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牛湖的形成是什麼地質作用造成

牛湖的形成是什麼地質作用造成

發布時間: 2021-02-06 21:19:13

Ⅰ 形成岩漿岩的地質作用

問的比較泛啊!
沒喲啥確切的,找了些,希望能給你有所啟發!
----------------------------------------------------------------------------
岩漿岩主要有侵入和噴出兩種產出情況。
侵入在
地殼
一定深度上的
岩漿
經緩慢冷卻而形成的
岩石
,稱為【
侵入岩
】。侵入岩
固結成岩
需要的時間很長。
岩漿噴出或者
溢流

地表
,冷凝形成的岩石稱為【
噴出岩
】。
岩漿在地底下運動、火山爆發,都能引發
地震
、滑坡等
地質現象

【造山運動】:岩漿岩,特別是
花崗岩
造就了很多名山大川,
東北
大小興安嶺、
東南
沿海
一帶都有成群的花崗岩分布。
安徽黃山
多姿的
奇觀
就是花崗岩體經過漫長的
地質構造
運動形成的。
【還可以參照火山】:火山活動能噴出多種物質,在噴出的
固體
物質中,一般有被爆破碎了的
岩塊
、碎屑和火山灰等;在噴出的
液體
物質中,一般有
熔岩流
、水、各種
水溶液
以及水、碎屑物和火山灰混合的泥流等;在噴出的
氣體
物質中,一般有
水蒸汽
和碳、氫、氮、氟、硫等的
氧化物
。除此之外,在火山活動中,還常噴射出可見或不可見
的光
、電、磁、聲和
放射性物質
等,這些物質有時能致人於死地,或使電、儀表等失靈,使飛機、輪船等失事。

Ⅱ 形成該溶洞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地殼運動B.流水溶蝕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D.岩漿活

A.地殼運動是內力作用的表現,溶洞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內;
B.喀斯特地容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圖中的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於流水的溶蝕作用形成的,故正確;
C.風力侵蝕形成風蝕蘑菇,溶洞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D.岩漿活動是內力作用的表現,溶洞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Ⅲ 瀑布的形成主要與哪些地質作用有關

流水侵蝕(主要是下蝕和溯源侵蝕)
不知道對不對 有待考證

Ⅳ 形成貝加爾湖的地質作用是什麼

貝加爾湖是構造湖——斷裂凹陷湖或稱之為斷陷湖.它形成於2500萬年前,亞歐板塊內部的張裂而成

Ⅳ 地貌的形成是由什麼作用造成的

地球上的地貌是地質作用的結果,地質作用包括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內力作用形成大陸與洋底,山脈與盆地,奠定了地表形態的基本格局。外力作用吧高山削低,低地填平,總體使地表變得平緩

Ⅵ 地質作用形成哪些地貌

除了人工形成的地貌,其他都是地質作用的結果。
地質作用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Ⅶ 地表的地質作用有哪些如何形成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地表地質作用包復括:風化作用、制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硬結成岩作用。

形成方式:地面大氣、水和生物等在太陽能、重力能的影響下產生的動力而形成的,可參見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原因。
影響因素與形成方式有關。

Ⅷ 形成向斜山主要的地質作用為什麼是侵蝕

C 外力作用——侵來蝕自.內力塑造地表的基本格局,背斜山,向斜谷.
但背斜成谷,主要是背斜頂部受張力影響,容易被外力侵蝕.而向斜槽部受擠壓不易被侵蝕.久而久知,兩側背斜被侵蝕掉,而凸顯出了向斜,向斜反而成山(一句話:差異侵蝕導致)

Ⅸ 泰山是由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在距今25億年前後,魯西地區發生了強烈的造山運動泰山運動。版
原先形成的岩層褶權皺隆起,形成巨大的山系,古泰山就是這些山系的一部分,聳立在海平面之上,伴隨著岩層的褶
皺隆起,產生了一系列斷裂,大量的中酸性岩漿侵位,並發生了區域變質作用。從而逐漸形
成了表殼變質岩系和分布廣泛的閃長岩花崗岩類的古老侵入岩體,具有明顯的期次。這類岩
石約占泰山主體面積的95%以上,是泰山主體組成的物質基礎。由於這些不同岩性和地球化
學特徵的花崗質岩石的大規模存在,為探索太古宙巨量花崗岩的形成提供了極佳的研究對象,
在建立前寒武紀底層系統中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
聳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經過18-19億年的風化剝蝕,地勢漸趨平緩。至距今約5億2千萬年前的古生代初期,華北廣大地區大幅度下降,海水侵入,古泰山也隨之沉沒到海平面以下。在古泰山的風化剝蝕面上沉積了近2000米厚的寒武奧陶紀海相地層。代表這個時期沉積的地層是位於泰山北側的張夏寒武系標准剖面,地層發育齊全,出露良好,含豐富的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高。是華北地殼演化歷史早古生代階段的重要的地位

Ⅹ 長江三峽這種地貌的形成有什麼地質作用引起的列出其原因從風化,搬運,沖蝕等方面考慮

長江三峽的形成是地殼運動和河流地質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二億年前專的三疊紀,中國地屬形東高西低,三峽以西是茫茫大海。七千萬年前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使這里成為險峻的高山,東西兩側發育流向相反的河流。到四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時,地形轉為西高東低。兩側的古長江在下切作用和溯源侵蝕中相互靠近,最終切穿高山,江水貫通,從此大江東去,奔流不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