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包括哪些問題
1. 地質問題包括了哪些呢在建築施工時候應該怎麼樣去處理.怎樣對待呢
建築工程常遇到的地質問題及處理方法:
1.不良地質作用或現象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構造版斷裂、權涌水、岩溶等。
2.基礎施工經常會遇到軟土地基、軟弱下卧層、山區不均勻地基、塌方等。
由於對每種情況的處理方式都要考慮當地的施工環境、施工水平、場地地質條件、工程實踐、效費比等諸多因素,所以,處理方案在一般情況下,均由勘察設計部門確定。建築施工單位在遇到簡單的地質問題時,亦可自行處理,但應告知有關單位。
2. 地質問題
建民房一來般都不要勘探的,如果你實自在不放心的話,在打地基的時候挖深點就可以了,填充混凝土
工程勘察的費用根據你打孔的深度來定的,如果你是要做建設用地地質災害評估的話,2萬的樣子。但是一般的話都是做工程勘察的,看地下的地層結構和岩性,這個的話一般一個孔1000的樣子
3. 目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有哪些
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地面塌陷愈來愈突出,影響回城市建設
3、城市地下水答超采,產生許多區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
4、地下水的局部污染較嚴重,影響城市供水安全。
5、活動斷裂與地震威脅城市安全。
6、沿海城市海水人侵、海岸侵蝕與淤積問題。
4. 地質方面的問題!!
這個問題嘛比較簡單!呵呵!
這是按岩石中SiO2的含量來劃分的
據SiO2重量百分回數,通常答將火成岩分為四大類: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 45~53%),中性岩(SiO2 53~66%),酸性岩(SiO2>66%)
超基性岩:最常見的是橄欖岩,輝岩。
基性岩:玄武岩,輝長岩
中性:閃長岩類,安山岩
酸性:花崗岩在長見,還有噴出的流紋岩
這就是最常見的岩石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5. 地質問題
您在參加競賽啊
5A 6B 7 8C 9C 10D 11A 12A 14D 14A 15A 16D 17D 18C 19B 20D 21B 22B 23B 24D 25C
1 是的 南方很常見啊
2 是的 克拉(Ct)是寶石的重是單位,現定1克拉等於0.2克或200毫克。
3 不是 黃鐵礦劃出的條痕是黑色的
4 是的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極品
5 是的 在氧氣中點燃,二者都只生成二氧化碳,且稱量計算可知,只含碳元素,都是碳是單質
6 不是 是動物---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百合綱(Crinoidea)海生無脊椎動物的統稱,成體以柄固著於海底而生活
7 是的 辰砂 主含硫化汞(HgS),其含量在95%以上。有時夾雜少量土質、雄黃、磷灰石等。
8 不是 鉛筆芯的主要成分都是石墨.其實鉛筆的筆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的。但不是石墨做的 LZ 也可以自己確定 是與不是
9 是的 板塊在軟流層之上運動,由地幔對流柱產生驅動力而運動,不過 是 主要由6大板塊構成 您可以酌情考慮。。
10 是的 地震多發生在相互碰撞或滑離的大陸和大洋板塊的邊緣。全球地震的分布很有規律,95%發源於環繞地球的三條狹窄地帶,包括環太平洋地震帶、地中海–印尼地震帶和洋脊地震帶。
11 是的 綠柱石是鈹-鋁硅酸鹽礦物。它的幾個變種顏色不一,有淡藍色的(叫海藍寶石),有深綠色的(叫祖母綠),有金黃色的(叫金綠柱石),有粉紅色的(叫銫綠柱石)等等
12 是正確的 但是辨別的方式還有很多 不知道該回答 是與不是 。。。。因為 我不知道 這里的辨別一詞 是否 是用眼辨別的意思。。。。
13 是的 煤是變質岩
14 不是。。。應該是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隆起造成。我不知道 是否 和碰撞 一個意思 您自己參考一下
15 是的 方解石是一種碳酸鈣礦物,天然碳酸鈣中最常見的就是它。
16 不是 暈彩效應就不是 寶石的光學效應------貓眼效應,星光效應,變彩效應和變色效應.
17 是的 自5.8億年前出現動物以來,地球上曾發生過6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
18 是的 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
19 是的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
20 是的 現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積為1497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10%
--------以上 是我個人做的 正確率不是百分之百。。。 或者說 判斷題 如果扣字眼的話 我相信 錯的很多 但是 應該不是很嚴格 LZ 自己看吧 你既然都參加競賽了 ----相信不比我差。。。。
6. 環境地質問題有哪些
環境地質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文獻版中。那時這些工權業發達國家,已感到環境問題的迫切性,開始把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城市地質等問題的研究列為環境地質研究的范疇。
環境地質問題主要包括: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地面塌陷愈來愈突出,影響城市建設
城市地下水超采,產生許多區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
地下水的局部污染較嚴重,影響城市供水安全。
活動斷裂與地震威脅城市安全。
沿海城市海水人侵、海岸侵蝕與淤積問題
7. 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常見工程地質問題:(1)鬆散、軟弱土層。對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的鬆散土層,如砂和砂礫石地層等,可挖除,也可採用固結灌漿、預制樁或灌注樁、地下連續牆或沉井等加固;對不滿足抗滲要求的,可灌水泥漿或水泥黏土漿,或地下連續牆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可噴射混凝土或用土釘支護。
對不滿足承載力的軟弱土層,如淤泥及淤泥質土,淺層的挖除,深層的可以採用振沖等方法用砂、砂礫、碎石或塊石等置換。
(2)風化、破碎岩層。風化一般在地基表層,可以挖除。破碎岩層有的較淺,可以挖除。
有的埋藏較深,如斷層破碎帶,可以用水泥漿灌漿加固或防滲;風化、破碎處於邊坡影響穩定的,可根據情況採用噴混凝土或掛網噴混凝土罩面,必要時配合注漿和錨桿加固。
(3)裂隙發育岩層。
對於影響地基承載能力和抗滲要求的,可以用水泥漿注漿加固或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採用錨桿加固。
(4)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對充填膠結差,影響承載力或抗滲要求的斷層,淺埋的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漿處理;淺埋的泥化夾層可能影響承載能力,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響承載能力。
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可能是基礎或邊坡的滑動控制面,對於不便清除回填的,根據埋深和厚度,可採用錨桿、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等進行抗滑處理。
(5)岩溶與土洞。當建築工程不可能避開時,可挖除洞內軟弱充填物後回填石料或混凝土。
不方便挖填的,可採用長梁式、桁架式基礎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頂,也可對岩溶進行裂隙鑽孔注漿,對土洞進行頂板打孔充砂、砂礫,或做樁基處理。
(6)地下水發育地層。當地下水發育影響到邊坡或圍岩穩定時,要及時採用洞、井、溝等措施導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7)滑坡體。斜坡內可能沿滑動面下滑的岩體稱為滑坡體。滑坡發生往往與水有很大關系,滲水降低滑坡體尤其是滑動控制面的摩擦系數和黏聚力,要注重在滑坡體上方修築截水設施,在滑坡體下方築好排水設施。
防止滑坡,經過論證可以在滑坡體的上部刷方減重,未經論證不要輕易擾動滑坡體。在滑坡體坡腳採用擋土牆、抗滑樁等支擋措施。採用固結灌漿等措施改善滑動面和滑坡體的抗滑性能。
(8)對結構面不利交匯切割和岩體軟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圍岩,地下工程開挖後,要及時採用支撐、支護和襯砌。
支撐多採用柱體、鋼管排架、鋼筋或型鋼拱架,拱架的間距根據圍岩破碎的程度決定。支護多採用土釘、錨桿、錨索和噴射混凝土等聯合支護方式。襯砌多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也可採用鋼板襯砌
8. 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風化、破碎岩層。風化一般在地基表層,可以挖除。破碎岩層有的較淺,可以挖除。有的埋藏較深,如斷層破碎帶,可以用水泥漿灌漿加固或防滲;風化、破碎處於邊坡影響穩定的,可根據情況採用噴混凝土或掛網噴混凝土罩面,必要時配合注漿和錨桿加固。
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對充填膠結差,影響承載力或抗滲要求的斷層,淺埋的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漿處理;淺埋的泥化夾層可能影響承載能力,盡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響承載能力。斷層、泥化軟弱夾層可能是基礎或邊坡的滑動控制面。
鬆散、軟弱土層。對不滿足承載力要求的鬆散土層,如砂和砂礫石地層等,可挖除,也可採用固結灌漿、預制樁或灌注樁、地下連續牆或沉井等加固;對不滿足抗滲要求的,可灌水泥漿或水泥黏土漿,或地下連續牆防滲;對於影響邊坡穩定的,可噴射混凝土或用土釘支護。
滑坡體。斜坡內可能沿滑動面下滑的岩體稱為滑坡體。滑坡發生往往與水有很大關系,滲水降低滑坡體尤其是滑動控制面的摩擦系數和黏聚力,要注重在滑坡體上方修築截水設施,在滑坡體下方築好排水設施。防止滑坡,經過論證可以在滑坡體的上部刷方減重,未經論證不要輕易擾動滑坡體。
地下水發育地層。當地下水發育影響到邊坡或圍岩穩定時,要及時採用洞、井、溝等措施導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對結構面不利交匯切割和岩體軟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圍岩,地下工程開挖後,要及時採用支撐、支護和襯砌。支撐多採用柱體、鋼管排架、鋼筋或型鋼拱架,拱架的間距根據圍岩破碎的程度決定。
岩溶與土洞。當建築工程不可能避開時,可挖除洞內軟弱充填物後回填石料或混凝土。不方便挖填的,可採用長梁式、桁架式基礎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頂,也可對岩溶進行裂隙鑽孔注漿,對土洞進行頂板打孔充砂、砂礫,或做樁基處理。
9. 沖積平原區可能存在的地質問題有哪些
在工程地質特徵上,卵石、礫石及密實砂層的承載波力較高,作為建築物地基是比較穩定版的.細砂具有不太大的權壓縮性,飽和進邊坡不穩定.至於淤泥、泥炭和松軟的黏性土,如作為地基,則建築物會發生較大的沉降,而且沉降的完成需要很長的時間.總的來說,生軛湖及河灘地帶因含松軟的淤泥及黏性土,工程性質差.但河漫灘上升為階地後因乾燥脫水,則工程性質能夠改善,一 愈老的階地工程性質愈好.
山區河谷沖積土:山區沖積物透水性很大,抗剪強度高,實際上是不可壓縮的,是建築物的良好地基.
山前平原沖積洪積物:沉積物有分帶性,近山處為沖積和部分洪積成因的粗碎屑物組成,向平原低地逐漸變為礫砂、砂以至黏性土.因此,山前平原的工程地質條件也隨分帶岩性的不同而變化.越往平原低處,工程地質條件越差.
10. 一、什麼是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哪些方面
工程地質條件是指對工程建築有影響的各種地質因素的總稱。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震、水文地質、天然建築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變形等不良物理地質現象。
工程地質條件即工程活動的地質環境,可理解為工程建築物所在地區地質環境各項因素的綜合。一般認為它包括岩土(岩石和土)的類型及其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地表地質作用和天然建築材料等。
岩土的類型及其工程性質
這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它們的成因、時代、岩性、產狀、成岩作用特點、變質程度、風化特徵、軟弱夾層和接觸帶以及物理力學性質等。
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是工程地質工作研究的基本對象,包括褶皺、斷層、節理構造的分布和特徵。地質構造,特別是形成時代新、規模大的優勢斷裂,對地震等災害具有控製作用,因而對建築物的安全穩定、沉降變形等具有重要意義。
水文地質條件
這是重要的工程地質因素,地下水是降低岩、土體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又在某些情況下對建築物的某些部位(如基礎)發生侵蝕作用,影響建築物的安全。它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動態和水質等。
地表地質作用
是現代地表地質作用的反映,與建築區地形、氣候、岩性、構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風沙移動、河流沖刷與沉積等等,對評價建築物的穩定性和預測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意義重大。
地形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山坡陡緩程度與溝谷寬窄及形態特徵等,地貌則說明地形形成的原因、過程和時代。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嶽地區的地形起伏、土層厚薄和基岩出露情況、地下水埋藏特徵和地表地質作用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建築場地和線路的選擇。
天然建築材料
工程中常用的天然建築材料主要有:粘性土料、砂性土、砂卵礫石料、碎石、塊石石料等,在大型土木及水利工程中,天然建築材料的量、質及開采運輸條件等,直接關繫到場址選擇、工程造價、工期長短等,因此,它也是工程地質條件評價的重要內容,有時甚至可以成為選擇工程建築物類型的決定性因素。
(10)地質包括哪些問題擴展閱讀:
這些主要工程地質條件又分為場地地質和地基兩個方面。在不同勘察階段,對這兩個方面的側重應有所不同,但不能偏廢,如在選址和初步勘察階段,勘察工作側重在場地地質,同時也對地基進行一定的研究。在詳勘階段則多側重地基問題,但也要對場地地質作必要的調查研究工作。
自然條件是因地而異的,建築物類型和性質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的工程地質條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異,如在山區建築,與場地穩定性有密切關系的地質現象(地層褶皺、斷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對地下建築來說,地質構造對建築物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而岩石產狀、斷層、節理和破碎帶的性質與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質條件。
工程地質條件的好壞是對建築地區,場址選擇,建築總平面布置,以及主要建築物地基基礎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都有密切關系和影響,必須在工程建築設計前將該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預先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