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系統拓撲結構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統拓撲結構的概念

發布時間: 2021-02-27 02:00:12

❶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覆蓋范圍分類,拓撲結構

1計算機網路
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自治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線迴路和設備答連接起來,並在相應的通信協議和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實現網上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的系統。從資源共享觀點出發,計算機網路可定義為: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的方式互聯起來的自治計算機系統的集合。
2根據網路的覆蓋范圍與規模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
3拓撲結構
1、 星型:

2、 匯流排型:

3、 環型:

4、 樹型:

❷ 簡述gis的概念 內涵 及其結構和分類

地理信息系統(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按功能分為專題地理信息系統(Thematic GIS),區域地理信息系統(Regional GIS),地理信息系統工具(GIS Tools);按內容分為城市信息系統,自然資源查詢信息系統,規劃與評估信息系統,土地管理信息系統等。

(2)地理信息系統拓撲結構的概念擴展閱讀

GIS可以分為以下五部分:

1、人員,是GIS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開發人員必須定義GIS中被執行的各種任務,開發處理程序。 熟練的操作人員通常可以克服GIS軟體功能的不足,但是相反的情況就不成立。最好的軟體也無法彌補操作人員對GIS的一無所知所帶來的負作用。

2、數據,精確的可用的數據可以影響到查詢和分析的結果。

3、硬體,硬體的性能影響到軟體對數據的處理速度,使用是否方便及可能的輸出方式。

4、軟體,不僅包含GIS軟體,還包括各種資料庫,繪圖、統計、影像處理及其它程序。

5、過程,GIS 要求明確定義,一致的方法來生成正確的可驗證的結果。

❸ 什麼是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既GIS
概念:專門處理地理數據(空間、屬性)的計算機系統,稱為「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具有圖形化、可視化等優點,並科學的為人們造福。

❹ 計算機網路拓撲結構的概念

計算機網路拓撲(Computer Network Topology)是指由計算機組成的網路之間設備的分布情況以及連接狀態.把它兩畫在圖上就成了拓撲圖.一般在圖上要標明設備所處的位置,設備的名稱類型,以及設備間的連接介質類型.它分為物理拓撲和邏輯拓撲兩種。
計算機網路拓撲結構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即是指網上計算機或設備與傳輸媒介形成的結點與線的物理構成模式。網路的結點有兩類:一類是轉換和交換信息的轉接結點,包括結點交換機、集線器和終端控制器等;另一類是訪問結點,包括計算機主機和終端等。線則代表各種傳輸媒介,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
組成
每一種網路結構都由結點、鏈路和通路等幾部分組成。
1、結點:又稱為網路單元,它是網路系統中的各種數據處理設備、數據通信控制設備和數據終端設備。常見的結點有伺服器、工作站、集線路和交換機等設備。
2、鏈路:兩個結點間的連線,可分為物理鏈路和邏輯鏈路兩種,前者指實際存在發通信線路,後者指在邏輯上起作用的網路通路。
3、通路:是指從發出信息的結點到接受信息的結點之間的一串結點和鏈路,即一系列穿越通信網路而建立起的結點到結點的鏈。
選擇性
拓撲結構的選擇往往與傳輸媒體的選擇及媒體訪問控制方法的確定緊密相關。在選擇網路拓撲結構時,應該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幾點:
(1)可靠性。盡可能提高可靠性,以保證所有數據流能准確接收;還要考慮系統的可維護性,使故障檢測和故障隔離較為方便。
(2)費用。建網時需考慮適合特定應用的信道費用和安裝費用。
(3)靈活性。需要考慮系統在今後擴展或改動時,能容易地重新配置網路拓撲結構,能方便地處理原有站點的刪除和新站點的加入。
(4)響應時間和吞吐量。要為用戶提供盡可能短的響應時間和最大的吞吐量。
常見類型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主要有:匯流排型拓撲、星型拓撲、環型拓撲、樹型拓撲、網狀拓撲和混合型拓撲。

❺ 在gis中為什麼要構建拓撲結構

通過創建拓撲結構確立拓撲關系,查看結點、弧段和多邊形所表示的實體之間的鄰接、關聯、包含和連通關系,便於圖斑查詢和屬性更新。

❻ 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拓撲數據的定義

拓撲(topological)是希臘語中「關於形狀的研究」之意。拓撲關系是反映反映空間回要素與要素之間關系的答數據模型,是保證描述空間數據完整性的規則。拓撲關系是指在拓撲變換下不便的空間關系。
具有拓撲關系的地理要素稱為拓撲元素,點、線、面都是拓撲元素。
——摘抄於《GIS於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我的其中一本課本。

❼ 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概念

網路地理信息系統
【概念】: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簡介】:
位置與地理信息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礎。一個單純的經緯度坐標只有置於特定的地理信息中,代表為某個地點、標志、方位後,才會被用戶認識和理解。用戶在通過相關技術獲取到位置信息之後,還需要了解所處的地理環境,查詢和分析環境信息,從而為用戶活動提供信息支持與服務。
地理信息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以及遙感和計算機科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隨著GIS的發展,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科學」(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來,也有稱GIS為"地理信息服務"(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種基於計算機的工具,它可以對空間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簡而言之,是對地球上存在的現象和發生的事件進行成圖和分析)。 GIS 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資料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❽ 你是如何理解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的

簡單來說,是地理和計算機的結合,包括要處理很多數據,就是對地理數據的一個整理和處理以及評價等的過程。

❾ 簡述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

信息是向人們或機器提供關於現實世界各種事實的知識,是數據、消息中所專包含的意屬義,它不隨載體的物理形式的各種改變而改變。信息具有以下特點:客觀性、適用性、傳輸性、共享性。數據是通過數字化或直接記錄下來的可以被鑒別的符號,不僅數字是數據,而且文字、符號和圖像也是數據。地理信息屬於空間信息,它通過經偉網或公路網等建立的地理坐標來實現空間位置的識別。地理信息還具有多維結構的特徵,即在二維空間的基礎上實現多專題的第三維結構,而各個專題型實體型之間的聯系是通過屬性碼進行的,這就為地理系統各圈層之間的綜合研究提供了可能,也為地理系統多層次的分析和信息的傳輸與篩選提供了方便。地理信息系統是指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從外部看錶現為計算機軟硬體系統;其內涵卻是由計算機程序和地理數據組織而成的地理空間信息模型,是一個邏輯縮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