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地質t1j是什麼地層

地質t1j是什麼地層

發布時間: 2021-02-06 17:47:12

❶ 誰知道這個代號是什麼地層

年代地層單位代號(mark of chronostratigraphic units)是用一定的符號、數字表示地質時期中形成的地層單專位(宇、界、系、統、屬階)的名稱代號。根據2000年第三屆全國地層委員會《中國地層指南》規定:國際性的地層單位——宇、界、系、統等代號,用英文大、小寫正體字母並配合阿拉伯數字表示,如:顯生宇(宙)PH,新生界(代)Cz,中生界(代)Mz,古生界(代)Pz,新元古界(代)Pt3,古太古界(代)Ar1,侏羅系J,中石炭統C2等。全國性或大區域性年代地層單位——階(期)的代號,是在統的符號右上角注以該階在統內所處序列位置,用阿拉伯數字順序號表示,如:上寒武統鳳山階—C33;但階的符號國內的傳統用法是在統的符號後加階名漢字詞拼音頭一個正體小寫字母,如:中寒武統的張夏階—C2z。

❷ 地質上的地層可分為哪六種

看你是根據什麼分了,根據年代劃分的岩石地層單位主要有宇、界、回系、統、時、階答,其中界分為太古界、元古界(下、中、上)、古生界(下、上)、中生界、新生界。每個界內包含若干個系,每個系由若干套系組成,以此類推。比如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你下個地層年代表就一目瞭然了。
若是根據岩性劃分就比較復雜了。不知道你說的地層劃分標準是啥。

❸ 石油地質K2T1是什麼意思

上白堊統(K2) 下部抄稱沙縣組,為紫紅襲色鈣泥質粉砂岩夾砂礫岩及砂岩,局部夾凝灰岩及中酸性熔岩,膨潤土、沸石、銅。產袖套杉、短葉杉、輪藻、葉肢介及介形類,厚139~2193米;上部稱赤石群,為紫紅色巨厚層礫岩、砂礫岩夾砂岩、粉砂岩,厚72~2016米。

下三疊統(T1) 下部稱溪口組,為鈣質、泥質粉砂岩、泥岩夾石灰岩透鏡體層,局部相變為條帶狀硅質岩或熱變質的角岩,偶夾菱錳礦層。產克氏蛤、正海扇、褶翅蛤、蛇菊石及腕足類等,厚353~1484米;上部稱溪尾組,為以紫紅色為主的雜色粉砂岩、泥岩、鈣質粉砂岩夾含長石雲母細砂岩,產正海扇、褶翅蛤等,厚318~727米。

❹ 地質地層劃分原則

地質歷史上某一時代形成的層狀岩石稱為地層,它主要包括沉積岩、火山沉積岩以及由它們經受一定變質的淺變質岩。從岩性上講,地層包括各種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從時代上講,地層有老有新,具有時間的概念。)地層是地殼中具一定層位的一層或一組岩石。地層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沒有固結的堆積物,包括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在正常情況下,先形成的地層居下,後形成的地層居上。層與層之間的界面可以是明顯的層面或沉積間斷面,也可以是由於岩性、所含化石、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物理性質等的變化導致層面不十分明顯。

地層劃分(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是指對一個地區的地層剖面中的岩層進行劃分,建立地層層序的工作。一般對一個地區的地層剖面,首先根據岩性、岩相特徵進行岩石地層劃分,然後根據系統採集的化石進行生物地層劃分,進而建立年代地層順序。在劃分一個地區的地層時,必須充分參考鄰區已經建立的地層劃分方案,便於地層對比。

劃分原則:岩石地層單位是依據宏觀岩性特徵和相對地層位置劃分的岩石地層體。它可以是一種或幾種岩石類型的聯合。整體岩性一致(岩性均一、或規律的、復雜多變的岩類與岩性的組合),野外易於識別劃分。它是客觀地質實體,而不能用成因或形成年代來劃分。

❺ 什麼是地層分類

地層分類指根據劃分依據的不同,把組成地殼的岩層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地層。目前國際上專的趨向是把屬地層分為三大類型:①以岩性作為主要劃分依據的岩石地層(岩性地層);②以化石作為劃分依據的生物地層;③以形成時間作為劃分依據的時間地層或年代地層。另外一種意見認為,年代地層也就是生物地層。因為在年代對比方法上雖然有許多種,但以古生物的和同位素年齡測定的方法具有普遍意義。並指出,盡管同位素年齡值是前寒武紀和寒武紀以後的深度變質地層時代對比的重要方法,但它在顯生宙地層的詳細劃分和對比方面,還不夠完善。而古生物(生物地層)的方法,在地質時期劃分和地層的時代對比方面,具有全球的同時性。而且,迄今為止,年代地層單位(界、系、統、階)也象生物地層一樣,都是以化石作為劃分和對比依據的,因而年代地層也就是生物地層,進而主張把地層分為兩大類型。

❻ 地質年代表及地層年代表是怎麼劃分的

中國地質年代表 代 紀 世 代號 起始時間(百萬年) 生物開始出現類型 -----------------------------------------------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Qh 0.01人類出現 晚更新世 Qp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紀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類出現 古近紀漸新世 E3 37.5 始新世 E250 古新世 E1 65 魚類出現 -------------------------------中生代白堊紀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鈣藻出現 侏羅紀 J 208 鳥類哺乳類出現 三疊紀 T 250 蜥龍 魚龍出現 -------------------------------晚古生代二疊紀 P 290 獸行型類 裸子植物出現 石炭紀 C 362堅孔類 種子蕨 科達類出現 泥盆紀 D 410 總鰭魚類 節蕨 石松 真蕨植物出現 早古生代志留紀 S 439 裸蕨植物出現 奧陶紀 O 510 無頜類出現 寒武紀 -- 570 硬殼動物出現 -----------------------------新元古代震旦紀 Z 680 不具硬殼動物出現 南華紀 Nh 800 青白口紀 Qb 1000 多細胞動物 高級藻類出現 中元古代薊縣紀 JX 1400 真核動物出現 (綠藻) 長城紀 Ch 1800 古元古代滹沱紀Hl 2300 五台紀 Wt 2500 -----------------------------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現 (菌類及藍藻) 中太古代 Ar2 3200 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現象開始出現 始太古代 Ar0 45oo 地質年代是地球演化過程中某一時間階段的劃分方法。 地球的歷史按等級劃分為:宙、代、紀、世、期、亞期等六個地質年代單位。 地質年表 第四紀-全新世-距今1萬年 第四紀-更新世-距今250萬年 第三紀-上新世-距今1200萬年 第三紀-中新世-距今2500萬年 第三紀-漸新世-距今4000萬年 第三紀-始新世-距今6000萬年 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距今6700萬年 白堊紀-距今1.37億年 侏羅紀-距今1.95億年 中生代-三疊紀-距今2.30億年 二疊紀-距今2.85億年 石炭紀-距今3.50億年 泥盆紀-距今4.00億年 志留紀-距今4.40億年 奧陶紀-距今5.00億年 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距今6.00億年 元古代-震旦紀-距今18.0億年 隱生宙-太古代 距今>50億年

❼ 地質分層怎麼分 地下的層位是依照什麼依據分出的地層

地質分層包括來年代分層、岩源性分層、層序地層等幾個方面.年代分層是根據同位素測年、古生物化石組合斷代等,確定地層的分層.岩性分層是根據各時代不同的岩性組合,確定界線.層序地層學是近年來新發展出來的一種地層學分類,根據全球相對海平面升降曲線劃分地層時代.

❽ 地質上一共有那幾種地層

代紀世 代號 起始時間(百萬年) 生物開始出現類型 ----------------------------------------------- 新生代 第四紀 全新世 Qh 0.01 人類出現 晚更新世 Qp 中更新世 Qp2 早更新世 Qp1 1.64 新近紀 上新世 N2 5.00 中新世 N1 23.3 近代哺乳類出現 古近紀 漸新世 E3 37.5 始新世 E2 50 古新世 E1 65 魚類出現 ------------------------------- 中生代 白堊紀 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鈣藻出現 侏羅紀 J 208 鳥類哺乳類出現 三疊紀 T 250 蜥龍 魚龍出現 ------------------------------- 晚古生代 二疊紀 P 290 獸行型類 裸子植物出現 石炭紀 C 362 堅孔類 種子蕨 科達類出現 泥盆紀 D 410 總鰭魚類 節蕨 石松 真蕨植物出現 早古生代 志留紀 S 439 裸蕨植物出現 奧陶紀 O 510 無頜類出現 寒武紀 -- 570 硬殼動物出現 ----------------------------- 新元古代 震旦紀 Z 680 不具硬殼動物出現 南華紀 Nh 800 青白口紀 Qb 1000 多細胞動物 高級藻類出現 中元古代 薊縣紀 JX 1 400 真核動物出現 (綠藻) 長城紀 Ch 1800 古元古代 滹沱紀 Hl 2300 五台紀 Wt 2500 ----------------------------- 新太古代 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現 (菌類及藍藻) 中太古代 Ar2 3200 古太古代 Ar1 3600 生命現象開始出現 始太古代 Ar0 45oo 地質年代是地球演化過程中某一時間階段的劃分方法。 地球的歷史按等級劃分為:宙、代、紀、世、期、亞期等六個地質年代單位。 地質年表 第四紀-全新世-距今1萬年 第四紀-更新世-距今250萬年 第三紀-上新世-距今1200萬年 第三紀-中新世-距今2500萬年 第三紀-漸新世-距今4000萬年 第三紀-始新世-距今6000萬年 新生代-第三紀-古新世-距今6700萬年 白堊紀-距今1.37億年 侏羅紀-距今1.95億年 中生代-三疊紀-距今2.30億年 二疊紀-距今2.85億年 石炭紀-距今3.50億年 泥盆紀-距今4.00億年 志留紀-距今4.40億年 奧陶紀-距今5.00億年 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距今6.00億年 元古代-震旦紀-距今18.0億年 隱生宙-太古代 距今>50億年

❾ 地層劃分的識別標志

1.煤層

吐哈盆地西南部地區穩定發育4 層主要煤層,由下至上為M1、M2、M3和M4(圖3-17)。八道灣組以M2煤層頂板為界,八道灣組下部發育一層厚煤層M1。三工河組與西山窯組的分界也大致在M3煤層的底板。M3煤層的特徵是由很多單層厚度較薄的煤層組成的復合煤層,西山窯組上部發育一層單層厚度較大的穩定煤層。因此本地區煤層可作為一級的標志層以利於在野外較易識別各組之間的界線。

圖3—17 吐哈盆地西南部綜合地層柱狀圖

1—粉砂岩;2—細砂岩;3—粗砂岩;4—礫岩;5—泥岩;P—二疊系火山碎屑岩;M1—煤層;J2x—西山窯組;J1-2Sh—水西溝群;E—新近系磚紅色砂礫岩;J1b—八道灣組;J1s—三工河組

圖3—18 三種劃分結果對照柱狀圖

a、b、c—203研究所劃分的三個段;(d)J1b、(d)J1s、(d)J2x—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劃分結果;J1b、J1s、J2x—本文劃分結果

圖例同圖3—17

圖3—19 ZK11-13鑽孔產鈾礦層位

K—鈾礦層;其他圖例同圖3-17

圖3—20 ZK63-14鑽孔產鈾礦層位

K—鈾礦層;其他圖例同圖3-17

2.生物化石特徵

八道灣組生物化石稀少,植物化石有被沖蝕的跡象,以出現Neocalamites為特徵,下部層位可見淡水動物 Mesolimnadoipsis 等。三工河組開始出現Coniopteris,Neocalamites達到繁盛,並且大致以 Neocalamites的消失層位的頂面為三工河組的頂界。西山窯組差不多每個層位都可見到化石豐富的「化石層」,在鑽孔中十分易於識別,特別是「Equisetites 層」、「Cladophlebis層」和「Phoenicopsis層」等。因此西山窯組最大特徵是植物豐度大,分異度高,出現大量新生種屬,如Cladophlebis spp.、Conipteris hymenophylloides、Raphaelia turfanensis等。

3.特殊標志層

本區在ZK6-12、ZK48-4 鑽孔中見到一不整合面(圖版10-5),為灰白色泥岩(下)與粉色礫岩(上)的接觸面,上下層在顏色、岩性上相差懸殊。礫岩成分主要以岩屑為主,為灰白色,膠結物為粉色調,特徵較明顯,該層位在白嘴山露頭中也曾見到。三工河組與西山窯組就以此不整合面為界。

4.岩性特徵

八道灣組特徵很明顯,其粒度偏粗,發育幾層中厚層狀礫岩層,礫石成分以基底火山岩為主。三工河組以灰色泥岩為主,在鑽孔中及露頭上為薄層泥岩與粉砂岩互層的岩性段,也很易於識別。西山窯組在顏色、粒度上變化較大,有幾個由砂礫和泥岩組成的旋迴層。

從以上可見,應用本劃分方案在野外很容易識別八道灣組、三工河組和西山窯組及其界線,因此,本劃分方案既尊重了實際存在的客觀性,又考慮了野外實際工作的可操作性。

另外,本次地層劃分方案可與西北其他盆地和我國北方一些盆地的侏羅系進行對比。

❿ 地質中的p,k,j代表什麼地層

是表示那個時代形成的地層,P表示二疊系,即二疊紀形成的地層;K表示白堊系,即白堊紀形成的地層;J表示侏羅系,即侏羅紀紀形成的地層,另外早一點的還有OSDCT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