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礦山水文地質調查內容有哪些

礦山水文地質調查內容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05 09:34:35

Ⅰ 礦山水文地質怎麼寫

你好,在闡述礦山的水文地質時主要分水文地質條件、水文地質問題、水資源利用三內個方面。

水文地質條件:容

1.礦山區域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2.岩層構造、礦產資源;

3.包氣帶結構、厚度、防護性能

4.含水層厚度、結構、滲透系數、富水程度

5.隔水層厚度、結構、滲透系數

6.地下水類型、水質、水溫

7.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

8.泉域分布、成因、形成條件

9.地下水開采狀況

10.地下水監測井位設置情況

水文地質問題:

  1. 天然劣質水分布和引發的地方病問題

  2. 人工開采地下水造成的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和范圍

  3. 其他造成的地下水流場、水位變化問題。

礦山區域地下水、礦井輸干水的開采、綜合利用情況,利用率。

此外,涉及到由於礦山開發引起的地下水漏失、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等次生地質災害影響的程度和范圍等等。還要求涉及到礦山區域是否存在突水事故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襲奪現象。

Ⅱ 礦山水文地質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1)進行礦區水文地質調查.查明影響礦山正常生產和建設的水文內他質因素;
(2)分析礦區容充水條件,預測核定礦坑涌水量,提出礦山防治水方案預處理措施;
(3)開展礦山日常水文地質觀測工作.研究礦區地下水的動態並及時預報,以便指導採掘施工,防止地下水害,實現安全生產;
(4)通過對地下水水質動態觀測分析.研究對地下水資源及環境的保護,研究和解決礦供水水源以及礦坑水的綜合利用;
(5)建立健全水文地質觀測資料台賬、固件以及水文地質圖,做到規范化、標推化,及時提供給生產部門使用。

Ⅲ 礦山地質工作包括哪些內容&160;a&160

工程地質主要搞工民建 主要去建築設計單位 地質勘探主要搞礦產資源勘查。
礦山地質回是指礦床經過地質勘查證實具有工業價值之後,在擬建或已建礦山范圍內,為保證和發展礦山生產所進行的全部地質工作。礦答山地質是從礦山基建、生產直至礦山關閉等不同階段的各項地質工作的總和或總稱。
工程地質勘察是為查明影響工程建築物的地質因素而進行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質因素包括地質結構或地質構造: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自然(物理)地質現象和天然建築材料等。這些通常稱為工程地質條件。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後,需根據設計建築物的結構和運行特點,預測工程建築物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質作用)的方式、特點和規模,並作出正確的評價,為確定保證建築物穩定與正常使用的防護措施提供依據。

Ⅳ 礦床水文地質調查中應注意的問題

1.礦床水文地質調查

礦床水文地質調查已有較為成熟的規范可循,但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應用,要有針對性的部署綜合調查工作。

2.要加強區域水文地質測繪

區域水文地質測繪是礦床水文地質調查的基礎和先行工作。條件簡單的礦床,通過地表測繪,就可作出水文地質評價;條件復雜的礦床,測繪成果則是專門水文地質勘探設計的依據。測繪內容和方法,要從礦井充水的角度考慮,把重點放在主要充水岩層及其隔水頂、底板上。要特別注意對區內已有的供、排水工程的調查,尤其是礦井或老窯。

3.要充分利用地質勘探工程取得的水文地質資料

(1)做好地質鑽孔的岩心編錄及簡易水文地質觀測

岩心編錄包括岩性鑒定和分層,裂隙、岩溶的描述和統計;簡易水文地質觀測包括水位、水溫、沖洗液消耗量的觀測,以及鑽進過程中對掉鑽、涌水、涌砂、逸氣等現象的記錄。對各種觀測資料要及時進行系統整理。

(2)加深部分地質勘探孔

地質勘探孔只能普遍揭露礦層之上的各頂板含水層,對於底板充水的礦床,特別是岩溶充水的煤礦,底板充水岩層及其與礦層之間的隔水層均不可能揭穿,應選擇一定數量的勘探孔進行加深,揭露底板含水層,以作出正確評價。

(3)進行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測繪

內容包括:揭露地層的岩性及產狀;裂隙、岩溶的素描與測量;斷裂帶的描述、測量與分析;出水點的觀測、素描及取樣;出水徵兆及工程地質現象的觀測。

4.應以查明主要充水岩層地下水形成條件及采礦人為作用引起的變化為中心

礦床水文地質調查要特別加強對邊界條件的研究,包括含水層的周邊界,含水層的上、下邊界的性質和形狀。這些研究不夠,礦井涌水量預測就不準確。

充水岩層的上、下邊界,即頂、底板條件,對評價礦床充水條件和預測涌水量也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岩溶充水礦床,若岩溶含水層上覆第四系,則要查明第四系岩性、結構及與基岩的接觸關系。

至於查明充水岩層的底界條件,無論是對確定含水層的厚度,還是了解下部含水層越流補給或突破礦坑底板的可能性等問題,都是十分必要的。

還應強調指出,對礦床充水水源形成條件的研究,不能局限於搜集礦區地下水有關資料,僅僅確定其現狀,而要研究地下水的發展變化方向及其內在原因。

5.礦區水文地質勘探試驗工作應結合採礦工程配置和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進行

勘探試驗工作的布置要根據水文地質條件來確定。工作量要重點布置在:①主要充水岩層富水程度高、導水能力強或壓力水頭最大的地段,以及地下水的主要徑流方向上;②先期開采或預定井筒等首要工程所在地段。大型抽水試驗要盡可能與開采疏干工程相結合,抽水主孔最好位於未來礦井排水的中心,觀測孔沿未來礦井排水的各可能來水方向上。

小結

通過本章學習,應掌握以下重點內容:①礦床充水的各種條件分析;②礦井水防治基本措施。

Ⅳ 礦區水文地質調查

礦井水文地質調查是礦井地質調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繫到礦產的合理開發與安全開采。因此,在礦產資源調查的各個階段都應同時安排相應的水文地質調查,及時提供礦產資源各調查階段所需的水文地質資料。

7.2.1.1礦區水文地質調查內容

礦區區水文地質調查的內容與其他項目的水文地質工作內容大致是相同的,只是表現在解決問題的目的上不同。在野外工作開始前,應收集有關資料或進行路線踏勘,根據任務編制礦區水文地質設計書,作為地質設計書的一部分。野外工作包括區域和礦區水文地質測量,根據水文地質測量中所獲得的資料和初步結論,進一步進行水文地質勘探和水文地質試驗工作(包括野外試驗和室內試驗),並進行地下水動態長期觀測。野外工作結束後,編寫水文地質調查報告書。

7.2.1.2礦井水文地質調查內容

(1)地質點調查

地質結構是地下水的儲存與運動場所,地質條件是決定某地區地下水分布與形成的基礎。因此,水文地質測繪中必須重視對地質條件的研究,除了滿足地質測繪對地質研究的一般要求外,還應滿足水文地質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尤其對岩石空隙(孔隙、裂隙、溶隙)的發育規律及含水層、褶皺構造、斷裂的儲水和導水條件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這樣,再結合井、泉、鑽孔、岩溶水點的調查與試驗,就可以確定地區含水層的埋藏分布規律及其富水情況。

為了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和分布規律,要加強對地貌、第四紀地質與新構造運動的研究,要查明第四系鬆散沉積物的分布范圍、地貌部位、成因類型、成分結構、厚度及其相變情況;調查河谷階地分布范圍、階地性質(侵蝕、堆積、基座)、階地級數、階地地層結構、岩性成分、厚度及其相變情況。

對於可溶岩分布的山區,要調查研究各種溶隙的形態、規模、分布位置,並調查研究各類碳酸鹽岩地層的岩性、構造、埋深以及地殼升降運動、氣候、地貌條件與岩溶發育規律的關系,以及地表水文網與岩溶水的關系。

區域構造對基岩山區地下水的分布與形成具有主導意義。因此,應詳細調查區內主要的褶皺型式和構造斷裂。要調查褶皺構造的形態類型、規模、地層組合關系以及破碎程度和地貌匯水條件。尤其要重點調查以下幾方面:①有利於地下水補給和儲存的背斜谷、向斜谷和地塹式背斜等的地下水補給、排泄和儲存條件。②規模較大的寬緩向斜盆地形成自流水的可能條件和槽線部位的富水性。③復向斜中的次級背斜軸部的張性斷裂帶發育程度及其富水性。④褶皺兩翼地層由陡變緩處、褶皺傾沒端、地層轉折部位、弧形構造的拐彎凸出部位以及硬脆岩層的近尖滅端等處的裂隙發育程度、匯水條件與富水性。⑤大型帚狀構造的旋迴層由褶皺帶組成時,應注意褶皺帶散開部位和旋渦部位形成承壓含水層的可能性。⑥「山」字型構造的馬蹄形盾地,如由輕微褶皺的沉積岩組成,則應注意形成自流盆地的可能。⑦有利於形成自流斜地的單斜構造中地層的傾角、分布規模、厚度、地層組合情況和岩層產狀與地形坡向的關系等。

(2)水文點調查

1)泉的調查。泉的調查應包括下列幾方面內容:泉的出露位置、標高,泉附近的地形,泉的成因類型,含水層的情況。泉水的物理性質,涌水量、動態、利用情況等。

泉的出露位置可用GPS確定,編號後標在圖上。標高可用GPS或地形等高線確定。若當地有河流,則要測出泉和河水位的相對高差,以說明泉的出露和當地侵蝕基準面的關系。

泉的類型主要通過仔細觀測泉水的涌水情況及其出露條件而定。要認真觀測泉水是呈集中水股還是呈滲水流出,上涌還是下流,是否有氣泡逸出,泉水出口處的岩性是什麼,是從裂隙還是從溶隙中流出等現象。有時,為了查明泉的出露條件,有必要清理泉口的表土,揭露補給泉的含水層的含水性質,並且必須結合地質觀察一起分析,並作素描圖。

泉水的物理性質一般在野外通過直接感覺初步測定,水溫用水溫計予以測定。

2)井(鑽孔)的調查。調查內容有井的位置、井口標高、井深、水深、水位、井地質剖面、井水化學成分與物理性質、井口直徑、井底直徑、井型、井的漏水量與地下水水位、水量變化情況以及井的結構及使用情況。其中許多內容與泉的調查相似,不再贅述。

關於井的剖面,可向當地居民了解。同時,還應與附近其他剖面資料如鑽孔、天然露頭相對比,以修正訪問資料。井的涌水量也可通過訪問大致了解。如訪問井每天可供多少人飲用或可灌溉多少田地,用水後水位下降情況,水位恢復情況等。較精確的涌水量值可通過抽水試驗求得。

3)岩溶水點的調查。主要包括:①水點所在地層的層位及岩性。②水點所處的構造部位、岩層產狀、結構面的產狀及其力學性質、地質構造與岩溶發育關系。③水點所處地貌單元的位置及地貌特徵。④水點的地面標高。⑤水位標高、埋深及其水位變化。⑥觀測水的物理性質(色、嗅、味、溫度、渾濁度等),並記錄氣溫、洞溫和取水樣分析。⑦有意義的水點應實測水文地質剖面圖或洞穴水文地質圖並素描或照相。⑧力求弄清岩溶水點與鄰近水點和整個岩溶地下水系的關系,必要時追索地下水的「來龍去脈」或進行連通試驗。

4)老窖的水文地質調查。內容如下:①老窖的分布范圍及其深度。②老窖的坍陷和積水情況。③老窖出現的主要層位,與其他地段連通的情況。④老窖水的補給來源、排泄條件及其動態變化規律。⑤老窖水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成分。⑥老窖突水事故情況。

上述各種地下水露頭的調查內容常以各種表格形式野外直接填寫。

5)地表水體的調查。①河流、渠道等地表水體的位置及周圍的地形特徵。②觀測地表水體的形態,包括河流的寬度、長度和深度。③地表水體附近的地層岩性、地貌條件及其所處的構造部位。④測定地表水體的水位、流量、流速、含砂量等。⑤觀察水的物理性質(水溫、色、嗅、味、渾濁度),必要時取水樣進行化學分析。⑥調查訪問動態資料,了解水量、水位、水溫一年四季的變化情況。⑦測量和收集河流上下游間流量的變化、支流的水量、河床沿途的變化情況,特別要重視枯水期地表河流流量的測定。⑧地表水的利用情況。

Ⅵ 簡述礦山開采會產生哪些水文地質環境問題

礦山疏干排水會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引發地面變形沉降。
礦山的疏干排水會造專成地表水懸浮物增多,引屬發地表水污染,這個煤礦比較明顯一排水附近的水溝水渠都是黑的。還有些是化學浸礦法的,例如金礦洗金廢水不按規范處理的話,會造成嚴重的安全事件。

Ⅶ 水文地質測繪的主要調查內容有哪些

《工程水文學》裡面應該有你想要的答案。

Ⅷ 礦床水文地質工作的內容及特點

礦床水文地質主要服務於礦床的勘探與開采,其工作內容因勘探與開採的不同階段而異,可分為礦區水文地質勘查和礦山水文地質工作兩大類。

1.礦區水文地質勘查:礦區水文地質勘查是地質勘探的組成部分,以滿足勘探要求與礦山設計為目的,主要工作內容為:依據國家的有關勘探規范,查明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和礦床充分條件,預測礦坑涌水量,初步評價供水水源,預測礦床開采造成的環境地質問題,為有效地防治礦井水提供依據。這部分工作是礦床水文地質的主要工作。

2.礦山水文地質工作:該工作以保障礦山生產安全,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為目的。主要工作內容為:

1)一般工作:按礦山開發階段分為3個部分:①基建階段水文地質工作,承接勘探資料,持續長期觀測,研究防治水設計,建立資料檔案;②開采階段經常性工作,井巷水文地質編錄,長期觀測,水文地質資料綜合整理;③閉坑階段工作,總結經驗與教訓。

2)專門性工作:①水文地質補充性勘探;②根據礦山設計和生產的需要,為某些特定的防治水工程進行放水試驗和示蹤連通試驗;③礦坑水的防治與利用。

通常,礦山水文地質工作不是傳統礦床水文地質研究的主要內容。礦區水文地質工作的特點如下:

1)礦區水文地質工作是與地質勘探密切配合的。由於礦區水文地質工作是礦產地質勘探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它必須在礦產地質勘探的總體框架內作為一個整體開展工作,並全面融入其設計中,才能充分利用地質勘探的多種勘探成果獲取水文地質信息,以發揮最大技術經濟效益。因此,必須了解地質勘探的特點與過程。

2)礦床水文地質評價是與采礦條件相合的。由於采礦活動對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影響極大,無論是充水因素分析,還是礦坑涌水預測,都需要考慮礦床的開采條件。因此,了解礦床與采礦的基礎知識是做好礦區水文地質工作的需要。

3)礦床水文地質與供水水文地質的工作目標是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礦床水文地質以疏干為目的,以最小礦坑涌水量獲得最大水位降深為其工作目標,以豐水年雨季峰期最大水位降深的安全生產保障程度為其安全觀,而供水水文地質則以供水為目的,以最小水位降深條件下的最大開采量為其工作目標,以枯水年安全開采量的保證率為其安全觀。因此,兩者的工作重點、思維方式與對水文地質條件的評價各異。礦區水文地質把工作重點放在雨季峰期的充水通道過水能力和強度上,而供水水文地質則以以枯季補給與儲水構造的調蓄能力為其工作重點。因此,兩者是對立的。礦區疏干與供水是維系礦山生存與安全的兩大基本要素,當疏干與供水作用於同一水源時,就出現了排供予盾,它成為礦區水文地質工作的一大難點與特點。因此,必須將疏干與供水結合起來作為整體研究,才能發揮最佳的綜合效益。因此,兩者又是統一的。

如上所述,礦區水文地質勘探是在探礦與水文地質、疏干與供水的統籌過程中開展工作的,高度綜合性與整體性是其工作特點,也是必須遵循的工作方法與准則。

礦床水文地質調查中所運用的基本理論與手段,與一般水文地質調查基本相同。但礦床水文地質調查具有綜合性和長期性(或延續性),在運用中,應針對礦床排水的特殊性有所側重。

Ⅸ 野外水文地質調查記錄格式及主要內容有哪些

野外水文地質調查記錄格式很多與地質調查類似,如:地層、岩性、構造等的調查。但也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如:抽水試驗記錄表,水井調查表,泉水調查表等,按相應表格要求填寫即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