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與地理信息科學
『壹』 地理科學與地理信息科學有什麼區別
地理科學專業一般是師范類專業,這個專業主要對口中小學地理教師回。地理科學專答業的專業課廣而不精,有《土壤學》、《地理科學導論》、《地球概論》、《氣象學與氣候學》等等,還有師范類專業課。
地理信息科學不是師范類專業,而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專業,主要偏向地圖、衛星、遙感這一塊,把自然地理與計算機繪圖結合起來,研究GIS、GPS和RS的。專業課程包括自然地理學綜合基礎、地圖學、計算機編程等。
地理科學專業會涉及到地理信息科學的一部分,但都很基礎。地理信息科學是把地理信息系統深入研究的。
『貳』 地理信息科學這個專業好嗎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以前叫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應用比較廣,這個專業是地理和計內算機的交叉學科,要容求計算機的能力要高於地理,尤其編程能力,或二次開發能力要高,所以很多公司寧可要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不願要地理信息科學的學生。但是名校中的地理信息專業是就業熱點,比如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北師大,北大,學生能力強,學校實力強,就業率很高,但普通院校就不敢恭維。我是東師地信專業畢業的,東師地信在全國排名十名左右,但是就業不好,一半考研一半改行,考研那部分人畢業還是有一部分改行了。就是學不好,而且能人多。因為是師范學校,改行大多當地理教師了。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考名校的地信,而且大學期間要努力學習培養自己實踐能力
『叄』 我想問一下,地理信息科學的就業方向及前景
就業方向:
1、地理信息專業可以到各個地方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工作。
2、也可以到測繪相關的公司工作,比如南京的城市勘測院、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
3、公司方面超圖、四維數碼、東方道爾、南方測繪。
4、還可以到交通、環境等與地理信息相關較大的單位公司工作。
前景:
作為大學教育的一個專業,地理信息系統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在國外的許多大學,而我國現有140所高校開設有該專業,從事地理信息系統設計開發的高級人才供不應求。隨著國家各個部門信息化的進程,以及國內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開發的高科技企業的增多和發展壯大,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還將增大,缺口也將擴大。信息革命的浪潮方興未艾,信息社會正朝我們一步步走來,我國已將信息產業列入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信息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統產業必將獲得巨大發展。可以預見,未來的地理信息系統產業將為該專業學子提供更多現代化的、高收入的、令人羨慕的就業崗位。據統計,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地區有:北京、武漢、廣州、福州平均薪酬在4575元。
『肆』 地理信息系統與地理信息科學有啥區別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地理信息科學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與地理信息系統相比,它更加側重於將地理信息視作為一門科學,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實現,主要研究在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存儲、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包括: 1)分布式計算 2)地理信息的認知 3)地理信息的互操作 4)比例尺 5)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未來 6)地理數據的不確定性和基於GIS的分析 7)GIS和社會 9)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中的空間分析 10)空間數據的獲取和集成等等 地理信息科學在對於地理信息技術研究的同時,還指出了支撐地理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隨著以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核心的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其間的相互滲透,逐漸形成了3S集成化技術系統,為解決區域范圍更廣,復雜性更高的現代地學問題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技術保證。七十年代以來,由於整個人類社會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各方面的問題,逐漸開始重視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以及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方面的研究,這兩個方面的推動,最終促成了地球信息科學的產生。 地球信息科學以信息流的手段研究地球系統內部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人流的運動狀態和方式,它由三部分組成,「地球信息學」是其理論研究的主體,「地球信息技術」是其研究手段,「全球變化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是其主要應用領域。
『伍』 地理科學與地理信息科學,區別在哪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地理信息科學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與地理信息系統相比,它更加側重於將地理信息視作為一門科學,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實現,主要研究在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存儲、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包括: 1)分布式計算 2)地理信息的認知 3)地理信息的互操作 4)比例尺 5)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未來 6)地理數據的不確定性和基於GIS的分析 7)GIS和社會 9)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中的空間分析 10)空間數據的獲取和集成等等 地理信息科學在對於地理信息技術研究的同時,還指出了支撐地理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隨著以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核心的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其間的相互滲透,逐漸形成了3S集成化技術系統,為解決區域范圍更廣,復雜性更高的現代地學問題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技術保證。七十年代以來,由於整個人類社會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各方面的問題,逐漸開始重視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以及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方面的研究,這兩個方面的推動,最終促成了地球信息科學的產生。 地球信息科學以信息流的手段研究地球系統內部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人流的運動狀態和方式,它由三部分組成,「地球信息學」是其理論研究的主體,「地球信息技術」是其研究手段,「全球變化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是其主要應用領域。
『陸』 地理信息系統與地理信息科學的區別急!!!!!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地理信息科學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與地理信息系統相比,它更加側重於將地理信息視作為一門科學,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實現,主要研究在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存儲、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包括:
1)分布式計算
2)地理信息的認知
3)地理信息的互操作
4)比例尺
5)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未來
6)地理數據的不確定性和基於GIS的分析
7)GIS和社會
8)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中的空間分析
9)空間數據的獲取和集成等等
地理信息科學在對於地理信息技術研究的同時,還指出了支撐地理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隨著以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核心的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其間的相互滲透,逐漸形成了3S集成化技術系統,為解決區域范圍更廣,復雜性更高的現代地學問題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技術保證。七十年代以來,由於整個人類社會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各方面的問題,逐漸開始重視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以及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方面的研究,這兩個方面的推動,最終促成了地球信息科學的產生。
『柒』 我是環境與規劃學院的學生,現在還沒有分專業,請問有識之士我是選擇環境工程還是地理信息系統還是調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城鎮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雜訊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監測和分析、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測量學、水力學與水泵、水處理微生物學、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測量實習、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習、水力學實驗、微生物實驗、環境監測實驗、水處理實驗、空氣污染控制實驗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環境工程 安全工程 災害防治工程 水質科學與技術 給水排水工程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風能與動力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城市規劃 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統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遙感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只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有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開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鄰專業如地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測繪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知識產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地理學、地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技術、資料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應用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根據課程要求,最好從一年級時便安排教學實習,也可到高年級時安排。包括室內與野外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或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地理科學 資源環境與城市規劃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 系統理論 系統科學與工程 土地資源管理
目前來看,環境工程就業形勢不太好,尤其是女生。有一些當時的本
科同學讀研了,當時她們讀研是因為不好找工作,讀了研還是不好找工作。其實,除了特別吃香的專業外,大部分專業的同學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也不能因為不好
找工作就不讀研了。我建議,如果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就去讀環境工程專業的研究生。
但在讀的過程中,目標一定要明確,想好畢業後想做什麼,選課、日常的學習和實踐活動
要針對鎖定的目標。
其實學環境工程的女孩子畢業後爭取去設計院就可以了,待遇不高但很穩定。
地理信息系統還可以,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需要地理知識的方面黑很多,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選擇專業有個前提,就是一定要選自己感興趣的,自己願意學的,許多的同學選擇專業學習一段時間後,就放棄了,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實際上對這發面是不感興趣的,所以選擇千萬要慎重!!!
『捌』 地理科學與地理信息科學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就業區別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畢業生能在城鄉建設、國土規劃、土地管理、自然資源與旅遊資源開發管理、環境保護、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大型企業等部門從事規劃管理工作,亦可繼續深造。各級政府規劃管理部門、國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建設部門,從事規劃設計、國土資源評價及資源信息化管理、環境評價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機構。也可進一步深造,報考地理學、城鄉規劃和區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等學科點碩士學位授予權。在我國,如何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的問題,已經被作為基本國策提出,三者成為各級政府施政綱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研究的內容就是通過城鄉規劃和管理,合理利用資源和環境,促進城鄉人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專業的社會需求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旺盛勢頭。據統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地區有:1、北京、2、成都、3、廣州、4、南京、5、寧波、6、合肥,平均薪酬在4500元。
地理科學與地理信息科學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是地理科學類中重要的專業,就業率很高,但是就現今來看社會需求這方面的人才有限,報考此專業的考生要慎重。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理信息系統和地圖學、遙感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只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有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地理信息科學培養基礎理論扎實,系統掌握現代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和方法,能從事地球空間信息工程、3S集成(GPS、GIS、RS)、空間數據無線網路傳輸、數據信息可視化等領域科學研究、應用研究、教學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科技人才。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與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的相關部門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畢業生可從事地球空間信息工程、空間數據無線網路傳輸、數據信息可視化等領域科學研究、應用研究、教學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就業前景
作為大學教育的一個專業,地理信息系統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在國外的許多大學,而我國現有140所高校開設有該專業,從事地理信息系統設計開發的高級人才供不應求。隨著國家各個部門信息化的進程,以及國內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開發的高科技企業的增多和發展壯大,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還將增大,缺口也將擴大。信息革命的浪潮方興未艾,信息社會正朝我們一步步走來,我國已將信息產業列入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信息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統產業必將獲得巨大發展。可以預見,未來的地理信息系統產業將為該專業學子提供更多現代化的、高收入的、令人羨慕的就業崗位。據統計,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地區是:北京。在"地理科學類"中排名第 1。
據統計,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地區有:1、北京、2、武漢、3、廣州、4、上海、5、成都、6、杭州、7、南京、8、鄭州、9、朝陽、10、福州,平均薪酬在4575元。
『玖』 地理信息系統屬於哪個專業類別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屬於理科。
地理信息系統是近20年來新興的一門集地理學、計算機、遙感技術和地圖學於一體的邊緣學科。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主要培養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畢業生可報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空間信息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測繪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專業碩士研究生。
(9)環境工程與地理信息科學擴展閱讀:
就業前景
1、作為大學教育的一個專業,地理信息系統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出現在國外的許多大學,而我國只有不到140所高校開設有該專業,所以從事地理信息系統設計開發的高級人才已經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2、隨著國家各個部門信息化的進程,以及國內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開發的高科技企業的增多和發展狀大,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還將增大,缺口也將擴大。
3、畢業生可在與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的相關部門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
『拾』 地理科學與地理信息科學有什麼區別
地理信息系統(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地理信息科學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與地理信息系統相比,它更加側重於將地理信息視作為一門科學,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實現,主要研究在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存儲、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包括:
1)分布式計算
2)地理信息的認知
3)地理信息的互操作
4)比例尺
5)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未來
6)地理數據的不確定性和基於GIS的分析
7)GIS和社會
8)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中的空間分析
9)空間數據的獲取和集成等等
地理信息科學在對於地理信息技術研究的同時,還指出了支撐地理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
隨著以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核心的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其間的相互滲透,逐漸形成了3S集成化技術系統,為解決區域范圍更廣,復雜性更高的現代地學問題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技術保證。七十年代以來,由於整個人類社會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各方面的問題,逐漸開始重視全球變化(Global Change)以及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方面的研究,這兩個方面的推動,最終促成了地球信息科學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