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斷山區的乾熱河谷是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㈠ 橫斷山是怎麼形成的
橫斷山文字
2007年1月,長期從事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研究的專家周小林,從自然地理、民族文化、人文旅遊、區域經濟等多方面相關聯的角度,創造性地提出「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的全新概念。
周小林認為,為全力推進中國西部的發展,四川、雲南、西藏、貴州、甘肅、青海等六省區應緊密地團結起來,擯棄狹隘的「香格里拉」概念,全力著手聯合打造「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使之成為中國西部文化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板塊。
周小林提出的「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涉及四川、雲南、西藏、貴州、甘肅、青海等六省區,其范圍介於北緯21°~35°、東經92°~105°。
以現行的行政區劃表現,「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范圍:
東界在四川省廣元——綿陽——都江堰——樂山——宜賓——貴州省畢節——六盤水——興義——雲南省個舊一線以西;
西界在青海省曲麻萊——雜多——西藏自治區邊壩——工布江達——朗縣——雲南騰沖一線以東;
北界在青海省瑪多——甘肅省合作一線以南;
南界在雲南省西雙版納自治州景洪一線以北。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范圍內的面積共1336723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3.92%。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范圍內的人口共8506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55%。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區內匯集了高山峽谷、雪峰冰川、高原濕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熱溫泉等奇異景觀。是世界上罕見奇特的自然風光最為多樣、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區域內的九寨溝、黃龍、若爾蓋、米亞羅、卧龍、四姑娘山、卡龍溝、稻城、海螺溝、貢嘎山、新都橋、丹巴、九龍、色達、德格、都江堰、青城山、樂山、峨眉山、蜀南竹海、木里、瀘沽湖、梅里雪山、麗江、大理、西雙版納、羅平、元陽、虎跳峽、香格里拉、怒江、獨龍江、馬嶺河、大方、玉樹、甘南、林芝、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波密、察隅、墨脫等等地方早已成為國內旅遊的熱點,成為國內外旅遊愛好者無限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是世界上罕見的多民族、多語言、多種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並存的地區。區域內有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藏族、傣族、德昂族、獨龍族、哈尼族、回族、基諾族、景頗族、拉祜族、僳僳族、門巴族、蒙古族、苗族、納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水族、瑤族、彝族、壯族、仡佬族、佤族、珞巴族等28個少數民族世居於此,他們在這里世代繁衍、交往、遷徙,為後人保留下了大量古老文化的信息,日積月累,形成一條特殊的民族走廊和歷史文化沉積帶。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區域面積雖然僅佔中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3.92%。但卻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之美譽。
由於區域內最底點與最高點海拔高差達7700餘米,致使這里雲集了相當於北半球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和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和生物群落,有10個植被型、23個植被亞型、90餘個群系。
文字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區域內擁有高等植物460餘科、2800餘屬、18000餘種,科、屬、種的數量分別佔全國的95%、73%、65%。其中,有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160種(類),佔全國總數的63%。區域內有脊椎動物1900餘種,佔全國總數的63%,其中陸生脊椎動物1500餘種。在中國公布的335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內就有220餘種,佔全國總數的66%。「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內還擁有2200多種觀賞植物,其中花卉植物在1700種以上,不少是珍奇種類和特產植物,堪稱為珍樹、奇花、異草的「花卉王國」。
西藏自治區東部及四川省、雲南省西部南北走向山脈的總稱。北高南低,北部山嶺海拔5000米左右,南部降至4000米左右。高山深谷相間,山嶺與河谷高差達1000-2500米。
初 識 橫 斷 山
「一山歷四季,十里不同天」,或許是大部份中國人對橫斷山的認識。
我用了三個多月時間,沿著滇藏、川藏兩條公路在橫斷山區走了一圈,對橫斷山多少有了點浮淺的感性認識。
橫斷山西起西藏林芝地區,呈扇面形向東南延伸,一般高度在三至四千米之間,多雪山、冰川。它是構成藏東、滇北、川西高原的主體山脈。不知那位學者為這個山脈命名為「橫斷山」。這是個十分恰當的命名。因為橫斷山為西北至東南走向,而至北向南先後有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許多江河從橫向攔腰數十次切開橫斷山。從而形成舉世聞名的三江並流,和眾多大峽谷的壯麗自然景觀。
橫斷山的過去和現在
橫斷山山高谷深,嚴重阻礙了交通,「橫斷山,路難行是它的交通寫照。古代居住在西藏的藏民,使用馬邦翻越橫斷山到川、滇一帶運茶進藏,形成歷史上聞名的「茶馬古道」。但在這古道上「作古」的古人有誰能說清楚呢!紅軍長征也曾翻越過橫斷山,當時許多紅軍將士不畏敵人圍追阻擊的炮火,卻倒在了橫斷山嚴酷的自然環境之中。新中國剛成立,在修築川、藏公路時,有資料講;二千四百多位工程兵幹部戰士犧牲在橫斷山中。
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國政府曾向這里投入過大量資金,用以完善這里的交通狀況,目前這里許多地方都有公路相通,然而形勢並不令人樂觀。其原因是:橫斷山區的公路差不多絕大部分都穿行在谷嶺之間,用坡陡彎急,危機四伏來形容是客觀的。在這種環境下行車,稍有不慎便會車毀人亡。頻繁地交通事故,不知使多少人葬身峽谷。橫斷山的惡劣氣候,常常造成山體倒塌及泥石流,又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橫斷山啊!橫斷山,快變成了「魂斷山」。
由於交通困難,嚴重製約了當地經濟發展,人們迫不得已,大量砍伐森林謀生,結果;使森林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從而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又由於橫斷山區的江河是從高原向四川盆地流去,河床比降大,水流急,江河的泥沙滯留不住,被源源不斷地沖向下流,再加上這里目前除二灘水庫外,再沒有其它大型水利工程,每逢雨季來臨,各條江河攜帶上億噸的大量泥沙,向長江中、下流地區沖去,致使長江中、下流地區河床不斷抬升,稍有洪水泛濫,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會頻繁受災,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就是我看到的橫斷山,面對這樣的嚴峻事實,決不能讓橫斷山變成「魂斷山」,我們必須去認識它、改造它、利用它。
不可忽視橫斷山的經濟價值
橫斷山是否如上述講的那麼可怕!?回答是否定的。其實橫斷山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各種資源,最近有兩部電視劇在上演,一部叫《大裂谷》,另一部叫《遠濰》,分別以攀枝花鋼鐵公司和二灘水電站建設為背景,描寫從無到有開發橫斷山的創業故事,這兩個地點相距不到五十公里,同處橫斷山區。兩部電視作品中,分別有句說到橫斷山資源的話題,這兩句話都很精彩。一句是:「雅礱江流的不是水!是「油」」。另一句是:「大裂谷中的稀有金屬礦沙,被金沙江流水沖走了,這些礦沙比金沙更貴重!」這是文學作品中的兩句台詞,然而通過這兩句台詞,的確說明橫斷山裡的地礦資源以及水力水利資源是何等豐富。日本人感嘆地說:「上帝賜給了中國一個大裂谷〈橫斷山〉。」作為中國人難道不應當好好認識一下橫斷山嗎!
橫斷山區的地礦資源不僅豐富而且貯量大、類別多。橫斷山地處高寒地區,土地沒有任何污染,這里的農、牧產品是真正的綠色食品,橫斷山區的原始森林從亞熱帶直至寒帶呈立體分布,真是多種多樣,橫斷山區的原始森林中棲息著包括大熊貓、滇金絲猴等許多珍禽異獸,橫斷山中生長著比比皆是的奇花瑞草,可謂繁花似錦,不僅有極高的觀賞性,而且是非常貴重的中葯材,特別是橫斷山區的各條江河,它們共同組成長江上游水系。水力、水利資源極其豐富,僅以二灘水庫為例,它的裝機容量是三百三十萬千瓦時如果把橫山區的江河水力、水利都利用起來,估計總容量將超過一億萬千瓦時,這是個多麼大的數字啊!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橫斷山區自然資源是何等豐富而繁多。可以這樣說橫斷山是我國的地礦基地、 是綠色食品基地、 是森林基地、是水力水利基地、是珍稀動物基地、是鮮花基地、是中葯材基地甚至是旅遊基地。我們一定要好好地認識一下這塊風水寶地。認識這塊寶地如今仍然處在貧困之中,認識它由於過去沒有好好改造它利用它,這塊寶地年年興風作浪,給我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現在該清醒清醒,反省反省了。我們還應當認識到在發展東部地區經濟同時,一定想到西部地區的橫斷山,我們不能只在東部一味的綿上添花,而應該到這里來雪中送送炭。建設好西部不能只是雷聲大而雨點小。必須是東西部同時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平衡,才能相輔相成,才能互相促進。只有把橫斷山區建設好才能給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保駕護航作用。
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後花園
前文提到橫斷山是旅遊基地,這里重點說說橫斷山的自然景色。
我在通往芒康的路上,有幸聆聽到一位美麗藏族姑娘唱的長調,說實話,她不是唱給我聽,唱長調是她們的習慣,她用的又是藏語,一句都聽不懂是啥意思,可是透過她那高昂優美的歌聲,彷彿把久遠引回到現時,歌聲把我在橫斷山中看到的一切都融進去了,這歌聲帶著高原特有的韻味,也帶著現實向未來飄去。歌聲實在太美太妙了。我想只有在如此美麗而神奇的地方,才能孕育出如此優美而動聽的歌聲。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夏天〈我去的時間都是在夏天,所以只說夏天在橫斷山中行車,時而穿雲奪霧,處處呈現青山隱隱,流水悠悠景象,宛如幅幅水泊淡青中國寫意畫長卷。時而藍天白雲,雪山冰川相映其間,草原鮮花,滿地牛羊。其明快亮麗,酷有法國油畫風格。這就是橫斷山給人的視覺感受。在橫斷山中行車往往還會遇到這種情形,當在金沙江畔時,此時熱浪襲人,行車一小時,則會看到滿山鮮花,碩果累累,再過一小時,卻是雪山冰川寒風逼人,四季就這樣被壓縮在兩小時之內,不能不說這是橫斷山給人的非常特殊的感受。
橫斷山的美是多種多樣的,雪山、冰川給人以刺激,當然雪山一般人難以登上,這里的冰川都人人都能上去走走,因為橫斷山裡的冰川大都是低海拔現代海洋型冰川,由於海拔低,冰川不缺氧、不寒冷,這是因為冰川大都處在雪線以下水氣通道的位置。橫斷山這種類型的冰川很多,最著名的有梅里雪山的永明恰冰川,貢嘎山的海螺溝冰川等。斷山區又是我國多民族地區,這里居住著除藏族外還有白、納西、僳僳等民族,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和風情,這種文化至今仍保留著歷史遺風,無不具有其豐富的底蘊和廣泛的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寶貴精神財富。
美國人曾到滇、藏交界處的三江流域實地考察過,他們的結論是:這里自然景觀豐富多彩,而且面積比他們的黃石公園大六倍。並與雲南商定,雙方共同投資,創建中國西部大自然公園。三江流域在橫斷山中僅僅一小塊,橫斷山總面積我估計比三個浙江省還要大,對這么一大塊寶地,只要我們愛護它,保護它原始風貌不再受到人為的破壞, 只要我們能在這里稍許投資建些公路和水利工程, 橫斷山裡的藍天白雲,草原鮮花,雪山冰川,江河湖泊,森林動物,將以東方秀女姿態,在世人面前揭開她的面紗,展現她美麗而神奇的姿容。
現代人常把人類生存的地球稱地球村,我們中國只不過是地球村中一戶人家,作為中國人,多麼渴望有座家庭花園啊!只要我們在橫斷山稍加投資,那麼在二十一世紀,橫斷山將會成為中國的後花園。
㈡ 金沙江乾熱河谷怎麼形成的
西南季風吹過金沙江西岸的山脈後濕度已經非常小
因為水汽已經在山脈回東岸形成答了地形雨
等到達山脈西岸也就是金沙江谷地時就非常乾燥了
在加上風隨著地勢由上至下溫度越來越高
因此就形成了這種乾熱風 這片河谷區域就是乾熱河谷
㈢ 求助各位:橫斷山區的乾熱河谷形成的原因是 來自
橫斷山脈位抄於低緯度、高原、大江兩岸,其深度切割溶蝕出來的特殊地貌造就了乾熱河谷。
乾熱河谷是地球上已經存在幾萬年的自然景觀,乾熱河谷氣候是特殊的地貌形成的一種奇特的氣候。它的形成是一種由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局部小氣候綜合作用的結果,當這些地區的水汽凝結時,引起熱量釋放和水汽濕度降低,並使空氣溫度增加。在地形封閉的局部河谷地段,水分受乾熱影響而過度損耗,這里的森林植被難以恢復,缺水使大面積的土地荒蕪,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積喪失,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
伴隨著乾熱河谷氣候的,還有另外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焚風。焚風是氣流越過高山後下沉造成的,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時,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攝氏度。這就是說,當空氣從海拔四千到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會升高20度以上,使涼爽的氣候頓時乾熱起來。
㈣ 簡要說明形成橫斷山區地形特徵的內外力作用是什麼
橫斷來山區地形特徵是山河源相間,縱列分布。
該地形形成的內力作用:印度板塊擠壓亞歐板塊,青藏高原向東北方向擠壓,橫斷山脈高高隆起。
該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流水強烈是侵蝕作用,主要是下蝕作用,使河谷變深,形成山河相間的地形。
㈤ 橫斷山脈是怎麼形成的
橫斷山脈是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而形成的褶皺山,是地質作用形成的,是內力作用不是外力作用(冰川搬運是外力作用);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多在高緯度,特別是北歐。比如阿爾卑斯山,其角峰U型谷是冰川作用的標志。芬蘭素有千湖之國的美稱,那麼多的冰磧湖也是冰川作用形成的,還有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的破碎海岸線,也是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
橫斷山脈的地理位置:
橫斷山脈位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一級階梯交界處,是中國第一﹑第二階梯的分界線。為中國四川、雲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脈的總稱。山嶺海拔多在4000~5000米,嶺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高谷深,橫斷東西間交通,故名。山嶺自西而東包括伯舒拉嶺--高黎貢山、他念他翁山--怒山、、芒康山(寧靜山)--雲嶺、雀兒山--沙魯里山、大雪山--折多山--錦屏山、邛崍山--鄧殊山--大涼山等。
在北緯25°~29°40′之間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緯29°40′以北向西北展開,北緯25°以南向東南撒開。總地勢北高南低,高於5000米的山峰多有雪峰、冰川。位於北緯27°10′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為中國緯度最南的現代冰川分布區。山嶺褶皺緊密,斷層成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大渡河、安寧河等許多大河都沿深大斷裂發育。各條斷裂帶在第四紀都有活動。怒江以西的騰沖地區有第四紀火山群,龍陵、潞西一帶曾發生過強烈地震!21世紀的幾次地震為2008年四川汶川8級地震和2013年雅安7級地震。
橫斷山脈由於走向特殊、地理位置特殊,它在地理、地質、生物、水文等諸多科學領域有重要意義。橫斷山脈成為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進入中國的通道,印度洋的暖濕氣流被喜馬拉雅山脈和岡底斯山脈兩條東西向的高大山脈所阻擋,沿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進入中國,給青藏高原東南地區帶來豐沛雨水,進而對這里冰川發育、植物分布有重大影響。由於橫斷山脈的形成過程是逐漸由近東西走向變為近南北走向的,使這里的生物逐漸進化出非常特殊的適應性,成為動物、植物學研究的熱點地區。另外由於橫斷山脈的交通困難,許多地方很少受外來影響,保存了許多少數民族獨特文化和未被破壞的自然景觀。
橫斷山脈的地質地貌:
橫斷山脈位於中國西部地槽區與介於上述地槽區和中國東部地台區之間的康滇地軸。印支運動使區內褶皺隆起成陸,並形成一系列斷陷盆地。盆地中堆積有侏羅系、白堊系地層。燕山運動又發生褶皺和斷裂。直到第三紀中期,地殼緩慢上升,經受了長期剝蝕夷平,形成廣闊夷平面。第三紀末期至第四紀初期,構造運動異常活躍,統一的夷平面變形、解體,嶺谷高差趨於明顯。第四紀經歷多次冰川作用。區內丘狀高原面和山頂面可連接為一個統一的「基面」,「基面」上有山嶺,下為河谷和盆地;橫斷山脈嶺谷高差懸殊。邛崍山嶺脊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其東南坡相對高差達5000餘米。
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為橫斷山脈最高峰。其東坡從大渡河谷底到山頂水平距離僅29公里,而相對高差竟達6400米。沙魯里山海拔一般在5000米以上,北部的高峰雀兒山海拔6168米。其西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即所謂三江並流),相距最近處在北緯27°30′附近,直線距離僅76公里。三江江面狹窄,兩岸陡峻,屬典型的「V」字型深切峽谷,尤以金沙江石鼓附近的虎跳峽為世界著名峽谷之一。
橫斷山脈山間盆地、湖泊眾多,古冰川侵蝕與堆積地貌廣布,現代冰川作用發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屢見。同時,地震頻繁,是中國主要地震帶之一,著名的鮮水河、安寧河和小江等地震帶都分布於本區。
橫斷山脈的氣候特點:
橫斷山脈南北差異大,北緯27°40′以南的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西部受西南季風影響多地形雨,溫和濕潤;雲嶺一帶濕度減低,背風谷地更為乾旱。山地植被以雲南松為主,農業區主要在2,800米以下。2300米以下有茶、油桐、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木。北緯27°40′以北垂直分帶明顯,2800~3800米分布有高山松林、雲南松林,陰坡為雲杉林;3900~4200米為冷杉、紅杉林;42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草甸帶;4800~5200米植被稀疏。農作物上限約在3910米左右。北緯30°以北,3200~4200米為寒溫帶針葉林,以雲杉林為主。橫斷山脈為中國重要林區,由於山勢坡度大,採伐不當,易致水土流失。橫斷山脈各處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盛產貝母、金蟬花、冬蟲夏草、大黃、黨參、五味子、天麻等葯材。野生動物資源、水力資源也很豐富!
橫斷山脈氣候上受高空西風環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風環流的影響,冬干夏雨,干濕季非常明顯,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為濕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區超過90%,且主要集中於6、7、8三個月;從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為乾季,降雨少,日照長,蒸發大、空氣乾燥。氣候有明顯的垂直變化,高原面年均溫14~16℃,最冷月6~9℃,谷地年均溫可達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體屏障了西部水汽的進入,如高黎貢山東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左右,年均相對濕度70%,西坡龍陵分別為2595毫米左右和83%。
植被和土壤依氣候、地勢而變,從東南到西北,可劃分為:
①邊緣熱帶季雨林-紅壤帶。
②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帶。
③暖溫帶、溫帶針闊葉林-褐色土、棕壤帶。
④寒溫帶亞高山森林草甸-暗棕壤和亞高山草甸土帶。
其中第2帶帶譜結構最完整,具有從亞熱帶
橫斷山脈景色之一
橫斷山脈景色之一
到永久冰雪帶的所有分帶。如貢嘎山東坡:
①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黃紅壤、黃棕壤帶(海拔1000~2400米)。
②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棕壤帶(2400~2800米)。
③山地溫帶、寒溫帶暗針葉林-暗棕壤、漂灰土帶(2800~3500米)。
④亞高山亞寒帶灌叢草甸-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帶(3500~4400米)。
⑤高山寒帶流石灘植被-寒漠土帶(4400~4900)。
⑥極高山永久冰雪帶(4900米以上)。
㈥ 乾熱河谷成因
乾熱河谷成因是由於區域內光熱資源豐富,氣候炎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
乾熱河谷是指高溫、低濕河谷地帶,大多分布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我國乾熱河谷主要分布於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盤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雲南和貴州等地區,雲貴高原山勢平緩,土層較厚,但是植被稀少,森林覆蓋率不足5%,放眼望去,全是裸露的紅土。
歷史上在這些河谷坡面上,真正意義上的干、熱河谷生態系統,一般都處於海拔500m以下地段。
(6)橫斷山區的乾熱河谷是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擴展閱讀:
乾熱河谷主要分布於我國主要江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區,氣候炎熱乾燥,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在長期劇烈的人為干擾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下,乾熱河谷生態系統極度退化,結構與功能瀕臨崩潰,是我國江河流域典型的生態脆弱帶和生態退化生態系統,也是雲南省乃至我國造林的重點和難點地區。
乾熱河谷主要分布於我國主要江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區,分布面積約4萬km2,水土流失面積達60.15%,境內典型地段土壤侵蝕模數達1400~1500t/km2.年。
據統計,長江宜昌段以上的來沙量中有45.8%來自乾熱河谷地區,其中68.1%來自乾熱河谷,含沙量已超過嘉陵江、沱江、烏江等長江中游的主要支流。
嚴重惡化的生態環境,不僅影響了乾熱河谷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嚴重威脅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乾熱河谷植被恢復和生態治理在這些河流乃至整個流域的水土保持、構建生態安全屏障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㈦ 我國西南的高山峽谷地區,形成了眾多乾熱河谷,從自然因素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高山峽谷地區形成了眾多乾熱河谷,從自然因素方面,
㈧ 乾熱河谷的成因是什麼
乾熱河谷氣候是特殊的地貌形成的一種奇特的氣候。它的形成是一種由復雜的地理環境回和局部小氣候綜合答作用的結果,當這些地區的水汽凝結時,引起熱量釋放和水汽濕度降低,並使空氣溫度增加。在地形封閉的局部河谷地段,水分受乾熱影響而過渡損耗,這里的森林植被難以恢復,缺水使大面積的土地荒蕪,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積喪失,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
㈨ 請解釋橫斷山區河谷深切的原因
橫斷山脈位於低緯度、高原、大江兩岸,其深度切割溶蝕出來的特殊地貌造就了乾熱河谷。
㈩ 乾熱河谷氣候的成因
乾熱河谷氣候是特殊的地貌形成的一種奇特的氣候。它的形成是一種由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局部小氣候綜合作用的結果,當這些地區的水汽凝結時,引起熱量釋放和水汽濕度降低,並使空氣溫度增加。在地形封閉的局部河谷地段,水分受乾熱影響而過渡損耗,這里的森林植被難以恢復,缺水使大面積的土地荒蕪,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積喪失,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