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龍山八面山是什麼地質

龍山八面山是什麼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07 01:05:48

㈠ 龍山八面山風景區離龍山縣城有多遠

龍山八面山風景區離龍山縣約有一百二十三公里遠。請見圖。

㈡ 恩施大峽谷到龍山八面山有多遠

全程 約334.2公里
恩施大峽抄谷

1.
恩施土家族襲苗族自治州內駕車方案
詳情

2.
沿利川互通行駛670米,直行進入滬渝高速

3.
沿滬渝高速行駛52.7公里,朝恩施北/建始/來鳳/咸豐方向,稍向左轉上匝道

4.
沿匝道行駛1.0公里,直行進入安來高速

5.
沿安來高速行駛81.3公里,稍向右轉進入來鳳立交橋

6.
沿來鳳立交橋行駛670米,直行進入龍吉高速

7.
沿龍吉高速行駛15.5公里,稍向右轉進入龍山服務區

8.
沿龍山服務區行駛660米,直行進入龍吉高速

9.
沿龍吉高速行駛38.5公里,在G209/農車/洗車河出口,稍向右轉進入農車互通

10.
沿農車互通行駛1.4公里,右轉進入呼北線

11.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內駕車方案
詳情

八面山

㈢ 八面山景區怎麼樣

這是我嗎去復湘西的龍山縣應該是里制耶那邊的一個景,有盤山公路上去,車得技術好的師傅開才行。電視劇湘西剿匪記的原型呢!絕壁上一條很細窄的路,貼著走過去,洞裡面挺陰的,得帶手電筒。膽子小,沒敢走。照片是八面山的土匪洞,及另外一個景:天生橋。

㈣ 龍山縣的地理環境


龍山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西與重慶市酉陽縣、秀山縣,北與湖北省來鳳縣、宣恩縣接壤,東與省內桑植縣、永順縣毗鄰,南與保靖縣隔酉水河相望。位於東經109°13′~109°46′8″、北緯28°46′7″~29°38′4″之間。國土總面積31.3萬公頃,占湘西自治州總面積的20.2%。 龍山縣地處雲貴高原北東側與鄂西山地西南端結合部,武陵山脈由北東和南西斜貫全境,地勢北高南低,屬中國由西向東逐步降低的第二階梯東緣。縣境屬強侵(溶)蝕山區,境內群山起伏,山巒重疊,溪谷交錯,坡陡谷深,山體破碎,耕地分散。海拔1000~1200米的山頭有192座,1200米以上的山頭有353座。主要山脈有北部的紅旗界,西部的遼葉可立坡,東北部的猛必界,東部的永龍界、曾家界,中部的洛塔界,西南部的八面山等,由東北向南延展,呈東、中、西、北山脈凸起,形成北高南低、東陡西緩向南開口的「勿」字形地貌骨架。
縣境地貌受地質構造控制極為明顯,由於經歷了加里東、海西寧、燕山和喜馬拉雅山等多次地殼運動,以及長期侵(溶)蝕等外力因素的影響,地貌具有嶺谷相間、高差懸殊、切割深密、波狀起伏,多層次、階梯狀、鏈狀與連續性變化特徵。最高山峰紅旗界主峰大靈山海拔1736.5米,最低處隆頭鎮的隆頭河灘海拔218.2米。相對高差1518.3米,比降為2.3‰,最大切割深度1136米,最大切割密度4.7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以山地為主,兼有丘陵、崗地、平原及水面等多種地貌類型,且大部分鄉、村有多種地貌類型。縣境山、丘、崗、平川及水面的組合比例為82:10:4:3:1。
縣境石灰岩(包括白雲岩)分布很廣,面積1616.94平方千米,占龍山縣總面積52.1%。因長期經受侵蝕和溶蝕,形成大小不等的溶蝕剝夷面和窪地,以及許多溶洞、漏斗、落水洞、石芽、暗河等地貌;又因地質構造和北高南低的地勢影響,地表溪流切割深密,水系樹枝狀和格狀分布。 龍山縣境內土壤共9個土類、19個亞類、67個土屬、155個土種、33個變種。
縣境土壤的48.9%由板頁岩、河流沖積物(括古河流和近代河流沖積物)、紫色砂頁岩等富含礦物質營養元素的母質風化發育而來,加之縣域處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加上小區域氣候的特殊溫濕效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植被生長旺盛,有利於有機物質的積累,即使是石灰岩母質風化的土壤,歷史上曾植被茂密。因此,縣域自然土壤原生質量較高,帶來耕作土壤也趨同樣趨勢。
據龍山縣第二次土壤普查地塊樣化驗與千畝農田樣化驗結果統計,縣域自然土壤鹼解氮含量中至豐面積達94%,缺的面積達只有6%;鉀的含量豐的面積達50%,中等面積的達41%,缺的面積達只有6%;有機質含量高於2%以上的面積佔山地總面積的64%,全氮含量在0.1以上的面積佔79.2%。 龍山縣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年四季分明。夏半年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較豐沛,氣候溫暖濕潤。冬半年受冬季風控制,氣溫較低,降水較少,氣候較寒冷。在復雜的山體影響下,形成山地垂直地帶和水平方向地域差異的多樣性氣候。與省內同緯度地區相比,具有光熱總量偏少,冬暖夏涼,光熱基本同季;降水豐沛,時空分配不均;氣候類型多樣,立體特徵明顯;氣象災害多等特徵。
根據湖南省各地氣象台站資料比較,縣域(以縣城為例)多年平均氣溫15.8℃,僅比最低的桂東高0.4℃,比最高的道縣低2.6℃;與同緯度的岳陽、常德、平江分別低1.1℃,0.9℃,1.1℃。縣域年較差氣溫為22.1℃,比全省大部分地區要小。夏無酷熱、冬無嚴寒(除八面山等高海拔區)。縣域海拔較高,山多雲霧多,日照較少,故夏無酷熱。當北方冷空氣南下時,北面為秦巴山脈所擋,只能過漢江平原,插洞庭湖,迂迴從東路影響縣域,且縣內山重峰疊,冷空氣不能長驅直入,故降溫輻度不大,冬無嚴寒。 龍山縣溫暖濕潤,冬少嚴寒,夏少酷暑,植被豐茂,自然洞穴多,適宜多種動物繁殖生長。1958年以後,森林面積下降,動物隨之減少。1999年,縣森林資源保護站對境內陸生野生脊椎動物進行普查,查明縣境陸生脊椎動物有124種。昆蟲種類繁多,貝類較少,魚類及其他動物類分布廣、種類多。
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縣境有華南虎、雲豹(以上為一級保護動物),獼猴、水獺、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豺、果子狸、麝、錦雞、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貓頭鷹、鴞類、鷹、大鯢(以上為二級保護動物)等。 龍山縣域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適宜多種植物生長。1949年,縣境森林覆蓋率為34.02%(此前植被情況無統計數據)。1957年,縣第一次森林調查,森林覆蓋率為34.16%,灌草覆蓋率為6.62%。1976年、1986年、1995年第二、三、四次森林調查,森林覆蓋率分別為34.03%、55.2%、60.86%,灌草覆蓋率分別為48.62%、28.48%、9.43%。2004年第五次森林調查,森林覆蓋率38.89%,灌草覆蓋率31.91%。
1982~1983年,縣農業區劃林業組首次系統地開展標本採集調查,初編《龍山縣樹木名錄》(以下簡稱《名錄》)。1984年,湖南省林木種源普查,湘西州林科所對龍山縣樹種資源進行普查,對初編《名錄》進行補充修訂。縣內已查明的木本植物共有101科303屬811種(含變種不含栽培變型),其中裸子植物門9科27屬46種,被子植物92科275屬764種。
龍山縣域野生植物資源豐富,草本植物有2500餘種。未開展系統調查,無名錄。
1957年、1976年、1986年、1995年、2004年農作物覆蓋率(按當年播種面積算)分別為18.91%、21.14%、18.91%、27.01%、22.48%。 境內溪河均屬沅水、澧水水系。溪河落差較大,加之雨量充沛,水能資源豐富。根據1985年調查統計,龍山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64956千瓦。其中酉水幹流254119千瓦,澧水幹流10837千瓦。龍山縣可建裝機在100千瓦以上的水電站38處,計74055千瓦。其中酉水幹流35處,裝機67125千瓦;澧水幹流3處,裝機6930千瓦。1994年底,龍山縣已開發水電43處,總裝機42715千瓦,占可開發裝機的57.6%,占龍山縣水力總資源理論蘊藏量的16.1%。 至2007年,龍山縣年發電量達1.83億千瓦時。小水電裝機總容量6.8萬千瓦。

㈤ 龍山縣古代叫什麼

龍山建縣於清雍正七年(1729年),因是「辰旗」之地,辰屬龍,吉祥的象徵,內加之境內峰巒起伏,故名龍山容縣。
唐虞夏商周時代為荊州地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地,秦漢至唐先後屬黔中、武陵、沅陵等郡州,五代、宋、元、明至清初屬土司統治。1729午(清雍正七年)置龍山縣,屬永順府。
民國時期先偶第四行政督察區,後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㈥ 廣西南寧的地形地貌和地質資料、氣象資料是什麼

南寧地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資源充足,濕潤多雨,年均氣溫20.3 --22.4,年平均降雨量815--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275--1579小時。

境內山嶽繞,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復雜多樣,以山丘為主體山地佔總面積512.7%,丘陵佔10.1%,平地佔28.1%。境內山脈和河谷呈西北--東南走向,地勢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東傾斜,中部被左江、右江和鬱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錯綜合頒的丘陵平原。東北部的大明山為境內最高峰,海拔1760米。千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東部的鎮龍山,西部的西大明山和泗城嶺,南部的大青山和公母山等10餘座。

南寧地區地質構造古老,多以泥盆紀,二迭紀和三迭紀為地質基層,崦性以石灰岩占優勢,頁岩、砂岩次之,第四紀紅土層為地表蓋層。 境內河流屬西江水系。以鬱江、左江、右江為主幹流從西南、西 北及東面切割,流經中部,形成大大小小的河網。

全地區集雨面積超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13條,河流面積為92400平方公里,其中左江幹流全長539公里,流域面積3159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為174億立方米;右江幹流全長707公里,流域面積3861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45億立方米。

南寧市地形是以邕江廣大河谷為中心的盆地形態。

這個盆地向東開口,南、北、西三面均為山地圍繞,北為高峰嶺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鳳凰山(西大明山東部山地)。形成了西起鳳凰山,東至青秀山的長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為各河流集中地點,右江從西北來,左江從西南來,良鳳江從南來,心圩江從北來,組成向心水系。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匯口處,南北兩邊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線,把長形河谷、盆地分割成兩個小盆地,一是以南寧市區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壇洛鎮為中心的侵蝕――溶蝕盆地。

南寧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種類型。

平地是南寧市面積最大的地貌類型,面積為1037.33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57.78%,分布於左、右江下游匯合處和邕江兩岸。

低山總面積82.64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4.6%,分布於市區西部邊緣的鳳凰山,為一穹窿山地,一般海拔300米―600米,坡度25度―40度;位於市北部的高峰嶺,為一列褶皺低山,呈東北東――西南西走向,一般海拔250米―450米,坡度20度―40度。

石山面積46.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2.61%,主要分布於西北部邊緣和壇洛鎮一帶,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兩大類,峰林石山海拔300米―400米,谷地海拔120米―160米;

孤峰石山一般海拔200米―250米,平地海拔80米―100米。丘陵總面積279.86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15.59%。

台地多為第三系的侵蝕面,微切割,起伏和緩,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剝蝕面,一般呈緩坡起伏而頂面齊平的地貌。

㈦ 龍山八面山龍家樂電話

18973420566

㈧ 湘西龍山縣八面山風力電站指揮長是誰

不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