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報告剖面圖怎麼看
『壹』 地質剖面圖識別
如果你來懂地質,不用叫就能看懂!自如果不懂,那有點難,首先你需要知道地質坐標系,按上北下南來說,北是(0°、360°)東(90°)南(180°)西(270°),剖面圖或其他地質圖上都有個方位,一般表示方法是一個箭頭(上面有個數,就是方位,比如170°就是南偏東),如果沒有特意指出方位,就是上北下南。
舉個例子:一張剖面方位是230°那麼它的另一頭就是50°(相差180)讓後你在在一張平面地質圖上量出他的相應位置(按上北下南,230°在南偏西)你就可以對照地表的東西了,當人前提是比例尺要一樣!
說了半天也不知道你聽懂沒!
『貳』 工程地質剖面圖怎麼看
現在勘測單位的工程地質圖一般都沒有提供圖例,豎井左邊的數字是黃海標高,右邊的數字是深度。
『叄』 【求助】地質剖面圖怎樣看啊
主要的就是這些內容西藏農民(站內聯系TA)先找點普通地質方面的書學習一下阿里巴巴版zwl(站內聯系TA)對地質,權我是門外漢,但鑽井得會he200512(站內聯系TA)暈啊~ :rol:geology1657(站內聯系TA)按剖面前進方向與比例大小,把剖面圖擺到地質圖上,對照看一下,看兩次就全會了。hxk321510(站內聯系TA)地質剖面圖上的信息主要有:剖面名稱、比例尺、岩性、地層產狀、傾向、傾角、地形線、高程、導線方向等。如果本剖面有斷層等也會表現出來。萬水千山(站內聯系TA)讀圖步驟可概括為:線圖外,後圖內;先地形,後地層;先地層,後構造。讀地質圖,首先要看圖式和各項規格內容。從圖名和圖符代號,了解圖的地理位置和圖的類型。從比例尺大小可以折算圖幅的面積,同時了解反映地質構造現象的詳細程度。出版年月和引用資料,可以了解圖幅的編制時間並便於查閱原始資料。圖例的分析是讀圖的基礎,通過圖例可以搞清楚圖幅內採用的各種符號,出露的地層和岩石類型,它們的生成順序和時代即地層間又無間斷等等。
『肆』 地質勘查報告識圖問題
你這個是地質項目吧,找什麼礦的,好像都很淺,
1、鑽孔的布置是按規范要求內的網度來布置的,容對應不同的勘查級別,網度一般是對控制礦體斜伸來說的,礦體產狀變化不大,控制級別相同的話,孔的間距應該差不多,如果不是,都可能是亂的。。
2一般來說,Z51這個,下面的數字是孔深吧,5.43/1.60應該是見礦(化)厚度和品位(哪個是品位,哪個是厚度,你剖面上看下就看出來)
3,這個不確定,一般有的用空心孔表示是設計的,實心(紅色)一般表示是見礦孔,實心(黑色)表示未見礦孔,半圈的可能是見礦化的孔!
『伍』 建築地質剖面圖怎麼看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陸』 工程地質剖面圖如何看懂
樁下面的數字應該是樁的埋深,剖面線上的數字是坡降吧?
看不到圖,具體也說不上了!
你仔細看圖例呀!
『柒』 如何看地質平面圖繪制剖面圖
根據等高線繪出剖面的地形線,然後把各種地質界線放到上面。
『捌』 怎樣看地質剖面圖
看地質剖面圖的話,主要看高度等高線就是同一個高度。
『玖』 地質報告怎麼看啊 救救啊
把地質報告的幾個要素理清楚就可以了,一般前面寫區域概況,後面是針對本地區的地質特徵的描述。幾個要素是:構造背景、斷層分布、地層層序、儲層物性、蓋層、油氣藏特徵等。
『拾』 如何觀看和使用工程地形圖和地質剖面圖
1、地質圖的來種類很多。主要源用來表示地層、岩性和地質構造條件的地質圖,稱為普通地質圖,簡稱為地質圖。此外,還有許多用來表示某一項地質條件,或服務於某項國民經濟的專門性地質圖。
一幅完整的地質圖應包括平面圖、剖面圖和柱狀圖。平面圖是反映一表地質條件的圖。是最基本的圖件。地質剖面圖是配合平面圖,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質條件,它對地層層序和地質構造現象的反映比平面圖更清晰、更直觀。柱狀圖是綜合反映一個地區各地質年代的地層特徵、厚度和接觸關系的圖件。 2、地質圖的編制多以實測資料為基礎,有一定的制圖規范和標准。目前所使用的地層分級系統、表示地層年代的色標和符號,以及表示各類岩體的色標和代號,多是國際通用的。客觀需要促使地質圖向專門化、部門化方向發展。種類也越分越細,除普通基礎性地質圖外,還有第四紀地質圖、大地構造圖、岩相圖、古地理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礦產分布圖等。目前狹義的地質圖多指基礎性普通地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