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坑開挖中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基坑開挖放坡不夠,基坑邊坡頂部超載或由於震動,造成滑坡,施上方法不正確,開內挖程序不對。超標高開容挖,支撐設置或拆除不正確,排水措施不力。
在基坑施工過程中,如採用型鋼腰梁,錨索鎖定值較大,或基坑側壁土質過差易產生變形的情況下會出現類似本工程型鋼腰梁破壞模式,此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在型鋼腰梁與基坑側壁空隙之間設置型鋼墊塊,在其空隙間澆築砼墊層,或增大型鋼型號等措施進行處理,必要時可更改為鋼筋砼腰梁。

(1)什麼地質條件採用土釘牆擴展閱讀:
基坑開挖注意事項:
1、土方開挖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一致,並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後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
2、防止深基坑挖土後土體回彈變形過大。
3、防止邊坡失穩。
4、防止樁位移和傾斜。
5、配合深基坑支護機構施工。
② 工程地質知識:土釘牆的設計及構造應符合哪些規定
1.土釘牆牆面宜適當放坡。
2.豎向布置時土釘宜採用中部長上下短或上長下短布置形式。
3.平面布置時應減少陽角,陽角處土釘在相鄰兩個側面宜上下錯開或角度錯開布置。
4.面層應沿坡頂向外延伸形成不少於0.5m的護肩,在不設置截水帷幕或微型樁時,面層宜在坡腳處向坑內延伸0.3m~0.5m形成護腳。
5.土釘排數不宜少於2排。
③ 地下0米到100土壤情況,多少米是土,多少米是水,多少米是石頭,城市,平原,山區分別什麼情況
一般來說,土裡面或者石頭(岩石)裡面都是有水分布的,主要是地下水。地表以下的表層一般是土壤層,往下就為固結的岩層。
地質勘探」即是通過各種手段、方法對地質進行勘查、探測,確定合適的持力層,根據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類型,計算基礎參數的調查研究活動。
它是在對礦產普查中發現有工業意義的礦床,為查明礦產的質和量,以及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提供礦山建設設計所需要的礦產儲量和地質資料,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水文、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3)什麼地質條件採用土釘牆擴展閱讀:
根據土的顆粒級配、成因年代及工程地質特徵,將土體分為砂類土、粘性土和特殊類土等工程地質層組。
全新統粉細砂層組
主要分布於長江三角洲平原和蘇北廢黃河故道地區,屬沖積和沖海積相沉積,為褐黃色至灰黃色粉細砂,含少量泥質,飽水,不均勻系數小於50,砂層厚度10-25米,頂板埋深小於5米,受地震作用後容易產生砂基液化。
上更新統粉細砂層組
主要分布於里下河和太湖地區,以灰色、黃褐色粉細砂為主。砂層厚度3—14米,頂板埋深10—20米,多屬中密至密實狀態。
上更新統含礫中粗砂層組
主要分布於淮河以北地區,為沖積、沖洪積相棕黃色中、粗砂,局部地區夾有亞粘土透鏡體。層厚2—24米,頂板埋深2—24米,砂層飽水,密實,顆粒分選性差。
全新統亞砂土層組
主要分布於長江三角洲平原區、黃泛區及沿海一帶,為灰黃色沖積、沖洪積、沖海積相沉積。軟塑狀,固結壓密程度較低。層厚2—10米,頂板埋深一般為0—3米。
全新統粘土、亞粘土層組
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為灰黃色、褐黃色沖積、沖海積和湖積相沉積物。可塑,具高——中壓縮性。層厚一般為2—7米,頂板埋深0—5米。
上更新統粘土、亞粘土層組
除沿海地區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外,廣泛分布於各地。為沖洪積相沉積,含有鐵錳質結核和鈣質結核,夾有亞砂土或粉砂薄層。稍濕至潮濕,多為可塑至硬塑狀,具中——低壓縮性,厚度較大,在山前崗地均出露地表,東部平原區埋深達15—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