。去宜川可從西安乘汽車前往,300多公里。從延安去較近,164公里。
壺口旅遊區有「住在山西,觀在陝西」之說,吉縣有吉州賓館,有200張床位,縣糧食局招待所有85個床位。在壺口,吉縣旅遊局設有旅遊接待站,有餐廳供遊人用餐,還有若干簡易客房,供留壺口考察的人員和觀賞「孟門夜月」的遊客住宿。
壺口瀑布游記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僅次於黃果樹瀑布,詩仙李白曾寫詩雲:「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谷地秦地雷。」他以浪漫主義的手法,把黃河壺口瀑布描繪得氣象萬千,雄壯無比。今天,我來到了壺口瀑布,目睹了這震撼人心的奇景。
「五一」長假期間,我與父母一起前往神往已久的壺口瀑布。當我們乘坐的汽車還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駛時,便隱約能看見壺口峽谷了。從山上遠眺壺口峽谷,你會看到一片棕紅色的裸露岩層,黃河奔騰於岩層之上咆哮著奔向東方,奔流到一條深不可測的峽谷前猛然停住了。這條峽谷出現的是如此突然,如同被一把利刃在岩層上切割出來,滾滾河水忽然從眼前消失了。
賓士的汽車很快將我們帶到了峽谷之前。尚未走近瀑布,你便能聽到震耳欲聾的水流聲。靠近峽谷邊緣,直視瀑布,金色的怒濤從幾十米的高度直瀉而下,滾滾河水夾雜著泥沙在飛落中奔騰、翻滾、跳躍!然後猛然撞擊在峽底的巨石上,於是瀑布在轟然巨響中再度騰起,在空中化為一片白茫茫的水霧。此情此景,如同千萬匹駿馬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賓士,又好似無數條金色的巨龍在蒼穹中飛騰。和著迎面吹來的冰涼河風,不由得使人對瀑布生出一種敬畏之情。
黃河壺口飛瀑,是由於平原與峽底間巨大的落差造成的。而黃河壺口之所以能夠形成峽谷,則是因為黃河的地表切割而成的。此處的河床,原本是與上游相仿的平坦河床,經過千百年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沖刷,才成就了這氣勢磅礴的壺口飛瀑。從今往後,黃河仍會在壺口峽谷繼續下切,造成的落差將越來越大,壺口瀑布也會變得更加壯觀。而這壯美的景象,宛如我們中華民族奮勇向前、頑強拼搏的精神,也使人從中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旺盛蓬勃的生命力。
黃河壺口瀑布驚濤駭浪
2004年7月24日中午1:00左右,黃河壺口瀑布來水增加了。
我們一家遠遠看見有一位先生正在壺口瀑布跌水後的河灘上「戲水」,走上前去也想仿效一番。卻聽見當地專門給人攝影掙錢的一個年輕人大聲吼叫,不要命了,水馬上要漲上來了。那位老先生嚅嚅地說,我過去的時候一點也沒有水,怎麼一會兒就沒住腳了,一會兒就變成小河了。攝影師說,現在水大了,等會兒還要大,上面都要淹掉,你哪裡來得及跑。
我覺得這個小夥子攝影師很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請他給我們一家三口在瀑布前合影留念,也算給他一筆生意。拍好後,小夥子發現我們自己有相機,就問你們自己為什麼不照,現在水真大。我們三人齊聲說:沒電了。小夥子馬上掏出自己的電池說,這也是充電電池,一點二伏的,能用么?
真是大喜過望啊!所以就有了壺口瀑布驚濤駭浪的照片。
在經過黃河大橋時,司機說,今天又死了一個人,已經漂下去了。
從壺口瀑布到臨汾,沿途150多千米,在每個交叉路口幾乎都見到值勤的人員站得筆直。出收費口就看見了更多的警察。進入臨汾城區時,司機闖入一條寬闊的幾乎空無一車一人的大道,後面傳來了警笛聲。
「靠邊!靠邊!」
三輛橄欖色大吉普車疾駛而過,後面跟著兩輛中巴,再後面是幾輛白色警車和小車。
計程車司機詼諧地說:現在我們靠邊,剛才我們開道。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1987年前後我去看過黃果樹瀑布,那是一種大美,是一種清秀、飄逸之美。壺口瀑布又是一種大美,一種厚實、剛烈之美!
壺口瀑布的磅礴力量真是偉大。再唱唱「黃河」,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