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地質有哪些學名
『壹』 地質學中研究的土壤都有哪些種類,其成分都有什麼,如何辨別.
《中國土壤分類系統》(1992年)設立土綱、亞綱、土類、亞類、土屬、土種和亞種等7級分類回單元,將中國土壤劃分答為鐵鋁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鈣層土、乾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人為土和高山土等共12個土綱
用於鑒別土壤類型,具有定量規定的土壤性質(形態的、物理的化學的性質)。如土壤含水量、土溫、氧化還原性等。中國土壤系統分類設置了25個診斷特性。
這個問題太復雜了,想要的話我有土壤地理學的課件,聯系我
『貳』 地質學類有哪些專業
地質學類專業包括:
①資源方面:
學專業、礦床地質學專業、版礦產地權質學專業、礦山地質學專業、找礦勘探地質學專業、水文地質學專業、旅遊地質學;
②能源方面:
地質學專業、石油地質學專業、天然氣地質學專業、放射性礦產地質學專業、地熱學專業、非常規能源學;
③環境、人類生活和災害防護:
地質學專業、環境地質學專業、災害地質學專業。
主要課程:地質學、結晶礦物學、古生物學、地史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學、遙感技術等。
『叄』 關於地質、地理方面的有哪些專業
我所知,咱上大學學習地理大致有三種選擇。1.地理師范專業。2.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專門學習地理專業技術,如遙感、gis、gps)3.自然地理專業(比如石油大學、地質大學等)。 學地理挺好的,比如說吧,可以有N多地理實習的機會。(以我為例,在大學期間的實習包括河北秦皇島地質地貌實習、陝西華山、西安實習,還有重慶、四川峨眉山、樂山、成都)、湖北宜昌。。。簡直可以說是公費旅遊。而且,你要是喜歡高中地理,上大學所學的專業課也會很吸引你的,地質學、地貌學、地圖學、天文學、植物學、土壤學、環境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地理教育學。。。學起來很有意思的! 2009中國大學地質學大類排名:1、中國地質大學93分;2、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大學80分;5、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70分。 2009中國大學地理學大類排名:1 北京大學84;2、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81;4、南京大學79;5、蘭州大學78;6、武漢大學76;7、南京師范大學73;8、河南大學70;9、東北師范大學69;10、 陝西師范大學68分。 2009中國大學地球物理學大類排名: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4;2、北京大學82;3、武漢大學77;4、中國地質大學75;5、同濟大學73;6、吉林大學71分。 綜上推薦學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
『肆』 地質類專業有哪些
地質學和資源勘查,比較主流的地質專業,前者理科,後者工科,學地質勘查方法,大部專分跟地下的屬岩石打交道的,再就是找礦的方法,工作就是寫立項,設計,出野外填圖,勘探鑽探測井實驗,提交報告。
地礦類五大院校比較好,畢業之後簽工作,可以直接獲得事業編制。
『伍』 什麼是地質科學地質包括哪些
其實他就是一個關於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內用和演變容歷史的知識體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 簡單地說就是研究地球的科學。它包括很多分支學科,比如什麼工程地質學,環境地質學,水文地質學等等的。
『陸』 地質學包括哪些專業
國土資源是屬於地質學,地質學分類也比較多,如礦山地質學,礦床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等,但是色弱就不能報考,因為有的時候分析礦物,看薄片時,顏色差異很小。所以建議你換專業吧~
『柒』 濟南土地是什麼地質
濟南市土壤類型依地形、水文、氣候、植被、母岩、母質等自然條件的差異及人為生產活動的影響,在全市范圍內由南到北、從高到底,依次分布著顯域性土壤棕壤、褐土,隱域性土壤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風砂土6個土類,13個亞類,27個土屬,72個土種。
一、棕 壤 又稱棕色森林土,是在暖溫帶濕潤半濕潤,落葉闊葉林下形成的地帶性土壤。全市共有399.7平方公里,佔全市總土壤面積的9.1%。集中分布於長清、歷城、章丘三縣南部砂石低山丘陵區,海拔一般在200~988.8米之間。此土體通體無石灰反應或表層有微石灰反應,PH值為6.5~7,一般呈微酸性,有明顯的的淋溶作用、粘化作用和生物積累作用。在酸性岩山區,從上到下分布著兩個亞類:(一)棕壤性土是棕壤發育處於最年幼階段的亞類。分布於濟南市南部由酸性花崗岩、片麻岩等組成的低山、丘陵的中上部,母質為酸性岩的殘、坡積物。土壤的主要特點是層薄質粗,一般厚度僅10~30厘米,下部為半風化的母岩。土壤呈微酸性,無石灰反應,顏色隨岩性不同而異,質粗礫多,孔隙大,疏鬆,不抗旱,保水保肥能力差,養分貧瘠,是山地丘陵區最瘠薄的土壤。土壤無剖面發育,只有在荒草坡或林地有厚約5~10厘米的草根層(A層),其下即為母岩的半風化物(C層),故剖面構型多為A-C型。因山高坡陡,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是一種侵蝕類型的土壤。現狀一般是林地與荒草地,其中一部分已辟為農田,是地瓜、花生的重要產區。(二)普通棕壤是棕壤土類中面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土壤亞類。它集中分布於章丘、歷城、長清三縣南部砂石山緩坡或丘陵中下部及山麓地帶,所處地形較平緩,土層比較深厚,除部分土壤土層厚60厘米左右外,多在1.5米以上。成土母質多為花崗岩或花崗片麻岩風化物的殘坡積與厚層洪積物,土壤顏色以棕色為主,表層質地多為砂壤土或輕壤土,並有較多的石礫和石英、長石風化碎屑。剖面通體無石灰反應,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土壤層次明顯,剖面構型為A-B-C型。淋溶層(A層)之下有較明顯的沉積層(B層),淀積層質地較上層粘重,粘粒膠膜明顯;也常見黑色的鐵錳膠膜;母質層(C層)為明顯的半風化母岩。普通棕壤絕大部分已經墾為農田,林地和果園面積不大。土壤肥力水平較好,保水保肥能力中等,但因地形起伏,地塊小而不平,受侵蝕威脅,又因灌溉條件差,作物產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褐 土 褐土又名褐色森林土。這類土壤是在暖溫帶、半乾旱及高溫高濕同時發生的生物氣候條件下,發育在石灰岩(青石山)山地和丘陵地區的地帶性土壤。濟南市是山東典型褐土集中的分布區。褐土面積3252.0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壤總面積的74.1%,是全市面積最大的土壤類型。此土壤,通體較強的石灰反應,PH值7~7.5,呈微鹼性。此外,土壤具有明顯的粘化作用、鈣化作用以及微弱的生物積累作用,還有潮化作用和旱耕熟化作用。在寬廣的褐土帶中,從上而下,從南到北,分布著褐土性土、普通褐土、石灰性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5個亞類。(一)褐土性土俗稱石渣子土、粗砂土、石皮土等。廣泛分布於石灰岩或砂頁岩以及基性岩組成的低山丘陵的中上部,多為荒草坡或嶺坡梯田,是褐土中受侵蝕影響最重的亞類。成土母質為岩石風化的殘、坡積物,土層厚度均小於30厘米,並含有大量的母岩碎石,薄層礫多特徵明顯。剖面構型為A-C型,表層質地多為礫質壤土,一般剖面無發育,薄層土壤之下即為母岩硬石底。土壤肥力水平低,水土流失嚴重。(二)普通褐土是褐土中面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土壤亞類。廣泛分布於石灰岩山地丘陵和山前傾斜緩平地上。成土母質為坡洪積、洪積、洪沖積物。該土壤剖面構型屬A-B-C型,層次發育完全,粘化作用和鈣化作用都較明顯。表層質地多為中壤,呈褐色;心土(B層)質地較粘重,棕褐色。全剖面均含有游離的碳酸鈣,耕作層下常見假菌絲或碳酸鹽的新生體。石灰反應較強,PH值7.5左右,呈微鹼性。此土壤土層深厚,質地適中,養分含量較豐富,是濟南市糧食的主要生產基地。部分土壤由於多次洪積的結果,土體較淺的部位出現礫石、砂層或砂姜及厚層粘土等障礙層次,影響作物根系下扎,對作物生長不利。(三)石灰性褐土分布於石灰岩山地丘陵山體的中部及下部的近山階地上。成土母質是鈣質岩坡洪積物及黃土母質,區別於普通褐土的主要性狀是土壤剖面通體石灰反應強烈,耕作層下的土壤中都有大量的假菌絲體,土壤通體碳酸鈣含量較高。因土壤所處地形部位較高,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部分土壤體僅厚60厘米左右,而分布於近山階地上的土壤,雖土體深厚,質地適中,但土壤含有較多的礫石,對耕種管理不便。(四)淋溶褐土零星分布於石灰岩低緩丘陵及山前傾斜平地上,與普通褐土鑲嵌。成土母質為坡洪積物和紅土母質。在性狀上屬普通褐土與普通棕壤的過渡類型。區別於其他褐土亞類在於淋溶作用較強,土壤通體無石灰反應,碳酸鈣含量甚微,一般在1%以下,無鈣積層。但PH值高於棕壤為中性至微鹼性。此外,在底土層中粘粒膠膜也較明顯。該土壤土層深厚,質地中壤,下部稍緊,保水保肥,無障礙因素。(五)潮褐土俗稱「夜潮土」。分布於山前緩平地褐土與潮土交接地帶上。成土母質為沖積物。土壤地下水位淺,平均4~6米,有時毛管水可達地表,土壤表現潮性,土壤剖面下部常出現銹紋銹斑,其他性狀與普通褐土相同。土壤土層深厚,質地適中,耕性良好,灌排設施較完善,基本無乾旱威脅,加之耕作比較精細,故土壤熟化程度高,是濟南市最好的土壤類型。
三、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是一種具有「黑土層」和「砂姜層」的暗色土壤。濟南市僅有石灰性砂姜黑土一個亞類,主要分布於章丘、歷城兩縣白雲湖周圍,在平陰縣東部孝直鎮和店子鄉亦有少量的分布。土壤面積47.3平方公里,佔全市總土壤面積的1.1%。此類土壤所處地形平坦低窪,地下水排泄不暢,地表常有積水現象。成土母質為湖積物,分為「黑土裸露」和「黃土覆蓋」兩個土屬。土體下部有灰白色的土層或黑土層及砂姜,通體石灰反應強烈。濟南市砂姜黑土多為黃土覆蓋類型,表層質地適中,易於耕作。通常在100厘米左右出現砂姜,下部有黑土層;砂姜多為面砂姜,不成層,一般不影響耕作。因受人為耕作影響,部分土壤較肥沃,產量較高。局部土壤質地粘重並有內澇危害。
四、潮 土 分布於沿黃地區,為黃河沖積母質所形成的潮土。土壤面積586.1平方公里,佔全市總土壤面積的13.4%。此類土壤是受地下水潮化作用影響,經過耕作熟化而形成的土壤類型。土體深厚,沉積層理明顯,中下層有銹紋銹斑,表層質地則因沉積過程水流快慢影響而有砂,輕、中、重壤之別。通體有石灰反應。共有普通潮土、濕潮土、鹽化潮土3個亞類。(一)普通潮土廣泛分布於黃泛平原,是濟南市潮土中面積最大的土壤亞類。其土壤通體有石灰反應,呈鹼性反應,PH值高於7.5。中下層有大量銹紋銹斑。因受黃河多次泛濫影響,質地多變,依土壤質地分為砂、壤、粘及爐渣菜園土4個土屬,土體構型多為砂粘相間的多種多樣的土壤層次。該土壤分布區是濟南市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西瓜的主要產區。局部引黃改種水稻、小麥,一年二作,土壤復種指數較高。但局部地區的60厘米土層質地粘重,耕作管理都較困難,對作物生長不利。(二)濕潮土分布於黃泛平原靠近黃河的封閉窪地上,地下水埋深僅0.5米左右,是在較長期積水或較高位潛水條件下形成的土壤。土色較暗,土質粘重,潛育化明顯,氧化過程較差,有較多的銹紋銹斑,通體石灰反應強烈。濕潮土開墾利用晚,土壤熟化程度低,存在著濕、涼、粘、緊等不利因素,多種植蘆葦、蓮藕等濕生植物。(三)鹽化潮土分布於黃泛平原上,是潮土中附加鹽化過程的土壤。因地下水位淺,多在1.5~2米之間,加之地下水礦化度高,在1~3克/升之間,地下水在土壤毛管孔隙作用下,沿土體上升到地表蒸發,水去鹽留,使鹽分積累在土壤的表層,地面常見鹽霜或鹽斑,尤以乾旱季節最為顯著。土壤20厘米土層含鹽量高達0.1~1.0%以上,危害了農作物的生長,缺苗斷壟現象嚴重。鹽化較重的地段,尚有檉柳、鹽蓬等耐鹽作物種植。耕作層下有銹紋銹斑。通體石灰反應強烈,土壤呈鹼性,是障礙因素較大的低產土壤 。由於實行稻改,灌排設施的改進和增施有機肥料,加強耕作管理,鹽化現象有減弱趨勢。
五、水稻土 分布在濟南市郊區北園、東郊和章丘縣明水鎮,是經過泉水灌溉、人為生產活動而形成的土壤,是我國北方典型的水稻土。土壤面積8.9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壤總面積的0
『捌』 請問這是什麼土層什麼地質什麼泥土有什麼特性學名叫啥
泥質岩,又稱粘土來質岩。包括自泥岩、粘土岩、頁岩、板岩等。因形成條件不同,有白、灰白、灰、黃、綠、紅褐、棕等各種顏色。常見膠狀、豆狀、鮞粒狀結構和鱗片狀、氈狀、格子狀構造。成分非常復雜,主要是高嶺石、伊利石、蒙脫石、綠泥石和混層粘土等粘土礦物
『玖』 土地包括哪些
土地(Land)地球表層的陸地部分及其以上、以下一定幅度空間范圍內的全部環境要素,以及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活動作用於空間的某些結果所組成的自然—經濟綜合體。 概念--土地和土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氣、土壤與基礎地質、水文與植物,還包含這一地域范圍內過去和現在人類活動的種種結果,以及動物就人類目前和未來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響。我國地理學家普遍贊成土地是一個綜合的自然地理概念。認為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種自然要素在內的自然綜合體」。 一般地,我們可以把土地的定義粗略的劃分成廣義的和狹義的概念。 狹義的土地,僅指陸地部分。較有代表性的是土地規劃和自然地理學家的觀點。土地規劃學者認為:「土地是指地球陸地表層,它是自然歷史的產物,是由土壤、植被、地表水及表層的岩石和地下水等諸多要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自然地理學者認為:「土地是地理環境(主要是陸地環境)中互相聯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組成,包括人類活動影響在內的自然地域綜合體。」 正在耕種的土地廣義的土地,不僅包括陸地部分,而且還包括光、熱、空氣、海洋……。較有代表性的是經濟學家的觀點。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指出:「土地是指大自然為了幫助人類,在陸地、海上、空氣、光和熱各方面所贈與的物質和力量。」美國經濟學者伊利認為:「……土地這個詞……它的意義不僅指土地的表面,因為它還包括地面上下的東西。」 由於土地概念涉及並影響世界各國,所以聯合國也先後對土地作過定義。197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荷蘭瓦格寧根召開的農村進行土地評價專家會議對土地下了這樣的定義:「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以上和以下的大氣、土壤及基礎地質、水文和植被。它還包含這一地域范圍內過去和目前人類活動的種種結果,以及動物就它們對目前和未來人類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響」;1975年,聯合國發表的《土地評價綱要》對土地的定義是:「一片土地的地理學定義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個特定地區,其特性包含著此地面以上和以下垂直的生物圈中一切比較穩定或周期循環的要 乾涸的土地素,如大氣、土壤、水文、動植物密度,人類過去和現在活動及相互作用的結果,對人類和將來的土地利用都會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