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圖一般包括哪些要素
❶ 水文地質條件一般是指什麼
通常把與地下水來有關的問源題稱為水文地質問題,把與地下水有關的地質條件稱為水文地質條件。
水文地質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地下水資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對工程建設和礦山開採的不利影響及其防治等。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生產建設的需要,水文地質學又分為區域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供水水文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土壤改良水文地質學等分支學科。近年來,水文地質學與地熱、地震、環境地質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滲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領域。
❷ 什麼是水文地質測繪,其內容有那些
hydrogeological survey 為了解 水文地質條件的一種以地面觀察測繪為主野外工作。 其工作內容是按一定的迴路線和觀察點對地貌答、 地質和水文地質現象進行詳細觀察記錄,在綜合分析有觀察、測繪、勘察和試驗等資料的基礎上,編制測報告和 水文地質圖。准備工作水文地質測繪是在已有的 地形底圖和質圖基礎上進行的。
❸ 水文特徵包含哪些方面
總的來說,水文特徵包括如下幾點:
a.徑流量(徑流量大小和徑流量的季節、年際變化)
b.含沙量
c.有無汛期/凌汛
d.有無結冰期
e.水能資源是否豐富
f.流速
g.補給類型(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冰雪融水等)
h.水位
所以說,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徑流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水能資源,流速,河流補給類型及水位。
外流河的水文特徵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影響河流水文特徵的因素主要是氣候因素,對應如下:
外流河水文特徵
原
因
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由降水決定的。夏季降水豐沛,河流流量大增,水位上升,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減少,水位下降。降水的季節變化大,河流流量季節變化也大。
汛期長短
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河流汛期長。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河流汛期短。
產生凌汛現象的河流必須是有結冰期,且由低緯流向高緯,同時水量較大(凌汛是由洪水泛濫引起的自然災害)。內流河一般不產生凌汛現象,因為內流河水量小,冬季有枯水期。
含沙量大小
外流河含沙量是由植被覆蓋情況和土質狀況決定的。植被覆蓋差,土質疏鬆,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而內流河含沙量與植被覆蓋率關系不大。
有無結冰期
由流域內最低氣溫決定的。最低月氣溫在0℃以下河流結冰,0℃以上無結冰期。
河水流速大小
由地形決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緩慢。
水能資源是否豐富
取決於流量和水位落差
基本都有地下水補給,內陸地區(如我國西北)冰川融水補給,冬季有降雪,積雪春季融化補給河流
❹ 水文特徵,水系特徵分別包括哪些要素
水文特徵
一、含沙量,從河流流經的地區來看
二、汛期,就從河流流經地區的氣候條件內看
三、結冰期、看河流是否容有結冰期,比如黑龍江,結冰期比較長.
四、徑流量,從多方面考慮,比如匯入支流的多少,所處地域降雨量是否充足等.
五、水能,看河流的落差是否很大.
水系特徵
①
河流長度、流向
②
流域面積
③
支流數量及其形態
④
河網密度
⑤
落差或峽谷分布。
❺ 水文地質圖怎麼做
主要反映:地下水類型及其富水性、埋藏、水質、控制性點的圖件。把上述4方面內容繪制在地質圖的底圖上即可。詳細請教當地專家。
❻ 地質圖有哪些基本內容,閱讀地質圖應注意些什麼
地質圖應包括地質平面圖、地質剖面圖和地層柱狀圖。 地質平面圖是用各種圖例表明版在野外得到的各種地質的資料權,如地貌、 地層、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等條件。 地質剖面圖是反映深部的地層和地質構造的剖面圖。 地層柱狀圖是將地質平面圖上露出的地地質圖有哪些基本內容,閱讀地質圖應注意些什麼
❼ 水文特徵,水系特徵分別包括哪些要素
水文特徵 a.徑流量 b.含沙量 c.有無汛期(凌汛) d.有無結冰期 e.水能資源是否豐富 f.水位 g.補給內類型(地下容水,雨水,冰川融水,冰雪融水等) 水系特徵 ① 河流長度、流向 ② 流域面積 ③ 支流數量及其形態 ④ 河網形態、密度 ⑤ 落差或峽谷分布⑥河道的寬窄、彎曲、深淺。
麻煩採納,謝謝!
❽ 水文地質圖的分類
按圖件的內容和性質以及服務對象,水文地質圖可以分為以下5類:
(1)基礎性圖件:即反映調查區地下水形成自然背景的各類基礎圖件,如:地質圖、構造圖、第四紀地質圖、地貌圖和地形等高程線圖等。
(2)綜合性圖件:是反映區域地下水埋藏分布和水量、水質形成條件的圖件,包括某些專項水文地質調查的綜合性水文地質圖件,如:區域性的綜合水文地質圖、供水水文地質圖、礦床水文地質圖、環境水文地質圖、岩溶水文地質圖及為水文地質計算服務的地下水概念模型圖、地下水流系統及水資源分布圖等等。
(3)單項地下水要素圖件:僅反映地下水某項(有時幾項)特徵的圖件,如地下水等水位(壓)線圖、地下水化學類型圖,地下水水質分區圖或某些離子(化學特徵)等值線圖、地下水量或富水性等值線圖、地下水模數以及地下水徑流模數和開采模數等值線圖、含水層厚度等值線圖、含水層頂(底)板等高線圖、含水層埋藏深度圖等等。
(4)利用改造規劃性圖件:為結合生產實際需要而編制的圖件,如:地下水開發利用條件分區圖,土壤改良水文地質圖、礦床疏干、堵水截流規劃圖等。
(5)預測與管理性圖件:是為滿足生產需要所編制的反映地下水水質、水量及環境地質的預測和管理方案的圖件。如各種地下水水質預測與管理圖、開采動態預測圖、地下水水量預測與管理圖、礦區突水預測圖、環境地質變化預測及防治圖等。
除上述各種水文地質圖件外,在每個項目的成果圖件中,尚應編制水文地質調查和勘探工作的實際材料圖,以及代表性的水文地質剖面圖、水化學剖面和地下水剖面流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