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星島的地理位置

星島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7 10:56:27

❶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新加坡擁有眾多值得探索的綠色自然景區,比如:新加坡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佔地面積 74 公頃的新加坡植物園,吸引著自然愛好者前來探索。最著名的綠色景觀區已有 150 多年的歷史,其內生長著包括自然遺產的樹木在內的 2700 多種植物種類和雜交植物。列為自然遺產的樹木是一種受保護的成齡樹。

南部山脊包括花柏山公園、直落布蘭雅山公園、園藝園林 (HortPark)、肯特崗公園 (Kent Ridge Park) 和拉柏多自然保護區 (Labrador Nature Reserve)。沿著這些步道和小徑,觀鳥者可隨時在廣闊的自然棲息地中捕捉到各種鳥兒的英姿。而處處美麗的動植物和自然生態,也會讓攝影愛好者彈指間的相機快門停不下來。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

新加坡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星島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新加坡的早期文明:

雖然有關新加坡最早的歷史記錄,因年代久遠而難以追溯,但公元三世紀的中國史料曾將其描述為「蒲羅中」,意為「半島末端的島嶼」。到了公元 1298-99 年,首批移民落戶此處,並將城市命名為淡馬錫 (Temasek),爪哇語意為「水鎮」。

傳說公元 14 世紀,當巨港(即室利佛逝首都)王子山尼拉·烏他馬 某天外出狩獵時,看到一隻從未見過的動物。他認為這是一個吉兆,於是決定在這個發現動物的地方建一座城市,稱它為「獅城」或「新加坡拉」(Singapura),這個名字源於梵文中的「simha」(獅子)和「pura」(城)二字。

此後,古老的獅城相繼由五位國王統治。由於獅城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是海上航線的天然交匯點,因此很快就崛起成為繁榮的海上貿易中心,中國平底帆船、阿拉伯三角帆、葡萄牙戰艦和布吉縱帆船等都途徑此地。

❷ 新加坡的具體位置在哪裡啊

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梵文意為獅子城,又因國土小如星斗,故稱星洲、星島。新加坡國土總面積618平方千米,人口約有270萬,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這4369人。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1965年獨立後,立足本國實際,因地制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究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發揮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這個有利因素,成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的典型國家。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領土由新加坡島和附近54個小島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稱「東方十字路口」。北面與馬來半島隔著寬僅1.2千米的柔佛海峽,西邊有長堤相連,交通便利;在南面隔著新加坡海峽同印度尼西亞相望,海峽長105千米,寬1.7千米,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發展經濟
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貧乏,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經濟,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主要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和水文條件十分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1億噸以上,居世界前列,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於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為基礎,從鄰國大量進口各類初級產品,匯總、分級、包裝後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
2、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 新加坡四面環海,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的工業部門具有世界意義。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造船業為傳統的優勢部門,不僅能修造繁多的各項船舶,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工業以製造業為中心轉向技木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等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發展重點又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上,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以適應改革工業結構的需求。
3、投資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國民素質較高等特點,使外國資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雲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於倫敦、紐約和香港,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國際旅遊和會議中心 就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而言,新加坡並不具備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但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遊「外交」活功,從而吸引大量外國遊客旅遊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總之,新加坡利用本國特殊的地理條件,揚長避短,引進和運用外國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成功道路不僅為類似新加坡這樣的島國提供了發展模式,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當然,由於新加坡在許多方面對外國依賴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

❸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人種、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

新 加 坡 概 況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國名來由: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獨立日:8月9日(1965年)

國旗: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國花:以一種名為卓錦·萬代蘭的胡姬花為國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卓錦·萬代蘭是由卓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徵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國家政要:總統納丹(s.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總理吳作棟(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11月辭去總理職務,改任內閣資政。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農歷新年;中秋節:農歷8月15;開齋節: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大寶森節:泰米爾歷的1、2月間;蹈火節:10、11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聖誕節:12月25日;復活節:3月21日月圓後的周日。

自然地理: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人口: 321.75萬(1999年6月),其中華人佔77.2%;馬來人佔14.1%;印度人佔7.4%,其餘為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人。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國語為馬來語。英語為行政用語。無國教。華人和斯里蘭卡人多信佛教,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簡史:古稱淡馬錫。8世紀建國,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紀至19世紀初為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新,與柔佛蘇丹訂約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其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46年英國將其劃為直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英國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頒布「緊急法令」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並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政治: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顧問理事會受委向總統提供咨詢與建議。總統在行使某些職權,如主要公務員任命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議會稱國會,實行一院制。議員由公民投票選舉產生,任期5年。

經濟: 新加坡的傳統經濟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以煉油、石油化工、修造船為主,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尼和澳大利亞進口。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貨幣名稱:新加坡元(簡稱新元)

新聞出版: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此外還有泰米爾文報《泰米爾日報》。廣播電台於1936年開播,1959年1月起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新加坡廣播電台擁有並經營12個國內電台和3個國際電台。新加坡電視機構擁有並經營2個頻道,一個播送華文節目,另一個播送英文節目,每天播送24小時。12電視私人公司經營2個頻道,一個主要為馬來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務,另一個主要播送體育及文藝節目。1995年有線電視網開通,用戶可接收30多個頻道、10餘個國家的電視節目。1995年開通衛星電視。

外交:立足東盟,將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國的合作關系;奉行「大國平衡」政策,積極開展經濟外交。

與中國關系:1980年6月14日,中國政府和新加坡政府關於互設商務代表處協議在北京簽字,次年9月兩國商務代表處正式開館。1990年10月3日,中新兩國建交。

❹ 新加坡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有哪些

(1)從與東南亞諸國相關位置看,新加坡地處物產富饒的東南亞中心,可稱為「版物產集散地,權貨物轉運站」
(2)從海陸位置看,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東口,處在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運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又有天然良港有利於各國船舶的停靠、中轉。
(3)從緯度位置看,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屬熱帶雨林氣候,風光優美,有利於發展旅遊業
除此以外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優越性還有:勞動力眾多、民族獨立等

❺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屬於哪個大洲

新加坡是一個亞洲國家。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版,北隔狹窄的柔權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民丹島和巴淡島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

❻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誰給我簡單的介紹下呀!

  1. 環境

    地處赤道的新加坡,屬於典型的熱帶海洋型氣候,無明顯的四季之分,全年氣溫變化小。年均溫度在23—31攝氏度之間,一整年都比較溫暖。


  2. 歷史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當時該島已有馬來人居住。公元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記載有「拘利正東行,極犄頭海邊有居人,名蒲羅中國」。蒲羅中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名稱。公元14世紀時,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爪哇語:Temasek)。


    1819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雇員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最初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1867年,新加坡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和檳城、馬六甲並列一個轄區,直接受英國統治。


    1942年2月15日(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佔領新加坡,並將之更名為「昭南島」。1945年9月12日,日軍宣布投降,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


    1965年8月9日,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憲,解除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關系,使其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建國後,新加坡尋求國際承認,於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聯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也協立東盟組織。


    建國後新加坡開始一連串的措施,發展工業及經濟。經濟上取得高速發展,很快成為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轉口貿易中心,成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3. 民族

    本地居民(本國公民及永久居民的總稱)中,華人佔74.2%,馬來人佔13.4%,印度裔(以泰米爾人居多)佔9.2%,而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則佔3.2%。新加坡的華人則大部分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


  4. 節日

    【農歷新年】 (農歷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每逢華人農歷新年期間,新加坡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妝藝大遊行是其中的重頭戲,類似於大型狂歡節的街頭遊行。


    【衛塞節 Vesak Day 】(農歷四月十五)


    佛教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是紀念佛祖誕生、成道和圓寂的節日。慶祝活動的壓軸大戲是在街道上進行的燭光遊行。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


    在此期間,新加坡的華人都會拜祭亡魂。一到入夜時分,人們就以活潑布袋戲、現場勁歌熱舞等歌台表演來酬神祭鬼。


    【開齋節 Hari Raya Puasa 】(回歷10月新月出現之時)


    伊斯蘭教節日,經過了齋月30天從黎明到黃昏的齋戒後,穆斯林們將熱烈慶祝開齋節的頭三天。


    【哈芝節 Hari Raya Haji 】(伊斯蘭歷每年的12月10日)


    又稱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新加坡男性回教徒在這一天前往回教堂進行早祈禱,儀式結束後,他們會宰殺牛羊,獻祭給真主。並將屠宰後的牛羊肉分發給回教社群家庭,尤其是較為貧困弱勢者,以示分享。


    【屠妖節 Deepavali 】(公歷10、11月間)


    印度教教徒最為看重的節日,相當於新年。在迎來屠妖節之前,小印度的大街小巷都會張燈結綵,還有各類文化活動,如印度文物及工藝品,街頭遊行,跨年音樂會等等。


    【聖誕節 】(12月25日)


    新加坡的聖誕節節慶活動可長達一個月,整個城市的各大角落都會披上聖誕裝飾。大商場會紛紛打折促銷,各路街頭賣藝人集中在烏節路上為路人表演。


  5. 宗教文化

    新加坡提倡宗教與族群之間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確認新加坡為多宗教國。當中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人口的83%。新加坡同時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也因此匯集了世界上多種宗教,佛教為新加坡第一大宗教,其他宗教依人口多寡分別為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伊斯蘭教、道教和印度教。佛家與道教的信徒多為華人,具有馬來或巴基斯坦血統的民眾基本為穆斯林,另外也有一部分印度血統的穆斯林,印度教則基本上是印度族裔。除以上主要宗教外,還有錫克教、猶太教、拜火教。


  6. 地理氣候

    新加坡大小島嶼共有60多個,地勢起伏和緩,主島新加坡島占總面積的90%以上。北部建有新柔長堤,西部有第二通道,兩者成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柔佛間的聯系通道。新加坡島以外較大的島嶼有裕廊島、德光島、烏敏島及聖淘沙,地理最高點為武吉知馬,海拔166m。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長夏無冬,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年平均溫度在24攝氏度至34攝氏度之間:最冷月為1月,但平均低溫也攝氏23度左右;到了4月至5月這段期間,氣溫會有輕微回升,雨量也會增多。新加坡的濕度較高,每日平均相對濕度早上為79%,下午為73%。降雨充足,也常有雷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到1月為雨季,受較潮濕的季風影響,雨水較多。此外,新加坡由於在數十年來市區發展迅速,使全國皆受熱島效應影響下,平均溫度也比鄰近熱帶城市明顯更高。

❼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是什麼樣的

早在1921年日英同盟來將要源壽終正寢時,英國決定在新加坡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並把這個海軍基地作為英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進行軍事部署的總根據地。

新加坡原為馬來亞的一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最南端,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入口處,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海空交通中心。

❽ 新加坡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抄北緯1°18′,襲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的民丹島和巴淡島等島嶼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9.1平方公里[6] ,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標准時間為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❾ 新加坡位於中國什麼方向

新加坡在中國的南部,大概在雲南昆明的南邊。

新加坡的面積非常小,即使在世界內地圖上看,也容只能看到一個小點,因此很難找到。它在中國的南邊,靠近赤道,馬來西亞的南端,位於赤道以北 136.8公里,東經 103° 38´至東經 104°6´,北緯 1°09´至 1°29´,與中國昆明經度相近。如下圖所示。

(9)星島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8世紀新加坡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參考資料

網路-新加坡

❿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北緯1°18′,東經103°51′,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在北部和西部邊境建有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的民丹島和巴淡島等島嶼都有輪渡聯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8.3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全國由新加坡島、聖約翰島、龜嶼、聖淘沙、姐妹島、炯島等六十餘島嶼組成,最大的三個外島為裕廊島、德光島和烏敏島。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標准時間為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新加坡:

  • 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 新加坡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