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鑽探粘土層怎麼描述
1. 石油地質中黃土層怎麼描述
釋文:黃土層間扭曲層理是指黃土天然露頭剖面中由薄層理形成的扭曲或捲曲狀沉積構造。薄層理由極細粉土或粘土顆粒組成,狀似小型褶皺構造。其形狀不一。常見於黃土梁的頂部。
2. 有沒有黏土、泥岩、砂岩岩心描述的詳細資料
黏土
黏土clay(nián tǔ):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從中通過
粘土是可塑性的包括高嶺土、多水高嶺土、顆粒非常小的(<2µm)硅酸鋁鹽。除了鋁外粘土還包含少量鎂、鐵、鈉、鉀和鈣。
粘土一般由硅酸鹽礦物在地球表面風化後形成。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會產生粘土。在這些過程中粘土的出現可以作為成岩作用進展的指示。
泥岩泥岩(Mudstone)
一種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積岩,其成分與構造和頁岩相似但較不易碎。
一種層理或頁理不明顯的粘土岩。礦物成分復雜,主要由粘土礦物(如水雲母、高嶺石、蒙脫石等)組成,其次為碎屑礦物(石英、長石、雲母等)、後生礦物(如綠簾石、綠泥石等)以及鐵錳質和有機質。質地松軟,固結程度較頁岩弱,重結晶不明顯。常見類型有:①鈣質泥岩。含適量碳酸鈣,常見於大陸紅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積岩層。②鐵質泥岩。含較多的鐵礦物,如赤鐵礦、褐鐵礦、針鐵礦等,多見於紅色岩層。③硅質泥岩。SiO2含量較高,不含或極少含鐵質和碳酸鹽質物,常與鐵質岩、硅質岩、錳質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結、耐火等性能,可用於制磚瓦、制陶等工業。
泥岩結構 極細粒,肉眼無法辨認顆粒。其許多特徵與頁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層理不如頁岩發育
砂岩廈門岩林工貿有限公司中文名:砂岩
英文名:sandstone
砂岩::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
石英、長石等碎屑成分佔50%以上的沉積碎屑岩。砂岩是源區岩石經風化、剝蝕、搬運在盆地中堆積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兩部分構成。碎屑除石英、長石外還有白雲母、重礦物、岩屑等。填隙物包括膠結物和碎屑雜基兩種組分。常見膠結物有硅質和碳酸鹽質膠結;雜基成分主要指與碎屑同時沉積的顆粒更細的黏土或粉砂質物。填隙物的成分和結構反映砂岩形成的地質構造環境和物理化學條件。砂岩按其沉積環境可劃分為:石英砂岩、長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大類。砂層和砂岩構成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的主要儲集層。砂和砂岩可用做磨料、玻璃原料和建築材料。一定產狀的砂層和砂岩中富含砂金、鋯石、金剛石、鈦鐵礦、金紅石等砂礦。
3. 工程地質鑽探地層結構怎麼描述
岩芯素描啊 黃泥 強風化 中風化 弱風化 基岩 加上岩石的產狀 節理 裂隙 發育等
4. 地質岩層描述泥灰岩的結構
泥灰岩:介於粘抄土岩與碳酸襲鹽岩之間的過渡類型沉積岩.由粘土和碳酸鹽微粒組成.呈微粒狀或泥狀結構 ,一般粒徑小於0.01毫米.與粘土岩的區別是滴稀鹽酸後產生氣泡,與石灰岩的區別是氣泡處有暗色泥質物出現.常分布在石灰岩與粘土岩之間的過渡地帶,呈薄層狀或透鏡狀夾於石灰岩或粘土岩層之間.工業上可作為水泥原料和建築石料.
5. 勘察外業土應該怎麼描述
一、雜填土:
雜色,鬆散,大孔隙,上部為砼地坪,含較多的碎石。
二、淤泥質粉質粘土:
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夾有機質;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低,韌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
灰黃色,可塑,無搖振反應、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
灰黃~褐黃色,硬塑,含少量的鐵,錳質結核,可塑,無搖振反應,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五、粉質粘土:
青灰色,軟~可塑狀,為後期沉積,搖振反應無,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六、粉質粘土:
灰黃~褐黃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團塊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七、粉質粘土:
灰黃~褐黃色,可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八、粉質粘土:
灰黃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局部含團塊狀密實粉土。
九、粉質粘土:
灰黃~褐黃色,鈣質結核,硬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十、粉質粘土:
灰黃~灰色,軟~可塑,粉粒含量高,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中等,韌性中等。
十一、粉質粘土:
上部淺灰色,中下部褐黃色,硬塑,含少量鐵錳質結核,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十二、粉質粘土夾粉土:
灰黃~青灰色,可塑,含少量雲母片,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
十三、粉砂:
黃色,含雲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礦物組成,飽和狀態。
十四、粉砂:
上部灰黃色,底部淺灰色,含雲母片,飽和狀態,密實。
十五、粉質粘土夾粉土:
灰黃色,軟~可塑,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局部夾薄層粉土。
十六、粉土:
灰黃,含雲母片,很濕,稍密。搖振反應中等,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
十七、粉砂:
灰黃,含雲母片,飽和,密實,主要成分由長石、石英、雲母等組成,磨園度好、分、選性好。
十八、粉土:
淺灰色,含雲母片,搖振反應中等,無澤反應,干強度低,韌性低。
十九、粘土夾粉砂:
灰黃色,褐黃色,可塑,含少量鈣質結核核徑為3cm。夾薄層壯中密粉砂,具水平層理,無搖振反應,切面稍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二十、粘土:
灰黃,褐黃色,含少量鐵,錳質結核,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二十一、粉質粘土:
褐黃色,硬塑,含白色高齡土條帶用鈣質結核,(核徑為0.3~2cm),無搖振反應,切面光滑,干強度高,韌性高。
二十二、粉質粘土夾粉土:
淺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無搖振反應,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局部夾30cm厚薄層粉土,濕,中密~密實。
二十三、碎石土:
淺黃色,灰黃色,中密~密實,碎石含量50%~70%稜角形,次稜角形,一般直徑20~40mm最大粒徑120mm 成份以灰岩為主,少量為砂岩,由老黃土、新黃土,中粗砂,礫石充填。
二十四、 中風化灰岩:
灰~深灰色,隱晶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岩石結構緻密堅硬,裂隙發育大部分閉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狀,長柱,少量呈碎石塊狀,碎粒狀,土狀,長度20~40cm局部溶蝕現像嚴重,岩芯表面呈峰窩狀,溶徑5~20mm,最大50mm.
二十五、全風化粘土岩:
褐灰色,黃褐色,棕紅色。結構構造完全破壞岩芯呈土狀,含風化碎屑,碎塊,手捏易碎,遇水易分解。
二十六、強風化粘土岩:
褐灰色,黃褐色。棕紅色,結構構造大部分破壞,岩芯呈碎塊狀,節理裂隙較發育。
二十七、頁岩:
灰黃色,薄層狀,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
(5)地質鑽探粘土層怎麼描述擴展閱讀
雜填土工程性質:
一、性質不均厚度變化大。
1、由於雜填土的堆積條件、堆積時間,特別是物質來源和組成成分的復雜和差異,造成雜填土的性質很不均勻,分布范圍及厚度的變化均缺乏規律性,帶有極大的人為隨意性,往往在很小范圍內,就有很大的變化。
2、當雜填土的堆積時間愈長,物質組成愈均勻、顆粒愈粗,有機物含量愈少,則作為天然地基的可能性愈大。
二、變形大並有濕陷性。
1、就其變形特性而言,雜填土往往是一種欠壓密土,一般具有較高的壓縮性。對部分新的雜填土,除正常荷載作用下的沉降外,還存在自重壓力下沉降及濕陷變形的特點;對生活垃圾土還存在因進一步分解腐殖質而引起的變形。
2、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干或稍濕的雜填土,往往具有浸水濕陷性。堆積時間短、結構疏鬆,這是雜填土浸水濕陷和變形大的主要原因。
三、壓縮性大強度低。
1、雜填土的物質成分異常復雜,不同物質成分,直接影晌土的工程性質。當建築垃圾土的組成物以磚塊為主時,則優於以瓦片為主的土。
2、建築垃圾土和工業廢料土,在一般情況下優於生活垃圾土。因生活垃圾土物質成分雜亂,含大量有機質和未分解的植物質,具有很大的壓縮性和很低的強度。即使堆積時間較長,仍較松軟。
6. 為什麼說粘土與鑽探(井)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鑽井用粘土一來般為膨潤土,其主要自成分是蒙脫石,粘土的主要作用在於提高鑽井液體系的塑性粘度。靜切力和動切力,以增強鑽井液對鑽屑的懸浮和攜帶能力;同時降低濾失量,形成緻密泥皮,抑制水敏性地層的水化膨脹,縮徑;增強造壁性能。
因此,粘土的好壞影響著鑽井液的重要性能,而鑽井液的好壞必然影響到鑽探工程的安全,鑽進效率等問題了!~
希望以上對樓主有所幫助!~
7. 地質鑽探終孔封孔方法描述
終孔前鑽探施工單位應根據地質人員提供的實際鑽孔柱狀圖和封孔要求編寫封回孔設計,經項目答負責或技術負責批准後交機台執行,對礦層,礦化段或主要構造破碎蝕變帶(包括上述各層頂底板5米之內)要用325號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或抗硫酸鹽水泥封閉,對一般岩性的孔段用黃土封閉即可.封孔後,孔口要用水泥柱立標記.
8. 地質勘探中對黏質黃土是怎麼描述的
呵呵,是這些內容要你去說明1、土的類別一般的黃土是粘土粉土2、含水率3、在土層的深度和該土的厚度4、有無其他什麼物質(有機和無機)5、該土的地耐力,也就是該土的承載力
9. 地質勘探鑽孔編錄描述的詳細資料誰有啊
網上有個《岩土工程勘察規范》上面有教你怎麼描述這些的
10. 公路地質勘查岩土的描述示例
岩土工程地質勘查的重點及方法
軟土的勘查方法
軟土地基的勘察重點主要包括:查明軟土的分布范圍,生成環境,埋藏深度、軟土層和表層硬殼、下卧壓縮層的厚度及其分層物理力學性質,軟土底部硬層的坡度,有無排水層次,地下水的埋藏、補給、逕流和排泄條件。
軟土地基勘察應採用鑽探和原位測試相結合的綜合勘探方法。勘探、測試及土工試驗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1)勘探、測試點的布置、密度應根據軟土的成因類型及地層結構、成層條件、硬底橫坡等軟土的空間變化特點確定。如:長江沖積平原、太湖湖積平原等區沉積的軟土多治古湖沼、古河道及暗埋的塘渠分布,且其地表微地貌多被人類活動所破壞,勘探點縱向間距宣控制在5O。左右,在軟土分布界線附近還應適當加密,以准確確定軟土的分布范圍;而在濱海平原區,由於軟土地層成層較穩定,勘探點縱向間距可控制在lOOm 左右。在查明軟土的分布范圍及縱向變化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橫斷面勘探。
2)鑽探、原位測試(主要包括靜力觸探、十字板剪切試驗、應力鏟試驗、螺旋板載荷試驗、動力觸探、標准貫人試驗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應根據地層岩性特點、建築物的類型、規模、基礎型式等情況決定,注意勘探、測試方法的適宜性。如:對於飽和粉土、砂類土,由於採取原狀土樣困難且極易析水,各類指標應以原位測試成果為主。對於橋涵基礎當採用靜力觸探時(單橋靜力觸探為主),宜配合一定數量的雙橋靜力觸探,而對路基工程應有適當的孔壓靜力觸探孔。對於均質的飽和軟黏土,十字板剪切試驗是獲取軟土抗剪強度指標的合適方法。
3)為更好地發揮鑽探、原位測試綜合勘探的效果,解決兩者在土類劃分、地基承載力等參數取值上的差異,宜在不同地貌單元、不同岩相地段進行鑽探與原位測試的對比試驗,建立其相關關系,並採用載荷試驗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