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適用於什麼地質條件
『壹』 管柱基礎和沉井基礎的區別是什麼
管柱基礎和沉井基礎從本質是來說,並無多大區別,都是採用一種直徑較大的空心圓形樁(空心管、井),在所需修建該深基礎的位置上,先沉樁(管、井),掏空管(井)內原狀土(岩)以後,灌(注)入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或回填砂石等)所形成的一種深基礎。他們所區別的方面,其實質僅僅是沉井有可能要求承載力低一點,並可做成空心,一般也不需要嵌岩的深基礎,不適用與地質條件復雜的情況。具體的,我做一下分開的描述:
一、管柱基礎
1、管柱基礎是一種直徑較大的空心圓形樁(稱為管柱),內築鋼筋混凝土柱(樁)作為基礎結構,將上部荷載傳至地基的一種深基礎。
2、管柱基礎可以穿越各種土質覆蓋層或溶洞,支承於較密實的土上或新鮮岩面上,適用於深水區域、或無覆蓋層、或有較厚覆蓋層、或岩面起伏等地質條件的橋梁樁基礎。
3、管柱基礎一般採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柱或鋼管柱。管柱通過覆蓋層下沉到基本岩層,再在管柱內用大型鑽機鑽岩達到必要的深度,然後放置鋼筋骨架,灌注水下混凝土,使管柱在岩壁中錨固。
4、管柱基礎能達到氣壓沉箱所不能達到的水下施工深度,可避免在水下和高氣壓下作業,有利於工人健康,而且不受洪水季節影響,可常年施工,因此,管柱基礎應用廣泛。
二、沉井基礎
1、沉井基礎現在採用較少。但由於它整體性好、剛度大、傳力可靠,因此在大跨度和深水地區修建橋梁中仍被採用。
2、沉井基礎分為開口沉井,或氣壓沉箱兩種施工方法。
3、沉井基礎中,開口沉井是一個無底無蓋的井筒,一般由刃腳、井壁、隔牆等部分組成。
4、沉井基礎的施工程序,一般是,在井壁內挖土,井筒靠自重或加壓逐漸下沉,一節井筒快沉入土中再接一節,直至最後一節下沉到設計標高,然後將井底土清理干凈,灌注一層水下混凝土把井底封住,再抽水並在井內填充混凝土或沙石(也可做成空心沉井),最後在頂上灌築鋼筋混凝土蓋板,並在其上修築墩台。
5、沉井基礎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減少井筒下沉時井壁與土間的摩擦力,可在筒壁內預埋鋼管並壓入高壓水、泥漿或高壓氣流輔助下沉。中國早期修建的橋梁一般曾採用沉井施工技術。
不知道這樣描述後,能不能讓你有所了解或領悟。
『貳』 沉井施工的一般要求是什麼
下面是教科書上對沉井施工的一般要求,請你參考使用。
一、沉井下沉前,應專根據設屬計單位提供的地質資料決定是否需要增補施工勘探,為編制技術方案提供准確依據。
二、沉井下沉前,應對沉井附近的堤壩、建築物和施工設備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並在下沉過程中,經常進行沉降觀測,觀察基線、基點的設置情況。
三、沉井施工前,應詳細調查施工期間內的洪汛、凌汛、河床沖刷、通航及漂流物等情況,並根據調查情況制定具體措施,確保安全。
『叄』 什麼是沉井施工,什麼是沉井施工知識
什麼是沉井法施工?
沉井法是地下深基礎施工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將位於地下一定深度的建築物,先在地面製作,形成一個井狀結構,然後在井內不斷挖土,借井體自重而逐步下沉,形成一個地下建築物。多用於重型設備基礎、橋墩、水泵站、取水結構,超高層建築物基礎、地下油庫、地下電廠等。
沉井施工一般要求有哪些?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108
8.2.1 沉井主體應採用防水混凝土澆築,分段製作時,施工縫的防水措施應根據其防水等級按本規范表3.3.1—1選用。
8.2. 2 沉井施工縫的施工應符合本規范第4.1.25條的規定。固定模板的螺栓穿過混凝土井壁時,螺栓部位的防水處理應符合本規范第4.1.28條的規定。
8.2.3 沉井的干封底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地下水位應降至底板底高程500mm以下,降水作業應在底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且沉井內部結構完成並滿足抗浮要求後,方可停止;
2 封底前井壁與底板連接部位應鑿毛或塗刷界面處理劑,並應清洗干凈;
3 待墊層混凝土達到50%設計強度後,澆築混凝土底板,應一次澆築,並應分格連續對稱進行;
4 降水用的集水井應採用微膨脹混凝土填築密實。
8.2.4 沉井水下封底應符合下列規定:
丑 水下封底宜採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坍落度宜為200±20mm;
2 封底混凝土應在沉井全部底面積上連續均勻澆築,澆築時導管插入混凝土深度不宜小於1.5m;
3 封底混凝土應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從井內抽水,並應檢查封底質量,對滲漏水部位應進行堵漏處理;
4 防水混凝土底板應連續澆築,不得留設施工縫,底板與井壁接縫處的防水措施應按本規范表3.3.1—1選用,施工要求應符合本規范第4.1.25條的規定。
8.2.5 當沉井與位於不透水層內的地下工程連接時,應先封住井壁外側含水層的滲水通道。
『肆』 沉井的施工步驟
沉井施工步驟:
1.場地平整,鋪墊木、製作底節沉井
2.拆模,刃腳下一邊填塞砂、一邊對稱抽拔出墊木
3.均勻開挖下沉沉井,底節沉井下沉完畢
4.建築第二節沉井,繼續開挖下沉並接築下一節井壁
5.下沉至設計標高,清基
6.沉井封底處理
7.施工井內設計和封頂等
『伍』 挖沉井有什麼講究
花陳景有什麼講究嗎?場景是應該。
『陸』 沉井法適用哪些土層
沉井法適用於淤泥土、砂土、黏土、砂礫等土層.尤其適用於地下水位較高或者對周圍的影響受到嚴格限制的環境。
『柒』 什麼是沉井施工
沉井施工將事先在地面上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井筒形狀的結構作為基坑坑壁的支撐,在井壁的保護下,用機械和人工在井內挖土,並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的結構物稱為沉井。實質上就是將一個在地面上事先澆制好的構築物,通過挖土沉入到地下一定深度後成為地下構築物的施工過程。
沉井的組成部分有,井筒即沉井的井壁,是沉井的主要組成部分,他作為地下構築物的圍護結構和基礎,要有足夠的強度,其內部空間可充分利用。井筒是靠它的自重或外力客服筒壁周圍的土的摩阻力而下沉,井筒一般用鋼筋混凝土、砌磚或鋼材等材料製成。
刃腳在沉井井筒的下部,形狀為內刃環刀,其作用是使井筒下沉時減少井壁下端切土的阻力,並便於操作人員挖掘靠近沉井刃腳外壁的土體。刃腳的高度視土質的堅硬程度而異,當土質松軟時應適當加高。刃腳下端有一個水平的支撐面,通稱刃腳踏面。
隔牆,壁柱和橫梁。為滿足沉井使用要求,增加井筒的剛度及防止井筒在施工過程中的突然下沉,一般在較大的沉井井筒內設置橫縱隔牆或梁,隔牆的底標高高出刃腳踏面500~1000mm,如因設置隔牆而影響使用和井筒下沉的操作,可改用橫梁或由上、下橫梁和壁柱組成的框架加固井壁。
底板,沉井的底板在井筒的下部,是沉井的井底。為增強井壁與底板的連接,在刃腳上部井筒壁上留有連接底板的企口凹槽,深度為100~200mm。
沉井法施工的特點是沉井下沉過程中無需設置坑壁支撐或板樁圍壁,與明挖法相比,簡化了施工,可就地製作,所需機械設備簡單,作為地下建築使用,其單體造價較低,主體部分的混凝土在地面上灌築,質量較易保證,整體剛度亦較大。
(7)沉井適用於什麼地質條件擴展閱讀;
沉井法的施工施工順序先在建築地點平整地面或築島,分段(或一次)製作井筒,然後從井內不斷取土,隨著土體的挖深,沉井因自重作用克服井壁和土體之間的摩擦力和刃腳下土的阻力而逐漸下沉,達到設計標高後,用混凝土封底;並按使用要求修築內部結構,最後修築頂蓋和出入口。
沉井法的施工施工工藝,施工方法一般可分為製作和下沉兩個過程。根據不同情況和條件(如沉井高度、地基承載力、施工機械設備等),沉井可採取一次製作,一次下沉,分段製作,接高,一次下沉,也有在陸上製作,浮運至水中沉放地點後下沉和接高的浮式沉井施工。
沉井的下沉方法視沉井所穿過的土層和水文地質條件而定,一般分為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兩種,當土質透水性很小或涌水量不大時,可採用排水(或不灌水)下沉,在沉井穿過涌水量較大的亞砂土或砂層時,為了防止砂子湧入井中影響施工,則採用不排水(或灌水)下沉。
『捌』 沉井的規范是什麼
1.沉井施工前,應根據地質資料編制沉井施工措施計劃,選定下沉方式,內計算沉井各容階段的下沉系數,再確定製作、下沉等施工方案。
2.沉井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標號及下沉前混凝土的強度均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沉井的施工應嚴格按規范和施工措施計劃的規定進行。
3.沉井在下沉前砼的抗壓強度和抗滲標號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4.沉井的下沉應符合規范和施工措施計劃的有關規定。下沉的全過程應按時觀測、及時掌握和糾正沉井的位移和傾斜。下沉情況應認真記錄,出現開裂應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5.沉井沉至設計標高後,應檢驗基底的地質情況是否與設計相符。
6.並列群井的下沉、沉井的封底和井內回填應執行《水閘施工規范》(SL27-91)有關規定。
『玖』 沉井基礎的一般規定是什麼
沉井基礎的一般規定:
1、沉井施工前,必須掌握確切的地質水文資料內
,並應根據設計單位容提供的地質水文資料決定是否增加補充施工鑽探,為編制施工技術方案提供准確依據。
2、沉井下沉前,應對附近的堤防、建築物和施工設備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並在下沉過程中,經常進行沉降觀測及觀察基線、基點的設置情況。
3、沉井施工前,應對洪汛、凌汛、河床沖刷、通航及漂流物等做好調查研究,需要在施工中渡汛、渡凌的沉井,應制訂必要的措施,確保安全。
4、沉井的製造與施工應由具有專業施工經驗的單位承擔。
5、與沉井的結構、功能、施工工藝等類似的沉箱、永久性鋼圍堰、混凝土圍堰等基礎形式的施工,無規定時可參照本規范的規定。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