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研院怎麼樣
1.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資源學院的海洋科學專業就業前景好嗎學習吃力嗎
這個好像是新興專業,就業也還可以的。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我國最早正式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大學。其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華、天大、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科)合並組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文革」期間遷往武漢,1978年經鄧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改為現名,分北京、武漢兩個獨立辦學實體,分別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大學研究生院所在地。
中國地質大學名師薈萃,桃李芬芳,擁有一大批地學大師,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道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優秀人才,成為我國培養地學人才的搖籃和進行地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國際地質學界知名學府。
海洋專業
主要課程:海洋科學導論、生物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調查與觀測技術等。
畢業生能力測試:從事海洋調查和海洋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前景:主要從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方面的工作。
海洋管理
主要課程:海洋學、海洋觀測與調查、管理學原理、海洋管理導論、海洋法、海岸帶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監察管理、海洋環境保護等。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海洋科學素養,系統掌握海洋管理、海洋法等理論知識,能從事海洋管理及相關教學和研究工作。
就業前景:主要到國家海洋局、各地方海洋局、高等學校、海軍及其相關單位、相關部門從事海洋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
軍事海洋學
主要課程:海洋學、海洋調查、物理海洋學、軍事海洋學、軍隊管理學、普通氣象學、地理信息系統、軍事指揮學等。
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和海洋科學技術理論知識,忠誠為部隊建設服務,能從事海洋戰場環境建設與研究,德、智、軍、體全面發展。
就業前景:主要到海軍及相關單位、高等學校、國家海洋局及其下屬各單位、各地方海洋局等從事相關工作。
2.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武漢)地質類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我是今年地質學專業畢業的,認識的一些學地質的同學,像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學校學地質的。
學地質的就業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地質隊,主要是跑野外的,利用地質方法,物理方法,地球化學方法以及地質遙感等找礦,多集中於金屬礦種,像中國石油大學的主要是從事油田的勘探。很辛苦,出一次野外常常1、2個月,北方的話一年在野外的時間在6個月左右,甚至更長,南方的地質單位會更長。具體情況根據工程大小而定,有一定的野外補助。
勘查設計研究院,也需要跑一些野外,但是多是技術指導方面的,出去的時間一般也很長,和地質隊的情況類似,區別在於:勘察院的一個月會有6天左右的時間,留作自由安排。待遇方面相比地質隊會好一些。
礦山企業,不喜歡出野外的可以到礦山企業,由於礦山企業的存在,往往會帶動周邊區域的經濟文化等發展。像四川的攀枝花,山西的大同,甘肅的金川、湖南的郴州等礦業城市都屬於這種模式。但是,一般的礦山企業規模往往不足與形成太大的規模,多數只能形成相比當地經濟發達一些的鄉鎮。(我曾經到湖南郴州的黃沙坪實習過,那是一個20000萬人的鎮,基本的文化娛樂,經濟設施一應俱全。離縣城7公里,很多技術人員住在縣城,工作在礦區。實習的時候多次見到賓士,寶馬之類的)。去礦山企業就業需謹慎,最好實際考察一下,主要考察礦山環境,規模,效益以及對技術人員的待遇。
不管是去什麼單位就業,本科出去後一年內事助理工程師,再過4年之後考工程師,大概四年後考高級職稱,也就是高級工程師。考上高工後,自己可以接一些私活兒,來錢比較快,但是仍需要出野外,這是這個行業的工作性質決定的,很多50來歲的高工,甚至教授級高工都得親自去實地工作。
地質這幾年還是很火的,就業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盡量選擇好點的單位吧。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單位。需要注意的是,地質方面的投資這幾年不是那麼火了,尤其是金融危機以來,這兩年都是在做以前的投資的項目。可能中間會出現斷層。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3.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有兩個哪個好些呢
一、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武漢、北京校區,要從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說起:
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原北京地質學院只設了一個留守處。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前身。
1987年11,在武漢和北京校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
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湖北省重點學科
應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設計學
(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省部級重點學科
地球物理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土地資源管理
環境科學與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氣田開發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水文學及水資源
管理科學與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資源環境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海洋地質
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211里算什麼水平值得報考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報考,特別是地質專業全國第一。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湖北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1人(長期項目8人、青年項目3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講座教授16人,楚天學子44人)。
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
5.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怎麼樣
地學院和資源兩個老大就不用說了環境肯定是比不了,接下來的就是,珠寶學院,內地空學院,工程容學院和環境學院,這幾個學院說不好哪個更強一些,因為都有各自的優勢,珠寶的鑒定,地空的地球物理,工程的勘察,環境的水文,真是地大強的沒話說的專業,所以不必執著於學院排第幾,環境在地大還是很有地位的,主要還是看你學的專業
6. 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怎麼樣
這個問題要看你想從哪方面進行了解
第一、從高校分類排名來說這是一所高職、專而且是高職二屬批吧、在中國講究名氣和品牌的辦學風格來說這學校還是很差的、當然你會問這個學校怎麼樣、應該也和你高考成績有必然的關系吧、所以從這點來說也不能說這學校很垃圾、畢竟她面對的生源和重點大學的生源是很有區別的。
第二、從學生就業來看、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不過你要選擇在這個學校的測繪工程系或國土資源系裡面的專業裡面學習。因為目前社會上對這個兩個系培養出來的相關專業人才需求缺口還是很大的,特別是測繪工程。很多單位都願意來這里招人、因為這里的學生出來動手能力強、能吃苦。就業單位范圍比較廣、測繪局、水利局、國土局、地質隊、勘測院、測繪公司都有。基本只要你學的比較用心、能吃苦出來工作是很好找的、待遇不會比本科生差、在大專薪酬排名裡面應該是靠前的。
第三、學校現在好像搬到武漢漢南去了、原來在荊州的、搬到武漢去後有好也有壞、好在找工作更方便、不好在於學校學費漲了一倍。不過全國類似這樣的學校比較少、這也是她能得到國家支持搬到武漢省會去的原因。
不過搬到武漢去後硬體設施確實要比原來在荊州好許多倍。
7.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里環境工程的研究生好考嗎 這個專業怎麼樣呢
考研的情況我不是很清楚,不過這個專業在環境學院不是很好,他們的水工環才是最吃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