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儲量和工業儲量什麼關系
1. 從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上如何估算煤炭的地質儲量地質儲量和工業儲量有什麼區別求解答,謝謝。
從煤層底板等高線可看出煤層厚度,然後根據圖紙換算出煤層面積。乘以厚度可估算出煤層儲量。地質儲量是煤層的實際儲量,工業儲量是實際可開采量。
2. 求助:儲量、基礎儲量、資源量三者之間是什麼關系
儲量的來潛在含義是可采儲源量,即扣除了采礦損失的基礎儲量,顯然他是基礎儲量的一部分。定義為儲量,其經濟意義一定是經濟的,要不不會有人去開采。基礎儲量其經濟意義要寬泛一些了,包括經濟的和邊界經濟的。資源量這是經濟意義為次邊界經濟和內蘊經濟所對應的部分。
3. 請問地質儲量、工業儲量與可采儲量這三個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地質儲量是經地質堪探後探明的儲量.工業儲量是指可供工業加工的儲量.可采儲量當然是指可以開採的礦產儲量了,可並不是任何礦產都可以開採的哦.
4. 地質資源和地質儲量一樣嗎
地質資源和地質儲抄量不一樣:
地質資源——是地質內可供人類利用的一切物質。
地質儲量geological reserves——1959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根據地質和礦產的研究程度及相應的用途所劃分的一類儲量。是指根據區域地質調查、礦床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結合已知礦產的成礦地質條件所預測的儲量。
這類儲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經必要的工程驗證,一般只能作為進一步安排及規劃地質普查工作的依據。
在礦山設計及生產部門,為區別於生產礦山的三級礦量(又稱生產礦量),一般都將礦山建設和生產以前,由地質勘探部門探明的各級礦產儲量,統稱地質儲量。對於在礦山建設及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新礦體的儲量,有時也稱地質儲量。歐美各國的儲量分級中,有時也將可能儲量稱作地質儲量。前蘇聯的地質勘探工作中,有時把C2級儲量也稱地質儲量,但有時又把根據地質勘探工作查明的礦床的總儲量稱地質儲量。
5. 地質儲量和表內儲量的關系
地質儲來量geological reserves 1959年全國礦產儲量委自員會根據地質和礦產的研究程度及相應的用途所劃分的一類儲量。是指根據區域地質調查、礦床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結合已知礦產的成礦地質條件所預測的儲量。這類儲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經必要的工程驗證,一般只能作為進一步安排及規劃地質普查工作的依據。在礦山設計及生產部門,為區別於生產礦山的三級礦量(又稱生產礦量),一般都將礦山建設和生產以前,由地質勘探部門探明的各級礦產儲量,統稱地質儲量。對於在礦山建設及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新礦體的儲量,有時也稱地質儲量。
表內儲量」是可采邊界線圈定的礦體儲量,「表外儲量」是邊界品位圈定的礦體界線與可采邊界線之間的儲量。
中國建國初期,採用了前蘇聯的儲量級別。1959年,地質部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制定了中國第一個《礦產儲量分類暫行規范(總則)》。它將固體礦產儲量分為四類(開采儲量、設計儲量、遠景儲量、地質儲量)五級(A1、A2、B、C1、C2)。其中開采儲量一般為A1級,設計儲量一般為A2、B、C1級,遠景儲量即為C2級。
6. 請問什麼是煤的工業儲量,地質儲量,可采儲量,經濟儲量.
工業儲量來是指礦產儲量分源類中開采儲量和設計儲量的總和,其計算公式為:工業儲量=A+B+C。工業儲量一般作為礦山企業設計和基本建設投資的依據。
地質儲量又稱預測儲量,是指經過地質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資源數量,指根據區域地質測量、礦產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並結合已知礦產地的成礦規律進行預測的儲量。是礦產資源儲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級儲量。根據礦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礦床地質儲量目前分為A、B、C、D四級。其中A、B、C三級稱工業儲量,D級稱遠景儲量。
可采儲量是在目前工藝和經濟條件下可以開採的儲量。
7. 煤礦資源儲量與地質儲量有區別嗎
煤炭資源儲量是指地下埋藏的煤炭資源數量,即地質報告提出後,經審批機關批準的煤炭資源儲藏量,主要包括煤炭儲量的變動、儲量的損失等指標。
(1)煤炭資源是國家重要能源,加強煤炭資源儲量管理+促進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既是貫徹落實中央在「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會議上關於礦產開發要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的方針政策,也是貫徹國家礦產資源法和煤炭工業技術政策的要求。[1]
(2)煤炭資源儲量是煤礦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潛力保證,發展離不開資源,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作基礎,加快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儲量管理是煤炭資源管理的基礎工作、核心內容和關鍵環節,只有搞好儲量管理,摸清家底,認清形勢,才能合理有救的管理好煤炭資源。但現在煤礦企業普遍缺乏地質工作技術人員,而礦山企業的儲量管理工作叉主要由地質人員來完成,因此儲量管理人員更加貧乏,除少數大型國有礦山企業有專職儲量管理人員外,大部分礦山企業沒有專職人員,甚至沒有兼職人員,因此導致礦井儲量圖紙、台帳等基礎資料缺乏、混亂,儲量管理的基礎相當薄弱。而且,除國有煤礦外,幾乎所有鄉鎮集體煤礦和個體煤礦均沒有對資源進行儲量管理,甚至沒有對儲量動用情況進行統計管理,儲量數字是一筆糊塗帳,家底不清。
(3)儲量數字是礦井設計、改擴建、開拓延深和安排生產接續的主要依據。由於儲量管理水乎差,導致礦產資源開發、規劃和管理失去基礎和依據,再加利益驅使和資源意識差,使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處於無序狀態,破壞和浪費驚人。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公布的一份資源綜合利用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礦產資源總回收率約30%,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而煤炭比國外先進水平低近30個百分點。長期以來,相當一部分煤炭企業資源回收率偏低,部分礦山企業在開采過程中由於設計不舍理、開采工藝落後,出現了采富棄貧,呆易棄難.采厚棄薄、厚煤層可采厚度損失、大塊面積損失以及其他煤炭儲量不合理損失的情況。目前,我國有各類煤礦2 8萬個,其中國有煤礦2000多個,產量約佔全國煤攪產量的65%,礦井回採率平均只有45%左右;鄉鎮和個體煤礦2.6萬個,煤炭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35%,礦井回採率平均約15%~20%。煤炭資源的嚴重地破壞和浪費,大大的縮短了礦井設計服務年限。因此,加強儲量管理刻不容緩。
8. 什麼是地質儲量
1959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根據地質和礦產的研究程度及相應的用途所劃分的一類儲量。是指根據區域地質調查、礦床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結合已知礦產的成礦地質條件所預測的儲量。這類儲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經必要的工程驗證,一般只能作為進一步安排及規劃地質普查工作的依據。在礦山設計及生產部門,為區別於生產礦山的三級礦量(又稱生產礦量),一般都將礦山建設和生產以前,由地質勘探部門探明的各級礦產儲量,統稱地質儲量。對於在礦山建設及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新礦體的儲量,有時也稱地質儲量。歐美各國的儲量分級中,有時也將可能儲量稱作地質儲量。前蘇聯的地質勘探工作中,有時把C2級儲量也稱地質儲量,但有時又把根據地質勘探工作查明的礦床的總儲量稱地質儲量。
地質儲量又稱預測儲量,是指經過地質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資源數量,指根據區域地質測量、礦產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並結合已知礦產地的成礦規律進行預測的儲量。是礦產資源儲量中探明程度最差的一級儲量。根據礦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礦床地質儲量目前分為B(331)、C(332)、D(333)四級。其中B、C、D三級稱工業儲量,E(334)級稱遠景儲量。
地質儲量在礦產儲量中屬第四類——不列入探明儲量的級別。它只能作為編制普查工作遠景時的參考,或作為地質普查找礦設計及礦山企業遠景規劃的依據。
油氣藏地質儲量——一個特定地質構造中聚集的油氣數量,如油區地質儲量,油田地質儲量和油藏地質儲量等。
9. 礦井地質儲量、工業儲量、設計儲量之間的關系
地質儲量為礦井總量;
工業儲量為礦井現階段可以開採的儲量;
設計儲量為工業儲量中去除相關煤柱或其他原因不能開採的部分而剩餘的可采儲量。
10. 礦井地質儲量、工業儲量、設計儲量之間的關系
地質儲量為礦井總量;
工業儲量為礦井現階段可以開採的儲量;
設計儲量為工業儲量中去除相關煤柱或其他原因不能開採的部分而剩餘的可采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