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化驗分析怎麼操作

地質化驗分析怎麼操作

發布時間: 2021-02-07 06:35:51

⑴ 地質調查的步驟與方法

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是野外實地勘查和觀測研究,將所獲得的地質信息填繪在地理版底圖上按一定格式記錄下來權(見地質編錄)。此外,還常採用以下方法:①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核法勘探 、地溫法勘探以及鑽孔地球物理勘探。②地球化學勘查。③在基岩出露好、地質標志較清楚的地區,還可採用遙感圖象解釋的方法(見遙感地質)。④重砂測量(重砂指由比重較大、物理和化 學性質比較 穩定的礦 物的顆粒所組成的 鬆散集合體),通過重砂分析和綜合整理,發現並圈出礦產機械分散暈,即與礦產密切相關的指示礦物的重砂異常,據此進一步追索原生礦床和砂礦床,是區域地質調查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找礦方法,尤適用於水系發育的地區。

⑵ 地質資料利用的方式

(一)在地質資料館閱覽、摘抄的方式

這是傳統的利用檔案、圖書和資料的一種方式。地質資料館一般都開辟了閱覽場所,有些地質資料只允許在閱覽室閱覽和摘抄,不允許借出館外閱讀。地質資料館一般都配備有相應的閱覽管理人員、電子閱讀設施及與之相適應的閱覽管理制度。在這里閱覽和摘抄要注意閱覽場所的規則,如禁止煙火、不得喧嘩、不能在資料上塗鴉或其他有損地質資料的行為,履行閱覽、相關摘抄登記、驗證手續等。這是地質資料利用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二)成果資料借用或拷貝帶走的方式

由於讀者閱讀時間的零碎,或有其他原因不想在閱覽室閱讀。在企業資料館,企業內部系統科技人員是可以通過履行一定手續,將成果地質資料借走、拷貝或復印帶走閱讀利用的。這種借走或拷貝帶走的地質資料可以不在資料館所閱讀。由於保密等原因,一般要求在地質礦產技術人員的工作場所閱讀。成果地質資料不同於其他檔案,其他檔案原件為了防止磨損和檔案保護,一般很少借出,如地質資料中是原始地質資料(又稱地質檔案)也不借出。成果地質資料有復制本,而且利用率很高,復制本借出不影響原件保存。同一檔地質資料歸檔多套,在同一時間內可供多人閱讀,有時多套成果地質資料復制本仍不能滿足需要,地質資料館還與借閱者約定借閱期間,定期歸還,使有限套的復制本提高了利用周轉率。借閱者通過登記借閱清單並簽字完成資料借走手續。若過期不能歸還,除了損失自己的誠信外,還會被罰款、不接待再次借閱等處罰。地質資料的借閱在地質和礦產行業內部大量存在,這也是最常見的地質資料利用方式之一。有時在一個企業系統內部還被允許長期使用可以不還,還能出現復印一份給借閱者帶走現象。但出現這種情況的利用者,一般是本企業單位的技術負責人,他們也需履行嚴格的登記、簽字等相關手續,出現泄密時就會追蹤到泄密者。

(三)觀察實物陳列,獲取感性認識的方式

地質資料管理單位,一般設有實物資料(又叫標本)陳列室,一些地質大學或省級地質局還有地質博物館。陳列某些區塊內的地層、地質物性、古生物、各種礦藏、寶石標本等。大型礦產企業的陳列室一般在岩心庫區獨立設置一個展區,也有在地質資料館或地質檔案館區內設陳列室。

實物資料的觀察,一般是在閱讀過文字資料或岩心標本圖像的基礎上,為了親眼驗證思路的准確性而採取的措施。對實物資料的仔細觀察,以獲取對礦物、岩性的認識需要自帶放大鏡等「閱讀」工具,並履行相關手續。

(四)採集岩心等樣品,化驗分析方式

岩心、岩屑、標本、光薄片等礦物屬於珍貴實物地質資料。當你對某一區域內的地質、地層、物性的情況感興趣時,除了最直觀的觀察該區域內實物地質資料,也可以選擇觀察該區域內的典型鑽井的岩心、岩屑或它們的掃描圖像。若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或調研,在允許的情況下(岩心、岩屑采樣審批手續)採集一些實物資料樣品進行化驗分析。分析這些實物的孔隙度、滲透率、飽和度、古生物薄片、氣相識譜、地質年齡同位素測定等。通過化驗分析出具的報告,深化該區域的古地理、古生物、地質構造、礦產生成環境等方面的認識。

在鑽探過程中,實施取心作業之目的是要解決的問題:獲取古生物證據,便於地層對比,確定地層時代;取得礦產生成特徵信息,判斷區域內目標礦產勘探前景;獲取岩性、岩石結構特徵信息,分析判斷沉積相和沉積環境;獲取儲層物性、含礦及工程力學參數數據,落實和優選測試文案;取得地層頃角、接觸關系、斷層、岩心裂隙及縫洞特徵信息,為判斷礦藏類型、確定礦產開發方案提供依據;獲取礦藏儲量動態、靜態計算依據性信息數據,驗證開發效果;此外還能有助於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其他工程和地質問題。觀測岩心、標本,採集樣品與化驗分析,能解決或有助於解決上述問題。

岩心、岩屑、各類礦物標本是實物地質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實物地質資料在資料館、地質資料資料庫查看不到。若是需要查看和採集標本、岩心、岩屑樣品,就得去實物資料岩心庫、岩心管理管理系統查看和采樣。

採集岩心、岩屑等實物資料,需要遵守《地質勘查鑽探岩礦心管理通則》和企業相關管理制度。

去某岩心庫,查看並採集實物資料還需要履行相關手續,如開具介紹信,並獲相關部門批准後,就可享受到岩心管理人員的查看接待,或在網上訪問岩心掃描圖像庫。

到實物資料庫樣採集品,手續就會多一點,特別是參數井、資料井、重要探井的岩心岩屑是需要永久保存的,不能隨便採集拿去化驗分析的,通常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如某課題需要採集岩心樣送實驗室做分析化驗,弄清楚孔隙度、滲透率和含油水飽和度,相關人員首先需要提出采樣申請,並附「樣品採集清單」,報課題負責人批准,表示該課題確實為分析和研究需要,然後報上級主管領導批准,方可採集到樣品。一般情況下能通過觀察樣品解決問題的,就不會被批准樣品採集。非採集不可的,先要查看過去是否已經做過相關層位的化驗分析項目,防止重復採集化驗分析而造成浪費和損失。

⑶ 分析一下「地質構造特徵」主要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構造也可分為水平構造、傾斜構造、斷裂和褶皺
如果要回答地質構造特徵也就主要從三內方面入手,褶皺容,斷層,節理
然後說各種各樣的褶皺和斷層斷層組合,斷褶巴拉巴拉.
如果說到區域地質構造,范圍就大很多了,咳咳..節理就不用說了,不建議使用槽台學說

⑷ 地質隊化驗室是幹嘛的

地質隊化驗室起不了那麼大作用,地質年代需要進行年齡測試,一般地質隊做不了,除非比較大的實驗室,至於放射性,除了放射元素的專業地質隊做以外,其他地質隊肯定不會涉及。
一般地質隊的化驗室,主要從事兩個方面工作:岩礦鑒定和化驗分析。岩礦鑒定主要是對勘查項目的岩石、礦石進行定名,首先將試樣進行磨片,再通過鏡下觀察定名,以准確了解礦區成礦環境、地質特徵等等。化驗分析就是對勘探項目樣品進行分析,以能夠進行礦體圈定、儲量計算等等。

⑸ 什麼是地質檢測

整理收集各種已有的地質資料,運用地質的、測量的等工程技術手段和方法對監測區域進行地質測量,查明地質情況,為具體的後續工作提供依據

⑹ 地質報告怎麼分析

網上資料來,希望對你有多源幫助
第一章緒言,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實習的任務、目的、要求、人員的組成及實習時間等。

第二章 地層 首先簡述實習地區出露的地層及分布的特點,然後按地層時代自老至新進行地層描述。分段描述各時代地層時應包括分布和發育概況、岩性和所含化石、與下伏地層的接觸關系、厚度等(附素描圖)。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種岩體的岩石特徵、產狀、形態、規模、出露地點、所在構造部位以及含礦情況

第四章 構造 概述實習地區在大一級構造中的位置和總的構造特徵,分別敘述實習區的褶皺和斷裂。 褶皺:褶皺名稱(如玉皇山向斜),組成褶皺核部地層時代及兩翼地層時代、產狀、褶皺軸向、褶皺橫剖面及縱剖面特徵(附素描圖、剖面圖) 斷層:斷層名稱、斷層性質,上盤及下盤(或左右盤)地層時代,斷層面的產狀,斷層 證據闡述褶皺與斷裂在空間分布上的特點。

第五章地質發展階段簡述 根據地層的順序、岩性特徵、接觸關系、構造運動情況、岩漿活動過程等說明本區地質歷史上有那些階段。每階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徵。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動力地質現象。 最後,說明實習後的體會、感想、意見和要求。

⑺ 任務認識地質實驗測試工作

任務描述

岩石礦物等地質樣品的分析數據,反映了自然界客觀事物存在的形態及其衍生、變化情況,提供了化學元素遷移、富集的規律和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依據。對分析數據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確,但任何一個分析程序都會產生大小不一的誤差,分析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會有差異。如何才能獲得准確一致的數據,如何判斷數據是否准確,需要一個可行的、公認的辦法。通過本次任務的學習,明白實驗室工作流程及實驗室質量控制相關知識;知道准確度和精密度控制辦法。

任務分析

實驗室中岩石礦物分析主要由以下基本程序組成:

樣品驗收→試樣的加工→進行定性→根據樣品組成及待測項目選擇測定方法→擬定分析方案→實施檢測→審查分析結果。

一、樣品驗收

(1)實驗室接收客戶樣品時,應根據客戶的要求對樣品編號、數量、質量、性質(特性)、包裝和可檢性等逐項查對、驗收、登記。

(2)接收客戶實驗室樣品時,應記錄不符合情況和對可檢性的偏離及商定的解決方法。

(3)實驗室應建立合同評審程序。對於新的(第一次)、復雜的、重要的或先進的測試任務,實施合同評審並保存所有記錄。

二、樣品標識

實驗室應具有樣品標識系統。樣品在實驗室的整個過程應保留該標識。樣品標識系統的設計和運作應確保樣品實物和所有涉及樣品的記錄在實驗室流轉過程中不會混淆。

三、試樣制備

實驗室樣品制備應根據樣品性質、測試要求選用相關標准或規范的制備方法,確保試樣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分析樣品制備應嚴格按照《岩石礦物分析試樣制備》(DZ/T 0130.2-2006 )中的規定執行。對於送樣單位有特殊加工要求的樣品,可按照送樣單位的要求進行加工,但應遵循《岩石礦物分析試樣制備》中規定的加工原理。

四、測試方法選擇

選擇測試方法應考慮:

(1)滿足客戶的需求;符合相應法規、標准或規范的要求;適合於被檢樣品;本實驗室人員、設備能力和環境條件;安全、成本和時間。

(2)選擇測試方法首選標准方法,其次是通過確認的非標准方法。使用非標准方法應徵得客戶同意。

(3)根據岩石礦物種類和特性選擇分析方法。

(4)同一組分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分析方法時,應根據試樣的基體組成和待測組分含量大致范圍選擇適宜的分析方法。測量值應在使用分析方法的有效測量范圍之內。

(5)物相分析的分析方法,應根據采樣礦區的具體特點,進行方法試驗後確定。

(6)在能確保分析質量和客戶要求的前提下,應當使用准確、快速、先進的分析方法。

(7)校準曲線點數、各點濃度水平、空白試驗等均應合理、有效。

(8)對基體效應和干擾影響,應採用有效的消除方法。

(9)新制定的測試方法、非標准方法、超出預定范圍使用的標准方法、擴充和修改過的標准方法等應進行確認,以證實該方法適用於預期用途和目的。確認可採用下列一種或多種方法:①使用參考標准或標准物質進行校準;②與其他標准方法所得結果進行比對;③實驗室間比對;④對所得結果不確定度進行評定。

五、實施檢測

試樣按所選用的測試方法實施檢測,應由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操作經驗的化驗室操作人員進行。化驗室操作人員在收到樣品流轉單後,嚴格按照本專業質量控製程序文件和本化驗室儀器設備操作規程進行檢測工作。對所需進行實驗的產品採用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顧客指定的標准進行實驗作業。實驗人員在實驗完畢後將實驗的結果和各種原始數據記錄於「原始記錄本」中。所記錄的實驗結果應能真實反映實驗情況,每個結果均應有操作人員簽名確認,必要時須由第二人復核。

六、分析過程的質量控制

(一)控制原則

准確度控制與精密度控制並重;標准物質控制與重復分析控制及空白試驗控制相結合。

(二)准確度控制方法

1.標准物質

試樣的每個分析批次,均應插入標准物質、重復試樣,同時進行空白試驗。

每分析批試樣數為10個以下時,應插入1~2個標准物質控制;10個以上時,插入2~3個標准物質監控;特殊試樣或質量要求較高的試樣可酌情增加標准物質的監控數量。

(1)插入標准物質應:①在每個分析批試樣中的位置隨機或均勻分布;②同一標准物質不能既用作校準曲線又用於同一測試過程的質量監控。

(2)選擇標准物質應:①標准物質的含量水平與預期應用的水平相適應;②標准物質的基體與待測試樣的基體應盡可能接近;③標准物質應以與待測試樣相同的形態使用;④標准物質的數量應滿足整個實驗計劃的使用;⑤標准物質的使用應在其註明的有效期限之內,並符合貯存條件;⑥標准值的不確定度應滿足客戶對分析質量的預期。

2.加標回收

如沒有合適的標准物質時,應採用加標回收方法。

在測定試樣的同時,於同一試樣的子樣中加入一定量的已知標准進行測定,將其測定結果扣除樣品的測定值,計算回收率:

回收率(%)=[(加標試樣測得量-試樣測得量)/加標量]×100%

(三)精密度控制方法

(1)重復分析數量據客戶對質量的總體要求來確定,一般情況下為:①採用隨機抽樣方法,重復分析數量為每批次試樣數的20%~30%;②每批次分析試樣數不超過5 個時,重復分析數為100%;③光譜半定量分析,隨機抽取試樣的數量為每批次分析試樣數的5%~10%;④特殊試樣或質量要求較高的試樣可酌情增加抽取試樣的數量直到100%分析。

(2)隨機抽取的重復分析試樣應編成密碼,交由不同人員進行分析;試樣數量少時,也可由同一人承擔。

(四)空白試驗控制方法

每次分析至少插入2個空白試驗,與試樣同時分析。

七、記錄控制

測試原始記錄是出具測試報告的依據,是測試過程的記錄,應能夠重現測試工作的全部過程。實驗室應當根據測試項目或測試方法制定原始記錄格式,原始記錄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原始記錄的標題;

(2)原始記錄的唯一編號和每頁及總頁數的標識;

(3)測試樣品的狀況;

(4)測試依據和方法;

(5)使用的儀器設備名稱和編號;

(6)記錄觀察得到的數據、計算公式和導出的結果;

(7)測試時的環境條件;

(8)測試中意外情況的描述和記錄(如果有);

(9)測試日期;

(10)測試人員和相關人員的簽名。

記錄應按規定的格式填寫,應做到客觀、真實、准確、全面和及時,不應漏記、補記、追記。

記錄的更正應採用杠改方法,更改後的值應在被更改值附近,並有更改人標識。電子存儲記錄更改也應遵循上述更改原則,避免原始數據丟失或不清楚。被更改的原記錄仍應清楚可見,不允許消失或不清楚。

八、結果報告

實驗室應准確、清晰、明確和客觀地報告每一項或一系列的測試結果,並符合測試方法中的規定。測試結果應以測試報告的形式出具,並且應包括客戶要求的、說明測試結果所必需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

(一)測試報告的信息

測試報告應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1)標題;

(2)實驗室名稱和地址,進行測試的地點(如果與實驗室的地址不同);

(3)客戶的名稱和地址及聯系人;

(4)所用方法的標識;

(5)測試樣品的描述、狀態和明確的標識;

表1-1 實驗室工作流程

(6)實驗室樣品接收日期和進行測試日期;

(7)測試結果;

(8)測試報告批准人的姓名、職務、簽字或等同標識;

(9)相關之處,結果僅與被測試樣品有關的聲明。

測試報告的格式應盡可能標准化,測試報告應一式兩份,客戶持正本,副本隨原始記錄歸檔。

(二)測試報告的修改

(1)對已發出的測試報告進行修改時,應以一份新的或補充報告替代,同時應將不正確的報告收回或註明作廢。

(2)發布全新的測試報告時,應注以唯一性標識,並註明所替代的原件。

九、實驗室工作流程圖

實驗室工作流程見表1-1。

拓展提高

分析過程的數據控制指標

一、准確度控制指標

(1)標准物質(或標准物質中某組分)的分析結果相對誤差允許限(YB)為:

岩石礦物分析

式中:YC為重復分析試樣中某組分的相對偏差允許限,%;X0為標准物質(或標准物質中某組分)的標准值;C為某礦種某組分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系數。

當標准物質(或標准物質中某組分)的分析結果與標准值的相對誤差小於等於允許限(YB)時為合格;大於允許限(YB)時為不合格。

(2)試樣中某組分的加標回收率允許限見表1-2。當回收率在允許限以內時判定合格,超出允許限為不合格。

表1-2 回收率允許限

(3)同一分析批次樣中插入的標准物質(或標准物質中某組分)的合格率應達到100%;試樣中某組分的加標回收率的合格率應達到95%。合格率未達到要求時,應查找原因,妥善處理。

二、精密度控制指標

(1)依據客戶要求或相應規定執行。

(2)依據使用標准方法的重復性限(r)或再現性限(R)作為精密度的允許限(YCr或YCR);重復(或再現)分析結果之差的絕對值小於等於允許限(YCr或YCR)時為合格;大於允許限(YCr或YCR)時為不合格。

(3)依據岩石礦物試樣化學成分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的數學模型作為重復分析結果精密度的允許限(YC)。重復分析結果的相對偏差小於等於允許限(YC)時為合格;大於允許限(YC)時為不合格。

註:此數學模型不包括貴金屬礦物,貴金屬礦物化學成分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的數學模型見下。

岩石礦物試樣化學成分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的數學模型為:

岩石礦物分析

式中:YC為重復分析試樣中某組分的相對偏差允許限,%;X為重復分析試樣中某組分平均質量分數,%;C為某礦種某組分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系數。

(4)貴金屬樣品化學成分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的數學模型為:

岩石礦物分析

式中:YG為貴金屬礦物重復分析某組分的相對偏差允許限,%;XG為貴金屬礦物重復分析試樣中某組分某次測定的質量分數,10-6;C為貴金屬礦物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系數。

(5)在准確度判定合格後,統計批次試樣重復分析的合格率(指室內一次合格率),當合格率大於等於95% 時,判定該批次合格;當合格率小於95% 時,判定該批次不合格,應查找原因,妥善處理。

三、空白試驗

(1)在痕量或超痕量組分的分析中,當空白試驗值與試樣分析值接近時,該試樣的分析結果無效。應採用檢出限更低的分析方法或更有效的富集手段;或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將空白降至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2)當空白試驗值與試樣分析值接近時,如客戶認可或能滿足檢出限要求可以報出。

(3)當空白試驗值基本穩定時,如有必要,可以校正。

(4)當空白試驗值波動大時,難以進行校正,應查找原因,妥善處理。

四、各項結果加和

岩石、礦石、礦物全分析各組分除按重復分析相對偏差允許限檢查外,其主要組分各項結果的百分數加和可分兩級檢查:

第1級:99.3%~100.7%;

第2級:99.0%~101.0%。

各項百分數加和的檢查級別,依據試樣的特性和客戶的要求確定。

註:一般情況下,可按2 級檢查;如有不合理相加組分存在時,應通過合理計算後再加和。

技能訓練

實戰訓練

1.學生實訓前按照化驗室崗位職責的不同,分為主任室、樣品接待組、樣品制備組、分析組等幾個小組。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完成鐵礦石委託樣品從樣品驗收至出具化驗報告,模擬填寫附錄一中表格,並對樣品進行標識。

工程地質測繪方法

工程地質需要的測繪資料有很多,測繪方法有很多。
如果非要選擇兩種的版話,就是工程地權質圖測繪、工程地質鑽孔放樣。

如果將工程地質測繪進行分類的話,有如下兩類:
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工程地質測繪可分為綜合性測繪和專門性測繪兩種。
1、綜合性工程地質測繪是對工作區內工程地質條件的各要素全面研究並進行綜合評價,為編制綜合工程地質圖提供資料;
2、專門性工程地質測繪是為某一特定建築物服務的,或者是對工程地質條件的某一要素進行專門研究以掌握其變化規律,為編制專用工程地質圖或工程地質分析圖提供依據。

⑼ 地質分析方法

目前主要是通過以下四種地質分析方法來確定油氣藏形成的時間和期次。

( 一) 根據圈閉形成的時期

圈閉是形成油氣藏的前提,故其形成一定要早於或等於油氣藏形成的時間。因此,可以根據圈閉形成的時間作為油氣藏形成的可能最早時間。

圈閉可以是在儲集層之上蓋層沉積後不久形成 ( 如透鏡狀岩性圈閉) ; 也可以是在儲集層被埋藏相當長的地質時期後經構造運動改造而成。它可以是某一地質時期某一幕構造運動形成的,也可以是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內經多次改造而形成的。

萊復生 ( 1954) 擬定了確定圈閉形成相對時間順序的示意剖面圖 ( 圖 7 -23) 。圖中a - e 為地層時代符號,1 - 7 為圈閉號,1 是 a 上覆泥岩蓋層沉積形成的尖滅型岩性圈閉;2 是造成 b - c 之間不整合的構造變動所形成的斷層圈閉; 3 是 c 沉積後形成的不整合面下的不整合圈閉; 4 是其上蓋層沉積後形成的透鏡型岩性圈閉; 5 ~7 是背斜圈閉,都是在 e沉積後經褶皺而形成的。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圖 7 -23 確定圈閉形成時間順序的示意剖面圖( 據 Levorsen,1954)|a—b 代表地層時代; 1 ~ 7 代表圈閉或油氣藏

圖 7 -24 哈西·邁薩烏德區上志留統烴源岩底埋藏歷史及所形成的烴類隨時間的變化( 據 Tissot,1975)

在上述圈閉中所形成的油氣藏,其形成的時間不會早於相應的圈閉。

對於經長期發育、逐步擴大其容積的圈閉,可根據圈閉容積應大於或等於油氣藏容積的原則,對比不同發展階段圈閉容積和現存油氣藏容積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確定油氣藏形成的最早的可能時間。

當油氣藏被斷層切割時,還可以利用斷層與油氣藏的相互關系,通過確定斷層形成的時間,作為油氣藏形成時間的最早或最晚時間的界限。

( 二) 根據烴源岩的主生烴期

在油氣成因、運移等章節中業已指出,烴源岩達到主生烴期時才能大量生成油氣,然後排出。油氣藏形成的時間只能晚於主成烴期,而不可能更早。因此,我們就可以根據烴源岩中有機質演化的地質、地球化學資料,確定主生烴期,並把這個時間作為油氣藏形成的最早時間。

不同油氣區的地質、地溫梯度和地熱歷史有著巨大的差別。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埋藏到達主生烴期的時間相差甚遠。短的只要 10 ~30Ma ( 如美國洛杉磯盆地的上第三系,我國東部盆地的下第三系) ,長的可能要 50 ~100Ma,甚至 300 ~ 400Ma。如阿爾及利亞的哈西·邁薩烏德區上志留統烴源岩,直到石炭紀埋深僅 1000m,還未達到主生油期; 二疊紀上升遭侵蝕,三疊紀重新開始強烈沉降,直到白堊紀末才埋深達 3700m。用數字模擬計算烴類形成數量與地質時代的關系 ( 圖 7 -24) ,說明該烴源岩的主生油期從晚白堊世才開始,第三紀達到高峰。因此,該油氣藏形成的時間最早不可能早於晚白堊世。自早志留世到晚白堊世,共經歷了三億多年。

( 三) 根據油氣藏飽和壓力

飽和壓力又叫起泡點壓力。當石油被天然氣所飽和時,石油的密度最小、浮力大、黏度最小、流動性最強,因而運移聚集作用也最為活躍。這種情況下形成的油藏,其地層壓力應是飽和壓力。油藏的飽和壓力與油藏形成時的埋深有關,因此達到此埋深的地質時期,就是油氣藏形成的時期。

根據飽和壓力推算油氣藏形成時的埋深,可按下式求得: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式中:H為油藏形成時的埋深(m);p為飽和壓力(105Pa),10p為飽和壓力的水柱高(m);ρw為水密度,設為1。

若油藏的飽和壓力為300×105Pa,埋深為3000m,那麼,這就是油藏形成時埋深為3000m時的地質時期,這就是油藏形成的時間。

根據飽和壓力所確定的油氣藏形成時間,似乎比上述方法更直接和准確些。但是,這種方法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條件基礎上的。首先,要求油藏在飽和壓力下形成;其次,在油藏形成後的漫長地質年代裡,油氣的成分和溫度保持不變,否則將會改變其飽和壓力,使計算產生誤差;再次,還要求油氣藏形成後其上覆地層不遭受侵蝕。上述條件對一般油藏來說,是不易完全具備的。因此,它也是一種概略的方法。

(四)根據圈閉容量

假設氣藏形成時天然氣充滿圈閉容積,而在其後的整個地質時期內圈閉容積和溫度保持不變,並維持在較低的壓力下,同時氣藏中的天然氣也沒有滲漏和散失;那麼,氣藏中氣體的體積與壓力之間的關系,需符合波義耳定律,即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式中:p0、V0分別為氣藏形成時的地層壓力和氣體體積;p1、V1分別為現時氣藏的地層壓力和氣體體積。根據假設,則V0可以圈閉的容積表示之。又因H=10p0或p0=1/10H,則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式中:p1、V1、V0都是可以測定或計算求得的參數,H可根據這些參數算出。確定出氣藏形成時的埋深(H)後,就可按上述步驟確定氣藏形成的地質時期。

但是,這種方法同樣是建立在一系列難以完全滿足的假設基礎上,因而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程度,有時甚至是較大程度的誤差。不過,在綜合分析時仍不失參考價值。

地質分析法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根據地層發生區域性傾斜的時期確定油氣藏形成的時期等。

值得注意的是,地質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加以選擇應用,最好是進行多種方法的綜合對比和分析,這樣可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⑽ 錳礦石在實驗室的化驗分析方法有哪些分別如何操作

手工濕法分析。復。。。。。。
大致制規程如下:取適量錳礦(200目以下),加入磷酸15ml左右,硝酸ml左右,加熱冒磷酸煙,取下加入硝酸銨固體約2g,用洗耳球吹盡氮氧化物,稍等,加入水約80ml,冷卻至室溫,用硫酸亞鐵按作為指示劑進行滴定。。。。。。計算結果用含量相當的標準式樣進行代換。。。。
這是做錳的,還有做別的,如有需要可以詳細聯系。。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