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問題 » 植物在地質層怎麼變化

植物在地質層怎麼變化

發布時間: 2021-03-15 02:54:30

① 古代動植物在地質變遷中變化為煤,石油,天然氣,轉化為這些燃料的_____能

內能或熱能

② 關於地質是如何變化的

地質年代的時間表述單位:宙、代、紀、世、期、階;地層表述單位:宇、界、系、統、組、段

在「宙、代」這一級單位,應該是按照生物的演化順序,新生物的出現、發展、消亡來劃分的,

宙分為顯生宙、隱生宙,隱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太古宙之前,沒有精確的代的劃分。

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代。其中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屬於顯生宙。

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學進化這個時期,可以是從46億年前到38億年前或34億年前,是我們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跡的時間。

元古代緊接在太古代之後,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

太古代和元古代這兩個名稱是1863由美國人洛岡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古生代由英國人賽德維克制定,他依照洛岡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中生代,新生代。這兩個代均由英國人費利普斯於1841年命名,取意分別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現代。

再細分的話,接下來就是我們常聽說的紀元。元古代的震旦紀、古生代的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第四紀等等。

震旦紀有裸露動物出現

寒武紀有硬殼動物出現

奧陶紀有無頷類生物出現

志留紀有裸蕨植物出現

泥盆紀有節蕨植物出現

石炭紀不知道,應該是延續前一個吧,應該有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石炭紀是主要的煤層。

二疊三疊紀有裸子植物出現

侏羅紀有鳥類和哺乳動物出現

白堊紀有被子植物出現

至於命名,地質界經常以發現這個地層的地表出露的人名、地點等命名。以侏羅為例,侏羅紀的名稱取自於德國、法國、瑞士邊界的侏羅山。寒武紀是源自英國威爾士的古拉丁文「Cambria」。日文音譯,我國沿用。因為是首先在那裡研究的,故就地取名。

第三紀和第四紀名稱就簡單多了,相信以後會有第五第六第789紀等。

再往下分就區別地域了。不通地域分法、名稱各不相同。

  • 這個是轉帖別人的滿意答案,感覺已經非常詳細具體。

③ 植物的進化過程

植物的進化過程:藻類→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菌藻植物時代

從35億年前開始到4億年前(志留紀晚期)近30億年的時間,地球上的植物僅為原始的低等的菌類和藻類。其中從35~15億年間為細菌和藍藻獨霸的時期,常將這一時期稱為細菌—藍藻時代。從15億年前開始才出現了紅藻、綠藻等真核藻類。

2、蕨類植物時代

從4億年前由一些綠藻演化出原始陸生維管植物,即裸蕨。它們雖無真根,也無葉子,但體內已具維管組織,可以生活在陸地上。

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早、中期它們經歷了約3千萬年的向陸地擴展的時間,並開始朝著適應各種陸生環境的方向發展分化,此時陸地上已初披綠裝。此外,苔蘚植物也是在泥盆紀時出現的,但它們始終沒能形成陸生植被的優勢類群,只是植物界進化中的1個側支。

裸蕨植物在泥盆紀末期已絕滅,代之而起的是由它們演化出來的各種蕨類植物;至二疊紀約1.6億年的時間,它們成了當時陸生植被的主角。許多高大喬木狀的蕨類植物很繁盛,如鱗木、蘆木、封印木等蕨類植物。

3、裸子植物時代

從二疊紀至白堊紀早期,歷時約1.4億年。許多蕨類植物由於不適應當時環境的變化,大都相繼絕滅,陸生植被的主角則由裸子植物所取代。最原始的裸子植物(原裸子植物)也是由裸蕨類演化出來的。中生代為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時期,故稱中生代為裸子植物時代。

4、被子植物時代

它們是從白堊紀迅速發展起來的植物類群,並取代了裸子植物的優勢地位。直到現在,被子植物仍然是地球上種類最多、分布最廣泛、適應性最強的優勢類群。

縱觀植物界的發生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整個植物界是通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人類出現後還有人工選擇)而不斷地發生和發展的,並沿著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無分化到有分化、從水生到陸生的規律演化。

新的種類在不斷產生,不適應環境條件變化的種類不斷死亡和絕滅,這條植物演化的長河將永不間斷,永遠不會終結。

(3)植物在地質層怎麼變化擴展閱讀:

一、主要作用

植物大多數固態物質是從大氣層中取得。經由一個被稱為光合作用的過程,植物利用陽光里的能源來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簡單的糖。這些糖分被用做建材,並構成植物主要結構成份。

植物主要依靠土壤做為支撐和取得水份,以及氮、磷等重要基本養分。大部份植物要能成功地成長,也需要大氣中的氧氣(做為呼吸之用)及根部周圍的氧氣。不過,一些特殊維管植物如紅樹林可以讓其根部在缺氧環境下成長。

二、生態作用

陸生植物和藻類所行使的光合作用幾乎是所有的生態系中能源及有機物質的最初來源。光合作用根本地改變了早期地球大氣的組成,使得有21%的氧氣。

動物和大多數其他生物是好氧的,依靠氧氣生存。植物在大多數的陸地生態系中屬於生產者,形成食物鏈的基本。許多動物依靠著植物做為其居所、以及氧氣和食物的提供者。

陸生植物是水循環和數種其他物質循環的關鍵。一些植物(如豆科植物等)和固氮菌共演化,使得植物成為氮循環重要的一部份。植物根部在土壤發育和防止水土流失上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④ 地史變遷與森林植物群落演化有什麼區別

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包括森林在內的植被分布,只是植被分布史上的一個小片段。古生態學及植物地理學等學科的研究發現,自後古生代森林形成以來,森林植被及其分布格局始終處於動態變化之中,特別是距今一萬兩千年來,植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植被的歷史變遷有時是突然發生的,更多的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進行著的。無論是哪一種變化都是氣候與地史變遷的集中反映,同時提示我們隨著環境的演變,將來的森林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靜態地看,森林分布則是森林植物區系對特定地區環境條件的綜合反應,是二者長期相互適應的結果。也就是說,某一地帶的森林類型或植被類型是與環境,主要是與氣候密切相關的。氣候條件對植被發生直接的影響,並通過土壤發生間接影響。土壤與植被的關系相當密切,可以把它們看做統一體,它們的性質依賴於氣候、母岩對土壤發生影響,而植物區系則對植被發生作用。

森林群落的演化與演替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演化」指的是森林植物群落的歷史進化過程。現有一切森林植物群落類型都是自然界長期歷史進化發展的產物,是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森林分布是地理歷史變遷與森林植物群落演化的結果。

森林植物群落的演化,一般通過吸收式演化和分化式演化兩種途徑實現。所謂吸收式演化途徑實際上是新群落型在各個加入者的接觸點上的形成過程。該過程從加入的新群落中獲得的森林植物種及其復合體,在形成新群落的時候,由於擴大了對改變了的生態環境的適應性而獲得進一步演化的新動力。幾個不同森林植物群落的接觸,往往造成在演化上年輕的群落出現。分化式演化途徑與吸收式演化途徑相反,是一個群落型分化成幾個衍生群落類型的過程。通常都是一個包含多個優勢喬木種的非常復雜的大群聚,分化成幾個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喬木種占優勢的群叢。

兩種演化過程經常結合在一起。多優勢種的原始植被類型以及它們的分化產物,都受到周圍植被類型的影響,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起著加入者的作用。

森林植物群落演化的推動力主要來自於地質變遷和氣候變化。

現代森林的祖先是希列亞群落,最早出現在大約3.45億年前的石炭紀,以裸子植物和古羊齒植物為主構成。二疊紀結束時,海底擴張,原始古大陸開始分離,亞歐大陸南緣形成古地中海,巨大的造山運動發生,氣候也發生了從溫暖到寒冷的劇烈變化,古羊齒植物滅絕,只保留了裸子植物,並在大約2.25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形成了大面積的古針葉林。此後,從侏羅紀到白堊紀,地球表面的氣候持續變暖,被子植物迅速發展,並以其高度的可塑性及多樣的生活型形成垂直分化復雜的多層結構的森林植物群落。它們就是現代森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組成者。

從白堊紀到新生代第三紀,地球上又一次出現大規模的造山運動,現代的最大山系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地球上的氣候也進一步發生改變,表現為熱帶和亞熱帶氣候范圍不斷擴張。植被帶也相應地發生著變化。地球上出現了兩個外貌不同的植被帶:一個是溫暖潮濕氣候條件下的常綠林帶,另一個是雨量適中並有季節交替的氣候條件下的落葉林帶。

大約200~30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運動開始。冰川時進時退。進時氣候變冷,退時氣候轉暖。喜溫森林的樹種組成受到明顯影響,出現了大量的針葉樹種和狹葉樹種,寒溫帶針葉林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典型的闊葉樹種退向南方,並在森林帶的南緣形成森林草原。受第四紀冰川運動的影響,第三紀早期形成的典型森林樹種從歐洲大陸銷聲匿跡,在少數受冰川影響較小的地區作為孑遺樹種留存下來,使這些地區,包括我國西南山地、日本、東南亞、墨西哥北部及美國東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區的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溫帶、熱帶和亞熱帶過渡的特點。

⑤ 煤炭是遠古時代的植物埋在地層底下變成的他與太陽有什麼關系

首先,煤碳是植物遺體經過生物化學作用和物理化學作用而轉變成的沉積有機礦產,是多種高分子化合物和礦物質組成的混合物。煤是億萬年前大量植物埋在地下慢慢形成的。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太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著能量的有機物。才是植物體長大。所以說太陽給了植物生長的必須光照,植物體沉積經過漫長歲月形成了煤炭煤炭的形成過程
煤是古代植物遺體的堆積層埋在地下後,經過長時期的地質作用而形成的.據研究,幾乎所有的植物遺體,只要具備了成煤的條件,都可以轉化成煤.不過,低等植物遺體所形成的煤,分布范圍小,厚度薄,很少被人利用.那些分布廣、規模大、利用廣泛的煤,都是高等植物的遺體(主要是古代的蕨類、松柏類以及一些被子植物的遺體)形成的.

在地球的歷史上,最有利於成煤的地質年代主要是晚古生代的石炭紀、二疊紀,中生代的侏羅紀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紀.這是因為,在這幾個時期內,地球上的氣候非常溫暖潮濕,地球表面到處長滿了高大的綠色植物,尤其在湖沼、盆地等低窪地帶和有水的環境里,封印木、鱗木等古代蕨類植物生長得特別茂盛.

當時,高大的樹木倒下以後,就會被水淹沒了,這就造成了倒木和氧隔絕的情況.在缺氧的環境里,植物體不會很快地分解、腐爛.隨著倒木數量的不斷增加,最終形成了植物遺體的堆積層.這些古代植物遺體的堆積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斷地被分解,又不斷地化合,漸漸形成了泥炭層,這是煤的形成的第一步.

由於地殼的運動,泥炭層下沉了.泥炭層被泥沙、岩石等沉積物覆蓋起來.這時,泥炭層一方面受到上面的泥沙、岩石等的沉重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泥炭層又受到地熱的作用.在這樣的條件下,泥炭層開始進一步發生變化:先是脫水,被壓緊,從而比重加大,而且石炭的含量逐漸增加,氧的含量逐漸減少,腐殖酸的含量逐漸降低.完成這幾個過程以後,泥炭就變成了褐煤.

褐煤如果繼續不斷地受到增高的溫度和壓力的作用,就會引起內部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進一步變化,褐煤就逐漸變成了煙煤或無煙煤了.

開灤、陽泉等煤田,是在古生代的石炭紀至二疊紀時期形成的,這個時期的成煤植物是古代的蕨類植物.大同的武寧煤田,是在中生代的侏羅紀形成的,這個時期的成煤植物有古代的蘇鐵、松柏類、銀杏類等裸子植物.撫順和雲南的小龍潭煤田,是在新生代的第三紀形成的,這個時期的成煤植物是古代裸子植物中的松柏類和原始的被子植物.

既然煤始於植物,那它無疑是太陽能的產物,因為植物的生長靠的就是太陽能.

煤炭的工業分析

⑥ 誰能告訴我植物的演變過程詳細說明

藻類植物
苔蘚類植物
蕨類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目前地球上約有50萬種植物,它們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活史類型各不相同,但從系統演化角度看,它們都是由早期簡單原始的生物經過幾十億年的發展演化而逐步產生的,對這一漫長的演化歷史,人們是通過古地質植物化石資料與現存種類的個體發育及不同類型的形態結構、生理生化、地理分布等方面進行對照比較、系統分析、加以概括,推測現存的和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各類群植物間的系統演化關系,了解自然界植物種系發生過程及其演化規律(表10-2)。植物從它生命活動中某一階段(孢子、合子、種子)開始,經過形態、結構和生殖上一系列發育變化,然後再出現開始某一階段的全過程稱為個體發育。個體發育的全過程也稱為生活周期或生活史。植物物種種族以及植物界的發展史,包括起源、演化、發展和衰亡的整個歷史過程稱為系統發育。一、低等植物的發生和演化低等植物尤其是菌藻類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植物,從太古代晚期,經歷整個元古代一直到早古生代志留紀都是菌藻植物發展和繁盛的時期,長達32億年左右,幾乎佔了地球上生物界全部歷史的4/5,說明植物界從低等發展到高等、從水生進化到陸生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一)細菌和藍藻植物的發生和演化細菌和藍藻是最原始的類群,它們都屬於原核生物,細菌被分成古細菌和真細菌兩類。依據分子系統學的研究成果,目前多認為真細菌、古細菌和真核生物代表三條獨立的進化主幹;它們起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其中化能自養的極端嗜熱的古細菌生活於熱泉噴口附近的還原性環境中,其環境特點也正是地球早期典型的環境,因而這些細菌可能是古老生命的孑遺,如果生命是海相起源的話,這些原始生命應當類似今日的化能自養的古細菌,它們建立了地球上最早的微生物生態系統。目前還有一些分子生物學證據表明,古細菌比真細菌更相似於真核生物,也就是說古細菌與真核生物在進化關繫上較其他原核生物更為密切,因此也有人認為真核細胞有可能起源於古細菌。但是,目前也有一些學者堅持認為古細菌是由真細菌演化而來的一類生物,它們只不過是在富含鹽、酸或硫化物的特殊環境中,經過變異選擇而生存下來的特殊類群。因此,有關細菌不同類群間的演化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根據現有化石資料看,整個太古代出現的最原始藍藻是一些單細胞個體,直到距今17億年前後,出現了多細胞群體和帶異形胞的絲狀體藍藻,說明它們的細胞開始有了某些生理上的分工和形態上的分化,出現了專門的營養細胞和生殖細胞;以後進一步發展,一些種類可以生活於潮濕的岩石或樹木上,說明它們已經能夠適應陸生生活。藍藻在距今35億年前就已在地球上出現,並在前寒武紀的時候就已得到迅速發展,在距今約19億年前,地球表面主要是藍藻的世界,一直到大約7億年前,藍藻才出現了明顯的衰落。在藍藻時代,藍藻通過直接或間接作用,改造了地球環境,從而為真核生物的起源和高等生物的進化發展創造了條件。(二)真核藻類植物的發生和演化從現有資料看,真核藻類植物也是從單細胞個體發展到單細胞群體,再向多細胞方向發展的。原始的真核藻類都是單細胞的;到了單細胞群體階段,各個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仍基本保持原狀;在進一步發展過程中,才逐漸表現出細胞間形態、結構和機能的分化,並逐漸發展為多細胞體植物。在多細胞體的真核藻類中,早期主要為絲狀體,再進一步發展便出現組織結構的分化,從植物發展史看,單細胞的真核藻類大約出現於14~15億年前,多細胞體的真核藻類大約出現於距今7億年前,到寒武紀開始時(約5.7億年前),各大類群藻類的進化趨勢已基本形成。真核藻類繁殖方式的發展是沿著營養繁殖、無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的路線演化的。且有性生殖是沿著同配生殖、異配生殖和卵式生殖的方向演化,同配生殖是比較原始的,卵式生殖是最進化的類型。有性生殖的出現,導致在生活史中必然發生減數分裂,形成世代交替現象。在藻類生活史中,如果孢子體和配子體植物在形態結構上相同,稱為同型世代交替(如石蒓Ulva);同型世代交替在進化史上是較低級的,由它向異型世代交替進化;異型世代交替是由兩種在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上不同的植物體進行交替。在異型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一般認為孢子體占優勢的種類較進化,是進化發展中的主要方向。(三)黏菌和真菌植物的發生和演化黏菌和真菌植物是一類特殊的異養植物,有些學者認為它們是從藻類植物通過多元演化而來,認為這一類植物實際包括了一群來源不同,但都失去了色素體的異養生物;也有學者認為它們是從原始真核生物直接演化而來,是介於動、植物之間的一個特殊類群,其中,黏菌所含種類不多,是現代植物界中一個不引人注意的類群,對其發生和演化關系也研究不多;真菌則多認為是由水生向陸生方向發展的,原始類型具水生游動孢子,帶1根或2根鞭毛;在陸生類群中,有些種無性生殖時仍產生游動孢子,但多數種類是通過一些特殊的靜孢子進行傳播和繁殖。在高級真菌植物中,有性生殖過程向著不同方向特化,形成特殊的子囊果、擔子果等。真菌植物可能出現在寒武紀以前,真菌的化石通常是在寄生狀態下保存的,在硅化的木材或皮層中,可以發現完好的菌絲體或生殖器官,具有厚壁的真菌孢子是常見的化石。由於真菌寄生異養的習性,它的發展和其他動、植物有相當密切的聯系,它在白堊紀以後大量出現,可能與被子植物的興起有關。二、高等植物的發生和演化(一)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發生和演化到距今約4億年的志留紀末期,地球表面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大氣中游離氧的濃度已達到現代大氣氧含量的10%,並在地面上空形成一個能吸收紫外線的臭氧層,減少了紫外線對生物的傷害,致使生物可以安全離開水域,生活到陸地上;一系列的劇烈地殼運動,使陸地上升,海水撤退,許多地區轉變為低濕平原,海濱、丘陵地帶也出現窪地,土壤肥沃,氣候濕熱,這些都為植物由水域向陸地發展創造了條件。植物從水生過渡到陸生,面臨一個全新的環境,因而必須在植物體形態、結構和功能上進行一系列變革才能適應新的環境。首先要具備吸取土壤水分的器官——根,另一方面,要產生防止體內水分蒸騰損失的植物體的體表角質層,但角質層(有時角質層外還有臘質層)同時阻礙了植物組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因此,與角質層相關的適應進化是氣孔結構的產生,能對水分蒸發和氣體交換進行有效調控。除此以外,對光照的競爭使植物體向高大的方向發展,推動了維管系統和機械支持組織的進化,最初是具有局部增厚的木質化的輸導細胞(管胞)和有利於營養物質運輸的篩胞的產生,以後又進一步分化出導管、篩管和纖維。植物有性生殖器官適應陸生環境也有了一系列進化,藻類植物性器官的所有組成細胞都是可育的,都能產生孢子,陸生植物性器官的最外層細胞轉變為不育性細胞,失去生殖能力,主要起保護作用;合子產生後,在母體上發育成胚,從而進—步加強了對後代的保護,這一系列結構和功能上的進化,使植物具備了調節和控制體內外水分平衡的能力,具備了有效運輸水分和營養物質的能力及相當堅強的支撐力,從而能夠適應陸地的乾旱環境。根據現有化石資料,地球上最早出現的陸地維管植物是一類稱為裸蕨的植物,這類植物還沒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植物體是由地上二叉分枝的主軸和地下毛發狀的假根組成,軸中央有極細弱的維管組織,軸表層有角質層和氣孔,並有表皮細胞突出軸面,在主軸和側枝的頂端生有孢子囊,囊壁由多層細胞組成,以孢子繁殖。裸蕨植物最早出現於志留紀,在早、中泥盆紀盛極一時,是當時地面最占優勢的陸生植物。已知的裸蕨植物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即萊尼蕨型、工蕨型和裸蕨型(圖10-54),它們出現的時間不完全相同,其中萊尼蕨型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原始代表類型,工蕨只生存於早泥盆紀,而裸蕨型植物則被認為是由最早的萊尼蕨型植物經過演化形成的,其植物體比萊尼蕨更加粗壯,結構也更復雜。到泥盆紀末期,地殼發生大的變動,陸地進一步上升,氣候變得更加乾旱,裸蕨植物不能適應改變了的新環境,而趨於絕滅,盛極一時的裸蕨植物讓位於分化更完善、更能適應陸地生長的其他維管植物。

⑦ 地質層是怎麼形成的

太空塵埃可沒有那麼多抄
水體中的沉積物是地層物質的主要來源,這些沉積物有很多來自陸地,也有海洋中,岩石/土壤/動植物受到風化剝蝕、搬運,從不同的地點匯集到一起,在河流/湖泊/海洋等環境中形成有一定層理的沉積物層,後來經過壓實、脫水、成岩,形成沉積岩。
火山灰的沉降形成的凝灰岩,岩漿岩的層狀分布形成的岩床,也都是可以以厚大的層理分布的。

太空塵埃在經過大氣層的時候就基本被過濾掉了。

⑧ 在地質時期,地球上的氣候有過哪些變遷人們是怎麼知道的

整個地質時期地球氣候曾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反復有過幾次大冰期,其中最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紀大冰期、石炭—二迭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為科學家所公認,在三次大冰期之間為溫暖的大間冰期氣候。寒冷的冰期同溫暖的間冰期相比是短暫的,在整個地球氣候史中,大部分時期(佔90%以上年代)為溫暖氣候,比現在溫和。 震旦紀大冰期,發生在距今約六億年以前。亞、歐、非、北美和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都發現了冰磧層,說明這些地方曾發生過具有世界規模的大冰川氣候。我國東部和中部廣大地區,也有震旦紀冰磧層,說明這里也曾經歷過寒冷的大冰期。寒武紀— 石炭紀大間冰期,距今約3~6億年,當時整個世界氣候都比較溫暖。特別是石炭紀是古氣候中典型的溫和濕潤氣候,森林面積極廣,最後形成豐富的煤礦,樹木也缺少年輪,說明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在我國石炭紀時期全處在熱帶氣候條件下,但到石炭紀後期,從北到南出現濕潤帶、乾燥帶和熱帶三個氣候帶。石炭—二迭紀大冰期,距今2~3億年,主要是在南半球,北半球除印度外,目前尚未找到可靠的冰川遺跡,當時我國氣候仍有溫暖濕潤氣候帶、乾燥氣候帶和炎熱潮濕氣候帶三個氣候帶。三迭— 第三紀大間冰期,距今約200萬年~2億年。整個中生代氣候溫暖,到新生代的第三紀世界氣候更趨暖化,格陵蘭也有溫帶樹種。三迭紀時期,我國西部和西北部普遍為乾燥氣候;到侏羅紀,我國地層普遍分布著煤、粘土和耐火粘土等,說明當時是在濕潤氣候控制之下。侏羅紀後期到白堊紀是乾燥氣候發展的時期,當時我國曾出現一條明顯的乾燥帶,西起天山、甘肅,南伸至大渡河下游到江西南部,都有乾燥氣候條件下的石膏發育。到了第三紀,我國的沉積物大多帶有紅色,說明當時氣候比較炎熱。第三紀末期,世界氣溫普遍下降,整個北半球喜熱植物逐漸南退。第四紀大冰期,約始於200 萬年前。大冰期中仍然是冷暖干濕交替出現的,當寒冷時期,即亞冰期,氣溫比現代氣溫平均約低8°~12℃,高緯度地區為冰川覆蓋,如最大的一次亞冰期(里斯冰期),世界大陸有十分之二、三的面積為冰川所覆蓋。當時北半球有三個主要大陸冰川中心,即斯堪的納維亞冰川中心,其冰流曾南伸到北緯51°左右;格陵蘭冰川中心,其冰流也曾南伸到北緯38°左右;西伯利亞冰川中心,冰層分布於北緯60°~70°之間,有時可達北緯50°附近的貝加爾湖。冰川擴張,氣候帶南遷,生物群落也隨之南移,如里斯冰期時,北方動物南遷,在克里木的舊石器時代(距今25萬年以前)地層中曾發現過北極狐和北極鹿化石。兩個亞冰期之間的亞間冰期,氣候比現代溫暖,北極氣候比現代約高出10℃以上,低緯度氣溫也比現代高5.5℃左右。原覆蓋在中緯度的冰蓋消失了,退縮到極地區域,甚至極地的冰蓋也消失了。冰蓋退縮或消失,氣候帶北移,生物群落也隨之北移,如北冰洋沿岸也有虎、麝香牛等喜熱動物群活動,喜暖植物可一直分布到北極圈。當高緯地區處於冰期時,冰川覆蓋擴大,極地高壓增強,迫使極鋒帶南移到中緯度。在中緯度極鋒帶上氣旋活動頻繁,雨量豐富,內陸湖水上漲,如我國羅布泊在冰期時,湖水水域比現代大4~5倍。反之,當高緯度地區處於間冰期時,大陸冰蓋及極地高壓向極區收縮,氣候帶北移,中緯度地區有些地方出現乾燥氣候,大約在一萬年以前大理亞冰期(相當於歐洲武木亞冰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陸的氣候帶分布和氣候條件,基本上形成為現代氣候的特點了。地質時期的氣候情況,我們只能根據間接的標志去研究。如根據某一地質時代的岩石性質、古老的土壤、地形以及古生物化石,還可以用放射性碳C14含量來推斷地質時期氣候狀況等等。在某一地區中如發現冰磧石、冰擦痕、漂石等,這就是寒冷時期冰川活動的證明;黑龍江地區的灰化土下面埋藏有古紅色土,可推知古代那裡曾經有過炎熱的氣候;如果在現代沙漠地區發現有乾涸河谷地形和湖岸線的遺跡,就表示該地是由濕潤氣候轉變為沙漠的。生物化石是說明地質時代氣候狀況的良好根據,如果有馬匹或走禽的化石,表示這里曾是草原氣候;猿猴化石表示曾出現過森林氣候;在格陵蘭曾發現溫帶氣候的樹葉遺物,證明這里曾有過溫暖的時期;蘇聯的烏克蘭曾發現古代棕櫚的遺跡,證明那裡曾出現過熱帶氣候。通過上述方法對地層沉積物的廣泛分析,證實整個地質時期地球氣候曾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反復有過幾次大冰期,其中最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紀大冰期、石炭—二迭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為科學家所公認,在三次大冰期之間為溫暖的大間冰期氣候。寒冷的冰期同溫暖的間冰期相比是短暫的,在整個地球氣候史中,大部分時期(佔90%以上年代)為溫暖氣候,比現在溫和。

⑨ 地質變化的形成

簡單來說,地質變化是由於地球外力地質作用和地球內力地質作用共同作用所形成回的地貌的過程。其中地球內答力地質作用形成了地表的高低起伏,而地球外力地質作用又破壞了內力地質作用形成的這種地形和產物—高處遭受剝蝕,低處接受沉積,重塑地表形態,最終形成某一時期特定的地貌。
地球自形成以來,經歷了約46億年的演化過程,進行過錯綜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還受天文變化的影響,所以各個層圈均在不斷演變。其中,在地質學中,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都屬於地質變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