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什麼樣的地質容易形成溶洞

什麼樣的地質容易形成溶洞

發布時間: 2021-02-05 20:06:34

① 溶洞是怎樣形成的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稱為喀斯特地貌。

(1)什麼樣的地質容易形成溶洞擴展閱讀

中國著名溶洞

一、梅山龍宮

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資水河畔,是一個集溶洞、峽谷、峰林、絕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於一體的大型溶洞群,有九層洞穴,探明長度2870餘米,已開發游覽路線1896米,其中包括長466米世界罕見的神秘地下河。整個洞府分為龍宮迎賓、碧水蓮宮、玉皇天宮、龍宮仙苑、龍宮風情、龍鳳呈祥六大景區。

二、白車溶洞

此洞有雙重洞口,門口洞口可以清晰看到雞鳴三省交界處的景象,洞口上的岩壁上有一小縫,即為白車溶洞的二重洞口。洞里十分狹窄,非身材細小者不能如里。裡面路途黑暗無光,無光源不能進入。洞里路途崎嶇,處處碰壁。非爬而不能進入,有一關卡很小,為一個坎,爬上坎腳先入。蠕動一兩分鍾,方能到達美麗迷人的溶洞大廳。廳里溫度稍比外面高,冬天也可讓人出汗。洞里金碧輝煌,恍如置身於人間天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溶洞

② 簡單說下溶洞、天氣與地質的關系。

地質上 首先要形成抄很厚很純凈的石灰岩層 而且地殼最好還是持續上升的
天氣上 要有充足的降水和較高的溫度
這樣才有足夠的降水來補充地下水
高溫對酸性物質的產生有幫助

這樣就會有足夠的弱酸性地下水 或者下滲水不斷侵蝕石灰岩層
形成大空洞
而地殼的上升又可以把這樣的石灰岩層抬升到地表被人們觀察到

差不多就這樣一個關系了
其實也沒什麼實質聯系啦...

③ 岩溶溶洞形成一般是在哪個地質時代

中國現代喀斯特是在燕山運動(見註解1)以後準平原(見註解2)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老第三紀時(見註解3),華南為熱帶氣候,峰林開始發育;華北則為亞熱帶氣候,至今在晉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嶺地區還遺留有緩丘一窪地地貌。但當時長江南北卻為荒漠地帶,是喀斯特發育很弱的地區。新第三紀時,中國季風氣候形成,奠定了現今喀斯特地帶性的基礎,華南保持了濕熱氣候,華中變得濕潤,喀斯特發育轉向強烈。尤其是第四紀以來,地殼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隨之迅速發育,類型復雜多樣。隨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氣候帶頻繁變動,但在交替變動中氣候帶有逐步南移的特點,華南熱帶峰林的北界達南嶺、苗嶺一線,在湖南道縣為北緯25°40′。在貴州為北緯26°左右。
註解1:燕山運動(又稱老阿爾卑斯階段)是晚三疊世到白堊世時期中國廣泛發生的地殼運動 。從2億1千萬年左右開始,到6500萬年前結束,在地史上主要屬於侏羅紀末到古近紀初這段時期。在我國許多地區,地殼因為受到強有力的擠壓,褶皺隆起,成為綿亘的山脈,北京附近的燕山,是典型的代表。地質學家把出現在這個時期的強烈的地殼運動,總的叫做燕山運動。
註解2:準平原是濕潤氣候條件下,地表經過長期風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態。
註解3:第三紀是新生代的第一紀也是最老的一個紀(距今6500萬年~距今260萬年),第三紀分為早第三紀(開始於6500萬年前,結束於2330萬年前)和晚第三紀(距今2330萬年—距今164萬年又稱新第三紀)。

④ 溶洞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溶洞均為碳酸鹽質岩石,十分堅硬,但因長期沉浸在地下水中而被溶解。這樣一年又一內年,堅硬的岩層容便被溶蝕出一個個洞穴。當溶有石灰質的地下水重新滴入洞中時,由於環境中溫度、壓力的變化,使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於是水對石灰質的溶解力降低,致使原本溶解在水中的部分石灰質因過飽和而沉澱析出,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石鍾乳、石筍和石柱。生物建造學認為,藻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分泌鈣質,能收集、粘接微細的石灰質顆粒,並且常營集群生活。溶洞中的石鍾乳幾乎都是迎著光線朝上彎麴生長的,這與藻類的趨光生長的特性相吻合。石鍾乳、石筍內部還有像樹木年輪一般的同心圓狀構造,這又是藻類生物逐年生長、分泌、收集和粘接石灰質微粒的結果。綜上所述,生物建造學認為,雖然溶洞的洞穴空間的形成與水的溶蝕作用有關,但溶洞中石鍾乳、石筍和石柱的形成,則應該主要是藻類生物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逐漸建造起來的,經過的石化作用,才呈現出今天的面貌。

⑤ 什麼是溶洞溶洞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景區,特別是溶洞,特別引人注目,也讓人嘆為觀止,因為這些溶洞是非常漂亮並且也是非常精湛的,可以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溶洞是一些可溶性岩石在經過喀什的作用之後所形成的一種地下溶洞,並且這些溶洞的形狀都是經過風化或者是地下水沖刷而形成的,長期一種溶蝕形成的結果。因為這些溶洞中的主要物質就是石灰岩在受空氣中的一些物質所作用之後,轉化為的碳酸氫鈣,由於各層岩石的構造以及硬度不相同,所以長期空氣以及地下水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則會形成一種熔蝕性的空洞地下空間。而形成溶洞,主要是由於喀斯特作用。而我國各地的溶洞景觀非常的多,可以說這些景觀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種奇特的景觀。

⑥ 溶洞形成於什麼岩石

溶洞的話,是形成於碳酸鹽岩,而不是一樓說的碳酸岩,碳酸岩是火成岩
因為碳酸鹽岩會被地下水溶蝕,所以,會由原來的小孔洞逐漸發展成溶洞,甚至出現多級溶洞
溶洞繼續擴大,最終會塌陷,形成二樓說的卡斯特地貌

⑦ 地質學描述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版碳的作用能權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稱為喀斯特地貌

⑧ 什麼樣的地質容易形成泥石流、滑坡、地震。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於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上游堆積有豐富的鬆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
地形地貌條件:在地形上具備山高溝深,地形陡峻,溝床縱度降大,流城形狀便於水流匯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三部分。上游形成區的地形多為三面環山,一面出口為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於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游流通區的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瀉;下游堆積區的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使堆積物有堆積場所。

產生滑坡的主要條件:一是地質條件與地貌條件;二是內外營力(動力)和人為作用的影響。第一個條件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岩土類型:岩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般說,各類岩、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鬆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岩、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條件:組成斜坡的岩、土體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有可能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角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條件:只有處於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築物的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軟化岩、土,降低岩、土體的強度,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潛蝕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對透水岩層產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對滑面(帶)的軟化作用和降低強度的作用最突出。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⑨ 形成該溶洞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地殼運動B.流水溶蝕作用C.風力侵蝕作用D.岩漿活

A.地殼運動是內力作用的表現,溶洞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內;
B.喀斯特地容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圖中的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於流水的溶蝕作用形成的,故正確;
C.風力侵蝕形成風蝕蘑菇,溶洞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D.岩漿活動是內力作用的表現,溶洞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