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被稱為
1. 東南亞由哪兩大部分組成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為什麼被稱為海上生
東南亞有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馬六甲海峽,位於亞洲東南部,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從亞洲東部東南亞到亞洲南部非洲歐洲的重要海上通道
2. 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范圍是怎樣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東南亞地處亞洲抄與大洋襲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
東南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接三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千米,最窄處僅37千米,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歷來為兵家和商人必爭之地。
亞洲的東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它是亞洲緯度最低的地區,是亞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亞澳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在氣候和生物界均有明顯的反映;本區也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交匯地帶,這種地理位置使東南亞具有濕熱氣候,並形成繁茂的熱帶森林,是本區與其他區的根本差異。東南亞在構造地形上可分為兩大單元,一是比較穩定的印度-馬來地塊,二是地殼變動比較活躍的新褶皺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兩種類型,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為主,可分為兩個亞區。
3. 為什麼稱東南亞是「十字路口」
東南亞,指亞洲的東南部地區,我國習慣上稱之為南洋。全區由中南半島及其南端的馬來半島以及馬來群島(又稱南洋群島)組成,共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和東帝汶等11個國家和地區,總面積407萬平方公里,占亞洲1/10;如計入印度尼西亞屬於大洋洲的一部分領土,即伊里安島的西半部.總面積則達448萬平方公里。
東南亞位於亞洲大陸和大洋洲之間,又溝通著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代以來更發展成為世界海空運輸的一個樞紐之地。其南側的馬六甲海峽,長1185公里,最窄處寬37公里,主航道水深25~151米,可供26萬噸級船舶滿載通過,是聯結兩大洋的主要通道,為東西方交通的要沖。目前每年航經馬六甲海峽的各類船舶多達10萬艘。其中18萬噸級以上的巨輪近2000艘,使之成為同英吉利海峽並列的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
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的新加坡,扼守著馬六甲海峽的出口處,又地處東南亞的區域中心,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向被稱為「東方十字路口」。長期以來,該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港口業務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成為地理位置影響經濟地理特徵的生動例證。
自60年代末葉以來,由於世界海洋運輸船舶迅速走向大型化,涌現出一批28萬噸以上的巨型船舶,它們在滿載時已無法通過馬六甲海峽。在這種情況下,位於印度尼西亞中部的龍目海峽,作為一條替代馬六甲海峽的新興國際深水航線便應運而興。該海峽夾於巴厘島和龍目島之間,長60公里,最窄處寬11公里,主航道水深均在160米以上,足供任何船舶安全航行。雖然由於其地理位置較為偏僻,致使由波斯灣至日本的航程延長了3天,但仍然成為聯系兩大洋交通的又一個重要孔道。
地處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的聯結處的克拉地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峽之一,其寬度為40 ~48公里,分水嶺海拔僅75米。近年泰國已計劃在地峽南側東、西兩岸的卡農和甲米分別建設深水新港,二地之間由長180公里的雙線高速公路、鐵路和年運量達5000萬噸的輸油管相連。此舉將繞過馬六甲海峽,使由東亞至西亞和歐洲的航程縮短800~2800公里,僅其中的輸油管即可分流目前馬六甲海峽石油運量的1/5,因而具有重大的經濟地理意義。
4. 「東南亞 南亞」具體指什麼地方
1、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
經緯度位置: 92°E~140°E ,10°S~23°26°N。中南半島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大部分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海陸位置:位於亞洲的東南部。西臨印度洋、東連太平洋、南鄰大洋洲,北鄰中國、印度。
2、南亞共7個國家,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為臨海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為島國。
經緯位置:60°E~97°E,0°~37 °N。
海陸位置:北靠喜馬拉雅山脈,南臨印度洋,西瀕阿拉伯海,東瀕孟加拉灣,大體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之間。
(4)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被稱為擴展閱讀
東南亞在20世紀前也被歐洲人稱為東印度。中國歷史上則稱該地區為「南洋」。由於中國與印度次大陸之間的地理位置和鄰近地區的文化影響,東南亞大陸部分被歐洲地理學家稱為印度支那。然而在20世紀,這個詞更加局限於前法屬印度支那領土(柬埔寨、寮國和越南)。
東南亞的海洋方面也被稱為馬來群島,這個術語來源於歐洲對南島語族的馬來族概念。海洋東南亞的另一個術語是東印度群島,用於描述中南半島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區域。
至於「東南亞」一詞在1839年由美國牧師霍華德·馬爾科姆(Howard Malcolm)在他的「東南亞旅行」一書中首次使用。馬爾科姆的定義只包括大陸部分,排除了海洋部分。二戰時期,盟軍於1943年成立東南亞司令部(SEAC)。
「東南亞」一詞因此被廣泛使用。SEAC推廣使用該術語「東南亞」,然而東南亞早期構成的概念卻不是固定的,例如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被SEAC排除在外。
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東南亞」一詞的大致標准用法及其所包含的領土已經出現。盡管從文化或語言的角度來看,「東南亞」現在最常見的定義包括下面列出的國家(主權國家和附屬地區)所代表的地區。
5. 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什麼
東南亞地來處連系亞洲與大洋洲自,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東北亞與東亞經東南亞通往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之間的海上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6. 初一地理(下冊):東南亞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東半球
赤道穿過馬來群島,跨南北半球
經緯度位置:10ºS—50ºN,90ºE—140ºE
海陸位置:東版南亞位於亞洲東權南部,主要由馬來群島和中南半島兩部分組成。它地處連接亞洲與大洋洲, 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其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西 亞、南亞通往東亞、東南亞的最短海上航線,被稱為「海上生命線」。
7. 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范圍是怎樣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東南亞地處復亞洲與大洋洲制、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
東南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接三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千米,最窄處僅37千米,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歷來為兵家和商人必爭之地。
亞洲的東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它是亞洲緯度最低的地區,是亞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亞澳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在氣候和生物界均有明顯的反映;本區也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交匯地帶,這種地理位置使東南亞具有濕熱氣候,並形成繁茂的熱帶森林,是本區與其他區的根本差異。東南亞在構造地形上可分為兩大單元,一是比較穩定的印度-馬來地塊,二是地殼變動比較活躍的新褶皺山地。具有赤道多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兩種類型,自然植被以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為主,可分為兩個亞區。
8. 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范圍是怎樣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太平洋西岸國家與南亞、西亞、非洲東岸、歐洲等沿海國家之間的航線多經過這里。
交通位置尤其重要。
氣候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9. 東南亞地區是世界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被稱為么什
A、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敘述正確;
B、新加坡是版東南亞的權新興工業國,敘述正確;
C、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敘述錯誤;
D、東南亞地區的礦產以錫和石油最為著名,敘述正確.
故選:C.
10. 東南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十字路口」之稱.位於「路口」的海峽是()A.白令海峽B.麥哲倫海峽C
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回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答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馬六甲海峽長1080千米,呈西北寬、東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淺灘暗礁不多,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有利於航運.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