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河堡村的地理位置
㈠ 長城的地理位置
中國北方 ,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山海關。
㈡ 葉堡鄉的地理位置
甘肅省秦安縣葉堡鄉 葉堡鄉位於秦安縣中部,距縣城北10公里處。地形東西狹長,版西部是河谷權盆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沛;東部是高山樑峁區,梁頂寬平,黃土深厚,溝壑縱橫。
葉堡[pu]鄉位於秦安縣中部。偏西與郭嘉鎮相連;北與安伏鄉相連;南與秦安縣,西川鎮相連;東南與劉坪鄉相連;東北與蓮花鎮相連。310國道與207省道貫穿全境。地形東西狹長,西部是河谷盆地,東部是高山樑峁區,海拔在1200米至1800米之間,平均海拔1500米。面積87.32平方千米,是秦安縣城的供水源地。人口9266戶、39971人(2010年),其中農業人口8646戶、38915人,非農業人口620戶、1056人。轄葉堡、錢坪、李坪、東升、馬廟、何李、新陽、金城、侯灘、新區、師河、龐宋、何坪、新聯、三棵樹、蔡家牌樓、武庄、程家崖灣、程溝、竇家溝、王溝、吳溝22個行政村,87個自然村、103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葉堡村,南距縣城10千米。新陽村(楊家溝)1965年發現唐墓5處,出土的唐三彩俑、馬等,為國家級珍貴文物。
㈢ 岔路河鎮的地理位置
岔路河鎮隸屬於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地理位置為東經125°33′至內126°9′,北緯43°23′至43°52′,長白山余脈—容—火石山山脈呈半環形綿延於東、南兩面,西、北部分為平原。東部多丘陵,南部山巒重疊,橫卧數十里,自然形成一道屏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岔路河鎮鎮西八里村金家鄉五里河村接壤,南部黃旗堡村與大崗子鄉梨樹溝村相連,東南部蛤螞泉村與大崗子鄉雙榆樹相接,東部火石村與一拉溪鎮二道嶺為臨,北部西高家村與萬昌鎮孤家村相接,東北部東高家村同三家子鄉東連花村以岔路河道為界,西北部恆成號村緊接萬昌鎮玉華村,南北長19.1公里,東西寬11.3公里,幅員面積21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6525公頃,其中水田3315公頃。
㈣ 坎市鎮的地理位置
坎市鎮位於龍岩中心城市以南28公里,東接撫市、龍潭;南與湖雷、溪口相連;西與堂版堡、許佳相靠;北與權高陂工業園毗鄰。現面積67.2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戶籍人口2.65萬人,常住流動人口約1萬人,集鎮范圍內的常住人口近2.5萬人,城鎮化率達73%以上。是一個人口密集,交通發達,經濟繁榮的重鎮。
坎市鎮內有兩條主溪 ,分別從東北、西北匯聚於此,一條是發源於田地竹子爐的培豐溪:一條是發源於虎崗筆架山的高陂溪,兩溪於雙溪口匯合成永定河。溪的兩邊砌有坎和河堤,堤似壩 ,河類川 ,市場設在河頭上,故古號「坎頭」又叫「雲川」。清乾隆年間,坎頭與高陂橋背人爭河路一事訴訟,由邑主潘汝龍判決坎頭開市,後稱之為「坎市」。
㈤ 長城的地理位置
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山海關。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49.842公里。長城修建橫跨春秋至明時期。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這里的長城,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奧巴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在內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
慕田峪長城慕田峪長城位於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開放的2250米長城段其特點是長城兩邊均有垛口,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矗,著名的長城景觀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位於慕田峪長城西端,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山巒疊嶂,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慕田峪長城設有國內一流的登城纜車、開發了中華夢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項目,形成了長城文化、石文化和體育健身娛樂有機結合。英國前首相梅傑,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多位外國首腦到慕田峪游覽。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 2002年被評為 4A 級風景區。慕田峪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北京的軍事要沖,此段長城西接北京昌平縣的居庸關,東連北京密雲縣的古北口,為明代所修築,為京師北門黃花鎮的東段,自古被稱為拱衛京師、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關口之一。被稱為「危嶺雄關」。
司馬台長城獨具「險、密、奇、巧、全」五大特點的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距北京120公里。它東起望京樓,西至後川口,全長5.4公里,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結構新穎,造型各異,堪稱萬里長城的精華。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贊譽道: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台長城又堪稱中國長城之最。司馬台長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築遺址。
古北口長城抗戰 老照片(11張)古北口長城是中國 長城史上最完整的長城體系。由北齊長城和明長城共同組成,包括卧虎山、蟠龍山、金山嶺和司馬台4個城段。古北口是山海關、居庸關兩關之間的長城要塞,為遼東平原和內蒙古通往中原地區的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在遼、金、元、明、清這五朝,大大小小爭奪古北口的戰役從未停止過,因此長城的作用突顯得尤為重要。
箭扣長城位於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山勢非常富於 箭扣長城
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 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向來是長城攝影的熱點。箭扣長城是北京一段最險峻、雄奇的長城,自然風化嚴重,沒有任何人工修飾,自牛犄角邊、南大樓、鬼門關、箭扣梁、東西縮脖樓、東西油簍頂、將軍守關、天梯、鷹飛倒仰、九眼樓、北京結到望京樓綿延20多公里,充分展現了長城的驚、險、奇、特、絕,能領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長城景觀。
金山嶺長城位於距市區140公里密雲縣與河北灤平縣交界的燕山山脈中。西起龍峪口,東止望京樓,全線10.5公里。沿線有建築各異的敵摟67座,烽火台2座,大小關隘5處,這里長城上敵樓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牆體以巨石為基,高5-8米,並設有攔馬牆、垛牆和障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被譽為"萬里長城,金山獨秀"。
山海關長城萬里長城的入海處。現屬山海關境內的長城全長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老龍頭長城是 金山嶺長城雪景
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有「中華之魂」的盛譽。山海關城由關城、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威遠城和寧海城七大城堡構成,四周有長4769米、高11.6米、厚10餘米的城牆,牆體高大堅實,氣勢宏偉。在東、西、南、北建有四個城門,城東南隅、東北隅建有角樓,城中間建有雄偉的鍾鼓樓。整個衛城建築規模宏偉,防禦工程堅固。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嘉峪關長城明長城西端起點,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關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防禦體系。現在看到的城關以內城為主,黃土夯築而成,外包城磚,堅固雄偉。城關兩端的城牆橫穿戈壁,可以體會到大漠孤城的蒼涼。 在嘉峪關市西南隅, 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 建於1372年。關城平面呈梯形, 面積33500餘平方米, 城牆總長733米, 高11.7米。城樓東、西對稱, 面闊三間, 周圍有廊, 三層歇山頂高17米, 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 高兩層, 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 寨外風光盡收眼底。
虎山長城位於遼寧丹東市城東十五公里的鴨綠江畔虎山景區,虎山主峰高146.3m。峰頂是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環顧四周,朝鮮的義州、中國的馬市沙洲和連接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清晰可見虎山長城。
九門口長城位於遼寧省綏中縣李家鄉新檯子村,距山海關15公里,全長1704米。其南端起於危峰絕壁間,與自山海關方向而來的長城相接。自此,長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當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寬達百米的九江河上,築起規模巨大的過河城橋,以此向北逶迤於群山之間。「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便是人們對九門口長城的形象描述。
大同長城大同為明代九邊重鎮之一,戰略地位重要。大同長城建於嘉靖年間,由宣大總督翁萬達創修。大同鎮長城東起天鎮縣鎮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子),全長335公里。據《三雲籌俎考·大同總鎮圖說》統計,大同鎮先後修大邊、二邊516.3里;城堡72座(城20,堡52);邊城776個;火路墩833個。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境門長城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市區,長城中唯一一座以門命名的關口。長城四大關口之一。大境門長城修築於明成化年間,坐落在高聳入雲的東、西太平山間,據長城之要隘,扼邊關之鎖鑰。大境門門牆高12米,底長13米,寬9米。西側有明萬曆年間開鑿的西境門(小境門)。景區有西太平山長城公園,來遠堡,小境門,關帝廟,二郎廟,山神廟,等眾多明清歷史遺跡。為「萬里長城長城第一門」。
唐長城牡丹江邊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國務院正式把中國長城遺址牡丹江邊牆三段列入中國長城資源調查項目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有著「唐長城」之稱的牡丹江邊牆,這也是牡丹江市乃至黑龍江省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項目。 牡丹江邊牆是渤海時期為防禦北方黑水靺鞨而修築的一條防禦體系,是和中國長城具有同等性質的軍事防禦工程。目前經過調查發現的牡丹江邊牆長約100公里,由三段構成。牡丹江邊牆一段長50公里,位於三道關一線,東起江西村西溝北山主峰,蜿蜒起伏向西北伸展,終止於西大砬子北坡。牡丹江邊牆二段長30公里,位於寧安江東段,起自寧安鎮牡丹江向北轉彎處右岸,向老虎洞溝轉向東南繼續發展,調查終止於寧安良種場東側。牡丹江邊牆三段長20公里,位於鏡泊湖,起自城牆砬子對岸湖邊,越過湖邊山,穿過201國道,在江山嬌林場東南側山上向東南發展。 據悉,牡丹江邊牆於2006年被批准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2008年開始,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已開始組織文物保護專業隊伍對牡丹江邊牆三段進行更深入調查,從而進一步了解牡丹江邊牆具體長度等概況。
齊長城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遺跡較多的古長城,原長度1000多里,是國之瑰寶。 關於齊長城,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靈公二十七年),《左傳》上記載:「晉侯伐齊,……齊侯御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這是齊國在平陰修築的一道防禦工事,防門後來一直是齊長城的一道重要關口。 齊長城《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修建的記錄更清楚了。大概是從春秋戰國開始,到齊威王和稍後建築完成的。齊長城是西起濟南長青區,東至青島市環島經濟開發區,橫穿山東半島。
春秋戰國時期修築的齊長城和楚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長城。其中的千里齊長城距今已2500多年。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象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㈥ 河建府寧家縣李家溝、在現如今那個地理位置
宣恩縣李家來河區轄鎮。鎮府駐李家自河,1949年屬鳳山區二虎寨鄉轄,1956年改為李家河區轄,1958年屬樂園公社轄,1961年屬李家河區二虎寨公社轄,1975年屬李家河公社轄,1984年置李家河鎮轄鳳山村,1987年撤銷二虎寨、么店2鄉,劃歸李家河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44.1公里。面積37.6平方公里,人口1.2萬,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佔75%。209國道過境。轄鳳山、二虎寨、老司城、八洲壩、波螺河、塘坊、川大河、車子口、賈家溝9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塘坊蜜橘
㈦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及風俗
一、地理位置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地圖上來看,俄羅斯所在的緯度跨度是比較大的,南北跨越了30個緯度,而東西方向的經度上更是跨越了150度。在南邊,俄羅斯與中國、蒙古、哈薩克等國家相鄰,在西邊又同芬蘭、烏克蘭等國家相鄰。從地形上來說,俄羅斯國內平原、高原各種地形比較多。
俄羅斯國家地跨歐亞兩個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俄羅斯的經緯度位置是位於30°~180°E,50°~80°N。
二、風俗
1、社交禮儀在人際交往中,俄羅斯人素來以熱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稱於世。在交際場合,俄羅斯人慣於和初次會面的人行握手禮。但對於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別重逢時,他們則大多要與對方熱情擁抱。
在迎接貴賓之時,俄羅斯人通常會向對方獻上「麵包和鹽」。這是給予對方的一種極高的禮遇,來賓必須對其欣然笑納。 在稱呼方面,在正式場合,他們也採用「先生」、「小姐」、「夫人」之類的稱呼。在俄羅斯,人們非常看重人的社會地位。因此對有職務、學銜、軍銜的人,最好以其職務、學銜、軍銜相稱。
依照俄羅斯民俗,在用姓名稱呼俄羅斯人時,可按彼此之間的不同關系,具體採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與初次見面之人打交道時,或是在極為正規的場合,才有必要將俄羅斯人的姓名的三個部分連在一道稱呼。
2、服飾禮儀俄羅斯大都講究儀表,注重服飾。在俄羅斯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裡,俄羅斯目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 前去拜訪俄羅斯人時,進門之後務請立即自覺地脫下外套、手套和帽子,並且摘下墨鏡。這是一種禮貌。
3、餐飲禮儀在飲食習慣上,俄羅斯人講究量大實惠,油大味厚。他們喜歡酸、辣、鹹味,偏愛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愛吃冷盤。總的講起來,他們的食物在製作上較為粗糙一些。 一般而論,俄羅斯以麵食為主,他們很愛吃用黑麥烤制的黑麵包。除黑麵包之外,俄羅斯人大名遠揚的特色食品還有魚子醬、酸黃瓜、酸牛奶,等等。
吃水果時,他們多不削皮。 在飲料方面,俄羅斯人很能喝冷飲。具有該國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們最愛喝的酒。 此外,他們還喜歡喝一種叫「格瓦斯」的飲料。 用餐之時,俄羅斯人多用刀叉。他們忌諱用餐發出聲響,並且不能用匙直接飲茶,或讓其直立於杯中。通常,他們吃飯時只用盤子,而不用碗。 參加俄羅斯人的宴請時,宜對其菜餚加以稱道,並且盡量多吃一些,俄羅斯人將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經吃飽。
(7)鎮河堡村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俄羅斯的氣候特點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 ,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位於俄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點之一,1月平均溫度-50℃,歷史最低值-71.2℃。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㈧ 崇明共有多少個鎮每個鎮地理位置優勢
上海崇明區轄16個鎮、2個鄉:城橋鎮、堡鎮、新河鎮、廟鎮、豎新鎮、向化回鎮、三星鎮、答港沿鎮、中興鎮、陳家鎮、綠華鎮、港西鎮、建設鎮、新海鎮、東平鎮、長興鎮、新村鄉、橫沙鄉。
崇明陸域總面積1413平方公里,主要由崇明、長興、橫沙三島及環繞在周圍的淺灘、沙洲組成,灘塗資源豐富。西接長江,東瀕東海,南與上海市浦東新區、寶山區、嘉定區及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隔江相望,北與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啟東市相隔。
崇明區崇明島位於中國海岸線中點位置,地理方位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全島面積1269.1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一18公里。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
㈨ 扶風杏林鎮任家溝任家堡村地理位置
扶風杏林鎮沒任家溝任家堡村,只有個楊家溝村。
楊家溝村位於杏林鎮回以西。杏林鎮楊家溝村設答施蔬菜佔地總面積共150多畝,總投資300萬,共新建54個大棚,從楊凌引進的新品種,主要種植西紅柿,每畝育苗三萬兩千餘株,預計畝產達2.5—3萬斤,主要銷往寶雞、西安等地。
㈩ 齊齊哈爾甘南縣各鄉村名稱和地理位置
甘南縣,齊齊哈爾市轄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地處大興安嶺南麓與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屬半農半牧縣份,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
甘南縣幅員面積為4792平方公里,境內有5鎮、5鄉、95個行政村、611個自然屯,耕地297萬畝,人口為393353人(2012年9月)。縣人民政府駐甘南鎮。
甘南鎮
東郊村、西郊村、富強村、長勝村、曉光村、水豐村、富勝村、歡喜村、光輝村、富裕村、邊疆村、美滿村(社區:紅旗社區、繁榮社區、東風社區、幸福社區、立新社區、建設社區、光明社區、東方紅社區)
興十四鎮
興業村、興農村山灣村、興武村、音河村、興十四村
平陽鎮
東升村、永利村、建國村、興隆村、宏光村
東陽鎮
同盟村、和平村、聯合村、隆勝村、東方村、東發村、東陽村、東勝村、團民村
巨寶鎮
新建村、立志村、紅旗村、新華村、金星村、巨寶村
長山鄉
新生村、長宏村、建華村、長新村、雙城村、前程村、永青村、向陽村、人民村、永恆村、豐收村、四方山村
中興鄉
繁榮村、前進村、中四村、保安村、太平村、興勝村、同利村、核心村、興久村、建設村、綠化村
興隆鄉
奮斗村、新發村、新建村、興鮮村、興國村、東興村、望山村、先進村、雙龍村
寶山鄉
長吉崗村、全勝村、巨宏村、巨豐村、富海村、巨新村、泉眼村、一心村、寶發村、太平山、村四明村、新興村、三合村、巨強村、寶山村、勝利村、巨變村、德勝村、靠河村
查哈陽鄉
燈塔村、幸福村、朝陽村、曙光村、富國村、黎明村
甘南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縣城距齊齊哈爾市67公里,地處大興安嶺南麓,嫩江中游沖擊平原右岸,東經122°54′ 6″、24°28′12″,北緯47°35′7″、8°32′5″。東臨諾敏河、嫩江,同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黑龍江省訥河市、富裕縣相望,南與龍江縣、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自治區接壤,西、北以金代遺跡「東北路界壕」與內蒙古自治區布特哈旗、阿榮旗隔界為鄰。甘南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地處大興安嶺南麓與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屬半農半牧縣份,行政區劃上隸屬於齊齊哈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