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什麼樣的地質易發生山體滑坡

什麼樣的地質易發生山體滑坡

發布時間: 2021-02-06 18:44:57

❶ 引發山體滑坡的因素有哪些

2020年是一個事故多發年,上半年的疫情才剛剛控制住,各地區剛剛有點起色下半年的洪澇災就隨之而來,造成的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大家都打趣說鼠是生肖中的大哥,大哥開頭把接下來所有的壞運都擔了下來,所以才有2020年的事故多發年。

而導致山體滑坡事件發生的原因卻不僅僅只有暴雨,山體一般來說是由各類岩,土構成的,有的結構鬆散的山坡抗風化能力比較差,在雨水作用下很容易就發生坍塌部分坍塌現象從而造成山體滑坡。而有些人坡度比較大的山體由於風吹日曬,結構出出現不連續現象時,容易發生斷層現象,受力超過支撐點時,也容易發生滑坡現象。

其實部分的山體滑坡是可以避免的,遵循自然的規律,不過度的開采,山上的土地資源。保護好山上的數木風化。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帶來的傷害。而大自然的災害,需要人們,做好應對措施,對自身的安全有一個保障。

❷ 雲南的山體滑坡已經導致八人遇難,什麼樣的土質結構容易發生山體滑坡呢

首先,容易發生山體滑坡的岩土類型。岩土體是否堅固是產生滑坡的基礎。一般來說,各類岩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其中結構鬆散,抗震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岩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還有一些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更容易發生滑坡。

組成滑坡體的岩土的力學強度越高、越完整,則滑坡往往就越少。構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質,直接影響著滑速的高低。一般來說,滑坡面的凝固程度越低,滑坡體的滑速也就越高。切割、分離坡體的地質構造越脆弱,形成滑坡的規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❸ 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發生山體滑坡

山體滑坡是常見的地質災害,由於破壞力極大,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而成為了需要重視和及時防範的自然災害。山體滑坡常見於暴雨天氣或者發生地震的時候,山體坍塌會出現部分坍塌,嚴重危及我們的生命和安全,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帶來嚴重的影響。

山體滑坡首先常見於地震發生的時候。每當地震發生的時候,山體滑坡也就多發,地震可以說是引起山體滑破最主要的原因,由於地質運動導致山體出現斷層和坍塌,造成山體滑坡;其次,暴雨災害。在每年的降雨時節也是山體滑坡多發的季節。由於降雨會使得山體的土壤變得送軟,再加上雨水對土壤的沖刷和腐蝕,山體就會出現不穩定,最終導致山體滑坡;最後,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生產活動日益頻繁,最常見的就是煤礦和採石活動,這些活動會影響山體的穩定性,也容易誘發山體滑坡。

三、人類的不合理生產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於自然的開發活動越來越頻繁。一些不合理的山體開發活動會嚴重影響山體的穩定性,自常見的及時採煤和採石等生產活動會大大增加山體滑坡的概率。

你覺得山體滑坡最大的危害是什麼?

❹ 什麼樣的山體易產生滑坡

由泥岩、頁岩組成的坡體更容易發生滑坡。

一般來說,岩質滑坡的穩定性受到多種因素的控制,岩石的岩性只是一部分,最為重要的是結構面的控製作用。根據工程地質分類,以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來確定,大於60兆帕為堅硬岩石,30~60之間為較硬岩石,15~30為較軟岩,5~15為軟岩,小於5為極軟岩。

所以說岩性越差,其抗剪強度越低,越容易產生滑坡。相對來說,由泥岩、頁岩組成的坡體可能更容易發生滑動,也容易風化產生泥化礦物,使得控制性結構面抗剪強度降低,坡體最終產生滑動。

(4)什麼樣的地質易發生山體滑坡擴展閱讀:

山體發生滑坡的前兆:

1、大滑動之前。在滑坡前緣坡腳處,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復活現象,或者出現泉水突然乾枯,井水位突變等類似的異常現象。

2、在滑坡體中。前部出現橫向及縱向放射狀裂縫,它反映了滑坡體向前推擠並受到阻礙,已進入臨滑狀態。

3、大滑動之前。滑坡體前緣坡腳處,土體出現上隆現象,這是滑坡明顯的向前推擠現象。有岩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音響。這種現象反映了深部變形與破裂。動物對此十分敏感,有異常反映。

4、臨滑之前。滑坡體四周岩體會出現小型崩塌和鬆弛現象。如果在滑坡體有長期位移觀測資料,那麼大滑動之前,無論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會出現加速變化的趨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體滑坡

❺ 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導致山體滑坡

在地震、降雨、人工挖掘開采等都容易引起山體滑坡。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四川的雨下個不停,對於住在河邊的人家來說,洪水猶如猛獸一樣向人們奔涌而來,而住在山裡的人家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說沒有洪水,但是山體滑坡也不間斷發生,所以也毀了很多房屋和道路。那麼山體滑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人為原因

現在國家雖然提倡“退耕還林”,但是在鄉下還是有人會“佔山為王”,因此有的人會在山上修建魚塘,或者修建養殖場,在修建的過程中,勢必會用到挖掘機,勢必會為了方便而伐樹或者修路,因此在施工的時候機會造成山體松動,以至於山體滑坡。再有就是現在人工礦產開采,人工開采對山體的傷害最大,首先是因為“掏空山體”,當山體被漸漸掏空時,山體的“體力”就會不足,久而久之機會垮塌,其次是機器的劇烈抖動,也會造成山體土質松動,所以也容易導致山體滑坡。

❻ 什麼樣的地質容易形成泥石流、滑坡、地震。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於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上游堆積有豐富的鬆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
地形地貌條件: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度降大,流城形狀便於水流匯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上游形成區的地形多為三面環山,一面出口為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於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游流通區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瀉;下游堆積區的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使堆積物有堆積場所。

產生滑坡的主要條件:一是地質條件與地貌條件;二是內外營力(動力)和人為作用的影響。第一個條件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岩土類型:岩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般說,各類岩、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鬆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岩、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條件:組成斜坡的岩、土體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有可能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角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條件:只有處於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築物的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軟化岩、土,降低岩、土體的強度,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潛蝕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對透水岩層產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對滑面(帶)的軟化作用和降低強度的作用最突出。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❼ 哪種地形最容易造成山體滑坡

山上鋪了一層冰最容易造成山體滑坡

❽ 什麼樣的地質結構容易發生山體滑坡

沙土 松軟 坡度較陡 植被覆蓋率較低的山體易發生滑坡

❾ 哪些地區易發生泥石流,哪些地方易發生山體滑坡

雲南、貴州等喀斯特地形,還有甘肅、青海等梯田開發過度地區。

❿ 哪種環境或者情況下容易引發山體滑坡

引發山體滑坡的方式有很多,我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來簡單說說

內因分為植被,人為,本身地質,外因為自然災害;

1. 山體上植被如果長年氣候惡劣,植物稀少會導致山體內部空有土囊,卻沒有將他們相連的‘根莖’,這就好像一個人空有皮囊,卻沒有筋骨一樣,變得十分松軟,容易掉下去!山體稍微遇到些小雨,就會一發不可收拾,發生山體滑倒,嚴重時可導致整塊的山頭滑落;


內因和外因往往不可能單獨的出現,每次出現都是伴隨好幾個原因,內因與外因經常同時發生導致山體滑坡,所以如果真有山體滑坡,也是當地人長時間破壞自然環境造成的,這是自然給予他們的懲罰!如今的世界,山體滑坡不再像以前那麼嚴重,除了貧困山區,經濟得不到緩和還時有發生以外山體滑坡以外,現在國家,都有技術支持可以在山體上種植草皮,人為進行維護,加固,如今人們的意識也得以加強, 這也代表人類文化已經逐漸進步,已經會克服各種困難

但是,大自然的力量依舊不可忽略,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要遵循自然法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