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怎麼判斷地質作用出現早晚

怎麼判斷地質作用出現早晚

發布時間: 2021-02-07 17:04:32

A. 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早晚順序

d

B. 你知道以下材料出現年代的早晚順序嗎請按從早到晚的順序排列 石器 青銅器 陶器 鐵器

石 陶 銅 鐵

C. 怎樣確定相對地質年代

地質學表示時序的 方法有兩種。一種為相對地質年代,即利用地層層序律、生物層序律以及切割律等來確定各 種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另一種為同位素地質年齡,即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蛻 變規律,以年為單位來測算岩石形成的年齡,也稱絕對地質年代。

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一)、相對年代(relative age)
即把各個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岩石以及包含在岩石中的生物組合,按先後順序確定下來,展示出岩石的新老關系。因此,相對年代只能說明各地質事件發生的早晚,而沒有絕對的數量關系。
確定相對年代,主要是根據岩層的疊復原理、生物群的演化規律和地質體(岩層、岩體、岩脈等)之間的切割關系這三個主要方面進行的。
疊復原理(law of superposition)
沉積岩的原始沉積總是一層一層的疊置起來,表現了下老上新的關系。遺憾的是,各地區的地層並非都是完整無缺,有的地區因地殼下降而接受沉積,另一些地區又因地殼上升而遭受剝蝕。在這種各地不統一的情況下,要建立大區域的或全球性的統一地層系統,就必須把各地零星的地層加以綜合研究對比,最後綜合出一個標準的地層順序(或地層剖面),這種方法叫地層學法。它主要是研究岩石的性質。
生物群的演化規律(law of faunal succession)
除了利用岩性和岩層之間的疊復關系來解決岩層的相對新老外,人們發現保存在岩層中的生物化石群也有一種明確的可以確定的順序。而且處在下部地層中的生物化石,有的在上部地層中也存在,有的則絕滅了但又出現一些新的種屬。這充分說明,生物在演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階段性。而且在某一階段中絕滅了的生物種屬,不會在新的階段中重新出現,這就是生物進化的不可逆性。因此,愈老的地層中所含的生物化石愈原始,愈低級;愈新的地層中所含生物化石愈先進,愈高級。這就是劃分地層相對年代的生物群演化規律。這種方法叫古生物學法。
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生物的存在與發展總是要適應隨時間而變化的環境,所以在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往往有不同種屬的生物化石。有趣的是,有些生物垂直分布很狹小(生存時間短),但水平分布卻很廣(分布面積大,數量多),這種生物化石對劃分、對比地層的相對年代最有意義,稱為標准化石(index fossil)。所以不論岩石的性質是否相同,相差地區何等遙遠,只要所含的標准化石或化石群相同,它們的地質年代就是相同或大體相同的。
地質體之間的切割關系(law of dissection)
由於地殼運動、岩漿作用、沉積作用、剝蝕作用的發生,常常會出現地質體(岩層、岩體、岩脈)之間的彼此穿切現象。顯然,被切割的岩層比切割的岩層老;被侵入的岩體比侵入的岩層或岩脈老。利用這種關系來確定岩層的相對地質年代,就叫構造地質學法(圖4-1)。

D. 如何根據地質剖面圖判斷岩層形成早晚

答案:7.B8.A 解析: 第7題,①③均為沉積岩,形成越早,位置越靠下;②為岩漿岩,其形成晚於其所內在岩層;容⑤為岩漿岩,因在①中也有分布,所以其形成不可能早於③;③為石灰岩,其與岩漿交界處受高溫高壓作用,變質形成大理岩④。第8題,從①處岩層的彎曲形狀可以看出該地是一個向斜,不會存在天然氣礦床。

E. 確定岩石新老順序構造地質學方法怎麼理解

相對地質年代是指地層的生成順序和相對的新老關系。它只表示地質歷史的相對順序和發展階段,不表示各個地質時代單位的長短。
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一)、相對年代(relative age)
即把各個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岩石以及包含在岩石中的生物組合,按先後順序確定下來,展示出岩石的新老關系.因此,相對年代只能說明各地質事件發生的早晚,而沒有絕對的數量關系.
確定相對年代,主要是根據岩層的疊復原理、生物群的演化規律和地質體(岩層、岩體、岩脈等)之間的切割關系這三個主要方面進行的.
(二)、疊復原理(law of superposition)
沉積岩的原始沉積總是一層一層的疊置起來,表現了下老上新的關系.遺憾的是,各地區的地層並非都是完整無缺,有的地區因地殼下降而接受沉積,另一些地區又因地殼上升而遭受剝蝕.在這種各地不統一的情況下,要建立大區域的或全球性的統一地層系統,就必須把各地零星的地層加以綜合研究對比,最後綜合出一個標準的地層順序(或地層剖面),這種方法叫地層學法.它主要是研究岩石的性質.
(三)、生物群的演化規律(law of faunal succession)
除了利用岩性和岩層之間的疊復關系來解決岩層的相對新老外,人們發現保存在岩層中的生物化石群也有一種明確的可以確定的順序.而且處在下部地層中的生物化石,有的在上部地層中也存在,有的則絕滅了但又出現一些新的種屬.這充分說明,生物在演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階段性.而且在某一階段中絕滅了的生物種屬,不會在新的階段中重新出現,這就是生物進化的不可逆性.因此,愈老的地層中所含的生物化石愈原始,愈低級;愈新的地層中所含生物化石愈先進,愈高級.這就是劃分地層相對年代的生物群演化規律.這種方法叫古生物學法.
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生物的存在與發展總是要適應隨時間而變化的環境,所以在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往往有不同種屬的生物化石.有趣的是,有些生物垂直分布很狹小(生存時間短),但水平分布卻很廣(分布面積大,數量多),這種生物化石對劃分、對比地層的相對年代最有意義,稱為標准化石(index fossil).所以不論岩石的性質是否相同,相差地區何等遙遠,只要所含的標准化石或化石群相同,它們的地質年代就是相同或大體相同的.
(四)、地質體之間的切割關系(law of dissection)
由於地殼運動、岩漿作用、沉積作用、剝蝕作用的發生,常常會出現地質體(岩層、岩體、岩脈)之間的彼此穿切現象.顯然,被切割的岩層比切割的岩層老;被侵入的岩體比侵入的岩層或岩脈老.利用這種關系來確定岩層的相對地質年代,就叫構造地質學法。

F. 如何判斷日出時間早晚

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間
越靠近北極點的地方日出越早
北極點在春分日正好出現極內晝現象
秋分日正好是出容現極夜現象
暑假開始一般為夏至日
那麼根據緯度高低北京最早
南京第二
上海最晚
所有判斷都是根據緯度的高低並非是經度位置
主要是日出早晚跟太陽直射點有關系
如果你說具體時間的話確實是上海
因為如果都按東八區區時的話是北京早
但是按照4分鍾/經度的時差的話
上海由於經度最大
地方時就最大
所以說日出也越早

G. 測量天體距離的方法按出現早晚排序

B、25
用1除以0.04

H. 如何判斷日出時間早晚上海,南京和北京

日出時間的早晚和晝夜長短(晝長日出時間早 夜長日出時間晚) 也就是太陽直射點版在回歸線之間的運權動有關(也就是地球公轉) 當太陽直射在赤道至北回歸線之間時 北半球緯度越高 晝越長夜越短 北極圈以里出現極晝現象 南半球緯度越高 晝越短夜越長 南極圈以里出現極夜現象 而當太陽直射點在赤道至南回歸線之間時 則南北半球相反 因此 暑期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至北回歸線之間 緯度越高 晝越長 日出時間越早 因此 日出時間 從早到晚依次是 北京 南京 上海

I. 判斷圖1不整合類型及形成時代 判斷圖2地質體形成順序,並簡述地質作用過程

  1. 指出斷層,褶皺,平行埠整合,角度不整合及花崗岩體及各地質體或構造現象形成的先後順序。

    2.花崗岩體,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時代。

    3.褶皺,斷層的形成時代。

J. 半成岩如何確定地質年代

地質學表示時序的 方法有兩種。一種為相對地質年代,即利用地層層序律、生物層序律以及切割律等來確定各 種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另一種為同位素地質年齡,即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蛻 變規律,以年為單位來測算岩石形成的年齡,也稱絕對地質年代。

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一)、相對年代(relative age)
即把各個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岩石以及包含在岩石中的生物組合,按先後順序確定下來,展示出岩石的新老關系。因此,相對年代只能說明各地質事件發生的早晚,而沒有絕對的數量關系。
確定相對年代,主要是根據岩層的疊復原理、生物群的演化規律和地質體(岩層、岩體、岩脈等)之間的切割關系這三個主要方面進行的。
疊復原理(law of superposition)
沉積岩的原始沉積總是一層一層的疊置起來,表現了下老上新的關系。遺憾的是,各地區的地層並非都是完整無缺,有的地區因地殼下降而接受沉積,另一些地區又因地殼上升而遭受剝蝕。在這種各地不統一的情況下,要建立大區域的或全球性的統一地層系統,就必須把各地零星的地層加以綜合研究對比,最後綜合出一個標準的地層順序(或地層剖面),這種方法叫地層學法。它主要是研究岩石的性質。
生物群的演化規律(law of faunal succession)
除了利用岩性和岩層之間的疊復關系來解決岩層的相對新老外,人們發現保存在岩層中的生物化石群也有一種明確的可以確定的順序。而且處在下部地層中的生物化石,有的在上部地層中也存在,有的則絕滅了但又出現一些新的種屬。這充分說明,生物在演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階段性。而且在某一階段中絕滅了的生物種屬,不會在新的階段中重新出現,這就是生物進化的不可逆性。因此,愈老的地層中所含的生物化石愈原始,愈低級;愈新的地層中所含生物化石愈先進,愈高級。這就是劃分地層相對年代的生物群演化規律。這種方法叫古生物學法。
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生物的存在與發展總是要適應隨時間而變化的環境,所以在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往往有不同種屬的生物化石。有趣的是,有些生物垂直分布很狹小(生存時間短),但水平分布卻很廣(分布面積大,數量多),這種生物化石對劃分、對比地層的相對年代最有意義,稱為標准化石(index fossil)。所以不論岩石的性質是否相同,相差地區何等遙遠,只要所含的標准化石或化石群相同,它們的地質年代就是相同或大體相同的。
地質體之間的切割關系(law of dissection)
由於地殼運動、岩漿作用、沉積作用、剝蝕作用的發生,常常會出現地質體(岩層、岩體、岩脈)之間的彼此穿切現象。顯然,被切割的岩層比切割的岩層老;被侵入的岩體比侵入的岩層或岩脈老。利用這種關系來確定岩層的相對地質年代,就叫構造地質學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