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探打孔遇到流沙怎麼辦
『壹』 沖孔樁遇到流沙怎麼處理
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截流法
用止水樁或止水鋼板(如拉森樁)在地基外側圍住
2、支護法
用支護材料(從最簡易的竹籬到PPC預制管樁支護)將地基開挖口圍護住,多為懸臂樁
3、截流+支護混合法
『貳』 人工挖孔樁遇到流沙怎麼辦
人工挖孔樁遇到流沙的解決辦法如下:
1、從樁井開挖施工先後順序上採取對策。人工挖孔樁在開挖過程中遇到流沙,可以先將附近無流沙的樁孔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對有沙層的挖樁孔集中抽水,集中開挖,並加快每次開挖的速度,爭取盡快穿越沙層,這樣既可以降低總抽水量,又能降低對沙層的擾動,避免大量的水土流失。
2、縮短每次護壁的高度。將原來的正常每次1m左右高的護壁縮短為300~500mm,以減少沙層孔壁的暴露時間,並及時進行護壁混凝土灌注。
3、採用剛柔相濟維護材料堵塞。如果流沙比較嚴重,會由於泥沙流走使做好的護壁塌落,遇到這種情況,可採用直徑大於14mm,長度在1.5m左右的鋼筋豎向打入沙層。現場准備一些編織袋或將干稻草編織成辮狀,一邊掏沙土一邊用乾草編織繩或編織袋堵塞泥沙,稻草具有阻擋泥沙的作用,同時也能起到濾水的作用,降低水的壓力。如果土的側壓力較大,用稻草難以堵塞流沙時,可將削好的1.5m長、30~50mm寬的毛竹片用錘子打入沙層,縫隙用稻草填塞。毛竹片有很好的韌性,同時也有一定的剛度,價格又很低廉,是一種很有效的圍護材料,當與混凝土澆注成為一體後還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彎能力。
4、下鋼套筒。遇到流沙情況較嚴重時才採用下鋼套筒的辦法。鋼套筒與護壁用的鋼模板相似,以孔外徑為直徑,可分成4~6段圓弧,再加上適當的肋條,相互用螺栓或鋼筋環扣連接,在開挖500mm左右,即可分片將套筒裝入,深入孔底不少於200mm,插入上部混凝土護壁外側不小於500mm,裝後即支模澆築護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後流沙仍上涌,可採取突擊挖出後即用混凝土封閉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結後,將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鑿以形成樁孔。
『叄』 人工挖孔樁施工中遇到流沙的處理辦法
1、少量滲水可在樁孔內挖小集水坑,隨挖土隨用吊桶,將泥水一起吊出;
2、大量滲水,可在樁孔內先挖較深集水井,設小型潛水泵將地下水排出樁孔外,隨挖土隨加深集水井;
3、涌水量很大時,如樁較密集,可將一樁超前開挖,使附近地下水匯集於此樁孔內,用1-2台潛水將地下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的作用,將附近樁孔地下水位降低;
4、滲水量較大,井底地下水難以排干時,底部泥渣可用壓縮空氣清孔方法清孔。
5、樁孔內排水時,注意周轉地下水位變化,否則由於土壤固結、地面下沉會給周圍設施帶來危害。
當挖孔時遇流沙層,一般可在井孔設高1-2m,厚4mm鋼套護筒,直徑略小於混凝土護壁內徑,利用混凝土支護作支點,用小型油壓千斤頂將鋼護筒逐漸壓入土中,阻擋流砂。
鋼套筒可一個接一個下沉,壓入一段,開挖一段樁孔,直至穿過流砂層0.5-1.0m,再轉入正常挖土和設混凝土支護。澆築混凝土時,至該段,隨澆混凝土隨將鋼護筒(上設吊環)吊出,也可不弔出。
(3)地質勘探打孔遇到流沙怎麼辦擴展閱讀:
人工挖孔樁防護措施
1、樁護壁採用C25混凝土,鋼筋採用HPB300;
2、第一節深約一米,澆注混凝土護筒,往下施工時以每節作為一個施工循環(即挖好每節後澆注混凝土護壁);
3、為了便於井內組織排水,在透水層區段的護壁預留泄水孔(孔徑與水管外徑相同),以利於接管排水,並在澆注混凝土前予以堵塞,為保證樁的垂直度,要求每澆注完三節護壁須校核樁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
4、除在地表墩台位置四周挖截水溝外,並應對孔內排出孔外的水妥善引流遠離樁孔。在灌注樁基混凝土時,如數個樁孔均只有少量滲水,應採取措施同時灌注,以免將水集中一孔增加困難。
如多孔滲水量均大,影響灌注質量,則應於一孔集中抽水,降低其他各孔水位,此孔最後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5、挖孔時如果遇到涌水量較大的潛水層承壓水,可採用水泥砂漿壓灌卵石環圈將潛水層進行封閉處理;
6、挖孔達到設計標高後,應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平整,無松渣、污泥及沉澱等軟層;
7、未盡之處嚴格按現行國家規范規程施工。
『肆』 人工挖孔樁在施工時遇到流沙現象怎麼處理,還有處理方法那種造價低一些
二:地下水 地下水是深基礎施工中最常見的問題,它給人工挖孔樁施工帶來許多困難。含水層中的水在開挖時破壞了其平衡狀態,使周圍的靜態水充入樁孔內,從而影響了人工挖孔樁的正常施工,如果遇到動態水壓土層施工,不僅開挖困難,連護壁混凝土也易被水壓沖刷穿透,發生樁身質量問題。如遇到了細砂、粉砂土層,在壓力水的作用下,也極易發生流砂和井漏現象。 1地下水量不大時 可選用潛水泵抽水,邊抽水邊開挖,成孔後及時澆築相應段的混凝土護壁,然後繼續下一段的施工。 2水量較大時 當用施工孔自身水泵抽水,也不易開挖時,應從施工順序考慮,採取對周圍樁孔同時抽水,以減少開挖孔內的涌水量,並採取交替循環施工的方法,組織安排合理,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3對不太深的挖孔樁 可在場地四周合理布置統一的輕型管井降水分流,對基礎平面佔地較大時,也可增加降水管井的排數,一般即可解決。 4抽水時環境影響 有時施工周圍環境特殊,一是抽出地下水進出時周圍環境,基礎設施等影響較多,不允許無限制抽水;二是周圍有江沙、湖泊、沼澤等,不可能無限制達到抽水目的。因此在抽水前均要採取可靠的措施。處理這類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截斷水源,封閉水路。樁孔較淺時,可用板樁封閉;樁孔較深時,用鑽孔壓力灌漿形成帷幕擋水,以保證在正常抽水時,達到正常開挖。 三:流砂 人工挖孔在開挖時,如遇細砂,粉砂層地質時,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極易形成流砂,嚴重時會發生井漏,造成質量事故,因此要採取有效可靠的措施。 1流砂情況較輕時 有效的方法是縮短這一循環的開挖深度,將正常的1m左右一段,縮短為0.5m,以減少挖層孔壁的暴露時間,及時進行護壁混凝土灌注。當孔壁塌落,有泥砂流入而不能形成樁孔時,可用紡織袋土逐漸堆堵,形成樁孔的外壁,並控制保證內壁滿足設計要求。 2流砂情況較嚴重時 常用的辦法是下鋼套筒,鋼套筒與護壁用的鋼膜板相似,以孔外徑為直徑,可分成4-6段圓弧,再加上適當的肋條,相互用螺栓或鋼筋環扣連接,在開挖0.5m左右,即可分片將套筒裝入,深入孔底不少於0.2m,插入上部混凝土護壁外側不小於0.5m,裝後即支模澆注護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後流砂仍上涌,可採取突出挖出後即用混凝土封閉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結後,將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鑿以形成樁孔。也可用此種方法,應用到已完成的混凝土護壁的最下段鑽大,使孔位傾斜至下層護壁以外,打入漿管,壓力澆注水泥漿,使下部土壤硬些,提高周圍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決流砂現象。 四:淤泥質土層 在遇到淤泥質土層等軟弱土層時,一般可用木方、木板模板等支擋,並要縮短這一段的開挖深度,並及時澆注混凝土護壁,這次支擋的木方可板要沿周邊打入底部不少於0.2m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澆好的混凝土護壁後面,可斜向放置,雙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達到很好的支擋效果。 五:樁身混凝土的澆築 1消除水的影響 1.1孔底積水 澆築樁身混凝土主要應保證其符合設計強度,要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密實性,因此防止孔內積水影響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密實性。 澆築前要抽干孔內積水,抽水的潛水泵要裝設逆流閥,保證提出水泵時,不致使抽水管中殘留水又流入樁孔內。如果孔內的水抽不幹,提出水泵後,可用部分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或干水泥鋪入孔底,然後再澆注混凝土。如果孔底水量大,確實無法採取抽水的方法解決,樁身混凝土的施工就應當採取水下澆築施工工藝了。 1.2孔壁滲水 對孔壁滲水,不容忽視,因樁身混凝土澆築時間較長,如果滲水過多,將會影響混凝土質量,降低樁身混凝土強度,可在樁身混凝土澆築前採用防水材料封閉滲漏部位。對於出水量較大的孔可用木楔打入,周圍再用防水材料封閉,或在集中漏水部分嵌入泄水管,裝上閥門,在施工樁孔時打開閥門讓水流出,澆築樁身混凝土時,再關閉,這樣也可解決其影響樁身混凝土質量的問題。 2保證樁身混凝土的密實性 樁身混凝土的密實性,是保證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必要條件。為保證樁身混凝土澆築的密實性,一般採用串流筒下料及分層振搗澆築的方法,其中的澆築速度是關鍵,即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樁身混凝土澆築,特別是在有地下壓力水情況時,要求集中足夠的混凝土短時間澆入,以便領先混凝土自身重量壓住水流的滲入。 對於深度大於10m的樁身下線,可依靠混凝土自
『伍』 人工打井遇到流沙怎麼克服
用沉抄井施工工藝進襲行施工,基本就沒有問題,抽水排砂。
沉井是在地面或地坑上,先製作開口鋼筋混凝土筒身,達到一定強度後,在井筒內分層挖土、運土,隨著井內土面逐漸降低,沉井筒身借其自重,克服與土壁之間的摩阻力,不斷下沉而就位的一種深基或地下工程施工工藝。
沉井結構和沉井施工的特點是:沉井結構截面尺寸和剛度大,承載力高,抗滲、耐久性好,內部空間可資利用,可用於很大深度地下工程的施工,深度可達50m;施工不需復雜的機具設備,在排水和不排水情況下均能施工;可用於各種復雜地形、地質和場地狹窄條件下施工,對鄰近建築物、構築物影響較小;當沉井尺寸較大,在製作和下沉時,均能使用機械化施工;比大開挖施工,可大大減少挖、運、回填土方量,可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費用。
『陸』 施工中遇到流沙怎麼處理
施工中遇到流沙(即為流砂),一般將現實情況上報設計單位,請設計單位根據情況作出調整或變更。
處理流沙的方法:
土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流沙。如果改變動水壓力的大小和方向,或者設法改變沉井刃腳外圍上下土質物理力學性質,又可將流沙轉變為穩定土。在沉井施工中處理流沙的途徑有3種:
一是設法減小動水壓力,
二是設法使動水壓力向下,
三是化學固結形成防滲帷幕。
(6)地質勘探打孔遇到流沙怎麼辦擴展閱讀:
防治流砂的措施:
由於在細顆粒、鬆散、飽和的非粘性土中發生流砂現象的主要條件是動水壓力的大小和方向。當動水壓力方向向上且足夠大時,土轉化為流砂,而動水壓力方向向下時,又可將流砂轉化成穩定土。因此,在基坑開挖中,防治流砂的原則「治流砂必先治水」。
防治流砂的主要途徑有,減少或平衡動水壓力;設法使動水壓力方向向下;截斷地下水流。其具體措施有
(1)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較低,基坑內外水位差小,動水壓力小,就不易產生流砂。
(2)搶挖並拋大石塊法。分段搶挖土方,使挖土速度超過冒砂速度,在挖至標高後立即鋪竹、蘆席,並拋大石塊,以平衡動水壓力,將流砂壓住。此法適用於治理局部的或輕微的流砂。
(3)設止水帷幕法將連續的止水支護結構(如連續板樁、深層攪拌樁、密排灌注樁等)打人基坑底面以下一定深度,形成封閉的止水帷幕,從而使地下水只能從支護結構下端向基坑滲流,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人基坑內的滲流路徑,減小水力坡度,從而減小動水壓力,防止流砂產生。
(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採用井點降水法(如輕型井點、管井井點、噴射井點等),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地下水的滲流向下,則動水壓力的方向也向下,從而水不能滲流入基坑內,可有效防止流砂的發生。因此,此法應用廣泛且較可靠。
此外,採用地下連續牆、壓密注漿法、土壤凍結法等,阻止地下水流人基坑,以防止流砂發生。
『柒』 幫我查一下我打井怎麼治理流沙、在我打井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好水層在流
用沉井施工工藝進行施工,基本就沒有問題,抽水排砂。沉井是在地面或地坑上,先回製作開口鋼答筋混凝土筒身,達到一定強度後,在井筒內分層挖土、運土,隨著井內土面逐漸降低,沉井筒身借其自重,克服與土壁之間的摩阻力,不斷下沉而就位的一種深基或地下工程施工工藝。 沉井結構和沉井施工的特點是:沉井結構截面尺寸和剛度大,承載力高,抗滲、耐久性好,內部空間可資利用,可用於很大深度地下工程的施工,深度可達50m;施工不需復雜的機具設備,在排水和不排水情況下均能施工;可用於各種復雜地形、地質和場地狹窄條件下施工,對鄰近建築物、構築物影響較小;當沉井尺寸較大,在製作和下沉時,均能使用機械化施工;比大開挖施工,可大大減少挖、運、回填土方量,可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費用。希望能幫到你
『捌』 打井遇到流沙層怎麼解決能具體點么謝謝了。加分!
公分
『玖』 建築基礎孔樁開挖遇到流沙將如何處理
應該查閱地質勘探報告,初步了解流沙的深度,一般遇到流沙,混凝土護壁澆注50公分,護壁內鋼筋必須完整連接。也可以採取下鋼套筒。總之小心為上。
『拾』 挖人工挖孔樁遇到流沙怎麼處理
防治措施:
(1)主要是「減小或平衡動水壓力」或「使動水壓力向下」,使坑回底土粒穩定,不答受水壓干擾。
(2)安排在全年最低水位季節施工,使基坑內動水壓力減小。
(3)採取水下挖土,使坑內水壓與坑外地下水壓相平衡或縮小水頭差。
(4)採用井點降水,使水位降至距坑底0.5m以下,使動水壓力方向向下,坑底土面保持無水狀態。
(5)沿基坑外圍四周打板樁,深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入坑內的滲流路線和滲水量,減小動水壓力。
(6)採用化學壓力注漿或高壓水泥注漿,固結基坑周圍粉砂層,使形成防滲帷幕。
(7)往坑底拋大石塊,增加土的壓重和減小動水壓力,同時組織快速施工。
(8)當基坑面積較小,也可採取在四周設置鋼板護筒,隨著挖土不斷加深,直至穿過流砂層。
如果人工挖孔樁遇到流砂現象,採取第(7)項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