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西探地質裝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壹』 西安有哪些生產型企業
中國一航西安航空動力控制公司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
陝西開關廠
陝西省核工業地質局工程機械研究所
西安航空動力控制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東風昌河車轎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凌雲電器總公司
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天鼎石油機電設備分公司
陝西航空電氣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船舶設備工業公司
國營陝西省紅旗化工廠
西北機器廠
東方儀器廠
西安遠東公司
陝西青華機電研究所
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
陝西華燕航空儀表公司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
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
西安精密機械研究所
國營朝陽機械廠
紅原航空鍛鑄工業公司
陝西寶光真空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烽火集團公司
陝西群力無線電器材廠
陝西華電材料總公司
長空精密機械製造
陝西長虹化工廠
西安核設備製造廠
陝西航空硬質合金工具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
慶安集團有限公司
西安昆侖機械廠
西安華山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陝西秦嶺航空電氣公司
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飛集團公司)
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航天復合材料研究所
陝西動力試驗技術研究所
航天化學動力技術研究院
陝西渭河工模具總廠
陝西燎原航空機械製造公司
陝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慶智能儀器儀表公司
陝西寶成航空電子公司
千山電子儀器廠
華興航空機輪公司
西安東方機電(集團)有限公司(原西安東方機械廠)
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復合管廠
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劍桿帶廠
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特種橡膠廠
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環保容器廠
西安向陽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保護膜分公司
西安航天計量測試研究所
西安航天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超碼復合材料公司
西安華山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西安瑞聯近代電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北方電氣有限公司
西安歐意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航天華陽印刷包裝設備有限公司
西安飛豹科技發展公司
西安飛機國際航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紡織機電設備廠
西安慶安製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四凱模型火箭公司
西安昆侖工模具製造中心
陝西華山勝利塑膠有限公司
西安華山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西安昆侖液壓傳動機械廠
西安塑鋼門窗有限公司
西安北方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陝西海泰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航天恆星科技實業(集團)公司
陝西西飛清華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飛機工業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遠方航空技術發展(集團)總公司
中國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西安翔迅科技發展公司
西安西沃客車有限公司
陝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慶智能儀器儀表公司
陝西楊凌航天節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電測儀器廠
陝西華興航空機輪剎車系統有責任有限公司
西安慶安航空試驗設備有限公司
西安慶安接插件廠
西安慶安製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慶安電氣控制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慶安製冷設備配套公司
陝西寶成航空儀表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中天火箭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長治清華機械廠
陝西燈塔電機廠
陝西蒼松機械廠
陝西北方動力有限責任公司(寶雞)
西安秦川工模具有限公司
西安秦川電機製造有限公司
西安光輝設備製造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秦川非標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西安關山油田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秦川特種電源有限責任公司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咸陽)
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陝西省長安縣)
西安歐意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
西安維實光電子技術公司
西安康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
西安機電信息技術研究所
陝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
西安昆侖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沒完呢,還有這些:
航空系統
慶安集團有限公司
西安遠方航空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工業第六一八研究所(618)
西安航空裝備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西安飛機強度研究所(623所)
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遠東公司曲桿泵製造廠
中國航空計算機技術研究所(631所)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630)
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603所)
航天工業西安遠東集團
西安紅旗機械廠
航天系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三研究所(43)
西安航天發動機廠(7103所)
中國航天液體火箭推進技術研究院(067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六院第十一研究所(11所)
西安航天動力試驗技術研究所(165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41所)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七一七一廠(7171廠)
西安航天恆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公司
陝長虹化工廠(7416廠)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44所(44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401站
陝西蘭凌機械廠(第四研究院7414.7422兩廠合並)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六研究院(16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二研究院210所
西安驪山微電子公司(航天771研究院)
電子信息
國營紅華儀器廠電子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0研究所(20所)
西京電氣總公司
西安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心
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504所)
西安衛光半導體有限公司(877廠)
西北電子試驗研究所(39所)
兵器系統
西安北方光電有限公司
國營黃河機器製造廠
中國兵器工業第二O三研究所(203所)
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206所)
西安華山機誡工業有限公司
中國近代化學研究所(中國兵器工業第204研究所)
西安秦川(集團)發展總公司
西安北方慶華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惠安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第二0五研究所(205所)
西光集團
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
中國兵器工業第213研究所(213所)
中國兵器工業第二一二研究所(212所)
國營西安昆侖機械廠
西安東方機械製造廠
核工業
陝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
西安國營262廠
核工業524廠
蘭田勘探隊
西北核技術研究所(21所)
船舶系統
西安東風儀表廠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O五研究所(705所)
『貳』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鐵路已於2006年7月1日9:00全線通車。
青藏鐵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長814公里,1979年建成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鐵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里。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青藏鐵路於2001年6月29日開工,當年完成投資11.8億元,格爾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線改造完成,實現了首戰告捷。2002年完成投資53.2億元。6月29日開始鋪軌,年底順利到達昆侖山。青藏鐵路建設的全面攻堅年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6億元。青藏鐵路總投資逾三百三十億元人民幣;全線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萬立方米,橋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萬延長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萬七千六百六十二橫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長米。
與此同時,青藏鐵路在凍土攻關、衛生保障、環境保護、質量保證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屢創佳績。
青藏鐵路七月一日投入試運行,屆時可望成為沿線基本實現「無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鐵路。
經過青藏鐵路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青藏鐵路全線所有站線、輔助線軌道已鋪設完畢。至此,青藏鐵路全線所有軌道鋪設全部完成。
青藏鐵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沿線常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空氣中的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一半。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為960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點海拔達到5072米。
青藏鐵路的開通將進一步加快西藏、青海兩省區的經濟發展,「出國容易進藏難」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鐵路運輸將大大降低進出藏客運和貨運成本且提高其安全性。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試運行2006年7月1日全面啟動。
青藏鐵路開通後,75%的進出藏物資將由鐵路承擔,從而改變以往公路運輸運距長、運費高、損耗大的缺點。
被譽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氣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線強烈,常年積雪,氣候復雜而著稱於世。美國現代火車旅行家保羅·泰魯在《游歷中國》一書中寫道:「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
經過4年的艱苦奮戰,在攻克許多罕見的科技難題之後,青藏鐵路已於2005年全線貫通。由於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這條鐵路也被人們稱作「天路」。
青藏鐵路公司計劃開通豪華旅遊專列,途經青海湖、昆侖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達拉宮等世界著名的景區景點。
為幫助遊客應對可能發生的高原反應,列車內將備有專門的供氧設備。建成後的青藏鐵路還將使用紅外線監控系統,在高原地段做到無人值守,保持全天候通車。還將啟動垃圾集納系統和垃圾收集專列,將沿途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運到拉薩或格爾木進行處理。
以青海省西寧市為起點、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青藏鐵路,全長近2000公里。開通後的列車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將達到每小時120公里,從格爾木至拉薩的乘車時間不會超過12小時。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由於面臨脆弱的生態、高寒缺氧、多年凍土和狂風擾亂工作等幾個世界性難題,在建設過程中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國內外「第一」。
世界海拔最高
凍土、高海拔段里程最長青藏鐵路起自青海省西寧市,終抵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
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18公里,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一個標志性工程。格拉段北起青海省西部柴達木盆地內的新興工業城市格爾木,青藏鐵路線路圖途經納赤台、昆侖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經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一路向南到達拉薩。它穿越550多公里的多年凍土地段,全線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路軌橫跨海拔高程達5072米的唐古拉山埡口。這條鋼鐵大動脈總投資262.1億元,計劃2006年鋪通,2007年7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
巍巍群峰,綿綿雪域,茫茫戈壁……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千百年來沉寂落寞。這里雖然地大物博、美麗富饒,但過去由於受經濟、社會、自然等條件限制,交通閉塞,物流不暢,高原人只能長期固守自給自足的庄園經濟。直至1949年,整個西藏僅有1公里多便道可以行駛汽車,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橋、牛皮船和獨木舟。
為促進高原地區經濟發展,早在20世紀50年代,黨和國家就著力研究解決進藏鐵路建設問題。在經過1958年動工修建、1960年停工緩建、1974年揮師復建之後,1984年,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里建成通車。
世界上再也沒有哪一條鐵路能如此給人以震撼和激動,在「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青藏高原上,一條舉世矚目的鋼鐵巨龍正蜿蜒前行,它突破生命禁區,穿越戈壁昆侖,飛架裂谷天塹……它以無可爭議的事實告訴世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世界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風火山隧道
風火山隧道位於海拔5010米的風火山上,全長1338米,軌面海拔標高4905米,全部位於永久性高原凍土層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橫跨凍土區最長的高原永風火山隧道久凍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稱。
來到風火山隧道,首先被隧道口前那巨幅對聯所吸引:「乘白雲撫藍天搏擊雪域縛蒼龍,踏清風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風火山地區氣候環境極為惡劣,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左右,嚴寒、缺氧。
來自陝西咸陽的中鐵二十局300多名建設者,參加了打通風火山隧道的攻堅戰。為解決高原缺氧問題,他們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對洞內進行彌漫式供氧,使洞內氧含量提高,從根本上解決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難題。同時,中鐵二十局還給每個職工宿舍都配備了吸氧裝備,並提供抗缺氧葯物,保證每個職工都能吸上足夠的氧氣。由於採取了科學的措施,在青藏鐵路建設全線,雖然這里施工條件最惡劣,職工高原病發病率卻是全線最低。
2001年10月18日,風火山隧道打響第一炮,產生的棄碴令人觸目驚心。這些棄碴含土量約為15%至20%,隧道地質結構主要為含土冰層,飽冰凍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層。風火山隧道被列為青藏鐵路全線重點工程之首,譽為「天字第一號工程」。
為了確保了施工質量,中鐵二十局投資5200多萬元,購置了國內一流的隧道施工設備,在洞內實現了有軌運輸,建起了高壓蒸汽鍋爐、暖風機站和洞內保溫、降溫系統,解決了洞內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等一系列難題,2002年10月19日,風火山隧道—這條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經過建設者們整整一年的奮戰,終於順利貫通。
世界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昆侖山隧道
海拔4648米的昆侖山隧道洞口六月飛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氣含量只有內地平原地區的一半,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昆侖山隧道
奮戰在這里的青藏鐵路建設者們,冒著青藏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修築這條世界上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在凍土區進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區施工難度大得多。每到夏季,隧道內部溫度上升,有時達7攝氏度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凍土容易融化,洞內時有冰渣掉下來,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為了防止和減小凍土病害對隧道穩固性能的影響,在昆侖山隧道施工中採取了比平原地區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區隧道施工只需在錨噴支護後,外加一層混凝土即可,但在凍土地區隧道施工,還需要設兩道防水層和一道保溫板,起到防水保溫作用,最後再襯砌一道混凝土。這就相當於給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決了凍土隧道施工難題。
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中鐵五局四公司規定四小時輪班作業制度,每天向隧道內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氣,並定期檢查隧道內的空氣質量。在昆侖山隧道口,一條黃色的通風管道猶如一條緞帶橫貫隧道,這條緞帶將隧道外的新鮮空氣源源不斷輸入隧道內,確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氣含量。他們還將急救中心設在隧道口,並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壓氧倉,員工宿舍也配備了氧氣瓶。同時,每季度對職工體檢一次,如發現身體不適者,立即送到格爾木治療。
昆侖山隧道於2002年9月25日貫通。
這凝固了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車站唐古拉車站
唐古拉車站位於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埡口多年凍土區,佔地面積約7.7萬平方米,設計為三股道。唐古拉車站主要適應列車會讓的需要。車站由中鐵十八局下屬的第六項目部承建。根據這個車站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地質特點,工程設計中採用了片石通風路基。這種設計可以使凍土溫度保持相對穩定,以減少對凍土的擾動,達到有效保護凍土的目的。
唐古拉車站於2004年8月建成,成為千里青藏線上的一大景點。
亞洲最大的高原鐵路
鋪架基地南山口鋪架基地從青藏鐵路格拉段的起點格爾木市向南行進約30餘公里,就來到了中國鐵路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高原鋪架基地—地處海拔3050米的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
青藏鐵路南山口鋪架基地規模之大、技術含量之高,在中國鐵路建設史上都居首位。在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之初,這里還是黃沙漫舞、人跡罕至、一片凄涼。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鐵路開工建設的號角吹響以來,中鐵一局500多名職工在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頂風沙、風餐露宿,打響了人與自然的搏擊戰和鐵路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攻堅戰,克服重重難關,揚起了青藏鐵路起步的「龍頭」大旗。
鋪架基地從2002年3月開始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釘聯生產線從2002年4月開始試生產。郭秀春說,南山口鋪架基地承擔著青藏鐵路南山口至安多段的路軌鋪架任務。青藏鐵路所經線路橫亘「世界屋脊」,由於高寒、缺氧、低壓,加之坡度大、溫差大、風沙多、雷電多等不利因素,給施工和運輸帶來巨大困難。當前,國內生產的鋪軌機、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適應能力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廢氣,造成環境污染。而青藏鐵路設計最大坡度為千分之二十,惡劣的氣候條件和特殊的地理環境成為鐵路鋪架的一隻「攔路虎」。為此,中鐵一局調集了具有豐富鋪架經驗的專家,對國產鋪軌架橋機械和內燃機車進行改造,提出了研製補氧增壓設備,改造機械、機車車輛設備,預防嚴寒、風沙、雷電等一系列具體解決方案和措施。經改造後的鋪軌架橋機和內燃機車,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業,動力性能良好,設備運轉正常,環境污染極小。這項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高原鋪架技術上的空白,從而為青藏鐵路鋪架提供了設備保障。
從青藏鐵路開始鋪軌開始的一段時間內,中鐵一局以平均日鋪軌3000米、日架橋3.5孔的速度,不間斷地將鋼鐵大道向拉薩方向推進。他們創造了最高日鋪軌6575米、日架橋6.5孔的記錄,這一速度與平原地區鋪架速度基本相當,並確保了安全與質量。
世界最長「代路」橋,高原凍土上最長鐵路橋
清水河特大橋位於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無人區,全長11.7公里,是青藏鐵路線上最長的「以橋代路」特大橋,也是整個青藏鐵路格拉段建設的重點控制工程。清水河特大橋
清水河特大鐵路橋如同一條美麗的「彩虹」,飛架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這里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態脆弱。同時這里處於高原多年凍土地段,凍土厚度達20多米,且含冰量高,這給修建青藏鐵路增加了不少難度。為了解決高原凍土區施工難題和保護好自然保護區,青藏鐵路勘察設計的專家們採取了「以橋代路」的措施。
清水河地區季節性溫差明顯,夏季最高溫度達38攝氏度,冬季最低溫度達零下40攝氏度,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凍土區就會出現熱融湖塘、暗河、凍漲球等現象。除了在地表能看到的熱融湖塘外,到了夏季,氣溫升高,凍土融化,還會在地下20米至30米之間形成暗河;而到了冬季,熱融湖塘和暗河由於氣溫的急劇下降,會形成突出地表的凍漲球。如果處理不好凍土問題,修築的鐵路將會變成高低不平的搓板路,留下運營隱患。由於惡劣的氣候條件,個別橋墩因天寒出現了龜紋,為了保證橋墩的質量,中鐵十二局指揮部已經炸毀了三座這樣的橋墩。
在巨龍般逶迤而去的大橋下,各橋墩間的1300多個橋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自由遷徙。現在,鐵路路軌已從這座大橋上順利鋪架通過。在神秘而美麗的可可西里無人區,清水河鐵路橋已經成了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青藏鐵路第一高橋——三岔河大橋
從昆侖山北緣的納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偉的大橋拔地而起,像巨人的雙臂托起飛馳而來的列車。這座大橋就是青藏鐵路沿線最高的大橋—三岔河大橋。三岔河三岔河大橋及落成紀念碑大橋全長690.19米,橋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鐵路全線最高的鐵路橋。它共有20個橋墩,其中17個是圓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頂部壁最薄處僅有30厘米。
三岔河大橋地處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峽谷中。這里沖積地層形成的峽谷,猶如利斧將一座高山從中劈開,三岔河大橋的兩端就懸架在地勢陡峻的山崖之上。
中鐵十四局三公司承擔了三岔河大橋的施工任務。類似規模大橋的施工,在內地正常工期需要兩年。但這座橋是青藏鐵路格拉段的重點控制工程,承擔著為前方鋪軌架梁運輸物資的任務,因此大橋建設的控制工期只給了一年時間。為了保證按進完工,他們只好抓緊時間,就是寒冷的冬季也必須施工。一二月份,當地氣溫最低到零下30多攝氏度,橋墩混凝土澆築首先要解決保溫難題。他們經過反復實驗,採用了模板內通蒸汽保溫,模板外生火爐,外罩棉被、篷布的方法,硬是在冰天地中創造了一個相對溫暖的小環境。
經過建設者的頑強拼搏,三岔河大橋用1年時間如期竣工。
長江源頭第一鐵路橋——長江源特大橋
站在「長江源」環保紀念碑前遙望沱沱河,只見一根根橋墩靜靜地佇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繞過橋墩向下游流去。這里便是是長江源頭的第一座大橋—長江源長江源特大橋特大橋所在地。
長江源特大橋全長1389.6米,共有42孔,跨過約1300米的寬闊河床。橋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地區腹部的大河融區,兼有凍土及融區的雙重特性,給施工帶來了一定困難。從2001年11月24日開工以來,長江源特大橋的施工進展十分順利,主體工程比工程要求的日期提早了300多天完工。全橋鑽孔樁都經過了無損檢測,合格率達到了100%。
在長江源頭施工,最令人關注的是環保問題。中鐵三局採取了各種措施,保護這里的環境不被污染。鑽孔樁施工中產生的泥漿,都要進行二次沉澱處理,嚴禁將未沉澱的泥漿直接排入河中,沉澱池析出的水,用於路基施工和便道灑水。而其它廢料、廢渣之類也都要集中棄置到施工廢棄的取土坑裡,加以平整。至於愛護當地植被、不驚擾野生動物等,更是職工們人人遵循的准則。
環保投入最多的鐵路建設項目
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脆弱的生態、高寒缺氧的環境和多年凍土的地質構造等三大世界鐵路建設難題。為了保護高原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動物,青藏鐵路僅環保投入就達20多億元,占工程總投資的8%,是目前我國政府環保投入最多的鐵路建設項目,並在全國工程建設中首次引進環保監理,首次與地方環保部門簽訂環境保護責任書;首次為野生動物開辟遷徙通道,位於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清水河特大橋,就是青藏鐵路專門為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遷徙而建設的。
民工待遇最高的鐵路項目之一
為了戰勝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保障鐵路建設者的生命健康。鐵道部、衛生部在我國工程建設史上第一次聯合下文,對醫療衛生保障專門作出詳細規定,並投入近2億元,在全線建立醫療衛生保障點。如今,青藏鐵路沿線的所有重點施工段,基本配有高壓氧倉等先進設備,有效地解決了建設者缺氧困難。青藏鐵路也是民工待遇最高的鐵路工程項目之一,鐵路部門投巨資對民工管理實行三統一:「統一生活、統一居住、統一飲食」;第一次規定民工日最低工資,對民工實行免費醫療保障。
中國乃至世界最大凍土研究基地
為了攻克凍土難題,自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鐵道部高度重視青藏鐵路凍土攻關難題,先後安排了上億元科研經費用於凍土研究,並組織多家科研院校的專家,對青藏鐵路五大凍土工程實驗段展開科研攻關,獲得了大量科研數據和科研成果。青藏鐵路凍土攻關借鑒了青藏公路、青藏輸油管道、蘭西拉光纜等大型工程的凍土施工經驗,並探討和借鑒了俄羅斯、加拿大和北歐等國的凍土研究成果。目前,我國科學家採取了以橋代路、片石通風路基、通風管路基、碎石和片石護坡、熱棒、保溫板、綜合防排水體系等措施,凍土攻關取得重大進展,青藏鐵路的凍土研究基地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凍土研究基地。
青藏鐵路在關注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方面也創造出了許多新紀錄。鐵道部、衛生部在中國工程建設史上第一次聯合下文,對醫療衛生保障專門做出詳細而具體的規定。青藏鐵路在國內工程建設中首次投入近2億元巨資,在全線建立三級醫療衛生保障點。
除此之外,青藏鐵路建設的過程還創造了不少其他的紀錄,比如,用4輛巨型平板卡車把國家調撥給西藏的第一批4台內燃機車整體運上高原的這一創舉創造的西藏公路運輸史上的多項紀錄,海拔4700米的安多鋪架基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
[編輯本段]【高原生態未受明顯影響】
在生態環保方面,青藏鐵路建設全程監控:在全國工程建設中首次引進環保監理;首次與地方環保部門簽訂環境保護責任書;在鐵路建設史上首次提出「創質量環保雙優」的目標;首次大面積移植草皮;第一次為野生動物開辟遷徙通道……
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使青藏鐵路建設用於工程環保方面的投資預計達20多億元,占工程總投資的8%。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總指揮長盧春房說,環保投資和所佔比例如此之大,在國內建設史上尚屬首次。
當青藏鐵路修到家門口時,那曲縣古露鎮黨委書記阿旺有些擔心:這里是藏北羌塘草原上水草最豐美的地區,修建鐵路會不會破壞草原?可鐵路建設者在古露濕地建火車站時,投資110多萬元,成功移植並建設了8萬多平方米人造濕地。阿旺放心了:「雖然修鐵路佔用了一些草場,但是這里的綠色卻沒有減少。」
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發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種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態環境原始、獨特而脆弱。國家環保總局、國土資源部、鐵道部在鐵路開工前,組成聯合專家組對沿線生態環保工作深入調研,制定了具體的環保措施,並專項預算10多億元用於生態環保工程。
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黨委副書記才凡說,為解決「生態脆弱」這一難題,鐵路在設計時就注意盡量減少對生態的影響。在自然保護區內,鐵路線路遵循「能繞避就繞避」的原則進行規劃。施工場地、便道、砂石料場都經過反復踏勘,盡量避免破壞植被。對植被難以生長的地段,施工時採用逐段移植;對自然條件稍好的地段,則進行人工培植草皮。參建單位與青藏兩省區環保部門都簽訂了環保責任書,主動接受監督檢查,全線還實行了環保監理制度。
青藏鐵路經過可可西里和羌塘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保護野生動物,鐵路沿線修建了25處野生動物遷徙通道。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的電子監測證實,大批藏羚羊通過鐵路沿線的野生動物通道自由遷徙。環保總局等部門的調查表明,青藏鐵路開工建設以來,沿線凍土、植被、濕地環境、自然景觀、江河水質等,得到了有效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未受明顯影響。
[編輯本段]【創造無一例高原病死亡的奇跡】
青藏鐵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佔全線85%左右,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大部分地區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50%-60%。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紫外線強,自然疫源多,被稱為人類生存極限的「禁區」。如何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下確保建設者生命安全,也是一項世界性難題。
總指揮部黨委副書記才凡說,為解決這一難題,參建單位堅持「以人為本,衛生保障先行」,建立健全了三級醫療保障機構。鐵路沿線共設立醫療機構115個,配備醫務人員600多名,職工生病在半小時內即可得到有效治療。同時,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安排職工到低海拔地區輪休。
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侖山隧道施工時,施工人員背著5公斤重的氧氣瓶,邊吸氧邊工作,在近一年的施工中,共消耗5公斤瓶裝氧氣12萬瓶。中鐵十七局在工地宿舍內安裝供氧管道,只要打開閥門,隨時可以吸氧。在海拔4905米的風火山隧道施工中,中鐵二十局建成大型制氧站,將氧氣輸向施工隧道,使洞內氧氣含量達到80%左右,相當於使工地海拔下降了1000多米。據了解,青藏鐵路沿線共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個高壓氧艙,數萬名職工每人每天平均吸氧不低於2小時。
在強有力的醫療保障體系下,青藏鐵路開工以來,累計接診病人45.3萬多人次,治療腦水腫427例,肺水腫841例,無一例死亡,創造了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跡。
[編輯本段]【世界凍土工程的博物館】
凍土在凍結狀態下體積膨脹,到夏季則凍土融化體積縮小。在這兩種現象的反復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會出現破裂或者塌陷。青藏高原緯度低、海拔高、日照強烈、地質構造運動頻繁,其多年凍土的復雜性和獨特性舉世無雙。
[編輯本段]【青藏鐵路列車線路】
青藏鐵路已經在全國各地開通了7條前往聖城拉薩的線路,目前有廣州到拉薩、上海到拉薩、北京到拉薩、蘭州到拉薩、西寧到拉薩、成都到拉薩、重慶到拉薩。青藏鐵路途徑的城市有:北京、廣州、長沙、武昌、鄭州、石家莊、上海、無錫、南京、蚌埠、徐州、西安、成都、廣元、寶雞、重慶、廣安、達州、寶雞、蘭州、西寧、德令哈、格爾木、沱沱河、安多、那曲、當雄共計27個城鎮。列車車型主要以空調特快為主,直達車次有:T264(T265)、T164(T165)、T22(T23)、T222(T223)、T27、N917、K917到達拉薩終點站。
總的來說,青藏鐵路是中國的驕傲!
【意義和作用】
1、青藏鐵路是條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濟線、文化線
青藏鐵路全線貫通,必將對改變青藏高原貧困落後面貌,增進各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促進青海與西藏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有利於促進西藏工業、旅遊業等產業的發展,優化西藏的產業結構,實現我國地區經濟的平衡、協調發展;有利於西藏礦產資源的開發,發揮資源優勢;有利於降低進出西藏貨物的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利於西藏的對外開放,加強與其他地區及國外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有利於西藏市場機制的發育和人們市場意識的增強,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利於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於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進一步鞏固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有利於我國邊疆的穩定和國防的加強;有利於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的體現和國家政權的鞏固。 所以修建鐵路首要的目的就是要為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個強大的運力支持,同時這一條鐵路建設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增加內地和西藏緊密的聯系和交流,增強民族團結,保衛國土安全。
發揮青藏鐵路的作用,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物流中心。加緊研究青藏鐵路通車運營後給西藏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帶來的深刻影響,用全新的思路謀劃發展,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鐵路的巨大發展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青藏鐵路的強大輻射作用,使青藏鐵路更好地為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造福西藏各族群眾,努力將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物流中心。
2、青藏鐵路戰略意義
青藏在我國的地理位置,它處於我國的西南邊陲,與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各國中,印度對於青藏鐵路的關心超乎尋常。《今日印度》報道,青藏鐵路的建成運行「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軍事機動及後勤供給能力」, 「它可以使中國政府每年向西藏運送500萬噸物資,也可以在一個月內運送多達12個陸軍步兵師」。還有媒體稱青藏鐵路將極大地增強中國對印度的軍事進攻能力,便於中方運輸中程導彈等。青藏鐵路的建成使得西藏與中國內地的聯系更緊密,由此而產生的連鎖反應很可能是尼泊爾和孟加拉國「進一步向中國靠攏」,整個南亞次大陸的地緣戰略形勢屆時都將受到深刻影響。
『叄』 中鐵二十局二公司怎麼樣
遠看中鐵象天堂 ,
近看中鐵象銀行 ;
走進中鐵象牢房 ,
不如專回家放牛羊 。
人人都說中鐵好 ,
傻冒屬都往中鐵跑 ;
中鐵掙錢中鐵花 ,
根本沒錢寄回家 。
老婆年輕找不上 ,
娶下老婆用不上 ,
生了娃娃管不上 ,
買了房子住不上 ,
青春撒在荒山上。
投身土建英勇無畏 ,
工作行業看似高貴 ,
其實生活極其瑣碎 ;
為了生計吃苦受累 ,
鞍前馬後終日疲憊 ;
日不能息夜不能寐 ,
老闆一叫立即到位 ;
一年到頭加班受罪 ,
勞動法規統統作廢 。
身心交瘁暗自流淚 ,
屁大點事反復開會 ;
逢年過節家人難會 ,
分分秒秒不敢離位 ;
迎來送往讓人崩潰 ,
接待應酬經常喝醉 ,
不傷感情只好傷胃 。
工資不高自己交稅 ,
走親訪友還得破費 ;
拋家舍業愧對長輩 ,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
不敢奢望社會地位 ,
全靠傻傻自我陶醉 。
『肆』 求土地方面的期刊一覽表
你可以到佰騰科研導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類里搜索一下,如果沒有合適的就按照學科分類來查詢。希望能幫到你。
『伍』 哪4所理工大學被稱為「小清華」,實力強分數低,值得報考
我國的高校數量眾多,其中理工科類院校一直以來都是最受家長和考生歡迎的,因為每年從理工科學校畢業的學生就業情況非常樂觀,薪資待遇水平也很豐厚,所以大部分考生在報考院校的時候都很願意選擇理工科院校。而我國的理工科類院校數量也有很多,在這當中有幾所院校的實力非常不錯,每年也是受到很多考生的青睞,在行業中也被人們稱為“小清華”,由此可見這幾所理工科院校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幾所理工大學吧,實力強悍,錄取分數低,很值得報考。
1、上海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重點大學,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首批全國創新創業50強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授權和碩士生推免權。長沙理工大學在湖南省的知名度非常高,很受當地考生的青睞。學校目前擁有三個博士後流動站,包括有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以及工商管理,另外還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實力也是相當的強悍。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陸』 青藏鐵路是一條什麼樣的鐵路
1、福氣之路
在青藏鐵路這樣一條「幸福線」的鞭策和帶動下,過去祖祖輩輩依賴種青稞、養牛羊等傳統農牧業吃飯的農牧民群眾,紛紛放下「牧鞭」,走出「草原」,走出了一條與鐵路接軌的致富路。
2、財氣之路
自2006年青藏鐵路開通運營以來,十年間西藏經濟總量實現翻番,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速度,2015年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26.39億元、增長11%,增速位居全國第一,是青藏鐵路通車前的4倍。
3、人氣之路
青藏鐵路揭開了青藏高原神秘的面紗,沿途散落的風景被青藏鐵路像一條珍珠一樣串起來,越來越多的國人會通過『天路』進入青藏高原。
(6)陝西西探地質裝備有限公司怎麼樣擴展閱讀:
青藏鐵路修建的歷史背景:
青藏高原交通閉塞,物流不暢,高原人只能長期固守自給自足的庄園經濟。直至1949年,整個西藏僅有1千米多便道可以行駛汽車,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橋、牛皮船和獨木舟。
美國現代火車旅行家保羅·索魯在《游歷中國》一書中寫道:「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20世紀50年代,中共中央決策:要把鐵路修到拉薩。
1956年開始,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第一勘測設計院即對從蘭州到拉薩的2000餘千米線路進行了全面的勘測設計工作。
『柒』 陝西駿敏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駿敏科技旗下大型橋梁結構物聯網數據聚合項目是一個以雲計算為基礎,基於感測、信息、結構分析理論與方法,採用光纖感知傳輸、北斗差分定位、機器人水下目標探測、深度信念網路等新型核心技術,綜合全方位獲取橋梁橋上橋下立體化的結構健康特徵信息,創新性的構建橋梁結構的物聯網數據聚合平台。
法定代表人:上官劍峰
成立時間:2017-08-15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1161000786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二環南路西段154號易和藍鑽小區13號樓1單元1406-14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