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雲南省地質學會怎麼樣

雲南省地質學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3-15 03:21:01

❶ 雲南錫業有限公司現在待遇怎麼樣,我是學地質進去以後前途怎麼樣啊,工作怎麼樣啊

今年效益不怎麼好啊,老大都被抓了。
不過看你分配到哪個單位了,有些單位還是不錯的,地質的還是比較吃香的,可以過來了解下,不爽走人就是了。

❷ 雲南哪個大學地質堪探專業好

2013年大學生招聘源計劃:招聘專業招聘人數招聘專業招聘人數地質21人物化探3人采礦(礦物資源)15人安全/環境16人選礦(礦物加工)15人會計類11人冶金1人人力資源管理3人機電專業7人物流10人工業工程/企管2人測量5人工業分析/化學/岩礦測試13人行政管理(中文、計算機)2人土木工程及管理/造價管理7人金融/經濟管理/營銷1人總計132人

❸ 雲南地質調查局怎麼樣

很N 相當N
雲南國土建設工程總公司、雲南地質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其前身系成立於1958年6月的雲南省地質局水文工程地質隊(後稱雲南省地礦局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長期致力於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環境地質的調查、評價、研究與監測,曾被地礦部授予「功勛地質隊」榮譽稱號,為雲南省社會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公司(院)擁有建設部頒發的《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水工建築物基礎處理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土石方工程專業承包貳級資質證書》,中國土地學會頒發的《土地規劃甲級機構證書》,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地熱水資源開采施工甲級資質證書》,建設部頒發的《工程勘察綜合甲級證書》,水利部頒發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甲級資質證書》,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證書》、《地質災害防治甲級勘查證書》、《地質災害防治甲級設計證書》、《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甲級施工資質證書》,雲南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地熱水資源評價資質甲級證書》,雲南省水利廳頒發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乙級證書》,雲南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土地勘測定界登記備案證書》,雲南省測繪局頒發的《測繪資格乙級證書》,有獲國家計量認證的實驗室,是雲南省礦泉水委員會唯一指定的地下水、礦泉水分析測試的法定機構。先後完成了國家西南岩溶石山找水——雲南昭通、文山及雲南大學冷水井等施工工程1300餘眼,紅塔體育中心、玉溪卷煙廠熱水井等施工工程120餘眼;雲南省重點工程蒙自五里沖水庫高壓帷幕灌漿、省重點搶險工程思茅信訪水庫高庫位截流堵漏灌漿、昆明柴石灘水庫引水隧洞、景谷遷毛水庫土石方等病害水庫治理施工工程300餘座;崑曲高速公路小庄立交橋大口徑灌注樁、省直機關北市區住宅樓樁基、上海海鷗陽光廣場樁基、四川瀘定橋橋基、中甸虎跳峽橋基等施工工程700餘項;國家重點項目雲南省地下水資源(含地熱田)

相信你 能行 記得採納哦

❹ 雲南大學地質班情況

雲南大學的地質學不怎麼樣,還是成都理工的地質學好,主要是四川很多地內質單位都要成都理工的容,找工作沒問題,在雲南找工作主要是煤礦地質和工程地質,就業面比較小。我們學校考研的就選擇了成都理工。
在北方主要有中國地質大學(原北京地質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吉林大學(長春地質學院)、防災科技學院(中國地震局直屬院校)開設了地質、地球科學類專業。
南方好一點的地質院校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都理工大學、三峽學院、重慶科技學院(石油地質勘探)
如果你想學習純地質就選擇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如果你想研究礦產方面就可選擇北京的地大。如果分數不夠就選成都理工。如果你想學習地球物理(主要是測震和地球物理勘探兩個方向)選擇防災科技學院,考研主要考中國地震局的單位: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所等,對於防災科技學院的學生來說都比較好考。

❺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昆明地質勘查院這個單位怎麼樣主要是做什麼項目的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昆明地質勘查院成立於1962年,是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直屬駐滇地質勘查事業單位,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龍泉路702號(原茨壩路12號)。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昆明地質勘查院是一支技術實力強、找礦成果顯著、技術全面、管理規范、隊伍素質過硬的專業地勘隊伍。主要從事固體礦產勘查、開發、研究和社會咨詢服務,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工程測量等專業領域服務,岩礦水土化驗與鑒定、岩礦鑒定與測試及機械加工、汽車配件生產。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礦產勘查、岩心鑽探(坑探)施工、岩礦測試與鑒定、岩土工程勘察、工程測繪、地質災害評估等資質。
2012年1月通過中國方圓標志認證中心的GB/T 1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GB/T 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 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現下屬五個經營實體及控股公司,分別為:昆明冶地礦業勘查有限責任公司、昆明通晟汽車配件有限責任公司、昆明地質勘查院岩土工程總公司、昆明地質勘查院地質礦產院、昆明地質勘查院測試中心;全院現有在職職工175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7%,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佔47%。
昆明院自成立以來,先後完成有色、黑色、非金屬礦勘查項目200多項,獲部級找礦成果獎三項,發現了全國有名的雲南鶴慶錳礦、峨山化念鐵礦、富寧格檔金礦等礦床;在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機井施工、岩土治理等領域共完成250多項工程,獲部級優秀工程勘察獎兩項,省級優良工程獎1項;2006年昆明地質勘查院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雲南省地質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被國土資源部授予「抗旱找水先進集體」,被雲南省國土資源廳授予「抗旱打井突擊隊先進集體」。2018年完成的雲南省盈江縣大石坡發現超大型紅柱石礦項目榮獲「中國地質學會2017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

❻ 地質學家工資

從事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質和地球構造、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且成績卓越的科學工作者,稱地質學家。

目錄
著名地質學家
地質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展開
著名地質學家
地質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展開

編輯本段著名地質學家
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貧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東大學教務長兼地礦系主任。

劉東生
劉東生,中國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

地質學家劉東生
院院士,1917年11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學籍)地質地理氣象系,後來又旁聽生物系的課程。1944年先後任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和地質部工程師,從事礦產勘探和工程地質工作。1949年南京大學生物系肄業(原中央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吉林大學兼職教授。1958年,他從黃土地層研究中根據黃土與古土壤的多旋迴特點,發現第四紀氣候冷暖交替遠不止四次,發展了傳統的四次冰期學說,成為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一個重大轉折,奠基了環境變化的「多旋迴學說」。

李捷
(1894~1977),中國地質學家。號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於河北成安縣,1977年1月30日卒於寧夏銀川。1916年畢業於農商部地質研究所。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礦

產調查隊隊長,河北建設廳廳長,地質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總工程師,水利部勘測設計管理局地質總工程師,水電建設總局副總工程師等職。早年李捷在華北、鄂北、豫南、陝南從事區域地質礦產調查。他是周口店北京猿人發掘工作最早的主持人,1927年著有《周口店之化石層》等文。30年代他先後在湖南、廣西、貴州、湖北和江西等省進行地質礦產調查。為中國早期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在《鄂西第四紀冰川初步研究》(1940)一文中劃分了鄂西山區的
冰期,至今仍被沿用。1949年以後,他主要從事水利電力建設中的工程地質工作,為國內眾多水庫、水壩、水電站的建設作出了貢獻。他的主要著作有:《直隸
易、唐、蔚等縣地質礦產》(1919)、《秦嶺中段南部地質》(合著,1930)、《廣西羅城黃金寺附近地質》(合著,1936)和《河南陝縣三門峽第四
紀冰川遺跡》(1959)等。

張宏仁
高級工程師。江蘇鎮江人。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畢業於蘇聯第
聶伯羅波得羅夫斯克礦業學院地質系。歷任雲南省地質廳地質隊技術負責,地質部地質礦產司副主任工程師,北京市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副隊長、副局長、
高級工程師,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司司長、部總工程師,地質礦產部副部長。撰有論文《解滲流問題數值方法對比》等

中國代表、地質學家張宏仁教授當選為新一屆國際地科聯主席。這是中國地質學家首次擔任這一職務。

張宏仁教授曾任中國原地質礦產部副部長、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組委會秘書長,現任國際地科聯提名委員會、出版咨詢委
員會委員和國際地科聯雜志《地質幕》主編。中國代表當選為國際地科聯的主席,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國際地質大國的地位,說明了國際地學界對中國地質科學研究
工作的重視。

趙金科
地質學、古生物學家。河北曲陽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 30年代,提出震旦紀地槽呈環狀分布於極區泛大陸周圍和內部的理論。30年代後期對廣西西部開展區域地質調查,證實地質力學理論闡述的廣西山字型構造的位置及形跡。40~50年代,研究頭足類化石和二疊、三疊紀地層,取得突破性進展。晚年領導並具體參與對華南二疊系最高層位長興階的層型以及二疊--三疊系界線層型的專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編輯本段地質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地質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體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氣。固體地球包括最外層的地殼、中間的地幔及地核三個主要的層圈。目前,主要是研究固體地球的上層,即地殼和地幔的上部。

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公里 。其核心可能是以鐵、鎳為主的金屬,稱為地核,半徑約3400公里。在地核之外,是厚度近2900公里的地幔。地幔之外是薄厚不一的地殼,已知最厚處為75公里,最薄處僅5公里左右,平均厚度約35公里。

地核的內層是固體,也有科學家認為是在強大壓力下原子殼層已被破壞的超固體。外層是具有液體性質的物質,還推測有電流在其中運動,被認為是地球磁場的本原。外層的厚度約為2220公里。

地幔下部是含有較多金屬硫化物和氧化物的非晶體固體物質;地幔上部成份與橄欖岩大致相當;與地殼相接部分和地殼均具有剛硬的性質,合稱為岩石圈,厚度約為60~120公里;在岩石圈之下為一層具有可塑性、可以緩慢流動、厚度約為100公里的軟流圈。

地殼表面的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體約佔地表總面積的74%。呈液態的地表水與凍結在兩極地區和高山上的冰川,以及土壤、岩石中的地下水,組成地球的水圈。

地球的外層是大氣圈。
大氣主要集中於高度不超過16公里的近地面中,成份以氮和氧為主。離地越遠,大氣越稀薄,而且成份也有變化。在100公里外,大氣逐漸不能保持分子狀態,
而以帶電粒子的形態出現,其稀薄程度超過人造的真空。帶電粒子受到地球磁場的控制,形成能夠阻擋來自太陽和宇宙帶電粒子流沖擊的電磁層。

地球的水圈和大氣圈通過水的蒸發、凝結、降水和氣體的溶解、揮發等方式互相滲透和影響。固體的地球界面上下,是大氣和水活動的場所。岩石圈的物質也不斷運動 ,並通過火山噴發的形式進入水圈和大氣圈。地球各圈層的相互作用不斷改變著地球的面貌。

地球的這些圈層,是由於其組成物質的重力差異作用而逐漸形成的。地球上的任何質點均受到地球引力和慣性離心力的作用,這兩種力的合力就是重力。地球表面重力吸住了大氣和水,並對他們的運動產生了影響。

礦物和岩石

地球的化學成分中,鐵的含量最高(35%),其他元素依次為氧(30%)、硅(15%)、鎂(13%)等。如果按地殼中所含元素計算,氧最多(46%),
其他依次為硅(28%)、鋁(8%)、鐵(6%)、鎂(4%)等。這些元素多形成化合物,少量為單質,它們的天然存在形式即為礦物。

礦物具有確定的或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徵。組成礦物的元素,如果其原子多是按一定的形式在三維空間內周期性重復排列,並具有自己的結構,那麼就是晶體。晶體在外界條件適合的時候,其形態多表現為規則的幾何多面體,但這種情況很少。

礦物在地殼中常以集合的形態存在,這種集合體可以由一種,也可以由多種礦物組成,這在地質學中被稱為岩石。

地球中的礦物已知的有3300多種,常見的只有20多種,其中又以長石、石英、輝石、閃石、雲母、橄欖石、方解石、磁鐵礦和粘土礦物最最多,除方解石和磁鐵礦外,它們的化學成分都以二氧化硅為主,石英全為二氧化硅組成,其餘則均為硅酸鹽礦物。

由硅酸鹽溶漿凝結而成的火成岩構成了地殼的主體,按體積和重量計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見到的則是沉積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壞後,又經過物理或化學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積,經過壓實、膠結再次硬化,形成具有層狀結構特徵的岩石。

在地殼中,在大大高於地表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岩石的結構、構造或化學成分發生變化,形成不同於火成岩和沉積岩的變質岩。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是地球上岩石的三大類別。火成岩中的玄武岩、花崗岩是地球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石,是構成大陸的主要岩石。形成時代最早的花崗岩,年齡達39億年,而玄武岩是構成海洋所覆蓋的地殼的主要物質,均比較「年輕」,一般不超過2億年。

地層和古生物
地層是以成層的岩石為主體,隨時間推移而在地表低凹處形成的構造,是地質歷史的重要紀錄。狹義的地層專指已固結的成層的岩石,有時也包括尚未固結成岩的鬆散沉積物。依照沉積的先後,早形成的地層居下,晚形成的地層在上,這是地層層序關系的基本原理,稱為地層層序律。

地層在形成以後,由於受到地殼劇烈運動的影響,改變原來的位置,會產生傾斜甚至倒轉,但只要能查明其形成和變形的時
間,仍可以恢復其原始的層序。在同一時間,地球上各處環境不同,在不同環境中形成的地層各有特點。在地表的隆起部位,不僅不能形成新的地層,還會因受到剝
蝕而使已經形成的地層消失。

因此,地層學是研究各地區地層的劃分,確定地層的順序和相鄰地區地層在時間上的對比關系的專門學科。它是地質學的基礎,也是地質學中最早形成的學科。

古生物是指在地質歷史時期,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各類生物,一般已經絕滅,它們的少量遺體和遺跡形成化石保存在地層中。 通過研究這些化石,可以了解地質歷史上生物的形態、構造和活動情況。

對各種古生物進行分類,可以認識生物的演化關系;依據地層中所含化石,可以斷定地層的層序,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和階段性,使這種判斷具有可靠的根據;古生物的分布和生活習性,還反映出當時地理環境的特點。古生物的研究是地質學也是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質構造和地質作用
地球表層的岩層和岩體,在形成過程及形成以後,都會受到各種地質作用力的影響,有的大體上保持了形成時的原始狀態,有的則產生了形變。它們具有復雜的空間組合形態,即各種地質構造。斷裂和褶皺是地質構造的兩種最基本形式。

地球的岩石圈,已經並還在發生著全球規模的板塊運動。板塊構造學是 二十世紀地質學對地質構造及地質作用的新認識。其基本內容是,岩石圈是地球中最剛硬的部分,它飄浮在地幔中具有塑性、局部熔融、密度較大的軟流圈之上。岩石圈中存在著許多很深很大的斷裂,這些斷裂把岩石圈分割成被稱為板塊的巨大塊體,全球可分為六大板塊。

一般認為,主要是地球內部熱的不均勻分布引起了物質對流運動,使岩石圈破裂成為板塊。板塊形成後繼續運動,發生分
離、碰撞等事件。地幔中的熔融物質沿板塊間的拉張斷裂帶擠入,並不斷向斷裂兩側擴展,形成新的洋殼,而部分板塊則隨著載荷它的軟流圈物質向下移動而消失於
地幔之中。

板塊運動被認為是使地殼表層發生位置移動,出現斷裂、褶皺以及引起地震、岩漿活動和岩石變質等地質作用的總原因,這些地質作用總稱為內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改變著地殼的構造,同時為地貌的形成打下基礎。

地質作用強烈地影響著氣候以及水資源與土壤的分布,創造出了適於人類生存的環境。這種良好環境的出現,是地球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演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地球形成的初期,大氣圈和水圈的成分、質量都和現代大不相同。例如,大氣曾經歷以二氧化碳為主的階段,海水是約在10億年前才具有今天的含鹽度,生物最早出現在地球形成約10億年以後等等。

地質作用也會給人帶來危害,如地震、火山爆發、洪水泛濫等。人類無力改變地質作用的規律,但可以認識和運用這些規律,使之向有利於人的方向發展,防患於未然。如預報、預防地質災害的發生,就有可能減輕損失。中國在古代就有「束水攻沙」,引黃河水灌溉淤田壓鹼等經驗,是利用河流的地質作用取得成功的例子。
編輯本段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獎項介紹

四光地質科學獎是中國地質行業最高層次的榮譽獎,1989年1月設立,這一獎勵以世界著名科學家、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是為了紀念他創立地質力學,
從理論上推翻「中國貧油」的謬論,對我國科學和地質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激勵中國的地質工作者獻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共有四個獎項:李四
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李四光地質教師獎和李四光特別獎。
李四光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用來獎勵在野外地質工作中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員,包括長期從事野外地質勘查工作,在工作中有重大新發現、重要新認識,或出色完成某
項地質找礦任務,並有重大經濟社會效益者;通過野外地質工作對國家及地區經濟建設提出建議,經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社會或經濟效益者;創造性地組織和領導野外
地質工作,並卓有成效者。

李四光地質科學研究者獎用來獎勵在地質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包括在地質學某學科蜮領域中,有重要的新創
見或發現,或經總結後豐富、發展和提高了某項地質學科領域理論者;在地質實驗工作中,有新的發明創造、改革儀器設備並取得顯著經濟或社會效益,或提出某種
新技術、方法和理論者;通過科研工作,對地質工作及資源勘查、開發利用提出重要建議,並取得顯著社會和經濟效益者;創造性開展科研組織管理工作,並做出重
要貢獻者。

李四光地質教師獎用來獎勵長期從事地質教育工作,在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方面表現突出,並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李四光特別獎。專門用來獎勵對地質工作有特殊貢獻的地質工作者,由「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頒發。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獲獎候選人先由基層推薦,報各自所屬主管部門初評後在頒獎前6個月,也就是4月26日之前向委員
會提供申報推薦材料,由委員會下設的野外地質、地質科研、地質教師三個評獎小組進行分組評審,提出候選人名單,報委員會評選,確定獲獎者。
李四光獎每兩年評定一次,一人只能被授予一次,並作為終身榮譽獎。每次獎勵人數控制在15人左右,其中野外工作者獲獎人數不得少於50%。由「李四光地
質科學獎」委員會負責頒獎,獎品包括證書、獎章和獎金,獎金額度由委員會確定。頒獎日期定於李四光誕辰日,也就是10月26日。1989年李四光誕辰
100周年紀念日時首次頒獎。該獎自設立以來截至2001年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第七屆頒獎止,共有117位地質科技工作者獲得這一榮譽。

歷屆獲獎情況
中國科學院院士於崇文教授1991年被授予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2001年度第七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有17位獲獎者。葉連俊、楊起、張彭熹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獲得了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潘元林、蔣炳南、潘龍駒、王啟民、吳奇之、駱耀南、姜劍虹、王福同等8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王鐵冠、龔再升、廖椿庭、蔣志等4位教授、高級工程師或研究員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杜汝霖、何國琦2位教授獲得李四光地質教師獎。

❼ 雲南大學地質學值得考嗎

雲南大學的地質學不怎麼樣,還是成都理工的地質學好,主要是四川很多地質單專位都要成都屬理工的,找工作沒問題,在雲南找工作主要是煤礦地質和工程地質,就業面比較小。我們學校考研的就選擇了成都理工。
在北方主要有中國地質大學(原北京地質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吉林大學(長春地質學院)、防災科技學院(中國地震局直屬院校)開設了地質、地球科學類專業。
南方好一點的地質院校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都理工大學、三峽學院、重慶科技學院(石油地質勘探)
如果你想學習純地質就選擇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如果你想研究礦產方面就可選擇北京的地大。如果分數不夠就選成都理工。如果你想學習地球物理(主要是測震和地球物理勘探兩個方向)選擇防災科技學院,考研主要考中國地震局的單位: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所等,對於防災科技學院的學生來說都比較好考。

❽ 雲南地質工程第二勘察院待遇咋樣

轉正後基本工資1400元,其它補助約為800元,獎金另行結算,年收入約為26400+獎金,一般3-5萬。總體價一般。

❾ 雲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院這個單位咋樣啊,待遇如何

在雲南來說是好單位吧,收是工薪階層中的上層收入,獎金較高,出差補也較高,而縣不出差時休息時間很長,最長的有半年,缺點是有時要出差到外地艱苦地主勘查,有時要去半年多不能回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