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影響建築環境的地質因素有哪些

影響建築環境的地質因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05 01:01:12

⑴ 影響建築構造的因素有哪些

一、外界環境的影響
1、外界作用力的影響,外力包括人、傢具和設備的重量,結構自重,風力,地震力,以及雪重等,這些通稱為荷載。
2、氣候條件的影響,如日曬雨淋、風雪冰凍、地下水等。對於這些影響,在構造上必須考慮相應防護的措施,如防水防潮、防寒隔熱、防溫度變形等。
3、人為因素的影響,如火災、機械振動、雜訊等的影響,在建築構造上需採取防火、防振和隔聲的相應措施

二、、建築技術條件的影響
建築技術條件指建築材料技術、結構技術和施工技術等。隨著這些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建築構造技術也在改變著。

三、建築標準的影響
建築標准所包含的內容較多,與建築構造關系密切的主要有建築的造價標准、建築裝修標准和建築設備標准。標准高的建築,其裝修質量好,設備齊全且檔次高,自然建築的造價也較高;反之,則較低。

(1)影響建築環境的地質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建築構造是指建築物各組成部分基於科學原理的材料選用及其做法。其任務是根據建築物的功能、材料性質、受力情況、施工方法和建築形象等要求選擇合理的構造方案,以作為建築設計中綜合解決技術問題及進行施工圖設計的依據。

建築構造的原則有:

1.滿足建築功能要求

2.有利於結構安全

3.適應建築工業化的需要

4.考慮建築節能與環保的要求

5.經濟合理

6.注意美觀

參考資料網路-建築構造

⑵ 影響建築物構造的因素有哪些

hi~
,一般來講影響建築物構造的因素有,
力作用啦,自然環境影響啦(包括氣候專、地質,水文屬和蟲害,例如白蟻就很不容小覷),人為因素啦,(像火災,噪音,機械振動啊,化學腐蝕等)和物質技術的的。希望對你有用!

⑶ 影響建築結構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建築結構的因素:
一、外界環境的影響
1、外力作用的影響
作用在建築物上的各種外力統稱為荷載。荷載可分為恆荷載(如結構自重)和活荷載(如人群、傢具、風雪及地震荷載)兩類。荷載的大小是建築結構設計的主要依據。也是結構選型及構造設計的重要基礎,起著決定構件尺度、用料多少的重要作用。
2、氣候條件的影響
我國各地區地理位置及環境不同,氣候條件有許多差異。太陽的輻射熱,自然界的風、雨、雪、霜、地下水等構成了影響建築物的多種因素。故在進行構造設計時,應該針對建築物所受影響的性質與程度,對各有關構、配件及部位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溫、隔熱、設伸縮縫、設隔蒸汽層等等,以防患於未然。
3、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
人們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往往遇到火災、爆炸、機械振動、化學腐蝕、雜訊等人為因素的影響,故在進行建築構造設計時,必須針對這些影響因素,採取相應的防火、防爆、防振、防腐、隔聲等構造措施,以防止建築物遭受不應有的損失。
二、建築技術條件的影響
由於建築材料技術的日新月異,建築結構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築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築構造技術也不斷翻新、豐富多彩。例如懸索、薄殼、網架等空間結構建築,點式玻璃幕牆,彩色鋁合金等新材料的吊頂,採光天窗中庭等現代建築設施的大量涌現,可以看出,建築構造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因而在構造設計中要以構造原理為基礎,在利用原有的、標準的、典型的建築構造的同時,不斷發展或創造新的構造方案。
三、經濟條件的影響
隨著建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建築的使用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築標準的變化帶來建築的質量標准、建築造價等也出現較大差別。對建築構造的要求也將隨著經濟條件的改變而發生著大的變化。

⑷ 影響岩土工程地質的因素有哪些

工程地質條件是指工程建築物所在地區地質環境各項因素的綜合。
這些因素包括:
(1)地層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它們的成因、時代、岩性、產狀、成岩作用特點、變質程度、風化特徵、軟弱夾層和接觸帶以及物理力學性質等。
(2)地質構造:也是工程地質工作研究的基本對象,包括褶皺、斷層、節理構造的分布和特徵、地質構造,特別是形成時代新、規模大的優勢斷裂,對地震等災害具有控製作用,因而對建築物的安全穩定、沉降變形等具有重要意義。
(3)水文地質條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質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動態和化學成分等。
(4)地表地質作用:是現代地表地質作用的反映,與建築區地形、氣候、岩性、構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風沙移動、河流沖刷與沉積等,對評價建築物的穩定性和預測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意義重大。
(5)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山坡陡緩程度與溝谷寬窄及形態特徵等;地貌則說明地形形成的原因、過程和時代。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嶽地區的地形起伏、土層厚薄和基岩出露情況、地下水埋藏特徵和地表地質作用現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建築場地和路線的選擇。

⑸ 1、影響建築設計的因素有哪些 2、建築設計的依據是什麼

1法律法規、技術標准和方針政策 2自然環境的影響 3物質及技術條件的影響 4使用性能的影響

1)資料性依據

建築設計的資料性依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人體工程學、各種設計的規范和建築模數制的有關規定。

2)條件性依據

建築設計的條件性依據,主要可分為地質與氣候條件兩個方面:

(1)溫度 、濕度、日照、雨雪、風向、風速等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對建築物的設計有較大的影響.例如濕熱地區,房屋設計要很好的考慮限熱、通風和遮陽等問題;乾冷地區,通常又希望把房屋的體形盡可能設計得緊湊一些.以減少外圍護面的散熱,有利於室內採暖、保溫。

日照和主導風向通常是確定房屋朝向和間距的主要因素.風速是高層建築、電視塔等設計中考慮結構布里和建築體形的重要因素,雨雪量的多少對選用屋頂形式和構造也有一定的影響。在設計前.需要收集當地上述有關的氣象資料,作為設計的依據。

(2)地形、地質條件和地震烈度

基地地形的平緩或起伏,基地的地質構成、土坡特性和地耐力的大小對建築物的平面組合、結構布置和建築體形都有明顯的影響.例如坡度較陡的地形,常使屋結合地形錯層建造。復雜的地質條件.要求房屋的構成和基礎的設置採取相應的結構構造措施。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築遭受地震破壞的程度。在烈度6度以下的地區,地展對建築物的損壞影響較小;9度以上的地區,由於地震過於強烈,從經濟因素及耗用材料考慮.除特殊情況外,一般應盡可能地避免在這些地區建設,房屋抗展設防的重點是指6,7 ,8,9度地震烈度的地區。

3)丈件性依據

建築設計的依據文件有:

(1) 主管郊門有關建設任務使用要求、建築面積、單方造價和總投資的批文以及國家有關部、委或各省、市、地區規定的有關設計定額和指標;

(2)工程設計任務書:由建設單位根據使用要求.提出各種房間的用途、面積大小以及其他的一些要求,工程設計的具體內容、面積建築標准等都需要和主管部門的批文相符合;

(3)城建部門同愈設計的批文:內容包括用地范圍(常用紅線劃定)以及有關規劃、環境等城鎮建設對擬建房屋的要求:

(4)委託設計工程項目表:建設單位根據有關批文向設計單位正式辦理委託設計的手續.規模較大的工程還常採用投標方式,委託得標單位進行設計。

設計人員根據上述設計的有關文件,通過調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數據和勘側設計資料,綜合考慮總休規劃、基地環境、功能耍求、結構施工、材料設備、建築經濟以及建築藝術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設計並繪製成建築圖紙.編寫主要設計意圖說明書,其他工種也相應設計並繪制各類圖紙.編制各工種的汁算書、說明書以及概算和預算書。上述整套設計圖紙和文件使成為房屋施工的依據###建造師掛靠,就選百分百建築精英網——大數據證書掛靠平台!

⑹ 影響建築布局的因素是指什麼

影響建築布局的因素主要有日照、通風、及景觀,具體表現在朝向、建築間距以及建築與道路和公共建築空間的關系等原因。
建築樓群的布局受到氣候因素、地理因素,樓群自身建築的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其中風向與朝向是影響建築群布局的重要因素。我國南方地區,主導風向南與東南方向之間,傳統建築的朝向是南或偏南方向。還有地理緯度,方位,城市的盛行風向,周圍環境質量,交通狀況的影響。
影響住宅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了解住的地理環境中地形、地質、水、氣候、社會經濟、環境等與對住宅的影響對建設者或是購房者都具有特殊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住宅商品化正迅速發展。人們對住宅越來越關注,在生活上已從滿足物質要求向滿足精神要求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對住宅的要求已由原先 「住得下」逐漸發展為「住得好」。 住宅關繫到千家萬戶,住房是影響人們健康,壽命和心理活動的至關重要因素。居住條件的好壞,影響一個人的生產生活、身體健康及家庭生活的幸褔。舒適的環境令人愜意,而不舒適的環境令人煩惱,甚至帶來諸多災難。影響住宅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幸福生活離不開居住之所,購房自然也就成了人們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時下修得廣廈千萬間,大庇購房千萬人。有的安居工程不安居,造成住戶不樂不業,時有恐懼心理,因此,了解住的地理環境對建設者或是購房者都具有特殊意義。
一、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質與住宅
理想房屋宜建在地勢較高平坦開闊地帶。修建房屋地基選擇是至關重要的。要建在地基牢固的地方。地基不實在以致不均勻下陷,頃斜而倒塌。建房要注意考慮當地的岩石性質,地質構造,斷裂活動等等地質情況,以避開滑坡等地質災害。由於地球表層的岩層,不停的發生升降運動水平運動,常常發生或大或小的斷層,出現許多斷裂,若房屋正好在斷裂破碎地帶,由於斷層兩邊的發生的錯動,地基不穩定,房屋易塌陷,斷裂成危房。房屋千萬別把房屋建在山勢陡峻的斜坡上,那裡容易發生崩塌、滑坡,特別是屋上下都是坡坎,組成物質又鬆散極不安全。高聳的山頂山或是山凹處建房容易遭到風雨侵襲破壞,晝夜溫差大,影響人體健康。地勢太高,會造成人畜飲水困難。建在地勢低窪處,若遇山洪爆發,水土流失、也容易淹沒,可能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在喀斯特地區要考慮地下有沒有洞穴,不然會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在松軟平地上,如古河道和沙灘上,以及地質疏鬆脹縮強烈的膨潤土上,地基不堅實,建房是容易造成傾斜、崩潰、倒塌現象。
(二)水與住宅
作為居民點不論是村莊或是只有一戶人家,有源不斷的水源是人們所需求的。泉井,河湖水庫近水源地,特別是源於不斷的礦泉水供應,自然是有利生活與健康的。靠近江河不僅能提供水源還有水運。城市大多選擇在江河沿岸就是這個原因。但在沿岸建房時也要對江河湖水位、流速、流量、淹沒地區和最高水位等等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地處山區或海濱河畔的人們都注意建房要依山傍水,山水相依才會構成佳景。在不危及安全情況下,把房屋建築在河邊湖畔橋旁,別有情趣。河流是「大地的改造者」,藉助於水流的力量,以不同方式進行侵蝕、搬運和堆積。房屋建在河流下游低處,上游驟然傾盆大雨,會引起山洪爆發,流速快,掃盪前進障礙的泥土、沙石、田園、道路和房舍。河流的側蝕和下切的溝谷,一旦河岸沙石陶空,對房屋形成威脅,房屋也危在旦夕。一般河流上游流速大,多侵蝕作用;下游流速緩,多堆積作用。一般流速大,下蝕占優勢,流速小側蝕占優勢。在凹岸不宜建築凸岸比凹岸安全得多。屋內地面低,地下水位則偏高,室內濕度大,如果長期呆在房子里,很可能患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等等。因此,房屋地基四周應把溝渠疏通,以降低地下水位。

⑺ 影響建築構造的外界環境因素有什麼

影響建築結構的因素包括:

1、外力作用

作用在建築物上的外力稱為荷載。荷載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是結構設計和結構選型的重要依據,它決定著構件的形狀、尺度和用料,而構件的選材、尺寸、形狀等又與建築構造密切相關。因此,在確定建築構造方案時,必須考慮外力的影響。

2、自然環境

風、霜、雨、雪、冷、熱、冷、暖空氣溫度變化以及太陽熱輻射都是影響建築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在建築結構設計中,必須根據受影響的性質和程度,對建築的相關部位採取相應的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溫、隔熱、變形縫等。

3、人為因素

人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還經常會對建築物造成一些人為的不良影響,如機械振動、化學腐蝕、爆炸、火災、雜訊等。因此,在建築結構設計中,應根據各種影響因素,採取相應的結構防振、防腐、防火、隔聲等措施。

4、物質技術條件

建築材料、結構、設備和施工技術是建築的基本要素之一。由於建築的質量標准和等級不同,在材料和施工方法的選擇上也存在差異。

5、經濟條件

為了減少能源消耗,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有必要深入分析建築設計參數之間的關系和成本在設計階段的建築方案,也就是說,選擇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經濟的設計方案條件下的適用性和安全性。建築結構設計是建築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必須考慮經濟效益。

(7)影響建築環境的地質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等級劃分:

對建築物結構作質量上的等級劃分,有助於確定建築險保險費率。

1、一等建築:

(1)、房架用鋼骨水泥、磚石或鋼結構;

(2)、內外牆、地坪、樓坪、扶梯用鋼骨水 泥、磚石或鋼結構;

(3)、房頂用水泥、瓦片、磚石、鐵皮、石 棉、瀝青或油毛氈。

2、二等建築:

(1)、房架、地坪、樓坪、扶梯用木結構;

(2)、內外牆主要用磚石、水泥或其它不易燃燒的材料;

(3)、房頂用磚瓦、鐵皮、石棉、瀝青或鋪石屑的油毛氈。

3、三等建築:凡次於前兩等級的建築物均屬三等建築。

4、同時按照建築物重要程度可將建築物分為四個等級:

(1)、一類建築: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建築,使用年限在100年以上;

(2)、二類建築:普通建築,使用年限為50~100年;

(3)、三類建築:易於替換結構構件的建築,使用年限為25~50年;

(4)、四類建築:臨時性建築,使用年限在十五年以下。

⑻ 影響建築布局的主要因素

影響建築布局的因素主要有日照、通風、及景觀,具體表現在朝向、建築間距以及建築與道路和公共建築空間的關系等原因。

建築樓群的布局受到氣候因素、地理因素,樓群自身建築的形式等因素的影響,其中風向與朝向是影響建築群布局的重要因素。我國南方地區,主導風向南與東南方向之間,傳統建築的朝向是南或偏南方向。還有地理緯度,方位,城市的盛行風向,周圍環境質量,交通狀況的影響。
影響住宅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了解住的地理環境中地形、地質、水、氣候、社會經濟、環境等與對住宅的影響對建設者或是購房者都具有特殊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住宅商品化正迅速發展。人們對住宅越來越關注,在生活上已從滿足物質要求向滿足精神要求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對住宅的要求已由原先 「住得下」逐漸發展為「住得好」。 住宅關繫到千家萬戶,住房是影響人們健康,壽命和心理活動的至關重要因素。居住條件的好壞,影響一個人的生產生活、身體健康及家庭生活的幸褔。舒適的環境令人愜意,而不舒適的環境令人煩惱,甚至帶來諸多災難。影響住宅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幸福生活離不開居住之所,購房自然也就成了人們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時下修得廣廈千萬間,大庇購房千萬人。有的安居工程不安居,造成住戶不樂不業,時有恐懼心理,因此,了解住的地理環境對建設者或是購房者都具有特殊意義。
一、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質與住宅
理想房屋宜建在地勢較高平坦開闊地帶。修建房屋地基選擇是至關重要的。要建在地基牢固的地方。地基不實在以致不均勻下陷,頃斜而倒塌。建房要注意考慮當地的岩石性質,地質構造,斷裂活動等等地質情況,以避開滑坡等地質災害。由於地球表層的岩層,不停的發生升降運動水平運動,常常發生或大或小的斷層,出現許多斷裂,若房屋正好在斷裂破碎地帶,由於斷層兩邊的發生的錯動,地基不穩定,房屋易塌陷,斷裂成危房。房屋千萬別把房屋建在山勢陡峻的斜坡上,那裡容易發生崩塌、滑坡,特別是屋上下都是坡坎,組成物質又鬆散極不安全。高聳的山頂山或是山凹處建房容易遭到風雨侵襲破壞,晝夜溫差大,影響人體健康。地勢太高,會造成人畜飲水困難。建在地勢低窪處,若遇山洪爆發,水土流失、也容易淹沒,可能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在喀斯特地區要考慮地下有沒有洞穴,不然會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故。在松軟平地上,如古河道和沙灘上,以及地質疏鬆脹縮強烈的膨潤土上,地基不堅實,建房是容易造成傾斜、崩潰、倒塌現象。
(二)水與住宅
作為居民點不論是村莊或是只有一戶人家,有源不斷的水源是人們所需求的。泉井,河湖水庫近水源地,特別是源於不斷的礦泉水供應,自然是有利生活與健康的。靠近江河不僅能提供水源還有水運。城市大多選擇在江河沿岸就是這個原因。但在沿岸建房時也要對江河湖水位、流速、流量、淹沒地區和最高水位等等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地處山區或海濱河畔的人們都注意建房要依山傍水,山水相依才會構成佳景。在不危及安全情況下,把房屋建築在河邊湖畔橋旁,別有情趣。河流是「大地的改造者」,藉助於水流的力量,以不同方式進行侵蝕、搬運和堆積。房屋建在河流下游低處,上游驟然傾盆大雨,會引起山洪爆發,流速快,掃盪前進障礙的泥土、沙石、田園、道路和房舍。河流的側蝕和下切的溝谷,一旦河岸沙石陶空,對房屋形成威脅,房屋也危在旦夕。一般河流上游流速大,多侵蝕作用;下游流速緩,多堆積作用。一般流速大,下蝕占優勢,流速小側蝕占優勢。在凹岸不宜建築凸岸比凹岸安全得多。屋內地面低,地下水位則偏高,室內濕度大,如果長期呆在房子里,很可能患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等等。因此,房屋地基四周應把溝渠疏通,以降低地下水位。

⑼ 影響建築構造的因素有哪些

外界環境的影響外界環境的影響是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的總和

⑽ 影響建築結構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建築結構的因素包括:

1、外力作用

作用在建築物上的外力稱為荷載。荷載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是結構設計和結構選型的重要依據,它決定著構件的形狀、尺度和用料,而構件的選材、尺寸、形狀等又與建築構造密切相關。因此,在確定建築構造方案時,必須考慮外力的影響。

2、自然環境

自然界的風霜雨雪、冷熱寒暖的氣溫變化,太陽熱輻射等均是影響建築物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在建築構造設計時,必須針對所受影響的性質與程度,對建築物的相關部位採取相應的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溫、隔熱、設變形縫等。

3、人為因素

人們在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也常常會對建築物造成一些人為的不利影響,如機械振動、化學腐蝕、爆炸、火災、雜訊等。因此,在建築構造設計時,應針對各種影響因素採取防振、防腐、防火、隔聲等相應的構造措施。

4、物質技術條件

建築材料、結構、設備和施工技術是構成建築的基本要素之一,由於建築物的質量標准和等級的不同,在材料的選擇和構造方式上均有所區別。

5、經濟條件

為了減少能耗、降低建造成本及維護費用,在建築方案設計階段就必須深入分析各建築設計參數與造價的關系,即在滿足適用、安全的條件下,合理選擇技術上可行、經濟上節約的設計方案。建築構造設計是建築設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必須考慮經濟效益的問題。

(10)影響建築環境的地質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等級劃分:

對建築物結構作質量上的等級劃分,有助於確定建築險保險費率。

1、 一等建築:

(1)、房架用鋼骨水泥、磚石或鋼結構;

(2)、內外牆、地坪、樓坪、扶梯用鋼骨水 泥、磚石或鋼結構;

(3)、房頂用水泥、瓦片、磚石、鐵皮、石 棉、瀝青或油毛氈。

2、二等建築:

(1)、房架、地坪、樓坪、扶梯用木結構;

(2)、內外牆主要用磚石、水泥或其它不易 燃燒的材料;

(3)、房頂用磚瓦、鐵皮、石棉、瀝青或鋪石屑的油毛氈。

3、三等建築:凡次於前兩等級的建築物均屬三等建築。

4、同時按照建築物重要程度可將建築物分為四個等級:

(1)、一類建築: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建築,使用年限在100年以上;

(2)、二類建築:普通建築,使用年限為50~100年;

(3)、三類建築:易於替換結構構件的建築,使用年限為25~50年;

(4)、四類建築:臨時性建築,使用年限在十五年以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