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深圳地質博物館有什麼文物
㈠ 深圳還有哪些有歷史文物看
南頭古城遺址:南山區深南大道旁
考古檔案:南頭古城即東莞守御千戶所,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在漢武帝時就成為全國二十八處鹽官之一的番禺鹽官駐地,史稱「東官」。現古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城垣范圍東西長為680米,南北寬為500米。城內道路六縱三橫共有9條,俗稱「南頭九街」,現仍保存部分市井門樓。城內尚保存紀念文天祥的信國公文氏祠、東莞會館、報德祠等歷史建築及39處明清時期具有嶺南及南洋建築風格的民居。
歷史地位:南頭古城是深圳1670年城市歷史的見證。1983年至1985年,南頭古城內的6處建築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南頭古城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南頭古城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屋背嶺商時墓群遺址:南山西麗屋背嶺村屋背嶺山頂
考古檔案:1999年發現,2001年4月發掘,發掘面積1400平方米,共發現商時期墓葬94座,皆為豎穴土坑墓。隨葬品以陶器為大宗,有釜、豆、罐、缽、尊等。紋飾為拍印的曲折紋、方格紋、卷雲紋等。石器以小型石錛為主,還有少量的玉矛、下塊、水晶塊等。墓葬約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早期,二三期從商中期至西周早期。
歷史地位:該墓葬區的二三期材料,填補了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考古編年的空白,有利於研究商時期廣東的文化面貌、社會發展、墓葬布局及葬俗,為中國商時期邊疆考古做出貢獻。其中西麗屋背嶺遺址為典型的山岡遺址,是一處以商代為主、比較單純、規模較大、又比較集中的古文化遺址,填補了深圳文物考古的空白,被稱為「有可能揭示出一個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秦代的古文化遺址全貌」。
咸頭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龍崗區大鵬鎮咸頭嶺村海堤上
考古檔案:1981年被發現,歷經三次發掘。遺跡面積13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質生活用具,以沙灰陶為主,有少量製作較為精細的泥質白陶和灰陶。個別器物有赭紅色陶衣。還出土磨質石器74件,以及16件打質石器和98件天然石器。
歷史地位:該遺址引起國家有關專家的高度重視,遺址的文化面貌被認為在珠江三角洲新石器時代中期沙丘文化遺址中具有代表性,從而被命名為「咸頭嶺文化」。這意味著深圳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不僅在廣東省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國的同時代文化中也享有一席之地。
大鵬古城 遺址:龍崗區大鵬鎮鵬城
考古檔案:明洪武二十七年,大鵬所城開築,以防禦海盜、倭寇侵擾。城內有東門街、南門街、正街3條主要街道,明清時代城內建築有左營署、參將府、守備署、軍裝局等。現縣丞署、關帝廟、趙公祠、晏公廟等基址尚存。東、南二城門仍保留明代原樣。城內還有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的「振威將軍第」,即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府第,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將軍第」等,規模宏大,許多清代民居保存完整。
歷史地位:1983年和1984年,深圳市將大鵬城東、南兩城門及賴恩爵「振威將軍第」、劉起龍「將軍第」分別列入深圳市第一、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大鵬古城被廣東省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仔山古墓群 遺址:寶安區西鄉鎮鐵仔山南坡
考古檔案:深圳市考古工作者2000年1月至3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成果。該墓群面積約1萬平方米,發掘面積3585平方米。共發現東晉至明清時期的古墓葬248座,出土文物400餘件。在248座古墓中,東晉墓5座,南朝墓36座,宋墓4座,明清墓203座。
歷史地位:鐵仔山古墓群是深圳1670年城市歷史的有力見證。該墓葬區的歷史延續時間之長、數量之多、墓葬之密集及形制之多樣,不僅在廣東省罕見,在全國也屬少見,為研究深、港地區乃至粵東南地區的歷史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該古跡被列入2000年全國重大考古發現。專家指出,鐵仔山古墓群中,東晉、南朝墓中出土的瓷器不是深圳本地產品,有可能是位於今江西豐城一帶的早期洪洲窯的產品;而明墓中出土的青花瓷器絕大多數是江西景德鎮窯產品,可見深圳在這兩個時期商品經濟已較為發達。
大梅沙春秋時期墓群遺址:大梅沙海邊堤上
考古檔案:該墓群1982年發現,1992年、1993年分兩次被發掘,發掘面積2405平方米。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方向北偏東,長2·3米—4·5米,有的在近墓底中間挖一個直徑和深度約20厘米的小坑。出土的隨葬品有39件,其中有11件青銅器、21件陶器、7件石器。其中,M6墓葬隨葬品最多,共出土4件青銅器、3件陶器和2件石器,表明當時財富多寡差別較大,男女分工明確,族群之間可能還經常發生爭斗。
歷史地位:該遺址在當時是廣東發掘面積最大的沙丘遺址,發現的墓葬和青銅器數量在廣東沙丘遺址中也是空前的,並填補了廣東考古編年的空白,為研究此時期的社會狀況及古越民俗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中英街遺址:深圳沙頭角
考古檔案: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割佔香港及九龍後,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線以北、深圳河以南的230多個島嶼在內的廣大地區,為期99年。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後,豎立了界碑,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界沙頭角。1941年12月,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香港,將中英街3至7號界碑拔除,並改名中興街。抗日戰爭勝利後,復名中英街。
歷史地位:中英街及界碑是中國貧窮落後、清王朝腐朽沒落和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是中國革命勝利和改革開放、香港回歸祖國的歷史見證;已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已成為廣東省和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㈡ 大鵬半島的地質博物館的展廳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有地質公園的古火山來和海岸源地貌科普知識為主要展示內容。有深圳地區的地質特點,融地形沙盤、投影屏幕、觸摸屏和燈光定位技術於一體的大鵬半島電子互動沙盤,讓觀眾通過親自操作,直觀認識大鵬半島地貌格局、景觀特點和著名景區分布。而地球探秘廳則以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結構和內外部地質作用以及地球的生物演化歷史為主要展示內容,全方位動態展示了宇宙的誕生以及銀河系、 太陽系、地球的演化過程。海蝕窗造型內的多媒體影片和DNA雙螺旋鏈詳細演示了海洋形成及生命起源於海洋的過程,澄江動物群化石標本、不同階段化石模型展示了遠古生命演變形式及古生物世界。
㈢ 深圳有哪些博物館
深圳市博物館: 深南中路同心路口。 0755-82101036
大鵬古城博物館: 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 0755-84315618
客家民俗博物館: 龍崗鎮羅瑞合村北街1號。 0755-84296108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鹽田區沙頭角鎮內環城路。 0755-25251104
皇崗博物館: 福田區皇崗村。 0755-26129993
天後博物館: 南山區赤灣6路9號。 0755-26853219
中共寶安一大舊址紀念館: 寶安區松崗鎮燕川村。 0755-27059740
寶安抗日紀念館: 寶安區松崗鎮燕川村。 0755-27059761
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龍崗區葵涌鎮土洋村。 0755-84230985
東江縱隊紀念館: 龍崗區坪山鎮東縱路石灰陂村。 0755-84642252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 羅湖區仙湖植物園內。 0755-25702716
陳郁幫故居 南山區南頭陳屋村。 0755-26542410
大鵬華僑紀念館: 龍崗區大鵬鎮。 0755-84315618
南頭古城博物館: 南山區南頭古城。 0755-26955318
下沙博物館: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大圍路益田路江蘇大廈A座
鋼琴博物館: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東園路152號
中國茶宮茶博物館: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景田路
深圳市星宇地礦館: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泰然十路
招商局歷史博物館: 廣東省深圳南山區沿山路
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廣東省深圳寶安區第二工業區路
璽寶樓青瓷博物館: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寶安南路2095號。0755- 25563935
關山月美術館: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路6020號。 0755-8306 3094
深圳市美術館: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愛國路。 0755- 2542 6069
㈣ 深圳有哪些考古遺址
咸頭嶺遺址、屋背嶺遺址、鐵仔山古墓群、新安故城遺址、大鵬所城遺址。
1、咸頭嶺遺址
咸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市東南部大鵬街道辦事處咸頭嶺村, 面積30000平方米。該遺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發現的,出土的遺存有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最為重要。根據碳十四測定的數據,該遺址應距今7000―6000年。
2、屋背嶺遺址
屋背嶺遺址是1999年深圳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的。是商時期墓葬群,共有墓葬94座,分布密集。均屬小型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壙較小,骨架無存,葬具不詳。
隨葬品位置無規律,有的呈碎片散置墓中,有的顯系放置之前已殘缺。少者1件,多者5件,以陶器為大宗,有少量玉、石器。陶質較軟,極易破碎。
3、鐵仔山古墓群
自1983年以來,深圳市考古工作者先後在鐵仔山南坡山腳下(今華寶飼料廠內)搶救發掘了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各類古墓葬130多座,發現了「熹平四年」(175年)的東漢墓,出土了東漢人頭印紋磚和銅鏡等一批重要文物。
4、新安故城遺址
新安故城(又名新安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8米處(深南大道旁),佔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文物旅遊景點,又稱南頭古城,具有1730餘年的悠久歷史。
5、大鵬所城遺址
大鵬所城,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大鵬新區大鵬鎮鵬城村,佔地約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涌現了賴恩爵、賴信揚、賴恩錫、劉起龍、劉黑仔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
㈤ 大棚地質公園博物館有哪些參觀物品
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特色是1.45億年—1.35億年前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多次火山噴發作用內形成的中生代容火山地質遺跡和2萬—1萬年前形成的典型海岸地貌景觀。根據地質環境、火山形成方式、岩石類型及與火山機構的關系等,地質公園內中生代火山岩相基本為陸相噴發。噴發方式劃分為爆發相、爆發—崩積相、爆發+溢流相、溢流相、侵出相(包括岩流自碎角礫岩相、爆發角礫岩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相等7個火山岩相 。
園區內岩石類型多樣,包括流紋岩、凝灰岩、集塊岩等各種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是進行火山地質知識科普的天然課堂;沙灘、礫石灘、海蝕崖、海蝕柱、海底珊瑚礁等海岸地貌景觀種類齊全、發育完整,是中國典型的岬灣式海岸地貌。大鵬半島海岸共包括大小沙灘18處。
㈥ 深圳市博物館可以鑒定文物嗎
有,但是比較麻煩,不是什麼文物都可以的,有些比較敏感的文物是不可以的,而內且容專家不是每天都在博物館,是要提前預約的,也不是什麼樣的人都能預約得到,所以會比較難辦。不過在深圳還是有一地方可以去。想知道地方我可以幫你給聯系方式。
㈦ 深圳哪些博物館值得去
深圳抄博物館歷史館(新館)
開館襲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場,每周一閉館)
地 址:福田區福中路市民中心A區
乘車指南:41、232、234、371、398等市民中心站|地鐵四號線市民中心站D出口
深圳博物館是一座以地誌性為主的綜合類博物館,是深圳文物收藏和歷史研究中心。主要目標是辦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老館)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9:30—17:30(17:00停止入場,每周一閉館)
地 址:福田區同心路6號
乘車指南:3、8、12、101、203等市委站|地鐵一號線 科學館站D出口
大鵬古城博物館
大鵬古城博物館是為保護、研究、展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所城而設立的專題性歷史博物館,從展示明清嶺南民居建築群的角度來說,大鵬所城本身就是座「博物館」。
大鵬古城博物館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同時又是「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鵬古城博物館2015年起免費對外開放,將採取「電話預約」及「現場領券」兩種領券方式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