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理位置面積
1. 福建地理位置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陸域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人口3488萬,現有9個設區市,下設14個縣級市,45個縣和26個市轄區。。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福建成為歷史上我國對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為「海上絲綢之路」 的開闢作出了重要貢獻。宋元時期,泉州已取代杭州、四明(今寧波)、廣州成為全國最繁榮的對外貿易中心,是當時世界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和中國伊斯蘭教等文化勝地。明萬曆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多由福建出海。鴉片戰爭後,福州、廈門被辟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福建與廣東一道作為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以及對外開放和進行綜合改革實驗的地區,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福建深水海港、國際航空港和陸上鐵路、公路等綜合運輸網路的逐步完善,未來福建仍將作為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門戶發揮重要作用。
2. 福建的地理位置和氣候
福建地理位置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陸域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人口3488萬,現有9個設區市,下設14個縣級市,45個縣和26個市轄區。。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福建成為歷史上我國對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為「海上絲綢之路」 的開闢作出了重要貢獻。宋元時期,泉州已取代杭州、四明(今寧波)、廣州成為全國最繁榮的對外貿易中心,是當時世界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和中國伊斯蘭教等文化勝地。明萬曆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多由福建出海。鴉片戰爭後,福州、廈門被辟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福建與廣東一道作為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以及對外開放和進行綜合改革實驗的地區,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福建深水海港、國際航空港和陸上鐵路、公路等綜合運輸網路的逐步完善,未來福建仍將作為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門戶發揮重要作用。
福建氣候
福建省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西北有山脈阻擋寒風,東南又有海風調節,溫暖濕潤為氣候的顯著特色。年平均氣溫15℃-22℃,從西北向東南遞升。一月5℃-13℃,七月25℃-30℃。極端最低氣溫-9.5℃(1961年1月18日,泰寧;1967年1月16日,屏南);極端最高氣溫為43.2℃(1967年7月17日,福安)。無霜期240-330天,木蘭溪以南幾乎全年無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沿海和島嶼偏少,西北山地較多1963年9月13日馬祖降水380毫米,為本省日降水量最高記錄。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風,常有暴雨。春旱、暴雨後的洪水及台風造成的災害需注意預防。
3. 福建在中國地圖的哪個位置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專海峽屬,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
4. 關於福建的地理知識和介紹
1、位置境域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33′至28°20′、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2、地形地貌
福建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
3、氣候
福建靠近北回歸線,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暖熱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全省70%的區域≥10℃的積溫在5000-7600℃之間,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4、水系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眾多,河網密度達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賽江)發源於浙江,汀江流入廣東外,其餘都發源於境內,並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閩江、九龍江、晉江、交溪、汀江5條。
福建,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福建省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下轄9個省轄市,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
(4)福建地理位置面積擴展閱讀:
福建的自然資源:
1、土地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2010年全省土地總面積1239.34萬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1095.55萬公頃,建設用地面積72.92萬公頃,未利用地面積70.87萬公頃。農用地中,耕地面積133.85萬公頃。
2、海洋
陸地海岸線長達3752千米,居全國第二;海岸線曲折率1:7.01,居全國第一位。曲折的海岸線形成大小港灣125個,其中深水港灣22處,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東山灣、廈門灣、湄洲灣、興化灣、羅源灣、三沙灣、沙埕港等7個,重要的海港有福州港、廈門港、泉州港等。
3、森林
福建的森林覆蓋率為65.95%,居全國首位。擁有1.15億畝的森林面積,全國六大林區之一。有的已辟為自然保護區,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護區、建甌萬木林保護區、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福建林區可分為中西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和東部亞熱帶季風雨林區。
4、礦產
福建省屬於環太平洋成礦帶中的重要成礦區之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截至2001年底,福建省已發現礦種118種,主要礦產有鐵、錳、銅、鉛鋅、鎢、鉬、鈮鉭、金、銀、無煙煤、石灰岩、螢石、葉蠟石、石英砂、高嶺土、飾面用花崗岩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建
5. 福建各地市的面積各有多大
福州為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7′。東瀕東海,與台灣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別與寧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市人民政府駐地鼓樓區烏山路。現轄五區、六縣、兩個縣級市和一個經濟區,即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5個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6個縣,福清、長樂2個市和琅岐經濟區。全市土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181平方公里,至2007年底建成區范圍面積182.36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年全市常住總人口約683萬人,其中市區常住總人口290萬人。全市戶籍總人口約635.95萬人,其中市區戶籍總人口約186.68萬人。全市設34個街道辦事處、105個鎮,48個鄉(含2個民族鄉和馬祖鄉),2795個村(居)委會、社區居委會。
廈門市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面積:1569平方千米,是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同時也是全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位於福建東南部,西部與漳州毗鄰,北接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寧德市地理位置:寧德市位於東經118°32'~120°44'、北緯26°18'~27°4'之間,屬於福建省,南連福州,北接浙江,西鄰南平,東面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中心城市。全市現轄蕉城區、福安、福鼎兩市和霞浦、柘榮、壽寧、古田、屏南、周寧六縣。土地面積1.34萬平方公里,直接相鄰的海域面積4.46萬平方公里。
6. 福建地理概況有哪些
福建簡稱「閩」,地處祖國的東南,素有「東南山區」之稱。
她西負武夷山脈,東臨大海巨濤,與祖國的寶島台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獨特而優越。境內群山連綿,林海廣袤,海岸曲折,良港眾多,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如春,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加上悠久的歷史,眾多的名勝古跡,美麗的自然風光,使福建成為一個十分有特色的旅遊地區。
福建是中國最早對外交往的基地和窗口之一。泉州港(刺桐港)早在宋元就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泉州因此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目前,廈門港是福建最大的港口,廈門、福州被定為台灣同時「落地簽注」的口岸,同時又是台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試點口岸。
全省森林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居全國首位。武夷山、龍岩梅花山、三明格氏拷林和龍棲山、建鷗萬木林等自然保護區都保存有連片的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福建都有比較深厚的基礎,另外,福建還有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道教。
福建木偶戲頗負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戲」和泉州「提線木偶戲」為最。
福建的飲食獨具特色。以福州菜和閩南菜力代表的閩菜,是全國八人名菜之一。其中閩菜精品「佛跳牆」、「雞湯永海蚌」等,列為國宴佳看。福建還有品類眾多的地方風味小吃。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大紅袍」是烏龍茶的伎伎者,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福建盛產荔枝、龍眼、批把、香蕉、柑桔等。
福建一年四季有不謝之花,尤其是漳州水仙花,有「凌波仙子」之譽。有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福州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軟木畫等。
福建省內群山連綿,海岸曲折,氣候溫和濕潤,青山綠水,四季如春,加之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使福建成為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武夷山是境內的名山。閩西和閩東山區分別為客家人和畲族人的聚居地,他們仍保留了不少傳統風俗,民風淳樸。沿岸島嶼星羅棋布,風光綺麗,其中鼓浪嶼被譽為「海上花園」,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福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約佔全省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五,主要集中於西部和中部。
西部有武夷山脈、杉嶺山脈,中部則有戴雲山、洞宮山、博平嶺、鷲峰山、太姥山等。
福建擁有長達三千三百多公里的海岸線,漫長的海岸線分布不少旅遊景區,如以風動石馳名的東山系,有「海上花園」之稱的廈門鼓浪嶼,以老君岩聞名的泉州清源山,惠安系的石城,以及東北海濱區寧德、霞浦等。此外,沿岸還有不少海蝕岩洞、摩崖石刻、古寺廟。
閩西和閩東山區分別為客家族和畲族的聚居地,也是別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7. 福建地理概況有哪些
福建簡稱「閩」,地處祖國的東南,素有「東南山區」之稱。她西負武夷山脈,東臨大海巨濤,與祖國的寶島台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獨特而優越。境內群山連綿,林海廣袤,海岸曲折,良港眾多,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如春,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加上悠久的歷史,眾多的名勝古跡,美麗的自然風光,使福建成為一個十分有特色的旅遊地區。
福建是中國最早對外交往的基地和窗口之一。泉州港(刺桐港)早在宋元就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泉州因此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目前,廈門港是福建最大的港口,廈門、福州被定為台灣同時「落地簽注」的口岸,同時又是台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試點口岸。
全省森林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居全國首位。武夷山、龍岩梅花山、三明格氏拷林和龍棲山、建鷗萬木林等自然保護區都保存有連片的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福建都有比較深厚的基礎,另外,福建還有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道教。
福建木偶戲頗負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戲」和泉州「提線木偶戲」為最。
福建的飲食獨具特色。以福州菜和閩南菜力代表的閩菜,是全國八人名菜之一。其中閩菜精品「佛跳牆」、「雞湯永海蚌」等,列為國宴佳看。福建還有品類眾多的地方風味小吃。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大紅袍」是烏龍茶的伎伎者,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福建盛產荔枝、龍眼、批把、香蕉、柑桔等。福建一年四季有不謝之花,尤其是漳州水仙花,有「凌波仙子」之譽。有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福州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軟木畫等。
福建省內群山連綿,海岸曲折,氣候溫和濕潤,青山綠水,四季如春,加之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使福建成為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武夷山是境內的名山。閩西和閩東山區分別為客家人和畲族人的聚居地,他們仍保留了不少傳統風俗,民風淳樸。沿岸島嶼星羅棋布,風光綺麗,其中鼓浪嶼被譽為「海上花園」,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福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約佔全省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五,主要集中於西部和中部。西部有武夷山脈、杉嶺山脈,中部則有戴雲山、洞宮山、博平嶺、鷲峰山、太姥山等。
福建擁有長達三千三百多公里的海岸線,漫長的海岸線分布不少旅遊景區,如以風動石馳名的東山系,有「海上花園」之稱的廈門鼓浪嶼,以老君岩聞名的泉州清源山,惠安系的石城,以及東北海濱區寧德、霞浦等。此外,沿岸還有不少海蝕岩洞、摩崖石刻、古寺廟。
閩西和閩東山區分別為客家族和畲族的聚居地,也是別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8. 福建的地理位置好嗎
福建省的地理位置?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福建與台灣淵源流長,關系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土地:陸地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陸域的80%,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線總長6128公里,其中大陸線3324公里,居全國第二位。大小島嶼1546個,佔全國1/6,擁有廈門灣、福州灣、湄州灣、沙埕港、三都澳等眾多天然良港。
氣候:
福建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2004年平均氣溫15.3-21.9度,平均降雨量930-1843毫米,是全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福建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18種(含亞礦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地熱等2種,金屬礦產31種,非金屬礦產82種,水氣礦產1種.金、銀、鉛、鋅、錳、高嶺士、水泥石灰岩、花崗石材、明礬石、葉臘石、 硫等礦產儲量也較大。石英砂儲量、質量冠於全國。
生物資源:福建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面積1億多畝,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樹木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首位。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有內陸養殖面積和可作業海洋漁場面積分別約1000平方公里和12.5萬平方公里。有魚類750多種,佔全國海洋魚類種數的一半。尤其是水產品資源種類繁多,現有品種佔世界50%以上,水產品總量居全國第三位,人均佔有量居全國第一位。
水資源:境內河流密布,水利資源豐富。全省擁有29個水系,663條河流,內河長度達13569公里,河網密度之大全國少見。水力理論蘊藏量1046萬千瓦,可裝機容量705萬千瓦,居華東之首。
旅遊資源: 全省人文薈萃,擁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擁有一大批影響日益擴大的旅遊品牌,包括山與水完美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素有海上花園、音樂島美譽的鼓浪嶼,情系海峽西岸、凝聚世界華人的湄州媽祖朝聖文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風情獨具特色的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世界獨一無二的山村民居建築福建土樓,著名的革命聖地上杭古田會址,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搖籃曇石山文化遺址,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寧的白水洋奇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漳州火山公園等旅遊品牌和一大批風景名勝區。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區、蘇區,閩西、閩東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當年中央蘇區有10個縣在福建,老區分布在62個縣(市)。
人口統計:福建省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為3511萬人
9. 福建的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福建面積 :12.4萬平方千米 ;
福建全省陸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海域回面積13.6萬平方公里。答
人口 :3911萬(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福建的民族組成比較單一,漢族占總人口的97.84%,畲族為最主要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1%,還有少量回族、滿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為近現代遷居而來,比重極小。
(9)福建地理位置面積擴展閱讀
2017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391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3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8%,比上年末提高1.2個百分點。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7.78%,比上年末提高2.2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8.4萬人,出生率為15.0‰;死亡人口24.1萬人,死亡率為6.2‰;自然增長率為8.8‰。
10. 福建面積「最大的」城市在哪裡面積有多大呢
福建是中國沿海經濟強省,其GDP總量已達到35804億元,人均GDP總量已達到91546.9元。 福建目前轄9個主要城市,大部分城市實力雄厚。 按城市面積盤點的話,福建面積的第一大城市是多少?有多大? 其實南平是福建面積的第一大城市。 其面積約2.63萬平方公里,這個面積水平比兩個福州大。 但是,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是最引人注目的。 南平可以在面積方面居全省第一位,但其經濟發展相當緩慢。
但是在經濟時代,南平的地位確有點尷尬。 不僅全省倒數第一,而且不能每年增速。 但在小說中,南平經濟不走不是缺點,而是優點。 南平國內山峰聳立,低山廣布,溪谷和山間小盆地錯落,具有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徵,素有福建谷倉、南方林海、中國竹鄉之稱。 南平已經是福建環境的大哥,為福建地區整體供應者不斷提供新鮮氧氣,不斷調節福建整體氣候。
旅行不只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苟且,更是為了認識旅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