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海南有哪些地質單位

海南有哪些地質單位

發布時間: 2021-01-29 17:51:06

⑴ 海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監測人員在測地下水水位

四、信息化建設情況

(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建設

為了更好地推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有效地減輕和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03年底,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與海南省氣象局合作,委託海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開展了海南省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為滿足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需求,2004年海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專門成立了項目組,配置了設備及軟體,並建立了值班制度及會商機制,為預報預警工作開展提供了信息傳輸、發布、會商、產品製作的理想平台。

(二)地質環境資料庫建設

目前,海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已建立地下水動態資料庫、市(縣)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庫、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資料庫及廢棄礦井調查資料庫等。其中,地下水動態監測信息系統、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資料庫、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資料庫較完善,數據管理情況正常,廢棄礦井調查資料庫正在建設中。

五、主要監測成果和服務

多年來,總站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監測數據和綜合研究成果,為全省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和科學的決策依據。

總站每年向各級政府地質環境管理部門和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提交《地質環境監測工作總結》、《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地下水監測年度報告》、《地下水水情通報》和《地下水動態監測資料庫》、《地質環境公報》、《汛前地質災害檢查工作總結》、《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總結》及其他臨時報送的資料。

2004年6月,海南省國土資源廳和省氣象局聯合開展了海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2004年以來,通過海南省電視台發布三級以上地質災害預報30次,為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提供了更具時效性的地質災害預防信息,防災減災效果顯著。

六、法制建設

1.1997年9月29日,經海南省人民政府第157次常務會議通過《海南省地質環境管理辦法》,同年11月21日以政府令第107號發布施行。

2.2007年11月,完成了《海南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送審稿),並報送省法制辦,目前已列入海南省政府法規建設立法計劃。

⑵ 海南島是由什麼地質作用形成的

海南島是一個美麗富饒,歷史悠久的海島。在地質時期,海南島原與華夏大陸相聯,生斷陷形成的島嶼。
早古生代時(距今5.7億年前—4.4億年前),雷州半島與海南島地區是一個沉降帶。加里東造山運動使雷瓊地區上升成陸,形成以北東方向為主的一系列斷裂褶皺帶,使早古生代沉積的地層發生了質變。到晚古生代(距今4.4億年前— 2.3億年前),海南島陸塊相對穩定。但印支運動又促使岩漿活動強烈,形成現在海南島廣泛分布的花崗岩體,構成了山地,也築成了海南島的基礎。後來的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又使這個花崗岩穹窿發生強烈的斷裂,形成幾條大的東西向斷裂帶,使斷裂以南大約三分之二的區域抬升,稱為海南構造隆起,且1億多年以來一直在上升;斷裂以北發生下陷,稱為雷瓊凹陷。然而,在第四紀以前(250萬年前),海南島和雷州半島還連在一起,在地質構造上屬華夏地塊的延伸部分。到了大約更新世(距今250萬年前—l.5萬年前)中期,由於火山活動,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發生了斷陷,變成了瓊州海峽,才使海南島與大陸分開。以後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島與大陸多次分離和相連,到第四紀冰期結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瓊州海峽和海南島現在的形態。
地質構造運動引起的海南構造隆起是海南島中部不斷抬升,逐漸形成了現在海南島的地貌特徵;山地位於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環繞四周。海南島平均海拔1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佔全島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佔三分之二。

參考網路:海南島。

⑶ 海南屬於怎樣的地質結構

海南島區域地質特徵海南島地層發育較齊全,從中元古界長城系列新生界第四系,除缺專泥盆系和侏屬羅系外,其它地層均有分布。海南地質遺跡主要類型有海蝕地貌、火山活動、礦泉活動、構造剝蝕、岩溶洞及石林、隕石等6類。 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是位於瓊山市的石山,石山有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

⑷ 青海西寧海南地質情況

海南州在地貌分區上屬柴達木--湟中海拔盆地大區,青海東部中海拔盆地分區,青海湖--共和中海拔盆地小區。海南呈北西西--南東東向之盆地與山地相間的格局,由北而南依次為青海湖盆地、青海南山中起伏山地,共和--貴德盆地,河卡山中起伏山地,興海--同德盆地,蘑菇山--桑赤崗大起伏山地。在這種近東西向起伏相間的格局兩端,西為北北西--北西走向的鄂拉山大起伏山地,東為西山--扎馬日崗中起伏山地,這種基本地貌的形成,是基於地質構造山斷塊抬升的山地與山間斷陷盆地的差異性升降運動,以及共和盆地東西兩側各存在一個近南北向的構造帶。山地是海南主要地貌類型,面積占海南陸地總面積的42.3%,丘陵及殘山占海南陸地總面積的11%;中海拔平原和台地佔海南陸地總面積的46.7%,其中河谷階地為12.4%。

海南州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四圍環山,盆地居中,高原丘陵和河谷台地相間其中,地勢起伏較大,復雜多樣。海南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海拔5305米,最低海拔2168米。

海南州:位於青海省東部,東與海東地區和黃南藏族自治州毗連,西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與果洛藏族自治州為鄰,北隔青海湖與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因地處著名的青海湖南部,故名海南。地理坐標為東經98°55′--105°50′,北緯34°38′--37°10′,東西寬260千米,南北長270千米,面積為4.45萬平方千米,占青海省總面積的6.18%。

⑸ 怎樣聯系海南有關地質物探方面的人

是找施工單抄位?求職?
求職的話海南地質物探方向的單位不多,現在要進基本很難,基本都是海南地礦局下屬的幾個子級單位,海南地質調查院就有。從他們主頁網站能找到聯系方式。
要是找施工單位的話,海南誠業地質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核工業地質工程勘察院
,都可以做一般的工程勘察,聯系地調院也可以但是估計他們要接外部活費用會很高。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再m

⑹ 有哪位兄弟姐妹可以告訴我海南省地質勘查局這個單位怎麼樣啊

很閑是真的……
工資應該有保障
但是不高

⑺ 海南地質局直屬單位哪個最好

應該是勘查院好

⑻ 海南地質、地貌、氣候、植被、水文、。。

海南(英文名:Hai Nan),是中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僅次於台灣的全國第二內大島容。海南省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的省。 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⑼ 海南土壤檢測單位有哪些

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 的破壞、污染和影響;室內環境檢測就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以間斷或連續的形式定量地測定環境因子及其他有害於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污染物的濃度變化,觀察並分析其環境影響過程與程度的科學活動。 室內環境檢測治理研究表明:是人口大國,通過對各地方性人口健康調查發現室內環境檢測指數較好的環境人口普遍壽齡高於居住在環境較差的地方的壽齡。這是室內環境檢測中不可否認的結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