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查報告成果應該交由哪些部門審核
① 有關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與評審驗收的幾點粗淺體會
杜紹先
作者簡介:杜紹先,原國家礦產儲量管理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礦產儲量評估師。
地質工作的目的,是研究查明工作區地質構造、礦產資源、水工環(即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情況,為人民生活、國家工農業建設提供基礎地質資料。本文僅就礦產地質勘查、報告編寫和評審驗收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談些粗淺的體會,供閱者參考。
1 礦產地質勘查
1.1 認真執行運用規范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是地質勘查中必須遵守的具體規定。它既是工作設計的依據,也是成果審查驗收的基本要求。新中國成立後原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曾幾次組織煤炭、冶金、地質、石油、化工等部門,開展對地質勘查和礦山建設的調查研究,著手編制礦產地質勘查規范,並在實踐中也曾進行過及時修改、頒發。迄今對40多種大宗主要礦產都編寫了規范,並經過批准執行。如金屬礦產方面有鐵、錳、鉻、銅、鉛鋅、鎢、鉬、鎳、鋁、岩金、砂金、汞、鈾、稀有金屬、砂礦、耐火粘土,非金屬方面有硫、磷、石墨、硼、螢石、硅灰石、菱鎂礦、高嶺土、石膏、硬石膏、玻璃硅質原料、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雲岩等,能源礦產有煤、泥炭、石油、天然氣,對一些暫不能作規范執行,則作暫行規定執行。對一些雖有勘查經驗等,但無生產礦山,資料不多的礦產暫未編寫。這些礦產地質勘查規范,對指導勘查工作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
1.2 礦產勘查階段劃分
對礦產勘查階段的劃分過去比較混亂,歷經多次變化,例如1987年以前,煤炭部門劃分為預查、普查、詳查、精查四個階段;冶金部門劃分為普查、評價、勘探三個階段;地質部門劃分為初步普查、詳細普查、初步勘探、詳細勘探四個階段;建材、化工、核工業等部門,有的劃分為三個階段,有的劃分為四個階段,名稱也不盡相同。1987年,經全國儲委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並以全國儲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聯合發布的《礦產勘查階段劃分的暫行規定》統一劃分為普查、詳查、勘探三個階段。2001年,國家質量技術局發布的《固體礦產地質勘探規范總則》又統一劃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
1.3 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的工作程度要求
用簡單的四句話來概括,就是初步了解、大致查明、基本控制、詳細探明。預查就是根據資料分析,野外踏勘,少量工程驗證,初步了解區內有潛力的遠景區,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資料;普查就是在上述有潛力的遠景區內,開展地、物、化、遙和取樣工作,對礦化潛力較大地區作出大致查明,並作概略研究評價,圈出詳查的范圍,為發展地區經濟提供基礎資料;詳查是在普查圈出的詳查范圍內,使用各種勘查方法手段,進行系統取樣工作,對地質構造,礦體的品位厚度、產狀、形狀、規模做到基本控制,通過預可行性研究,圈出勘探區范圍,為制定礦山總體規劃、項目建議提供資料;勘探是在詳查圈定具有工業價值的勘探區,加密各種工程和取樣,詳細探明礦體的數量、質量、空間位置、開采技術條件,並進行可行性研究,為礦山建設生產規模、開采方法,選冶工藝等提供資料。
這四個階段是互有聯系,工作要求程度各有不同。如經前一階段工作結果證明無進一步工作價值即可停止。地質工作的基本程序應該是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地下,由稀到密,由淺到深。
1.4 地質勘查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1)勘查中要嚴格注意各項工作質量,按照規范、規程要求進行,如發現問題,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不要等到最後再來處理。
(2)要注意對礦床中礦石物質組分的研究,(包括有益有害組分)對礦床要注意綜合勘查,綜合評價,防止單打一,造成以後返工補課。
(3)要注意對礦石的選冶性能及時進行研究,普查可以和其他礦床類比,詳查就應該采樣做初步可選性試驗,勘探應做詳細可選性試驗。如發現為難選礦石,則應重點先解決選冶問題再做進一步工作,避免造成勘查結束後礦床不能利用,形成呆礦。
(4)要注意開采技術條件研究,特別是水文地質工作,過去曾發生勘探完後為大水礦床,難以開發利用。
2 報告編寫
地質勘查報告是耗費大量資金和時間而獲得的成果,是勘查隊伍全體職工辛勤勞動的結晶,是礦山生產建設設計的依據,是科研或教育的基礎材料,一定要重視這項最終成果,積極組織力量,認真編好報告。根據以結報告中常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注意事項:
(1)報告名稱應簡明清楚,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即地名、礦種、階段。例如××省(直轄市、自治區)××縣(市、自治縣)××礦區××礦(鐵礦、銅礦、鉛鋅礦、磷礦……)普查(詳查、勘探)報告。若為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就寫資源儲量核實報告。
(2)閉坑報告或生產礦山核實報告要注意生產和勘探的對比,不僅是資源/儲量的增減對比,還要注意地質構造、礦體的產狀,形態等的變化,用生產實踐檢驗勘探成果,總結經驗,提高對礦床的認識,以指導找礦和生產。
(3)關於地質工作及質量評述,不能只籠統地說,合格或基本符合規范規程要求,或達到良好,優秀等。而缺乏反映質量的具體數據,例如鑽探工程質量,礦心採取率有高有低,不能只講平均達到多少,應按六項指標綜合考慮,質量差的鑽孔是孤立零星分布還是成片分布,是在高段儲量或在低段儲量范圍內,以考慮其影響程度。采樣化驗質量,應將內外部檢查數量列表,並說明合格率情況,有否存在系統誤差。
(4)資源儲量估算,首先要附有正式批准工業指標的文件,這是圈定礦體礦塊的依據,要按工業指標圈定連接礦體、合理外推。結合礦體的產狀,勘探方法,選擇合適的儲量估算方法,正確確定各種參數,包括礦體的厚度、品位、面積、體積、體積質量(體重)等,如有特高品位要做處理,努力做到估算的資源儲量正確可靠。
在儲量估算方面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原國家礦產儲量管理局1989年5月10日第二期儲委工作簡報轉發了《金屬礦產勘探報告審批經驗交流簡報》。後經各省(直轄市)儲委討論,認為比較好,行之有效,1991年原國儲局發文改為暫行規定,迄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5)文字報告編寫都有統一的報告編寫提綱,要按提綱進行,論述力求簡明扼要,要讓讀者一看就明白,為了達到此目的報告中應多用小圖小表配合敘述,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特別在報告編成後,要不同人反復檢查校對,防止出現錯誤,或錯漏字很多。
(6)如果是生產礦山資源儲量核實報告,首先要闡明核實的目的,核實區的范圍,許可證邊界拐點,地理坐標,面積及有效期。本次估算資源儲量截止時間、和過去最近一次批准上表的資源儲量對比情況,即最近一次核實上表的儲量,扣除開采量(包括損失量),是否有新增儲量和本次保有儲量列表對比,如有差異要說明原因。
(7)報告附圖附件,在報告編寫提綱中也有要求,當然結合實際情況,也可有增減。注意的是圖例要齊全,圖中線條要清楚,不同類別顏色要有區別,總而言之,圖面要清晰,讓人一看就清楚。
3 資源儲量報告評審工作
為了維護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益,加強對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確保對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礦山建設生產的順利發展,必須對礦產資源儲量進行評審認定,在評審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3.1 資源儲量報告評審的特點
它和工農業產品的評審驗收不同,工農業產品的檢查驗收,可以藉助於度量衡如長度、質量、面積、體積等,看得見、摸得著,而儲量報告的評審驗收,只有工程質量,物、化探測定等具體數據。地質探礦主要是利用對礦體少數揭露控制點的情況,去推斷判定大部分未知礦體情況,對整個礦體而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最多是地表或坑道里看到一部分,但不是整體。而且一個礦體與一個礦體不同,所以審查驗收主要是分析和研究其規律性,判定已知點的代表性和勘探控製程度,這就需要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來全面評審。
3.2 評審報告的原則
必須實事求是,堅持原則,不能搞關系,講情面,要公開、公平。過去儲委在高指標浮誇風、設計革命搞「三邊」(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時期,為了堅持審批原則,也曾受到許多攻擊誹謗,說儲委是「管、卡、壓」。是「攔路虎」,「絆腳石」……,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在事實教訓面前,證明儲委為國家的資源儲量把好質量關是正確的,這一工作不能可有可無。
3.3 審查資源儲量報告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根據以往經驗教訓,審查報告中必須抓好以下問題。
(1)地質研究程度,對地層、構造是否清楚,過去有的礦層是向斜誤認為是兩層礦;另如對成礦有利或破壞礦體的斷層研究不清,這些都影響礦床資源儲量的估算。
(2)工程式控制製程度,確定的勘探類型是否合適?工程間距是否控制住礦體的產狀、形態、厚度、品位變化情況,這都影響礦床資源儲量數據的正確和可靠程度。
(3)勘探工作質量,如坑、鑽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采樣化驗有無問題,內外部檢查如何?是否存在誤差,這也都影響資源儲量的估算結果。
(4)礦石的選冶性能試驗結果如何?將來能否開采利用?如東川氧化銅礦、墨江硅酸鎳礦、袁家村鐵礦,雖已提交勘探報告,但選冶工藝未解決,礦山不能開采利用。
(5)開采技術條件如何?如河北司家營鐵礦,是大水礦床,開采困難,勘探了也不能利用。
(6)礦床開發經濟技術條件如何?是否做過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要作出將來礦山開采經濟效益的評價。
(7)資源儲量估算,是否有正式批准下達的工業指標?選擇估算方法是否合適?各項參數的確定是否正確?礦體的連接外推是否合理等。
在報告評審中抓住了以上問題,基本上評審通過的報告是可靠的,因為上述問題都是關繫到報告質量,也是影響礦床資源儲量和礦山能否開采利用的主要問題。
② 工程地質勘探報告由誰提供
建設單位委託地勘單位做,地勘做好後直接交給建設單位,然後建設單位再給設計單位。
③ 審查地質勘查報告主要看哪些內容
對.每個地區都有施工圖審查機構的.有專門審勘察類的.
審核通過的報告才具有效應,甲方單位才能以此作為報建,設計單位以此報告作為設計依據。
④ 有哪個文件要求施工之前必須做地質勘查報告
《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列》、《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規范》專等
施工圖設屬計前必須進行施工圖設計勘察
初步設計前進行初步勘察
在施工圖前的規劃、可研、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勘察,勘察深度國家相關規范都要詳細規定,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施工前必須要有經過國家行業審查部門出具的施工圖審查合格證書,否則屬於違法行為,發生重大事故的,追究刑責。
⑤ 工程勘察成果報告是不是就是地勘報告
最後正式的成果應該是地勘報告,但是工程中期可以要求勘察單位提交中間報告,用於初步設計。
⑥ 順德哪個部門地質勘探報告審查費
不屬於。房屋建築與市政基礎設施施工圖審查情況備案資料(包括勘察、專設計施工圖設屬計文件審查結果及審查意見、答復意見,民用(居住或公共)建築節能設計審查備案表)是報建的一個材料而已,施工圖紙審查費不是建設局收的,是施工圖審查機構收取的
⑦ 地勘報告需通過政府什麼部門的審核
當地圖審中心或者建委
⑧ 地質勘查報告的內容有哪些
第一章緒言
一、工作目的和任務
二、位置交通及自然經濟地理概況
三、以往地質工作評述
一以往基礎地質工作
二以往礦產勘查開發工作
三以往其它地質工作
四、本次工作情況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礦產地質填圖
二物探工作
三化探工作
四遙感調查工作
五礦產檢查工作
六綜合研究工作
七本次工作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成礦地質條件
一、區域地質背景
二、地層條件
三、岩漿岩條件(火山岩和侵入岩)
四、構造條件
五、變質作用條件
第三章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及遙感特徵
一、地球物理特徵
一物性特徵
二地球物理場特徵
三地球物理異常特徵
二、地球化學特徵
一地球化學場特徵
二地球化學異常特徵
三、遙感異常特徵
第四章區域礦產
一、概況
二、金屬礦產礦床(點)地質特徵
三、非金屬礦產礦床(點)地質特徵
四、能源礦產礦床(點)地質特徵
第五章礦產檢查
一、礦產檢查工作分述
二、新發現礦產地各論
第六章成礦規律與礦產預測
一、成礦規律
一礦床(點)空間展布特徵
二成礦時間演化規律
三成礦區(帶)的劃分
二、主要礦種的找礦模型
一控礦地質因素分析
二找礦標志分析
三找礦模型建立
三、礦產預測
一遠景區的圈定
二遠景區分類及特徵
三找礦靶區的優選及特徵
四礦產資源遠景評價
第七章工作方法及質量評述
一、地質填圖工作
二、物探工作
三、化探工作
四、遙感工作
五、礦產檢查工作
六、探礦工程
七、其它工作
第八章結論
一、主要成果
二、存在問題
三、今後工作建議
⑨ 審查地質勘查報告主要看哪些內容
區域地質調查、地球化學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遙感和礦產勘查鄧不同回類別的勘查報告答審查重點差別較大,意見格式也不一樣。主要審查內容有:
1. 審查依據;
2. 工作方法技術是否滿足標准、規范和設計書的要求,工作質量檢查驗收結果如何;
3. 完成的實物工作量是否達到設計書的要求;
4. 工作成果是否達到目標任務的要求,主要成果是什麼,有什麼創新成果;
5. 報告章節是否齊全,圖件編制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6.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7. 結論與成果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