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寫地質考察的那本書叫什麼名字

寫地質考察的那本書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1-02-06 00:29:10

A. 地質學家許靖華寫了那些書

前幾年以《古海荒漠》和《大滅絕》兩本科普書在國內受到廣泛關注的瑞內士籍華人地質學家許容靖華日前由三聯書店出版了其自傳《孤獨與追尋》。

許靖華是華人世界中為數不多的世界級科學家。1970年,他參加地中海深海鑽探計劃,這一科研項目揭示了地中海曾是一片荒漠的秘密,轟動一時。1984年他榮獲倫敦地質學會授予的名氣很大的烏拉斯坦勛章。科普寫作也為許靖華帶來了聲譽,幾經周折才得以出版的《古海荒漠》(以英文寫作)非常暢銷,並被譯成中文、德文、義大利文、日文等版本。《大滅絕》則使他陷身於爭議和論戰之中。在書中,他提出地球演進史的「災變說」,反駁達爾文的進化論主張。作為地質學家「越界」到「進化論」領地發表大膽新說,且將科學理論建構在反對帝國主義、厭惡重商主義的政治傾向上,許靖華受到了科學界的強烈批評。

《孤獨與追尋》是作者原計劃的自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僅僅寫到其35歲為止,主要包括其家庭、童年生活、求學經歷、早期的學術生涯,其中的悲歡離合、艱難曲折敘寫得相當生動,可使讀者了解這位知名的華人科學家的成長歷程及其所處時代。

B. 男主是地質考察的小說 在晉江文學裡面的 他們是因為一場烏龍而結

先驅戰士書

作者:來 清風

簡介:

蘇州源首富蘇州商會會長大絲綢商周繼先的獨子周文能文善武,經老師推薦進入東吳大學深造。在東吳結識了幾個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並遇到了紅顏知己蕭雅。學成歸來,這群懷揣報國之願的年輕人加入了革命,為中國的崛 ...

C. 男主是地質考察的小說 在晉江文學里的

穿越異世三國游

作者: 星星

簡介:

這是一本純扯蛋的三國,在裡面不會有大家熟知的三國事件。這書不會有血腥暴力色情的出現,也不會有陰謀詭計的出現,一切都只是一個平凡人理想化的三國。

D. 以前一位蘇聯專家寫過一部專輯裡面涉及了各個地質歷史時期全球火成岩分布情況,這本書叫什麼名字地質學

中國及鄰區盆地火抄成岩油氣地質圖主要以中國大陸為主體涵蓋西伯利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26個國家及地區的東亞地區沉積盆地內開展火成岩分布調查研究,吸收了100餘年油氣勘探資料和沉積盆地研究成果,在大量的盆地鑽孔、地震、重、磁、電和《1:250萬中國及鄰區地質圖》及文獻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及鄰區火成岩分布信息庫,主要包括盆地內火成岩時代、岩石類型、產狀分布和構造斷裂體系展布及油氣藏分布,同時吸收了前人近地表火成岩分布調查和區域斷裂構造研究成果,編制了1:300萬中國及鄰區盆地火成岩地質圖。
中國及鄰區盆地火成岩油氣地質圖,以岩漿活動為線索,對中國火成岩含油氣盆地進行火成岩地質填圖;火成岩盆地省類型劃分,通過盆地類比,有利於油氣資源戰略選區;總結火成岩盆地省的分布特徵及盆地類型,搞清盆地火成岩的分布、產狀、時代、岩性以及含油氣性等,指導油氣勘探。

E. 什麼被稱為古生物地質的一本書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蘆木、鱗木等)、古無脊椎古生物(三葉蟲)動物(貨幣蟲、三葉蟲、菊石等)、古脊椎動物(恐龍、始祖鳥、猛獁等)。古生物死後,除極少數(如凍土中的猛獁,琥珀中的昆蟲)由於特殊條件,仍保存原有的組織結構外,絕大多數經過鈣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礦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僅具原來硬體部分的形狀、結構、印模等的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類史前地質歷史時期形成並賦存於地層遺跡,包括植中的生物遺體和活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等化石及其遺跡化石。它是地球歷史的見證,是研究生物起源和進化等的科學依據。古生物化石不同於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質遺跡,是中國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

綜合價值
化石為國內乃至國際研究動植物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當時的生態環境,提供十分珍貴的實物證據;化石對研究地質時期古地理、古氣候、地球的演變、生物的進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化石為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滅絕事件研究,提供罕見的實體;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經加工具有極高的美學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它也是一種重要的地質旅遊資源和旅遊商品資源。

研究
通過研究化石,科學家可以逐漸認識遙遠的過去生物的形態、結構、類別,可以推測出億萬年來生物起源、演化、發展的過程,還可以恢復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各個階段地球的生態環境。

化石的保存條件和形成過程
地質歷史時期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跡在被沉積埋藏後可以隨著漫長地質年代裡沉積物的成岩過程石化成化石。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史前生物都能夠形成化石。化石的形成過程及其後期的保存都要求一定的特殊條件。
化石的形成及保存首先需要一定的生物自身條件。具有硬體的生物保存為化石的可能性較大。無脊椎動物中的各種貝殼、脊椎動物的骨骼等主要由礦物質構成,能夠較為持久地抵禦各種破壞作用。此外,具有角質層、纖維質和幾丁質薄膜的生物,例如植物的葉子和筆石的體壁等,雖然容易遭受破壞,但是不容易溶解,在高溫下能夠炭化而成為化石。而動物的內臟和肌肉等軟體容易被氧化和腐蝕,除了在極特殊的條件下就很難保存為化石。
化石的形成和保存還需要一定的埋藏條件。生物死亡後如果能夠被迅速埋藏則保存為化石的機會就多。如果生物遺體長期暴露在地表或者長久留在水底不被泥沙掩埋,它們就很容易遭到活動物的吞食或細菌的腐蝕,還容易遭受風化、水動力作用等破壞。不同的掩埋的沉積物也會使生物形成化石並被保存的可能性及狀況產生差別。如果生物遺體被化學沉積物、生物成因的沉積物和細碎屑沉積物(指顆粒較細的沉積物)所埋藏,它們在埋藏期就不容易遭到破壞。但是如果被粗碎屑沉積物(指顆粒較粗的沉積物)所埋藏,它們在埋藏期間就容易因機械運動(粗碎屑的滾動和摩擦)而被破壞。在特殊的條件下,松脂的包裹和凍土的掩埋甚至可以保存完好的古生物軟體,為科學家提供更為全面豐富的科學研究材料,琥珀里的蜘蛛和第四紀凍土中的猛獁象就是這樣被保存下來的。
時間因素在化石的形成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生物遺體或是其硬體部分必須經歷長期的埋藏,才能夠隨著周圍沉積物的成岩過程而石化成化石。有時雖然生物死後被迅速埋藏了,但是不久又因沖刷等各種自然營力的作用而重新暴露出來,這樣它依然不能形成化石。
沉積物的成岩作用對化石的形成和保存也很有影響。一般來說,沉積物在固結成岩過程中的壓實作用和結晶作用都會影響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其中,碎屑沉積物的壓實作用比較顯著,所以在碎屑沉積岩中的化石很少能夠保持原始的立體狀態。化學沉積物在成岩中的結晶作用則常常使生物遺體的微細結構遭受破壞,尤其是深部成岩、高溫高壓的變質作用和重結晶作用可以使化石嚴重損壞,甚至完全消失。

用途
均勻楔形葉化石
18、19世紀之交,博物學家通過對化石的觀察發現,越古老的地層中的化石生物與現代生物的面貌差別越大,越年輕的地層中的化石生物與現代生物的面貌差別越小。這一發現為生物進化論思想的產生直接提供了啟迪。隨後,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通過對不斷發現的越來越多的生物化石的研究,根據它們形態特徵上的異同將各門類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了解得越來越清楚。在此基礎上,科學家進一步的研究使得我們對各種古生物的生活方式、進化的規律和機制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體古生物學是20世紀由於工業迅速發展而形成的一個古生物學新分支,主要研究對象是那些微小的化石生物,例如有孔蟲、放射蟲、幾丁蟲、介形蟲、溝鞭藻和硅藻等門類,以及某些古生物類別的微小器官化石,如牙形石、輪藻和孢粉(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等。其中,孢粉的研究在劃分對比非海相地層(即除了海洋性地層之外的所有其它地層)和研究古氣候、古地理和古植被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義。
在化石研究的基礎上,古生態學家可以通過研究古生物與古環境的相互關系,了解地質歷史各時期古生物的生活方式、生活條件、生命活動的遺跡、生物及其器官的形態功能、古生物死亡後的埋藏過程和機理等問題。
理論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大量的化石資料,探討物種形成、類別的分異、進化的方式、進化的速率和進化機制等生物進化的規律。古生物地理學家則通過大量化石生物的對比研究來了解地質歷史各時期動物群和植物群的地理分布等問題。
此外,諸如生物地層學、分子古生物學、古生物化學以及古仿生學等邊緣學科的研究也都離不開古生物化石。由此可見,古生物學的方方面面以及相關的一些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都離不開古生物化石。
除了科學研究之外,化石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也很大。許多造型美觀的化石即是自然遺產,又是天成的藝術品。國外發達國家許多普通人都是化石的愛好者和收藏家,通過收藏化石,即了解了自然歷史等科學知識,又起到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出現了一批化石愛好者和收藏家,他們的活動不僅起到了一定的科學普及效應,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古生物學的發展呢。例如,近年來中國遼西發現的許多轟動世界的古生物學大發現,最初或多或少地都與一些化石收藏家有關。不過,中國目前的化石收藏市場還很不規范,私人收藏對科學研究雖然起到了一些正面的積極作用,但是也為亂采濫挖、珍貴化石走私等埋下了隱患。因此,切實可行的有關珍貴化石保護和化石收藏市場規范化的法規和制度必須健全。
中國古代先民在幾千年前就對化石有所認識,中醫里一直把化石作為一種葯材——龍骨,用來醫治某些疾病。但是龍骨的採挖和葯用確實對珍貴的化石資源是一種巨大的破壞。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應該認識到化石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遠遠大於其醫用價值;而且,龍骨所能夠起到的那些醫療作用早已能夠被許多新發明的葯劑所取代,因此,該到了把龍骨開除出醫學界的時候了。

F. 學習地質學看些什麼書好

難度比來較大。基本課程源有1《普通地質學》、2《構造地質學》、3《區域與大地構造》、a《古生物》b《地史》《測量學》c《結晶學與礦物學》4《岩石學(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d《地球化學》、《地下水文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航空遙感》等一系列的書,當然考研究生不需要這么繁瑣,按照老師指定參考書即可。其中標有阿拉伯數字的是考試必看的(精讀),標有英語字母,屬於最好要看的(至少泛讀,要懂)。重要的是構造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本科階段有大量的實踐課程(實驗和實習),在跨學科之前慎重一下。這個學科難度不大,但很龐雜。
化學是<大學化學>,物理注重《普通物理》《固體力學》,這兩門課程是本科階段必修的,但考研時不會考。

另,女生不太適合從事地質工作,除非你決心成為花木蘭。

G. 誰知道有那些著名的地質學家及其著作(詳細點) 先謝謝各位了

《漢書·地理志》是我國東漢歷史和地理學家班固撰著的專門記述西漢一代地理沿革及郡縣邑地理情況的一部專志,也是我國最早以「地理」二字作為篇名的著作。它上承《禹貢》、《職官》,下啟歷代紀傳體史書,開辟了我國正史地理志的先河。它內容豐富、體例完善,影響我國地理學發展近兩千年,在我國地理學發展上佔有重要地位。

《水經注》是我國北魏時期的一部宏大的地理學著作。該書是酈道元在大量史料和實際考察基礎上寫成的一部巨著,是一部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歷史沿革地理等內容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被地理學家劉獻廷譽為「宇宙未有之奇書」。

《元和郡縣圖志》是我國唐代學者李吉甫撰著的一部全國地理總志,是我國現存最早而又比較完整的全國地理總志,是被學術界認為「傳於今者惟此書為最古,其體例亦為最善」的中國地方誌書的代表著作。該書成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即用當時的年號作為這部書的書名。由於此書每鎮篇首列有地圖,圖前文後,相互補充,故名《元和郡縣圖志》。到了北宋時期,由於各種原因,四十七幅方鎮圖已散失無存。到了南宋時期,人們覺得再稱「圖志」已名不副實,於是改稱《元和郡縣志》。

《馬可·波羅行紀》是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1254—1324)於13世紀末撰寫的一部記述東游途中所見所聞的關於中國及西亞、中亞、東亞、東南亞及南亞各國歷史地理、風土民情、政治經濟、城市管理、宗教信仰及游獵節慶等活動的重要著作。它對歐洲人民擴大地理視野和了解東方世界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本書以其生動感人的故事、豐富多彩的內容、朴實別致的風格贏得了各國人民的歡迎,並在歐洲知識界引起了震動,被稱為「世界一大奇書」。

《徐霞客游記》是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通過三十多年的旅遊,以日記體形式寫成的有關山川源流、地形地貌、岩石洞穴、瀑布溫泉、動植礦物、經濟貿易、民風習俗、城鎮村寨、民族關系等逾六十萬字的巨著,它在中國科學史乃至世界科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讀史方興紀要》是清代學者顧祖禹用數十年心血撰寫而成的一部中國歷史地理名著,是中國史學家和地學史上的一部曠世奇書。這部著作,取材宏博,考核精審,辨山川之源流,記州郡之沿革,志形勢之險夷,論攻守之利害,旁及政事之興衰得失、用兵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之跡,集歷代之論,匯百家之說,是中國學術史上一部體大思精的中國歷史地理巨著。

《地質學原理》是英國近代地質學家賴爾的主要學術著作,又名《可以作為地質學例證的地球與它的生物的近代變化》。這部書曾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在國內外都產生過廣泛影響。1872年由中國數學家華蘅芳和美國醫生瑪高溫合譯成中文出版,書名《地學淺釋》。1959年徐韋曼又重新翻譯,以《地質學原理》為書名,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一著作的出現,標志著近代經典地質學的成熟。

《物種起源》一書,用大量的事實向全世界說明了物種和人類起源的真相。達爾文進化論是進化論發展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也是現代進化論的主要理論源泉。它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之上,在生物學上完成了一次偉大的革命。同時,它不僅是許多自然知識的理論綜合,而且還對自然發展史作出了重要貢獻。不僅在過去,而且在現在或將來,它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科學基礎。

《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在近代地理發展中,無論在德國還是在全世界,阿·赫特納的《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都稱得上是一部研究近代地理學理論問題的重要學術文獻。這部書以系統闡述地理學方法論而著稱,其中心思想是講述地理學的區域特徵。這部書的出版,在國際地理界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反響。在獲得有力支持的同時,還導致關繫到地理學的存在和發展的熱烈討論。

地理環境的影響》是美國人文地理學家愛·丘·森普爾(E·C·Senple,1863—1932)的一部重要地理學著作。「雖然這是她著作中最缺乏創造性的一部」,但是由於她全面地把拉采爾氏的正統人類地理學原理介紹到美國,並畢生致力於它的推廣工作,始終熱情不懈。「她是拉氏見解的最積極、最成功的信徒,在仍和國家都無人能同她相比。」她的這部著作,也由此贏得了國際聲譽,成為重要的人文地理學名著。

《人文地理學問題》是法國著名地理學家阿·德芒戎的一部文集。他一生從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由於忙於教學和編輯業務,除了代表著作《法國經濟地理》之外,沒有寫出獨立的理論專著。他的學術貢獻,不僅在法國地理學界影響巨大,而且在西方近代地理學史和世界人文地理學界上都佔有重要地位。他去世以後,法國地理學界為紀念他而編輯出版了這部文集。這些論文涉及了他對人文地理學的定義、研究對象、方法的闡釋與探討,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地理學理論體系。這些論文,對當時法國和西方地理學界都產生過深刻影響。

《大陸和海洋的形成》較之物理學、天文學、化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地質科學可謂「大器晚成」。把地質學真正奠定在科學基礎之上的科學革命,遲至20世紀上半葉才得以發生。人們公認,拉開這場科學革命序幕的是《大陸和海洋的形成》一書,作者即是被譽為「地質學中哥白尼」的魏根納。

《翁文灝選集》收集翁文灝的學術報告和學術論文共21篇,是翁文灝在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地震地質學、地理學、沉積學等方面的學術水平代表作。該書是一部代表我國近代地球科學尤其是地質學的奠基水平的學術著作之一。

中國地質學》是中國現代地質學家李四光的一部地質學名著,是中國現代地質學的奠基著作,是運用地質力學原理來研究區域地質形成規律的一部開拓性經典著作。此著作在地質科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是中國現代卓越的氣象學家和地理科學家竺可楨於1966年發表的一篇重要的科學論著。這一論著系統科學地論述了我國五千年來氣候的歷史變遷,指出了冷暖波動的規律,並由此推測世界不同地區的氣候變化可能存在著遷移現象。此項研究開創了我國歷史氣候學領域研究的新紀元,並成為世界地學界罕見的一部經典性著作。

《德國南部的中心地》德國地理學家沃爾特·克里斯塔勒,通過對德國南部城市和鄉村集鎮及其與四周的農村服務區之間的空間結構特徵的研究,於1993年出版了《德國南部的中心地》一書,並提出了中心地理論。該理論是以古典區位理論的靜態均衡理論為基礎,進而探討了靜態一般均衡後種區位理論,為此後的動態一般均衡後種區位理論(此理論用於研究規劃問題)奠定了基礎。

《不列顛群島—自然地理和農業地理》斯坦普和比佛是英國著名的地理學家,他們的合著《不列顛群島—地理和經濟概論》一書,是一部內容豐富的英國地理著作。該書涉及自然地理、工業地理、交通地理、人口地理和農業地理諸多方面。1960年吳傳鈞選擇了該書的自然地理和農業地理部分,並以《不列顛群島—自然地理和農業地理》為書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工業、交通和居民等部分,則因國內已有〈英國經濟地理〉譯本,未再漢譯。本書的翻譯出版,為我們了解英國的自然地理和農業地理,特別是了解英國的土地利用情況,提供了比較全面的資料。

《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在地理學理論和地理學思想史研究中,美國地理學家R·哈特向撰著的《地理學的性質》(1939)和二十年後撰著的《地理學性質的透視》(1959),可以算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地學著作。這一著作被認為是對地理學思想的主要奠基人觀點的權威論述與闡釋。1959年作者撰寫並出版了《地理學性質的透視》,以便對地理學性質問題作出正面的結論。這一新的著作被認為是「嶄新的、生動的、有力的和前後一貫的,沒有一個認真的讀者會不對作者在地理學方法文獻上的艱巨努力以及他卓越的分析能力表示欽佩。」

《寂靜的春天》是美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和科普作家萊切爾·卡遜於1962年寫成出版的科普著作。該書以嚴峻事實、犀利的筆鋒、通俗的語言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危機敲響了警鍾,警示人類不要自毀家園。

《西部科羅拉多河及其去流之探險》鮑威爾(John Wesley Powell)地質學家,美國原住民權威,該書不但是一部重要的地理論著,也被列入文學經典之作。

《中國主要地質構造單位》,該書是黃汲清先生經過長期大量野外調查之後,總結中國及鄰區地質資料撰寫的一部中國大地構造的系統著作。該書以其精美的圖件和精練的文字,描繪了東亞大陸的基本構造單元的時空展布、構造樣式和相互關系,強調東亞中、新生代基底褶皺作用,分出古亞洲、太平洋和特提斯一喜馬拉雅三種構造型式,用活動論思想闡述了它們的發展、演化過程,提出多旋迴造山運動是中國大地構造的特徵的著名論斷,被公認是中國大地構造的經典著作,一部劃時代的著作。

《用生物化石鑒定地層》英國地質學家史密斯1816年出版。該書是地層學的奠基性著作.此後,地層學逐步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研究地層的年代、構造和分布規律的地質學分支學科。

H. 求有關於地質的兩本書籍,本人要寫論文用到謝謝大神們、、、關於新疆的

(一)題名(Title,Topic)
題名又稱題目或標題。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
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詞不達意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准確得體:簡短精煉: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單位(Authoranddepartment)
這一項屬於論文署名問題。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用的勞動成果,三是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及文獻檢索(作者索引)。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後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最大的列為第一作者,貢獻次之的,列為第二作者,余類推。註明作者所在單位同樣是為了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
(三)摘要(Abstract)
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論文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他用是不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從事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四)關鍵詞(Keywords)
關鍵詞屬於主題詞中的一類。主題詞除關鍵詞外,還包含有單元詞、標題詞的敘詞。
主題詞是用來描述文獻資料主題和、給出檢索文獻資料的一種新型的情報檢索語言詞彙,正是由於它的出現和發展,才使得情報檢索計算機化(計算機檢索)成為可能。主題詞是指以概念的特性關系來區分事物,用自然語言來表達,並且具有組配功能,用以准確顯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概念關系的動態性的詞或片語。

I. 最大的「書」地質方面的知識有哪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
3、了解地質方面的有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
教學難點:
認識岩石這本大「書」,初步了解地質方面的有關知識。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時間:80分鍾
精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岩石就是「書」啊!你們看,這岩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出示課件)
川川聽了叔叔的話,頭腦中出現了許多小問號,同學們,你們奇怪嗎?那你們有什麼問題嗎?
學生質疑。
二、學習5——8自然段
1、是啊,這本書中到底有什麼呢?讓我們和川川一起到書中找答案吧!同學們打開書(端正姿勢)
2、讀5——8自然段,邊讀邊想:岩石這本書中有什麼內容呢?
3、讀課文,其餘同學繼續思考剛才的問題。
4、匯報。學生結合文中有關的語句進行回答。
5、我們書中的字和畫經常見到,那岩石上的字和畫是什麼樣的呢?想不想看一看。(打開書看插圖)從這本岩石書中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匯報)其實岩石上的字和畫還有很多很多呢!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有關岩石的課件)欣賞了這些岩石「書」上的字和畫,你有什麼感覺?(有趣)
6、多有趣的岩石啊!那川川和叔叔的對話你能讀好嗎?
步驟:①再來讀一讀5—8自然段,想想川川和叔叔的話該怎麼讀?練習讀好每一句話。
②同桌之間分角色讀,看你們誰讀得好。
③指一組同學讀,其餘同學聽,他們誰讀得好,為什麼?
④評讀:(川川的問話;叔叔的答話;畫的有趣)
⑤練讀,指名分角色讀。
三、學習9——10自然段
1、這本書中的字和畫能說明什麼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想)快讀讀第10自然段,你讀好了就會弄懂了。
①指名說:能告訴我們什麼?
②出示課件(動畫)
③同學們想不想把這段讀好?(練習—指讀—范讀—指讀)
2、地球爺爺就像個魔術師,在幾億年間就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這些都是誰告訴我們的呀?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9、10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把它讀得更好(指名)
間休:是啊,時間就像個小馬車一樣在不停地奔跑,隨著時間的流逝,地球有了這么大的變化,現在請同學們起來跟老師一起做動作。
四、學習11——13自然段
1、剛才,我們和川川一起讀了岩石書中的字和畫,那讀了這本岩石書有什麼用呢?川川總愛刨根問底,想問個明白,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川川解決這個問題嗎?
2、現在,你就是叔叔了,快來讀讀第12自然段,等一會來告訴川川吧!(生讀)
3、哪位叔叔願意告訴川川呢?(生說)師提醒省略號的作用。
那你們知道,讀了這本岩石書,還能幫助我們找到哪些寶藏嗎?(生說)
4、是啊!找到很多很多,所以說這本書的用處可大哩!誰願意當叔叔再來讀一讀這段(指名——齊讀)
5、川川聽了叔叔的話,高興極了,那我們和川川一起學了這么多的知識,你高興嗎?那請你高興地來讀一讀最後一段(練習——指名朗讀)
五、總結
1、同學們,川川讀懂了這本岩石「書」,知道了書中有字和畫能告訴我們地球爺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還知道讀懂了這本岩石「書」,能幫助我們為祖國找到更多的寶藏。所以說,這岩石書真是一本——(齊讀課題)
你讀懂了嗎?你讀懂了什麼呢?快把你的收獲和同桌說一說吧(交流,指名)
2、同學們,想不想再來翻翻這本最大的「書」?(男女生分角色齊讀,師旁白)
3、你能猜猜川川長大以後想干什麼嗎?
4、師總結:教師告訴大家,大自然其實是一本讀不完的書,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奧秘呢!老師希望大家長大後和川川一起走進大自然,去了解其中更多的知識,好嗎?
六、識字,指導寫字
1、讀懂了岩石書上的字和畫,老師把字寫出來了,看看你會不會讀。
重點:單個字「冊」「質」「 刨」→(刨根問底)組詞,理解(川川總在問他,想問個明白)
2、寫字:出示「鐵」
①讀
②看看「鐵」是怎麼記住的。
③組詞
④觀察書寫時應注意什麼?
⑤指導——練習——展示
⑥「岩」字自己寫。
七、結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回去以後把你收獲到的跟你的家長或你的朋友說一說,讓他們也來分享你的快樂好嗎?

J. 求一本耽美小說的書名哇,男主一個是地質考察,一個是算命的!

歷史考證博覽

作者:劉長江

簡介:

本書搜集了許多21世紀鮮為人知的真實考古大發現,包括歷內史考證博容覽、名勝探奇博覽、恐龍科考博覽、寶藏新探博覽、飛碟追蹤博覽、失蹤之謎博覽、考古發現博覽、醫學破譯博覽、科技難題博覽、人體怪象博覽等等。讓讀者能夠迅速閱覽最新最全的考古與發現。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