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泉州在福建地理位置

泉州在福建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7 09:23:38

㈠ 泉州在那個省

中文名稱
泉州,外文名稱:Quanzhou、Zaitun、Zayton
別名:鯉城、刺桐城、溫陵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所屬地區:福建省
下轄地區:4區,3縣級市,5縣
政府駐地:豐澤區東海街道海星街市行政服務中心
電話區號:0595
郵政區碼:362000
地理位置:中國華東,福建省東部沿海,台灣海峽西岸
面積:11014.78平方千米
人口:865萬(2017年常住人口)
方言:閩南語(泉州話)-閩台片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開元寺、府文廟、清凈寺、天後宮、清源山、草庵、清水岩
機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
火車站:泉州站、泉州東站、晉江站、惠安站
車牌代碼:閩C
行政區劃代碼:350500
地區生產總值:7548.01億元(2017年)
人均生產總值:87260元(2017年)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總面積11014.78平方千米,轄四區、三市、五縣;2017年常住人口865萬。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此得名。泉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2017年,泉州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4月,泉州入選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

2017年,泉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548.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4%,經濟總量連續19年保持全省第一。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8.03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4397.78億元,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2952.19億元,增長10.6%。

㈡ 福建泉州在哪

泉州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又稱鯉城、刺桐城、溫陵,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回籍地。地處福建東南部答,與台灣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時期泉州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同時泉州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濱鄒魯」的美譽。

中文名稱: 泉州
外文名稱: Quanzhou
別名: 鯉城、刺桐城、溫陵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 豐澤區、鯉城區、晉江、石獅等
政府駐地: 福建省泉州市庄府巷24號
電話區號: 0595
郵政區碼: 362000
地理位置: 福建省東南部,台灣海峽西岸
面積: 11015平方公里
人口: 812萬人(2010年)
方言: 閩南語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塗門街、府文廟、開元寺、清源山、崇武古城、鄭成功陵園等
機場: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
火車站: 泉州站等
車牌代碼: 閩C
市花: 刺桐花
市樹: 刺桐樹
著名高校: 華僑大

㈢ 泉州地理位置地形概況氣候情況著名景點主要物產

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連續11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經濟中心。北承省會福州、莆田,南接廈門,東望台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岩、三明。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通行和漳州、廈門、台灣等同一種方言:閩南語。
別稱:鯉城、刺桐城、溫陵
Quanzhou為泉州的英文名稱。
地理位置:北緯24°22』—25°56』,東經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總人口774萬人(不含金門縣),漢族占人口總數的98.2%,少數民族佔1.8%。少數民族有48個,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風俗民情古樸精深,別具一格。儒、釋、道等多種宗教並盛,互為融合。
泉州是著名僑鄉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華僑、華人624萬人,港澳同胞70萬人。在台灣,有44.8%的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市雕飛天迎賓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區。戴雲山脈從東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在德化縣境內,有「閩中屋脊」之稱。境內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過渡。泉州海岸線曲折蜿蜓,大部分為基岩海岸,總長約421公里,有湄州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四個港灣及肖厝、崇武、後渚、梅林、石井等14個港口。泉州地跨中南兩個亞熱帶,即戴雲山西北部常年溫暖的常綠闊葉林帶和東南部常年濕熱、有短期乾旱的亞熱帶雨林帶。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內溪流多達35條,總長1620公里 ,境內最長的河流是晉江,水資源相當豐富。泉州地區太陽輻射總量較高,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豐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稱「閩南大溫床」,對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經濟作物極為有利,是烏龍茶、桂圓、柑桔的全國生產基地,安溪鐵觀音和永春蘆柑是拳頭出口產品。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產量較大的魚類有20多種。淺海灘塗面積118萬畝。盛產牡蠣、蟶、蛤、螺、海帶、紫菜等貝、藻類。主要有鐵、猛、金、煤、石英砂、花崗岩、高嶺土、地熱、礦泉水等20多種,德化高嶺土質量居全國前列,是德化陶瓷的主要原料。

㈣ 泉州位於福建的什麼方向啊

泉州位於福建的東南部。

泉州,福建省東南沿海地級市,簡稱泉、鯉,別名鯉城、刺桐城,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台灣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

泉州是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1982年,泉州入選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泉州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4月,泉州入選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

(4)泉州在福建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泉州發展

1、基礎設施互聯互通。2018年前7個月,「億噸大港」泉州港的港口貨物吞吐量達736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達135萬標箱,已與4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海運物流通道;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31萬人次,增長52.4%。

與此同時,綜合保稅區、晉江陸地港、泉州購跨境電商平台等建設,將逐步建立起泉州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投資環境。

2、民營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頻繁到東南亞、南亞、中亞等地投資設立產業專區、營銷中心和跨境電商配送中心;貿易投資「引進來」激發活力,截至2018年7月,海絲參與國家和地區已來泉設立企業1602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4.76億美元。

3、文化交流不斷深化,海絲文化煥發耀眼魅力。2014年以來,泉州已成功舉辦首屆中國阿拉伯城市論壇、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和兩屆海絲國際藝術節等盛會。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工商理事會在泉州成立,目前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360家企業或組織參與其中。

㈤ 泉州的地理位置

泉州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南臨台灣海峽,北緯24°22′~25°56′、東經117°34′~119°05′。
地處閩東山內地中段和閩東南沿容海丘陵平原中段。
泉州是國家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㈥ 泉州地理位置

泉州位於福建省抄東南沿海,南臨台灣海峽,北緯24°22′~25°56′、東經117°34′~119°05′。
地處閩東山地中段和閩東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
泉州是國家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㈦ 福建地理位置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陸域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人口3488萬,現有9個設區市,下設14個縣級市,45個縣和26個市轄區。。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福建成為歷史上我國對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為「海上絲綢之路」 的開闢作出了重要貢獻。宋元時期,泉州已取代杭州、四明(今寧波)、廣州成為全國最繁榮的對外貿易中心,是當時世界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和中國伊斯蘭教等文化勝地。明萬曆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多由福建出海。鴉片戰爭後,福州、廈門被辟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福建與廣東一道作為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以及對外開放和進行綜合改革實驗的地區,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福建深水海港、國際航空港和陸上鐵路、公路等綜合運輸網路的逐步完善,未來福建仍將作為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門戶發揮重要作用。

㈧ 福建泉州是南方還是北方

是南方,位於東南沿海。

㈨ 福建泉州地理位置在哪裡

地理概況別稱:鯉城、刺桐城、溫陵 Quanzhou和Zayton為泉州的英文名稱。 地理位置:北緯24°專22』—屬25°56』,東經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口800萬人(不含金門縣),漢族占人口總數的98.2%,少數民族占 泉州示意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1.8%。少數民族有48個,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風俗民情古樸精深,別具一格。儒、釋、道等多種宗教並盛,互為融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