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自然地理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❶ 氣候對農業發展有什麼影響
農業發展的另一個前提是氣候條件改善了。對於以往幾百年間歐洲氣候類似的情況版,我們所知遠權遠不夠,但氣候史家不無道理地斷定,自700年左右一直持續到1200年,西歐氣候條件有所好轉,出現了一個作物繁殖生長的「最適條件」。這不僅意味著在這幾百年間平均氣溫有所提高(最多隻上升了約1攝氏度),而且意味著氣候也更為乾燥一些。氣候乾燥對北歐最為有利,因為這里的土地通常過於潮濕,不適於精耕細作,卻對南方的地中海地區不利,因為那裡本就夠乾燥的了。在各種前提中,這一最適條件的出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冰島之類的北方地帶農耕活動比以後要多。(同樣,由於北方海洋中的冰山減少了,挪威人才得以到達格陵蘭和紐芬蘭,而格陵蘭那時或許真地較綠而不是完全被冰雪覆蓋。)雖然最適條件開始於700年左右並在9、10兩個世紀一直存在,但它本身不能抵過10世紀外族入侵的有害影響。萬幸的是在歐洲人能夠利用它時,氣候依然很適宜。
❷ 冰島火山大爆發對當地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主要是火山灰對空氣的污染和遮蔽了陽光影響植物生長,也對人的呼吸道產生影響。另外,火山噴發的熔岩會引發森林火災。
❸ 農業在冰島和紐西蘭都占重要地位 說明兩國各自的主要農業部門並說出其主要自然原因
冰島:農牧業,漁業.冰島緯度雖高,但北大西洋暖流流經西、南、東三面,故沿海氣候溫和濕潤,僅北部和西北部受寒流影響,較寒冷乾燥。土地面積中,耕地佔0 .1%,林地佔1. 2%(以灌木為主),草地佔22. 7%,其餘均為荒原和冰原。礦產貧乏,已開採的主要是硅藻土。但水能和地熱能豐富,現已大量開發利用。附近海域是北大西洋漁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水中浮游生物的密度比地中海中部高出百倍,魚種大約有150種,主要是鱈魚和毛鱗魚。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廣布。 紐西蘭:畜牧業. 紐西蘭的奇異鳥有長白雲之鄉(The 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美譽的紐西蘭屬於大洋洲,位於太平洋南部,澳大利亞東南方約1,600公里處,介於南極洲和赤道之間,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北鄰新喀里多尼亞、湯加、斐濟,在南緯34度至47度之間。紐西蘭由北島、南島、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面積27萬多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12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900公里。紐西蘭素以「綠色」著稱。雖然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總面積75%以上,但這里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9%,生態環境非常好。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北島第一峰魯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紐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面積616平方公里。南島橫跨南緯40°~47°,島上有全國第一峰庫克山。阿爾卑斯山中的弗朗茨·約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其中特阿腦湖面積342平方公里,是紐西蘭第二大湖。蘇瑟蘭瀑布,落差580米,居世界前列。
❹ 冰島魚有餘而糧不足結合自然地理環境解釋原因
冰島是歐洲最西部的島國,位於英國和格陵蘭之間。由於冰島幾乎建立在火山岩之上,大部分土地無法開墾發展種植業。因此,冰島的糧食主要依靠進口。
但是冰島地靠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北海漁場,漁業資源發達。根據1980年的統計,魚生產量有1,500,839噸。所以冰島總理提出了『國民自行捕魚來節省糧食開支』的建議
❺ 在冰島開拓農田和牧場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冰島緯度較高,氣溫較低,生物生長緩慢,生產環境相對脆弱,如果大面積開拓農田和牧場,必然會破壞自然植被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❻ 冰島發展農業的優劣勢
冰島(英語:Iceland;冰島語:Ísland),歐洲西北部島國。近北極圈,介於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格陵蘭海之間。西隔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的格陵蘭島相望;東南端距蘇格蘭805千米。領土絕大部分位於同名島嶼上,總面積10.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32.2萬(2013年),絕大多數為冰島人。首都雷克雅未克,全國分為8個區。官方語言為冰島語。1971年12月8日與中國建交。
冰島領土位於大西洋中脊之上,岩漿活動活躍,全國活火山多達30座,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地區之一。全境四分之三土地是高原,沿海有狹小平原。最高峰華納達爾斯火山海拔2119米。冰川全島面積的11.5%。由於冰川和火山大范圍地並存,因此被稱為「冰與火之國」。北部屬寒帶苔原氣候;南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南岸達2000毫米,北岸約450毫米。秋冬季常有極光出現。地熱和水力資源豐富。有硫磺、褐煤、鋁土等礦藏。
公元8世紀末,愛爾蘭人和挪威人先後移居冰島。930年成立冰島聯邦。1262年隸屬挪威,1380年起屬丹麥。1918年獨立,1944年6月17日成立冰島共和國。受自然條件限制,境內人口稀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85.5%居民信奉基督新教的路德宗。冰島最著名的文化遺產是古典文學作品「冰島薩迦」。
國民經濟以漁業為主,魚產品占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工業主要是魚產品加工、電力、煉鋁、食品、造船等。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耕地不到總面積的1%。全境無鐵路,運輸依靠海運及公路。旅遊業漸盛。
❼ 冰島自然地理環境分析『國民自行捕魚來節省糧食開支』建議提出的依據
冰島是歐洲最西部的島國,位於英國和格陵蘭之間。由於冰島幾乎建立在火山岩之上內,大部分土地無法開墾發容展種植業。因此,冰島的糧食主要依靠進口。
但是冰島地靠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北海漁場,漁業資源發達。根據1980年的統計,魚生產量有1,500,839噸。所以冰島總理提出了『國民自行捕魚來節省糧食開支』的建議。
❽ 冰島的具體地理環境
(一)冰島的地理情況
冰島共和國是北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位於格陵蘭島和英國中間,首都是冰島最大的雷克雅未克。冰島的國土面積:103,125平方公里。它是歐洲最西部的國家,位於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格陵蘭海之間,靠近北極圈,冰川面積佔8000平方公里,為歐洲第二大島。海岸線長約4970公里。全境3/4是海拔400-800米的高原,其中1/8被冰川覆蓋。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0多座。華納達爾斯赫努克火山為全國最高峰,海拔2119米。冰島幾乎整個國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開墾,是世界溫泉最多的國家,所以被稱為冰火之國。多噴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最大河流錫尤爾騷河長227公里。冰島屬寒溫帶海洋性氣候,變化無常。因受墨西哥灣暖流影響,較同緯度的其他地方溫和。夏季日照長,冬季日照極短。秋季和冬初可見極光。
冰島全境大部為高地,平均海拔500米。峭壁直臨海岸,沿海平原零星而狹小,僅西南部雷克雅未克附近平原范圍稍大。最高峰華納達爾斯火山海拔2119米。南部海岸較平直,西、北、東三面較破碎,並有不少深入內陸的峽灣。海岸線總長達5900公里。在第四紀冰期時,全境為冰川覆蓋,冰厚達700一1000米,至今冰蝕和冰磧地貌遍布各地。現代冰川總面積仍達11920平方公里,佔全島面積的11 .5%。其中瓦特納冰原即達8450平方公里。由於冰川和火山大范圍地並存,因此被稱為「冰與火之國」。
早中新世晚期以來,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質堆積而成,屬於火山島。組成冰島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廣,還有安山岩、流紋岩等。 島上多火山,著稱「極圈火島」,共有火山200-300座,有40-50座活火山。主要的火山有:拉基火山、華納達爾斯火山、海克拉火山、卡特拉火山。1963-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動形成了一個約2.1平方公里的小島。冰島溫泉的數量是全世界之冠,全島約有250個鹼性溫泉,最大的溫泉每秒可產生200升的泉水。 地形大勢:是個碗狀高地,四周為海岸山脈,中間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間,個別山峰可達1300至1700米,冰島最高峰是華納達爾斯赫努克山(2119米)。低地面積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沖積平原,平原面積佔全島的7%左右。無冰川流過的海岸線不規則,多峽灣、小海灣。其他沿海地區主要為沙灘,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
(二)冰島的自然資源
冰島緯度雖高,但北大西洋暖流流經西、南、東三面,故沿海氣候溫和濕潤,僅北部和西北部受寒流影響,較寒冷乾燥。人口集中於西南部沿海一帶,1月平均氣溫1攝氏度左右(極端最低氣溫不超過一20攝氏度),7月11攝氏度左右。常年盛行南風和西南風,雨雪日多達200一220天,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土地面積中,耕地佔0 .1%,林地佔1. 2%(以灌木為主),草地佔22. 7%,其餘均為荒原和冰原。礦產貧乏,已開採的主要是硅藻土。但水能和地熱能豐富,現已大量開發利用。附近海域是北大西洋漁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水中浮游生物的密度比地中海中部高出百倍,魚種大約有150種,主要是鱈魚和毛鱗魚。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廣布。
(三)冰島的氣候
地處高緯,屬於寒溫帶海洋性氣候。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主要從其南面流過,並有一支繞行於它的西面和北面。所以雖然地處北極圈附近,冬季氣溫並不低,夏季夏天通常10個小時是白天,全島氣溫在7至12攝氏度之間,涼爽宜人。建議穿著夾克等衣物,以便在小雨或陰天的時候防備不時之需。處於冰島低壓中心附近,天氣多變。氣旋給冰島到來豐沞的降水,西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間,北部和東北部較少,為400至600毫米。無論什麼季節,都有可能下雨和下雪。但對於喜歡北極光的人們來說,冬季的冰島是上上之選。
❾ 冰島素有「冰與火的世界」之稱,自然環境惡劣,但能源豐富,得以發展溫室農業以及多元化的工業,使得該國
小題1:D 小題2:A 小題3:B ❿ 冰島的自然環境特徵
面積為10.3萬平方公里。是歐洲最西部的國家,位於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極圈,冰島1/8被冰川覆蓋,冰川面積佔8000平方公里,冰島地熱奇觀為歐洲第二大島。海岸線長約4970公里。 整個冰島是個碗狀高地,四周為海岸山脈,中間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間,個別山峰可達1300至1700米,冰島最高峰是華納達爾斯赫努克山(2119米)。低地面積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沖積平原,平原面積佔全島的7%左右。無冰川流過的海岸線不規則,多峽灣、小海灣。其他沿海地區主要為沙灘,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