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地質會長什麼草
⑴ 我在電視看到過一個節目,金礦上面長有一種植物,說是哪個山上長有那種植物下面一定有金礦,
通過植物發現埋藏在地下的寶藏,這的確令人不可思議。然而自20世紀初以來,地質專家的確通過植物的變化找到了許多礦藏。
還是在20世紀三十年代,有兩位歐洲的科學家在通過顯微鏡研究一片地里的玉米化學成分時,意外地發現了微量的黃金。他們繼而分析了那裡的土壤連同礦石,弄明白了原來是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把黃金吸收並聚積在體內。後來科學家還發現,在地球上還有許多植物能從土壤中吸收金屬元素,以至用來尋找地下寶藏。在我國長江兩岸有一種叫海州香薷的植物,地質工作者發現,它所生長的地下往往有銅礦。
目前,通過植物尋找的礦藏主要有:
1.蛇裟子 蛇裟子草開黃色花,生長的地方多半藏有銅、鉛、鋅礦。
2.野玫瑰 有蔚藍色野玫瑰的地方,往往映示著地下有銅礦。
3.忍冬草 這種草大量生長的地方,往往映示著金、銀伴生礦藏。
4.三葉草 和曼陀羅這兩種草的花粉中含有許多金屬的微量元素,通過對花粉的化學分析,可大致了解地下礦藏蘊藏的情況。
5.矮生櫻桃和刺扁桃 此種草的生長說明地下有大量石灰岩。
6.矮灌木林 此類植物生長的地方說明地下含有石膏。
7.石松 生長茂盛的地方是尋找鋁礦的好地方。
8.車前草 生長茁壯的地方有鋅礦。
9.錦葵 預示著鎳礦。
10.紫苜蓿 生長茂盛的地方往往有鉬礦。
11.艾蒿 是猛礦的發現線索。
12.野苦麻 生長茂密的地方常有鐵礦。
13.紫雲英 是尋找鈾礦和釷礦的重要線索。
⑵ 植物的生長地質有哪幾種呀有人知道嗎
植物探礦法
生物標志找礦法中最常用到的是植物。在我國古代,就曾記載有「草莖赤秀, 下有鉛」、「草莖黃銹, 下有銅器」、「山上有蔥,其下有銀; 山上有薤、其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銅錫」、「山中有玉者,木旁枝下垂」的論述,比國外的植物探礦理論早了幾百年。這些植物就是找礦專業領域內常稱的「指示植物」。
其中,最容易引人關注的就是,金屬礦的存在能給植物染上特殊的顏色。例如銅元素進入植物體內能使植物的花朵呈現為藍色;錳含量高時,扁桃花冠顏色會由白色變為粉紅色;鈾可使紫雲英的花朵變為淺紅色;鋅可以使三色堇花朵的藍、黃、白三色更加鮮艷。這樣一來,我們根據植物花朵顏色的變化就可以找到相應的礦藏。
此外,由於某些植物需要特定的元素,所以如果某個地區該種植物多而且生長得特別好,這個地區就可能蘊藏著某種礦物。美國科學家曾根據桉樹長勢繁茂的特點,找到具有放射性的鈾礦;還曾經靠一種粉紅色的紫雲英的「提示」,發現了鈾礦和硒礦。現在,人們已經總結了很多經驗,譬如說,在生長有大量針茅草或者錦葵的地方,可能會有鎳礦;在有喇叭花大量生長的地方,可能會有鈾礦;矮灌木林一般生長在有石膏的地方;哪裡的石松生長茂盛,那裡就可能有鋁礦;在富含鋅的地方,車前草、三色堇的生長特別旺盛;鳳眼蘭、杉木及鐵芒箕生長旺盛的地方,地下往往藏有金礦;羽扇豆生長得好的地方,也許土壤中有大量的錳……
有時候,某些礦物的存在會嚴重影響到植物的生存,所以,這些植物的發育一般是畸形的。譬如,在鹽類和石膏礦床上,植物一般比較矮小;硫化物礦區內因地下水酸度過大,也能使植物枯萎,但磷礦區內的植物往往生長得特別茂盛;青蒿生長在普通土壤中時,植株高大,而生長在富含硼的土壤中時,植株就變得又矮又小;當豬毛草生長在富含硼的土壤中時,枝葉會變得扭曲而膨大。根據它們的這種畸形姿態,就可能找到硼礦。
⑶ 有人知道這是什麼草嗎,在地下會長一個小東西,就像縮小版的土豆,很多人挖這個去賣。
標准中葯名:半夏。
半夏(學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屬天南星目。廣泛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葯用植物,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癤腫作用,獸醫用以治鎖喉癀。在西藏也有分布,海拔3000m左右。
半夏(神農本草經)三葉半夏(山西、河南、廣西),三步跳(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麻芋果(貴州),田裡心、無心菜、老鴉眼、老鴉芋頭(山東),燕子尾、地慈姑、球半夏、尖葉半夏(廣西),老黃咀、老和尚扣、野芋頭、老鴉頭、地星(江蘇),三步魂、麻芋子(四川),小天老星、葯狗丹(東北、華北),三葉頭草、三棱草(上海),洋犁頭、小天南星(福建),扣子蓮、生半夏、土半夏、野半夏(江西),半子、三片葉、三開花、三角草、三興草(甘肅),地文、和姑、守田(古稱),地珠半夏(雲南)
半夏中分離得到15個化合物,分別為大黃酚,丁二酸,正十六碳酸-1-甘油酯,3-O-(6'-O-棕櫚醯基-β-D-吡喃葡萄糖基)豆甾-5-烯,對二羥基苯酚,羥甲基糠醛,鄰二羥基苯酚及β-谷甾醇,胡蘿卜苷。
功能主治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
葯理作用
呼吸系統作用
1、鎮咳:半夏中生物鹼能抑制咳嗽中樞產生鎮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劑靜脈注射,對貓碘液注入胸腔或電刺激喉上神經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顯的鎮咳作用,0.6g/kg 的鎮咳作用接近可待因1mg/kg。
2、祛痰: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劑可明顯抑制毛果芸香鹼對唾液的分泌作用。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給小鼠灌胃,用酚紅法測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生半夏未見明顯作用。鄒積隆等研究表明半夏貯存時間越長,祛痰作用越強。
消化系統作用
1、鎮吐、催吐:制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經傳出活動而具有鎮吐作用,生半夏則能「戟人喉」「令人吐」。半夏能延長硫酸銅致犬嘔吐的潛伏期或不發生嘔吐,能拮抗皮下注射鹽酸去水嗎啡犬的嘔吐,此作用不受川烏的影響。
2、 抗潰瘍作用:半夏水煎醇沉液能減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游離酸度和總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護胃黏膜,促進胃黏膜的修復,具有抗大鼠幽門結扎性潰瘍、消炎痛性潰瘍及應激性潰瘍的作用。
3、對肝膽的影響:半夏能促進家兔膽汁分泌,能使小鼠血中皮質酮上升,增強皮質酮對肝臟內絡氨酸轉氨酶的誘導作用,升高肝臟內絡氨酸轉氨酶的活性。
循環系統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給犬靜脈注射半夏浸劑,可使氯化鋇所致的室性早搏迅速消失且不復發,有效率為97%。可使腎上腺素所致的室性心動過速迅速轉為竇性節律,有效率為96%。
2、抗凝作用:半夏具有較明顯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能夠降低全血黏度、抑制紅細胞的聚集和提高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半夏蛋白是已知的唯一隻與甘露醇而不與葡萄糖結合的一種具有凝集素作用的蛋白質,與兔紅細胞有專一的血凝活力,濃度低至12μg/mL 仍有凝集作用。此外,半夏蛋白對羊、狗、貓、豚鼠、大鼠、小鼠和鴿子的紅細胞也有凝集作用,但對人、猴、豬、雞、鴨、蟾蜍等的紅細胞無凝集作用。提示:半夏蛋白的細胞凝集作用不僅具有動物種屬專一性並存在細胞類別專一性。
抗腫瘤作用
在臨床上有半夏對治療食道癌、胃癌、舌癌、皮膚癌和惡性淋巴癌取得較好療效的報道。半夏提取物對HeLa 細胞、小白鼠實驗腫瘤180、HCA實體瘤(肝癌)、U14(鱗狀上皮型子宮頸癌移植於小白鼠者)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半夏總生物鹼對慢性髓性白血病細胞(K562)有抑製作用,能損傷懸浮生長的K562細胞形態,抑制其增殖。半夏中提取的多糖具有較強的網狀內皮系統激活活性,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分泌作用,抑制腫瘤的發生和增殖。甲醇提取的半夏多糖組分具有多形核白細胞誘導能力,由此推測,半夏可能是通過活化多形核白細胞,導致腫瘤破壞的細胞反應。秦志豐等應用中葯金龍蛇口服液及參麥注射液治療中晚期胃癌患者35 例,結果應用中葯治療的患者,體力指數及自然殺傷(NK)細胞活性明顯升高,2 組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CEA)及胃腸癌抗原(CA199)與治療前比較也有一定程度下降。
抗早孕作用
半夏蛋白被認為是半夏中抗早孕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給懷孕7 天的小鼠皮下注射半夏蛋白250μg,50%小鼠流產,無小鼠死亡。半夏蛋白30mg/kg 對小鼠具有明顯的抗早孕作用,抗早孕率高達100%,給葯24小時,就可見血漿孕酮水平下降,子宮內膜變薄,胚胎停止發育。半夏蛋白直接注入子宮角能產生明顯抗兔胚泡著床作用,注射500μg,抗著床率達100%。用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半夏蛋白的定位,表明該蛋白結合在子宮內膜腺管的上皮細胞膜上。半夏蛋白能與甘露聚糖結合,它的抗著床作用可能是由於該蛋白結合了母體和(或)子體細胞膜上的某些糖結構,改變了細胞膜的生物學行為所致。
鎮靜催眠作用
清半夏75%乙醇提取物給小鼠灌胃,能顯著延長小鼠對熱痛刺激甩尾反應的潛伏期,減少由乙酸引起的小鼠扭體反應次數。在對小鼠自主活動的影響和異戊巴比妥鈉對生半夏催眠作用的影響實驗中,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
對胰蛋白酶的抑製作用
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劑只抑制胰蛋白酶對醯胺、酯、血紅蛋白和酪蛋白的水解,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舒緩激肽釋放酶、枯草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對各自底物的水解。抑制劑對豬胰蛋白酶水解醯胺、酯、血紅蛋白和酪蛋白的質量抑制比值分別為1:0.71、1:0.88、1:0.71 和1:0.71。從化學分子大小的范圍看,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劑應屬大分子抑制劑。
抑制腺體分泌的作用
半夏制劑腹腔注射,對毛果芸香鹼引起的唾液分泌有顯著的抑製作用,亦有報道煎劑口服時,唾液分泌先增加後減少。
毒副作用:
現代中葯葯理研究表明:在一般臨床劑量范圍內,半夏配伍川烏、草烏或附子不會出現毒性增強或療效降低,但臨床應用時還需慎重,以免發生不良反應。半夏具有神經毒性,其水溶性成分加入乙酸鉛後沉澱的物質中,含有引起蛙及小鼠骨骼肌痙攣和使蛙瞳孔散大的物質;濾液中則含有使蛙產生中樞性及箭毒樣骨骼肌鬆弛的物質。生半夏誤服微量即可中毒,所以生半夏按毒性中葯管理,臨床需炮製後使用。此外,半夏還有對局部黏膜強烈刺激性、腎毒性、妊娠胚胎毒性、致畸作用。
其他作用
1、促細胞分裂作用:半夏蛋白的促細胞分裂作用亦有動物種屬專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細胞轉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細胞分裂。
2、降壓作用:半夏浸膏對離體蛙心和兔心呈抑製作用。對犬、貓和兔有短暫降壓作用,具有快速耐受性。煎劑靜注時小鼠腎上腺皮質功能有輕度刺激作用。若持續給葯,能引起功能抑制。
⑷ 有黃金礦的地方長什麼樣的植物(要學名)或有什麼特徵
問荊。
問荊屬中小型蕨類植物。根莖黑棕色,地上枝當年枯萎。枝二型。高版可達35厘米,黃棕色,權鞘筒栗棕色或淡黃色,栗棕色,狹三角形,孢子散後能育枝枯萎。不育枝後萌發,鞘齒三角形,宿存。側枝柔軟纖細,扁平狀,孢子囊穗圓柱形,頂端鈍,成熟時柄伸長。
問荊最大的特性就是可以通過自己根系的支脈,從土壤中吸取有關黃金的成分。以前礦工在勘探礦金礦廠的時候,一般都會用這種植物來預測金礦的位置,如果有成片的問荊存在,那麼就說明這一片地下存在金礦的可能性很大。
(4)金礦地質會長什麼草擴展閱讀:
金礦產區:
中國各省市區除上海外,都有金礦分布。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陝西、廣西、雲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我國主要黃金產區有四處,即膠東半島、小秦嶺地區、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區幾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東地區的金礦產量占居我國黃金生產的大部分,如今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⑸ 石頭縫為什麼會長草
因為有土有水
⑹ 土裡有黃金上邊的草會是什麼樣
黃金在土內不會對草有任何影響,除非是含砷較高的金礦,會出現不生長草木的現象,但是那是砷的原因,和黃金無關。
⑺ 金礦上長什麼植物
山上有蔥,下有銀;山上有薤,下有金。見銅草,便有銅
⑻ 金礦附近有什麼植物
澳大利亞科學家上周三稱,他們發現一些桉樹葉子上的細小金色斑點,可以讓采礦研究人員探測到土壤下面埋藏的金礦。當樹木找到金礦時,它們的根部會吸食這些珍貴金屬的極其微小部分。然後它們會把金稀釋,傳導至樹木的脈絡系統內。樹葉頂端聚集了大量的金物質以後,就會形成較大的結晶。金會在樹木的整個系統中循環,然而聚集密度最大的還是葉子。
科學家使用X光來尋找桉樹葉子、小樹枝和樹干中的金顆粒。到目前為止,如果僅僅根據樹木周圍土壤內的含金量,很難確定樹下就有金礦礦床。這個團隊的研究成果將幫助探勘者,在不用深挖土地的情況下尋找金子,同時也會激發采礦業勘探的新技術。
聽起來真是神奇!真的能依據「黃金葉」找到金礦嗎?是否還有其他植物也具有此類能力呢?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教授劉家軍告訴記者,從生物地球化學的角度看,在許多金屬礦藏附近生長的植物體內,金屬元素含量有可能會高於其他地區生長的同類植物。這是因為金屬礦區會出現高於周邊背景的地球化學異常,植物長期生活在這里,一些金屬元素會隨著水分被植物的根系吸收進體內。
劉家軍介紹,在我國安徽安慶的銅礦附近就生長著一種名為「香薷」的植物,人們又叫它「銅草」。因為它是一種能吸附土壤中銅金屬的植物,所以人們常說「見銅草,便有銅」,這便是「銅草」名稱的由來。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在銅礦勘探中就把「銅草」作為銅礦的指示標志,只要發現「銅草」,就會進一步勘探,往往就能找到銅礦。
但是,植物如果過量吸收金屬元素,尤其是一些有毒的金屬元素,往往會造成植物大面積死亡,如果在過量吸收金屬元素後,仍然能夠生存,這一區域的植物就可能產生變異了。
在劉家軍看來,金元素集中在桉樹葉子上,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桉樹根系吸收金元素後隨著水分輸送到葉子,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礦區土壤中的金元素隨著水蒸氣上升,吸附於桉樹葉子上。
盡管通過這種生物地球化學的方法可以尋找礦藏,但是,這並非勘探主要手段。由於現代找礦科技的發展,許多新技術在便利性、准確性上已經高於通過植物中金屬含量來勘探。
利用植物找礦,歷來是有很多研究的。有一類植物很特別,它們的生長與某種礦產資源的分布有密切的關系。或是在一個礦區數量很多而且生長得很好,而在其他地質環境下很少見或不存在;或是在通常條件下可以普遍生長,但在特定的風化岩石及土壤中卻發育畸形。這些植物所表現出來的特殊形態與眾不同,往往能給找礦工作者「指點迷津」,就像是地下礦藏的「偵察兵」。在學術上,這些植物也被稱為礦物指示植物。
真正的科學研究並將其付諸實踐始於20世紀30年代,最早的當屬前蘇聯科學家特卡利奇(1938),此後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美國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逐漸得到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地質科學家利用桉樹做指示植物,在科羅拉多高原上找到過5個鈾礦。我國的謝學錦(1951)用海州香薷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找銅礦以及周德忠、陳代演等(1963)用大葉醉魚草在貴州和廣西找汞礦都算是植物找礦法的開拓性進展。
⑼ 金礦地質
在金礦地質方面,近來研究不少。最近兩三年,一些重要期刊出了關於變質帶金礦床、金與熱液系統等的專輯。關於淺成(低溫)熱液金(銀)礦床和斑岩金(銅)礦床的文章也不少。2004年G.Corbett發表了有關它們的地質模式和勘查意義的講演和文章。他把淺成熱液金礦劃分為低硫化淺成熱液金礦和高硫化淺成熱液金銀銅礦床兩大類。前者硫化物較少。這與侵入源岩有關。屬於低硫化礦床的,在較淺部形成的有冰長石-絹雲母型淺成熱液金銀石英脈礦床,或一般的淺成熱液石英脈金銀礦床,往深一些有碳酸鹽-賤金屬金礦床(包括安第斯地區多金屬金銀礦脈),R.H.西利托和J.W.赫登奎斯特2003年提出的「中硫化」淺成熱液礦床部分相當此組合。再深一些為石英-硫化物金(±銅)礦床(圖2-4)。此外,近年國外礦床地質學界和勘查界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十幾年前提出的鐵氧化物銅金(鈾稀土)型熱液礦床(IOCG型)的意見。有關IOCG型銅金礦床以及斑岩銅金礦床的勘查見前面「銅」一節的敘述。在金礦化類型方面,2002年還提出了一種新的類型——紅層型金礦床。這是在波蘭西南部盧賓-謝羅謝維采地區的波爾科維采-謝羅謝維采礦山二疊系銅頁岩銅銀礦體下發現的。它產在蔡希斯坦統底部沉積岩的次生紅色剖面中,以及在「白底板」砂岩的最上部,接近次生氧化還原界面的部位。金(鉑族金屬)礦化產在平均厚0.22米的岩石中,平均含金2.25克/噸、鉑0.138克/噸、鈀0.082克/噸,直接位於銅礦石層之下。含金(鉑族金屬)層與銅礦層間有一過渡帶(銅<0.2%,金>0.5×10-6)。關於世界最大含金盆地南非維特瓦特斯蘭德盆地金礦的成因,仍有爭議。目前古砂礦說占優勢,但仍有人持熱液說觀點。熱液作用現象確有存在,但持古砂礦說觀點者認為熱液是岩石變質引起的,金仍來自砂礦,無外來金來源證據。有人對蘭德的金進行了Re-Os法年齡測定,得出其約為30億年,認為該礦床的金來自地幔,沉積在比它年輕的約為27.5億年的變質石英礫岩中。關於古砂礦形成時的古大氣圈成分,是有氧還是缺氧,也各有論據。
圖2-4 高硫化和低硫化低溫熱液金礦床流體產生的概念模型
關於美國內華達州卡林型金礦的含金熱液的金來源一直存在爭議。2005年經濟地質學家學會討論會上,一派仍認為地下水滲濾而淋溶出地殼上部岩石中的金,受始新世岩漿作用加熱,地下水對流上升,在淺部沉澱出金,這一派可稱為「沖洗論者」。許多卡林型礦床早期的氧、氫同位素數據與礦石中的石英和粘土是由地下水形成的看法相符合的。另一派是「岩漿論者」,他們認為金主要是來源於岩漿,認為許多金及水和硫在地殼上部由始新世岩漿作用的岩漿中出溶,這些熱液與在當地對流的地下水混合,在距侵入體數公里范圍內在碳酸鹽質圍岩中沉澱出金。他們提出最近用離子探針分析大大提高了對此類極細粒礦石的認識。在這種分析中,石英、粘土和黃鐵礦樣品表明,氧、氫和硫同位素特徵是與來源於岩漿的水和硫相符的。在討論會上,反岩漿論者則指出,世界上最大的一些與侵入岩有關的銅金礦床相伴的地表熱液蝕變區的面積,比內華達與卡林型礦床有關的地表蝕變區的面積小得不可同日而語,而且他們認為卡林型礦床沒有侵入體周圍存在的那種與溫度變化有關的礦物的特徵性分帶現象。這種爭論與找礦有關。岩漿論者會通過尋找進入碳酸鹽質岩石的與侵入體有關的含金熱液,在內華達州以外去找卡林型礦床,而「沖洗論者」則認為卡林型礦床是內華達州復雜的地質歷史的獨特產物,要尋找具備這種復雜的地質條件組合的地區談何容易,因而實際上會導致基本只能繼續在該州勘查此類礦床。
⑽ 金礦上面生長什麼植物
地質學家利用植物的指引找礦往往能事半功倍。例如,如果地里生長著一種開黃花的印度蛇裟子,可以肯定地下藏有銅、鉛和鋅。這種「指示」植物是科學家對南阿爾科特地區的土壤、水和植物進行化學分析後發現的。
地質學家從植物的外表和成分可以了解地下有什麼礦藏。如蔚蘭色的野玫瑰也可以幫助地質學家找到銅礦。因為銅礦石能使野玫瑰染上蔚蘭色。這一異常現象就曾幫助前蘇聯的科學家在烏拉爾找到了大銅礦。鎳會使某些植物的花瓣失掉色彩,而錳礦則會使所有花卉都變成紅色。矮灌木林能夠證明土壤中有石膏。矮生櫻桃和刺扁桃說明地下有石灰岩。忍冬則常與金礦、銀礦伴生。有些植物如蒿,在一種土壤上長得很高大,而在另一種土壤中卻變得非常矮小,這是由於土壤中含硼量有多有少之故。
有時,植物不能在某種礦物過多的土壤中生長,因此,如果發現植物群落當中有一片空地,那就提醒人們應當注意此處地質異常,可能蘊藏某種礦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些科學家在利用花粉測定空氣清潔度時發現,礦區附近花粉中的礦物含量為普通地區花粉中礦物含量要高。如鋅礦附近花粉含鋅量為一般地區花粉含鋅量的6倍,而銅礦附近花粉含銅量也為一般地區花粉含銅量的4至6倍。由此他們認為:利用花粉的這一特性,能准確而方便地測出這一地區存在什麼礦物。其中三葉草、曼陀羅等植物的花粉最能確切地提供礦物的依據。
利用動物的一些特殊本領,也可以幫助找到地下礦藏。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有三分之二的白蟻把巢穴建築在礦層中。如科學家在研究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白蟻墩時發現,白蟻所作的坑道直達70米深的礦層基岩中,所以,跟蹤蟻墩就可以發現下面的礦層。
一些動物憑借著它們敏銳的嗅覺,能探出某些金屬礦藏。在加拿大和北歐,人們把狗作為地質勘察的得力助手。狗是銅礦的優秀探測家,它們還能嗅出亞硫酸鹽礦的所在地。
國外還發現利用一種叫「肯思」的桿狀細菌可以找到金礦。原因是黃金在地下時會釋放出具有毒性的物質。不管金礦多深,這些毒性物質都能夠通過地下水經土壤毛細管滲出礦層,從而殺死其他細菌。惟獨「肯思桿菌」具有特殊的防護能力,抵抗黃金釋放出的毒性並大量增殖。
礦藏埋藏在地下,人們一般不容易發現。然而有許多植物能夠成為地
質勘探隊員的好向導,幫助他們找到所要找到的礦藏。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異極草、林堇菜聚集生長的地
方,往往會找到閃鋅礦。在有雞腳蘑、鳳眼蘭生長的地方,可能有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