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家李四光有什麼品質
1. 用具體的幾件事體現出了李四光什麼樣的品質
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原名李仲揆(kuí)。14歲那年,因他學業優秀,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里。怎麼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 又在後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開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卧床不起。父親是教書先生,收入微薄(bǎo),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幹活,心裡難過,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幹活。打柴,舂(chōng)米、推磨、掃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幾乎樣樣事情都能幹。天剛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裝得滿滿的; 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才回家。
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 (chǔ)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夥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采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幹,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後依著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獲一根根完整的鮮藕。
李四光預言四大地震
李四光預言的是四大地震帶而不是四個城市。李四光說的四大地震帶,它們是:1,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2,華北的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肅和寧夏。
順便普及下常識: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
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向南延到天津東南,經濟南東邊達宿州一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最大的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里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李四光的貢獻
1.為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2.運用力學對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布的規律的研究,創建「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的概念。預測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存有石油,後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油田的發現證實其預測。
3.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對中國北部?類化石及其地層意義的研究是中國最早進行的?類及石炭二疊系研究。其創立的「?」字,用來翻譯Fusulinid(一種早已滅絕的有孔蟲,屬於原生動物),為中國古生物學界所沿用。
4.提出了華東第四紀冰川存在的理論。
5.地震預報:李四光認為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李四光為地震地質和地震預報做了很多開創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為中國地熱的開發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晚年發表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對中國學科大交叉的倡導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國地質教育、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人物評價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於本世紀20年代創立了地質力學,為地質理論作出了巨大貢獻。他運用力學觀點來研究地殼運動現象,將各種構造形跡看作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建立了「構造體系」這一地質力學的基本概念,為探索地質自然現象提供了新方法,為研究地殼運動規律開辟了新途徑,開創了地質科學的新局面,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他的理論為我國石油勘探作出巨大貢獻。例如他運用地質力學分析我國東部地區地質構造特點,認為新華夏構造體系的三個沉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遠景,從理論上否定了「中國貧油」論。大慶、勝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繼發現證實了他的科學預見。在地震地質工作方面,他強調在研究地質構造活動性的基礎上,觀察地應力的變化,為實現地震預報指出了方向。
2.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有什麼樣的品質和精神
不放棄做事做到底的精神
3.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什麼的故事體現了李四光什麼的可貴品質
愛探索的品質
4.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中我們要學習李四光什麼的品質
奇怪的大石頭圍繞大石頭的來歷展開敘述,體現了李四光勤於思考、善於動腦,數十年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5.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中我們要學習李四光怎樣的品質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中我們要學習李四光善於提問、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品質。版
6.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有什麼樣的品質和精神
執著追求科學精神吧 我語文不好不知道怎麼表達。
反正記得小時候語文學他看石頭就是一天我很是受益~ 所以,受他影響,我現在也在學地學。雖然我是不可能有什麼大作為的,哈哈 不過很佩服他,牛人一個
7. 李四光在勵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質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湖北黃岡人,他出生在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雙重壓迫而內憂外患、災難深重的年代。為了民族振興和國家強盛,李四光東渡日本、遠去英國求學。畢業後,他拒絕了外國高薪聘用的優厚待遇,於1920年毅然回到了祖國,決心為發展中國的地質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20世紀20年代,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剛剛開始起步,石油勘探開發工作處於逆境。早在20年代初,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投資了300萬美元在陝北延安地區打了7眼深井,最終失望而去。1922年,美國又派了斯坦福大學的著名的地質學教授布萊克威爾德來到中國,布萊克威爾德經過一番地質勘探調查,得出中國「貧油」的結論。這個結論帶有權威性,使新中國的許多地質學家都陷入悲觀失望中,然而李四光卻迎難而上,他對中國石油前景持樂觀態度。
1926年,39歲的李四光作為北京大學的代表,去莫斯科參加一個地質科學大會。當列車駛過烏拉爾山的時候,李四光突發奇想:奇怪,這里是遼闊的西伯利亞平原,怎麼會在平原上出現這個大山脈呢?他打開了隨身攜帶的世界地圖。地圖顯示,烏拉爾山脈從南到北橫亘在平原上,它的東面是西伯利亞平原,西面是俄羅斯平原。他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強烈:綿長的烏拉爾山脈為什麼會如此南北縱貫在遼闊的西伯利亞平原和俄羅斯平原中間?
在莫斯科地質科學大會上,李四光就這一問題向一些地質學權威請教,但沒有人能給他滿意的回答。
回國後,李四光翻閱了許多地質學論著,結合蘇聯地質圖仔細研究。他注意到烏拉爾山脈的南面還有一條呈東西延伸而又向南突起的巨大弧形山脈,東起阿爾泰,經高加索,西到黑海以北,與烏拉爾山脈一起構成一個巨大的「山」字,平鋪在歐亞地圖上。這一發現使李四光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烏拉爾山脈形成於上古生代一次巨大的地殼構造運動中,難道這「山」字形構造正是由於地殼運動的結果?如果真是這樣,一定還有類似構造的山脈存在。
李四光決定到大自然中尋找「山」字形構造,1928年,他帶領幾名地質隊員到江蘇、廣西一帶考察,又發現了兩個「山」字形構造。後來,除了「山」字形結構,李四光又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現了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構成的「多」字形構造體系。
通過研究,李四光還發現,不同構造帶對礦產的形成有著不同的影響。各種地應力除了影響地球表層——地殼的形狀外,還會影響到地球深處,驅使地下的礦藏沿某一構造帶集中,形成礦床。比如,在東西走向的山脈中,常見銅、鎢、錫之類重金屬礦體;在「多」字形構造的沉降帶,由於其具有沉積某些礦物的條件,因而多見石油及天然氣,而「山」字形構造則會造成煤田。
1928年,李四光發表了《燃燒的問題》這篇文章,指出熱河和四川值得勘探。1935年他在英國講演時說我國東部地區可能蘊藏著石油資源。他以自己的研究對中國「貧油」的論點給以強有力的反駁。
1953年,為了解決國家建設所必需的石油,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政務院總理周恩來任命李四光主持中國石油資源的勘探工作。
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分析了中國東部地質構造的特徵,提出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概念,根據地質力學的理論,他認為新華夏構造體系包括三個沉降帶和相應的隆起帶,而三個沉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遠景。他在1955年首先組織了開赴新疆柴達木、內蒙古鄂爾多斯、四川、華北和東北等地的五個石油普查大隊,提出了尋找石油的一整套理論和方法,親李四光自製定了普查勘探工作的七個具體步驟和程序,展開了大規模的普查工作。通過普查所得到的資料,李四光提出,華北平原和松遼平原具有較好的含油遠景。1959年,李四光在聽取了松遼石油普查大隊負責人的報告後,進一步指出:「如果在松遼盆地南面的隆起上找油,可能希望很大。」
根據李四光的建議,我國集中主要勘探力量在東北找油。1959年9月24日,也就是在共和國十年大慶的前夕,在黑龍江肇州縣高檯子構造松基三井,首次獲得自噴工業油流,這就是後來形成的大慶油田。不久,勝利油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相繼發現,徹底摘除了以往外國學者所宣布的中國為「貧油國」的帽子,為宏大的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了能源的保證,開創了中國石油的新紀元。
李四光對科學的求實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迎難而上的堅韌性格,勇於創新的思維為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令今天的我們佩服不已。在佩服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向他學習,做一個勤於鑽研、敏於思考、善於創新的新時代青年。
8. 地質學家李四光主要成就是什麼
李四光主要成就:了新華夏構造體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點,並運用這些理論概念探討了中國的地質
條件和石油形成條件。早在20世紀40年代,我國地質學家潘鍾祥就明確提出了陸相生油學說,說明中國廣布的陸相地層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反駁了西方所持的中國貧油的觀點。
20世紀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長的領導下,通過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謝家榮等地質學家的不斷理論探索和實踐下,肯定中國東部特別是東北松遼盆地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地質部的觀點,並根據地質部和李四光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中國人提出的陸相生油理論和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個人貢獻
1.為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2.運用力學對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布的規律的研究,創建「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的概念。預測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存有石油,後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油田的發現證實其預測。
3.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對中國北部䗴類化石及其地層意義的研究是中國最早進行的䗴類及石炭二疊系研究。其創立的「䗴」字,用來翻譯Fusulinid(一種早已滅絕的有孔蟲,屬於原生動物),為中國古生物學界所沿用。
4.提出了華東第四紀冰川存在的理論。
5.地震預報:李四光認為地震是可以預報的。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李四光為地震地質和地震預報做了很多開創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為中國地熱的開發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晚年發表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對中國學科大交叉的倡導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國地質教育、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9.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是誰有什麼樣的品質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是已故的水電部前總工程師李捷。
10. 《奇怪的大石頭》中,我們要學習李四光的什麼品質
1、學習李四光愛動腦筋,碰到困難,虛心向老師、同學請教,在學習這開動腦筋,認真仔細做好作業的品質。打好基礎,長大做一個有用的人。
2、學習李四光勤於思考、善於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3、刨根問底,追本窮源的品質,具有不找到正確答案誓不罷休的執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