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為什麼只看剖面圖
① 地質剖面圖識別
如果你來懂地質,不用叫就能看懂!自如果不懂,那有點難,首先你需要知道地質坐標系,按上北下南來說,北是(0°、360°)東(90°)南(180°)西(270°),剖面圖或其他地質圖上都有個方位,一般表示方法是一個箭頭(上面有個數,就是方位,比如170°就是南偏東),如果沒有特意指出方位,就是上北下南。
舉個例子:一張剖面方位是230°那麼它的另一頭就是50°(相差180)讓後你在在一張平面地質圖上量出他的相應位置(按上北下南,230°在南偏西)你就可以對照地表的東西了,當人前提是比例尺要一樣!
說了半天也不知道你聽懂沒!
② 工程地質剖面圖怎麼看
現在勘測單位的工程地質圖一般都沒有提供圖例,豎井左邊的數字是黃海標高,右邊的數字是深度。
③ 關於工程地質剖面圖數據的意思
1、②-1、②-3A:-1和-3A是②的下標,是小字,表示第②層土體的亞層,你可以理解成第②層土體裡面夾有很多的薄層,1和3A是這么多薄層的編號;
2、N是指標准貫入試驗的錘擊數,N=18就是標准貫入試驗的錘擊數是18擊;
3、-23.17和31.40:-23.17是該線所畫位置的絕對海拔高程,31.40是所畫的該線從地面向下的深度;
4、qc=5.67,qc上面有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值,qc表示雙橋靜力觸探試驗錐尖阻力。qc=5.67表示在地面下21.30m-26.20m的土層所做的靜力觸探試驗的平均錐尖阻力為5.67Mpa;
5、frb=25.43Mpa表示該層岩石的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為25.43Mpa;
6、qc(MPa)[fs=qc/100]:fs是雙橋靜力觸探試驗的側摩阻力,qc錐尖阻力的單位為Mpa,側摩阻力等於錐尖阻力除以100;它左邊(-51.77)60.00是與第3條是一個意思,只是這里的標高所在的位置是鑽孔的底部;
7、6,12,18,24與上部雙橋靜力觸探試驗的側摩阻力對應,從上側的雙橋靜力觸探試驗的虛線向下做垂線,與該線的交點所在的數值,就是虛線所在的這個點的側摩阻力數值;
8、17.8m左右兩側的黑粗線與上部的鑽孔位置相對應,表示圖中所畫的兩個鑽孔在地面上的距離為17.8m
9、水位(深度/標高),表示地下水位的深度,以及地下水位的海拔標高。例如在第一幅圖裡面1.18/7.05就表示,水位的深度是地面以下1.18m,海拔標高是+7.05m。(對於這個數據我感覺可能是寫反了,應該是海拔1.18m,位於地面以下7.05m),因為沒有表頭,不知道它在最左邊的標尺是指的深度還是高程。
④ 地質學中的剖面圖是什麼意思
就是你把一個物體從上到下切開,然後看他的剖面。
地質學中作的剖面圖大多是為了觀察地層從最深處到地面(或是觀察頂點)的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才製作的。
沒什麼,這東西。
再就是有一些作圖規范之類的。
⑤ 怎樣看地質剖面圖
看地質剖面圖的話,主要看高度等高線就是同一個高度。
⑥ 【求助】地質剖面圖怎樣看啊
主要的就是這些內容西藏農民(站內聯系TA)先找點普通地質方面的書學習一下阿里巴巴版zwl(站內聯系TA)對地質,權我是門外漢,但鑽井得會he200512(站內聯系TA)暈啊~ :rol:geology1657(站內聯系TA)按剖面前進方向與比例大小,把剖面圖擺到地質圖上,對照看一下,看兩次就全會了。hxk321510(站內聯系TA)地質剖面圖上的信息主要有:剖面名稱、比例尺、岩性、地層產狀、傾向、傾角、地形線、高程、導線方向等。如果本剖面有斷層等也會表現出來。萬水千山(站內聯系TA)讀圖步驟可概括為:線圖外,後圖內;先地形,後地層;先地層,後構造。讀地質圖,首先要看圖式和各項規格內容。從圖名和圖符代號,了解圖的地理位置和圖的類型。從比例尺大小可以折算圖幅的面積,同時了解反映地質構造現象的詳細程度。出版年月和引用資料,可以了解圖幅的編制時間並便於查閱原始資料。圖例的分析是讀圖的基礎,通過圖例可以搞清楚圖幅內採用的各種符號,出露的地層和岩石類型,它們的生成順序和時代即地層間又無間斷等等。
⑦ 工程地質剖面圖
tk29指的是鑽孔編號,對照平面布置圖查找。下面的數字89.44為絕對標高 至當地的海拔高版程!圖上有四種地質土權層,用鋸齒線和-xx-線分隔 土質不同處有數字標明 (地面向下挖孔深度多少,高程多少)下面表格內為6個孔的挖孔深度和 孔間距!
⑧ 工程地質剖面圖如何看懂
樁下面的數字應該是樁的埋深,剖面線上的數字是坡降吧?
看不到圖,具體也說不上了!
你仔細看圖例呀!
⑨ 地質剖面圖
以上回答不夠全面
1、圖中地層從老到新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白堊系。其中白堊系與二疊系為不整合關系,志留系和泥盆系為平行不整合(D3到S2之間有地層缺失,但D3與S2平行),其它皆為平行整合關系。
2、地質構造有:石榴庵背斜、火石峰向斜、火石峰斷層。其中背斜和向斜形成時代相同,發生在二疊紀末到白堊紀初的某一段時間;斷層形成晚於上一期,帶有逆斷性質,將老地層推覆上來。總體來講這一地區主要以擠壓環境為主,白堊紀之後構造活動變溫和了。
⑩ 地質剖面圖分析
①圖例就不做了。一圖中出現的東西寫上去就是了。
②上新下老。還有就是侵入關系這版個方面的話是後侵權入的穿插先形成的東西。
③侵入接觸,不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接觸。
④背斜。左邊的那個千枚岩那裡要和右邊的聯系起來,就可以看到有個褶皺。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⑤看岩漿岩的侵入。有斷層才能侵入。
⑥結合地層的新老關系和岩漿岩的侵入關系。
第二題:
①地質年代(C是石炭紀。P是二疊級。T是三疊紀。C-P1是石炭-早二疊紀。D是泥盆紀。S是志留紀。最後一個是寒武紀)
②燕山運動
③造山運動強烈,火山岩礦產的形成。
④造山運動
⑤這是一個背斜構造。寒武系的岩層由於受到逆斷層的影響而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