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屬什麼地質
⑴ 什麼是戈壁土
戈壁土按分類屬於沙礫堅土,在土裡面算強度最高的了,成本比岩石低很多。
⑵ 沙地是指什麼地貌戈壁又是指什麼地貌
沙地:是在半濕潤、半乾旱地帶,由於人為的因素綜合影響和干擾,形成類內似沙漠容的地貌類型,叫沙地,可分為流動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
戈壁:地勢起伏平緩、地面覆蓋大片礫石的荒漠。蒙古語稱礫石質荒漠為戈壁。荒漠中的吹蝕區中的各類沉積物,例如山前洪-沖積平原面上的洪積物、沖積物、冰川、冰水平原上的冰磧物和冰水堆積物以及基岩經強烈風化後的碎屑殘積物等,經過強勁的風力作用,細粒砂與粉塵被吹掉,留下粗大的礫石,成片覆蓋於地面形成礫漠。中國的甘肅玉門一帶十分典型。礫漠中的礫石在風所挾帶的沙的磨蝕下,形成具有稜角的風棱石,風棱石表面有褐色的鐵錳氧化物殼,這層殼稱為荒漠漆,是礫石中水分蒸發時所溶解的礦物質沉澱於礫石表面而成。
⑶ 戈壁灘屬於中國什麼地方
戈壁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以戈壁灘為界蒙古高原被分為漠北與漠南蒙古。戈壁在蒙古語的原意是指「土地乾燥和沙礫的廣闊沙漠」。
戈壁灘東西約1600公里、南北約970公里、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沙漠。戈壁也是蒙古帝國的老家,也是匈奴和突厥的活躍地點。
古代自秦朝以來,漢字史書里以「大漠」之稱。戈壁的形成是由於喜馬拉雅山的雨影效應阻擋了雨雲抵達戈壁地區。
北京春天的沙塵暴就是來自內蒙古北部的戈壁灘,其危害甚至影響到了日本。
(3)戈壁屬什麼地質擴展閱讀:
中國戈壁可分為剝蝕和堆積兩大類型,並可再分為若干亞類。
1、剝蝕類型戈壁形成過程以剝蝕 作用為主,主要分布於內蒙古高原中西部及其邊緣山地,又可分為剝蝕石質戈壁和剝蝕—坡積—洪積粗礫戈壁2個亞類,前者呈狹帶狀分布於馬鬃山等內蒙古高原邊緣山地及其山前地帶,後者廣布於內蒙古高原中西部,在馬鬃山、天山等山麓地帶也有狹帶狀分布。
2、堆積類型戈壁形成過程以堆積作用為主。主要分布於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內陸盆地邊緣及山麓地帶。
戈壁,表層以礫石為主,基本沒有沙和土壤,滲透性極好,但氣候環境惡劣,地表缺水且植物稀少,僅生長一些紅柳、駱駝刺等耐旱植物,降雨量少,晝夜溫差懸殊,風沙大,風速快且持續時間長。
⑷ 戈壁是什麼
戈壁是荒漠的一復個類型制。即地勢起伏平緩、地面覆蓋大片礫石的荒漠。來自蒙古語。蒙古語稱礫石質荒漠為戈壁。戈壁地面因細砂已被風颳走,剩下礫石鋪蓋,因而有礫質荒漠和石質荒漠的區別。蒙古人稱沙漠地區,這種地區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⑸ 新疆哪些地區屬於戈壁
新疆居住地就在綠洲上,旁邊很遠就是沙漠和戈壁,經過治理很難有沙塵了,不過除了和田。我在那裡好久了戈壁主要在巴州,克州,和田,喀什,人不住在戈壁上,如果做火車就可以看見。
⑹ 戈壁沙漠型地質環境分區
戈壁沙漠分區的地貌類型包括戈壁、沙漠、沙地,及周邊的低山丘陵,共同構成了乾旱內陸盆地。區內主要有新疆的三大盆地(准噶爾、塔里木和吐哈盆地)、河西走廊、青海柴達木盆地、寧夏銀川盆地及陝西北部地區和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區等。根據水動力條件和地貌形態,可將盆地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匯流型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由四周山地向盆地中心匯集,如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另一種是單斜式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由一側山地向平原區徑流,如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主要接受來自周邊山區的5700多條河流補給,但近年來由於上游過量用水、水庫截留蓄水,造成下遊河床乾枯、湖泊萎縮、水體咸化,致使沙漠化加劇。而灌區則因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嚴重鹽漬化。各大盆地中心的沙漠區降水稀少,蒸發量大。年平均降水量由東部的毛烏素沙漠東南部的400mm,向西北逐漸減少,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為50~150mm,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部已減至25mm以下。與此同時,蒸發量又不斷增大,柴達木盆地蒸發量為2000~3500mm,阿拉善沙漠和內陸盆地中部可達4000mm以上。致使植被生存條件更加惡化,形成大量的戈壁灘和流沙區。西北地區沙漠總面積為49.2×104km2,佔全國沙漠總面積的69%。戈壁總面積為41.75×104km2,佔全國的73.3%。戈壁沙漠中除小面積綠洲外,大部分土地無法利用。
本區的地質災害主要有荒漠化,表現為土地沙化、鹽漬化和草地退化等。准噶爾、塔里木盆地、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毛烏素沙地等及其周邊地區為土地沙化強烈發育區;柴達木盆地東部為沙漠化、鹽漬化強烈發育區。塔里木河中上游水資源過度開發,致使下游缺乏涵養水源,河流長時間處於斷流狀態,致使天然胡楊林和人工林大量死亡。准噶爾盆地因人為砍伐林木,梭梭灌木林面積減少了68%以上。新疆全境草地的退化和沙漠化面積已達21.33×104km2,占草地面積的37.2%。青海中度以上草地退化面積已達7.33×104km2,占草地總面積的20.1%。寧夏靈武磁窯堡—白土崗和鹽池局部,中衛北部、陶樂等區域土地沙化發育強烈。據陝西、寧夏兩省(區)初步統計土地沙化面積達1.93×104km2。由於土地沙化,使許多良田和綠洲被風沙掩沒。鄂爾多斯高原的神府東勝礦區,土地沙化、荒漠化面積已超過4.17×104km2,佔全區面積的86%以上。
本區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炭以及非金屬鹽類等,如新疆克拉瑪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青海柴達木石油天然氣以及甘肅玉門油田等。寧夏石嘴山、陝蒙接壤地區的煤炭資源。甘肅、新疆戈壁區金屬礦產主要為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及稀有金屬,如甘肅省白山堂銅礦、公婆泉銅礦、輝銅山銅礦,新疆黃山銅鎳礦、鄯善縣梧桐溝鐵礦、哈密市天湖鐵礦、哈密市磁海鐵礦。鹽類礦產如青海省察爾汗鉀鎂鹽礦等。
⑺ 戈壁石屬於什麼岩
火成岩、沉積岩
岩石按其成因主要分為火成岩(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大類。專整個地殼中,火屬成岩大約佔95%,沉積岩只有不足5%,變質岩最少。
戈壁石,,大約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瑪瑙、瑪瑙質類、碧玉、碧玉質類、玉髓石類、化石類和以上石種的幾種形成的特殊類種-沙漠漆,及以上石種的共生體等。還有風棱石、戈壁千層石、沙漠玫瑰石、泥質結核石、雞骨石、木化石等等。
瑪瑙主要由二氧化硅組成,質地細膩,堅硬,莫氏硬變7度左右。
沙漠漆:戈壁基岩裸露的荒漠區,由於地下水上升,蒸發後常在石體表面殘留一層紅棕色氧化鐵和黑色氧化錳薄膜,像塗抹了一層油漆,故名沙漠漆(英文名:desert varnish)。
碧玉:是由中鐵及其他雜質的二氧化硅物質,充填於燦氣孔中,後經淋濾,風化,剝離而成的色彩斑斕的岩石。
硅化木:喬木在地下經過漫長的硅化而成。
烏爾禾戈壁玉:克拉瑪依的烏爾禾魔鬼城附近方圓幾十平方公里,又稱戈壁石、五彩石,,為戈壁風蝕產物,質地多為石英岩。
⑻ 戈壁灘的地質概況都是什麼
戈壁在蒙古語的原意是指「土地乾燥和沙礫的廣闊沙漠」。戈壁灘東西約回1600公里、南北約970公里、總面積約130萬平答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沙漠。戈壁也是蒙古帝國的老家,也是匈奴和突厥的活躍地點。古代自秦朝以來,漢字史書里以「大漠」之稱。戈壁的形成是由於喜馬拉雅山的雨影效應阻擋了雨雲抵達戈壁地區。
[戈壁的衛星圖片]
戈壁的衛星圖片
戈壁灘也用來指沙漠邊緣的一種地貌形態。主要由礫石和較粗沙粒組成。
其主要特徵是滲透性極好,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僅生長一些紅柳、駱駝刺等耐旱植物,而且經常刮風。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因洪水沖積而成。
當發洪水,特別是山區發洪水時,由於出山洪水能量的逐漸減弱,在洪水沖擊地區形成如下地貌特徵:大塊的岩石堆積在離山體最近的山口處,岩石向山外依次變小;
隨後出現的就是拳頭大小到指頭大小的岩石。由於長年累月日曬、雨淋和大風的剝蝕,稜角都逐漸磨圓,變成了我們所說的石頭(學名叫礫石)。這樣,戈壁灘也就形成了。
而那些更加細小的砂和泥則被沖積、漂浮得更遠,形成了更遠處的大沙漠。
北京春天的沙塵暴就是來自戈壁灘,甚至影響到了日本。
⑼ 沙漠和戈壁有什麼區別
沙漠和戈壁區別:
1、環境不同:
(1)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
2、成因不同:
(1)沙漠:所渭沙漠化,即植被破壞之後,地面失去覆蓋,在乾旱氣候和大風作用下,綠色原野逐步變成類似沙漠景觀的過程。
(2)戈壁的形成是由於喜馬拉雅山的雨影效應阻擋了雨雲抵達戈壁地區。
3、指范圍不同
(1)沙漠包括戈壁,戈壁源於蒙語,沙漠的一種。
(2)戈壁戈壁在風蝕作用進一步的侵蝕下就會演變成沙漠,戈壁是荒漠的一個類型。
沙漠是指沙質荒漠化的土地。地球陸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為水很少,一般人以為沙漠荒涼無生命,有「荒沙」之稱。 和別的區域相比,沙漠中生命並不多,但是仔細看看,就會發現沙漠中藏著很多動物,尤其是晚上才出來的動物。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灘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經常出現。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鹽灘,完全沒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風成地貌。
(9)戈壁屬什麼地質擴展閱讀:
沙漠地區,氣候乾燥,雨量稀少,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有些沙漠地區的年降水量更少至10毫米以下(如中國新彊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但是偶然也有突然而來的大雨。沙漠地區的蒸發量很大,遠遠超過當地的降水量;空氣的濕度偏低,相對濕度可低至 5% 。
氣候變化頗大,平均年溫差一般超過攝氏30度;絕對溫度的差異,更往往在50度以上;日溫差變化極為顯著,夏秋午間近地表溫度可達60度至80度,夜間卻可降至10度以下。
⑽ 戈壁沙漠區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包括沙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於新疆的三大盆地、甘肅西部、青海柴達木盆回地、寧答夏及陝西北部、內蒙古西部地區,為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多風少雨,年降雨量不足200mm,而蒸發量高達3000mm。水資源匱乏,植被稀少且一旦遭到破壞恢復再造能力極差。主要礦產有新疆、青海的石油天然氣,寧夏石嘴山、陝蒙接壤地區的煤炭資源以及甘肅、青海、新疆戈壁的金屬礦產等。礦區開發導致表土疏鬆、淺部地下水滲漏、地表植被破壞等,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古沙翻新、沙丘活動,為風沙侵襲擴展提供了條件。
陝西神府煤田礦區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由於地方、個體沿河溝兩岸濫采亂挖,破壞植被,導致沙土裸露,水土流失加劇。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發以來,毀壞耕地666.7ha,堆放廢渣超過6000×104t,破壞植被4946.7ha,增加排入黃河泥沙量達2019×10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