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華縣的地理位置和地名來歷

華縣的地理位置和地名來歷

發布時間: 2021-02-27 00:06:27

① 陝西省華陰市夫水、羅敷、羅夫地名的來歷和區別

羅敷有峪道,叫羅敷峪,以前人們把那個峪道溜下來的水叫敷水,以為那個地方就在敷水的旁邊 所以人們就把那個地方叫敷水 再還有個美麗的傳說 可以再華陰傳說里看到

② 陝西華縣的地理環境如何其周邊地區有哪些少數民族

華縣皮影-概述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藉助於燈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種戲曲,通常叫燈影或皮影戲。據歷史學顧頡剛考證,皮影的發祥地在陝西。 華縣皮影-傳說 陝西民間有一個傳說,似乎說明了皮影的來歷。據說西漢時一文帝劉恆的幼兒由一位宮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鬧不止,聰明的宮女、便用梧桐樹葉剪成人形,借著紗窗的陽光,一面用手舞動梧桐葉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馬上轉哭為笑。 華縣皮影-歷史 皮影的原型是用紙剪的,後來才改成用皮刻制。據宋朝《夢粱錄》等書記載:「京師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皮影在漢代已經出現,到了宋代已相當流行,京師常見「設帳張燈」上演「影人戲」。到了元代,蒙古軍隊中有皮影班子隨軍,一直傳到中亞國家。 華縣皮影-製作 華縣皮影製作精細,玲瓏剔透,深受民間喜愛。其製作過程是:牛皮或驢皮經浸泡後,刮鏟成半透明狀,再打磨、摹畫、雕刻、著色、熨平、綴合。華縣皮影造型以人物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人物高約1尺,大頭突額,色彩艷麗,圖案精細。人物的頸、肩、腰、膝、肘等十處有輪盤牽線,活動自如。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皺眉區分陽剛和陰委,丑角多用圓嘴、吊眉和沖天鼻,形象誇張詼諧。
舊日,華縣城鄉有數十個皮影班子,一個班子5人,小車一推,背簍一背,隨時可外出演出。逢上廟會、結婚、祝壽、小孩滿月,一盞明燈,兩張方桌,幾塊木板就可搭台表演。演出時,操縱提線的人稱「簽手」,在屏幕後表演打、跳、翻、跑,各種角色。唱腔多為「碗碗腔」。伴奏的樂手司掌琴、弦、欽、鼓等樂器。5人一班配合默契,演得有聲有色。 農閑時,華縣皮影經常流動演出,在電影沒有普及的年代;是一種民間喜聞樂見的戲曲節目。1949年起華縣光明皮影社曾長期在西安演出。1975年華縣皮影進京上演博得好評。193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為華縣皮影攝制紀錄片《皮影輕騎隊》。
近年來由於現代視聽媒介的普及,皮影戲演出的機會少了。皮影作為一種工藝美術品也為人所愛,一些外國遊客尤喜收藏。德國皮革博物館和日本民俗博物館都有華縣皮影陳列。 華縣皮影-古老的藝術 華縣位於中國陝西關中東部。距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古長安)相距80多公里;距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博物館相距40多公里;距世界名山西嶽華山20多公里,因地處華山腳下而得名。研究證實,中國所有的戲曲種類,均起源於陝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於皮影,而皮影又起源於華縣。因而可以說,華縣皮影就是中國一切戲曲藝術的總源頭。中國皮影的國際正式名稱叫"華劇",即華縣皮影戲曲之意。
華縣皮影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品種,同時也是被國內外皮影界公認的所有中國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藝術種類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經典和最有資格代表中外皮影藝術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中華戲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專家們認為,華縣皮影在國內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於秦始皇兵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華縣皮影-四絕 華縣皮影有四絕: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詣高。華縣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質優,雕工精細,造型逼真, 含義深刻,個個堪稱藝術精品;二是演唱功力極深。選用碗碗腔,生旦凈丑各種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絕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為;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個劇團一般僅有5人,除演唱和對白之外,還有挑線、二弦、板胡、月琴、碗、鑼、鼔、釵、梆、瑣吶、號等20多件樂器,每個人都要充當4個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說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特別是挑線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華縣皮影則一人獨挑,一人操作數十個乃至上百個皮影造型,臨亂不驚,游刃有餘,堪稱一絕;四是華縣皮影博大精深,綜合藝術水平爐火純青,堪稱為戲曲藝術之絕唱。

③ 地名的來歷

地名的來歷有許多種.能否具體一些,指出是什麼地方的地名.
可以舉幾個例子: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叫劉五的人,在廈門對面的一個海邊開了一間店而引來了很多人在這里居住。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劉五店。

從前,有一個大地主,名字叫作王金,他鋪橋造路、扶窮救貧,村裡的人都非常愛戴他。一天,村裡來了一個孤兒。王金見了,就把他帶到自己的家中,把他當親生兒子一樣,並把他取名叫「王淘」。因為他們父子倆常常在村裡做善事,為很多村民排憂解難,使大家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人們為了感激和紀念他們,就把原來的「天岩鎮」改成了「金淘鎮」。

日月潭其實是兩個神仙,一個是太陽神仙,一個是月亮神仙。只因他們得罪了王母娘娘,而被打入了凡間,變成了兩個潭。後來,人們見兩個潭緊緊連在一起,一個像太陽,一個像月亮,就把這兩個潭取名為「日月潭」。

香港本是一個港灣,當地盛產蜜香樹。當地人便把蜜香樹的根拿來做香料。這一種香料的香味沁人心脾,當時是獻給皇室享用的貢品。於是,那些達官貴人便爭著、搶著去買。人們便大量製作這種香料,香料多了,這個港灣到處香味四溢。人們便把這個港灣叫做「香港」。

澳門原名香山澳,是一個三面臨海、一面連著大陸的半島。後來,名字有了演變,去了「香山」二字,在「澳」字之後加了個「門」,成了「澳門」

台灣省古時候叫夷州或流球。台灣省的台南一帶有個叫「台窩灣」的土著民族,後來,人們的發音轉化了,把「台窩灣」叫成「大員」、「台員」,以後就統稱全島叫台灣了。

傳說智慧女神雅典娜與海神波塞頓都想用自己的名字為這座城市命名,天神宙斯決定讓他們比賽智慧,結果雅典娜勝利了,成了這座城市的保護神,這個城市也命名為「雅典」。

一五一九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著他的船隊,開始了世界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經歷了無數的狂風巨浪和暗礁險灘終於來到了菲律賓群島,飽經危難的船員們回頭望望這片廣闊平靜的海域,感嘆道:「這可真是片太平之洋啊!」太平洋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④ 古代華縣地名

西周時,今華縣縣境屬於畿內,稱為「鄭」。
春秋時的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因鄭邑為鄭國故內都之故,容秦國在此設鄭縣。
元朝時,鄭縣建制撤消,其境屬華州直轄。
中華民國時,於民國二年(1913)2月,改華州為華縣,延續至今。

⑤ 誰能介紹一個關於地名的來歷

黑龍江

傳說在遠古時期,黑龍江叫白龍江,白龍江邊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男人以捕魚種地為生,女人在家織布做飯。夫妻恩愛,但是李妻總是沒有身孕,二人很是著急。婚後第十八年,李妻終於產下一胖小子,李老漢與妻別提多樂呵了。突然有一天,烏天黑地,狂風暴雨,白龍興風作浪,方圓百里,一片汪洋,百姓又遭塗炭。老漢與妻倖免於難,可未滿周歲的小兒,便成了白龍腹中之物。此後,每年白龍都要江邊的百姓進貢食物,還必須獻出幾個童男童女,否則,狂風暴雨相見。
一年後,李老漢的妻子又產下一個兒子,渾身油黑,且與前兒不同的是,體大而壯,特別能吃,李妻的奶水供不應求,夫妻兩人四處為兒尋奶吃。不久,李老漢的黑胖兒子便會走路了,他經常幫二老做家務,幫鄰居幹活,很得百姓的歡心。
一日,黑小子在母親懷中吃奶,一會兒便進入了夢鄉。他現了原形,又黑又長的龍尾巴伸到門檻。李老漢種完地回家,開門一看,見一又長又大的怪物趴在妻的懷中,拿起腰刀一揮,手起刀落,小黑龍的二尺龍尾被砍掉了。只見鮮血滿地,但聽見「嗖」的一聲,小黑龍飛上了天。他被砍掉了二尺尾巴,又沒吃足奶水,過早的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據說,若再吃上九九八十一天奶,他將所向無敵……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一江難容兩龍。」小黑龍在江中時常被大白龍咬的肢離破碎,遍體鱗傷,由於年紀小,沒吃足奶水,又被李老漢砍掉二尺尾巴,總是力不從心。每次與白龍爭斗都不能占上風。但是,白龍多年興風作浪,危害百姓,當地百姓對他恨之入骨,都企盼著小黑龍打敗白龍。小黑龍早就有心打敗白龍,為民造福。怎奈不及白龍,無計可施。
一日,觀音菩薩路過此地,召集當地百姓,面授計謀。過了不久,白龍又要危害百姓,黑龍全力阻止。正當他體力不支出水面休息再戰時,眾百姓立刻拿出許多饅頭、包子、牛羊、雞鴨給黑龍吃。李老漢為了兒子能打敗白龍,揮腰刀砍斷左臂拿盆接血給黑龍喝。黑龍吃飽了,喝足了,精神百倍,鬥志昂揚,欲與白龍決一死戰,為民除害。
白龍見許多人送飯送肉,也來到這兒等吃的。但只見兩岸人山人海,萬眾齊向江中拋白灰,扔石頭。白龍的眼睛燒的睜不開了,肚子燒的受不了,渾身被砸傷更是疼痛難忍,他沖出水面,直上青天。以逸待勞的黑龍新仇舊恨,直沖腦門,飛向天空向白龍發起猛烈的攻擊。天空激戰,地面上百姓給黑龍助威加油的聲音響徹雲霄,白龍與黑龍打得天昏地暗,從早到晚,一直沒有停止。人們無一散去,都盼望著黑龍勝利的消息。
觀音菩薩也來助陣,她手握佛塵一甩,白龍像斷了線的風箏,一頭扎在了地面上,百姓們蜂擁而上,舉起石頭,砸向白龍,片刻之間將他砸成了肉醬。
黑龍受萬民擁待,他一直維護著這一方的安寧,使百姓們世代風調雨順,安居樂業。黑龍江由此而得名。

⑥ 黃華縣地名是怎麼來的

黃驊(1911—1943),原名黃金山,湖北陽新縣上村人。1930年參加紅軍。1941年調往冀魯邊解放區,任115師教回導六旅副旅長兼答冀魯邊軍區副司令員。1943年6月30日,在新青縣大趙村主持軍區偵察通訊工作會議時,遭到馮冠奎、邢仁甫等人殺害。解放後,為紀念黃驊烈士,經省委批准改新青縣為黃驊縣。

⑦ 介紹一個關於地名的來歷

1、安徽六安

六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已發掘的古文化遺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里進行過廣泛的活動,而「六安」作為地名,則始於2000多年前的漢代。

楚漢戰爭時,項羽封六縣人英布為九江王,設都於六(遺址在今六安市北6公里西古城),後來英布叛楚歸漢,幫助劉邦擊敗項羽,被劉邦改封為淮南王,仍都六。公元前196年,英布舉兵反漢,戰敗被殺後,劉邦將其子劉長封為淮南王,遷都壽春。

公元前174年,漢文帝認為劉長企圖謀反,將其流放,又於公元前164年將淮南故地一分為三,封劉長三子劉安、劉勃、劉賜分別為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

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謀反案發,二王自殺,漢武帝取衡山內六縣、安風、安豐等縣首字,區別衡山國為六安國,封劉慶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得名,歷代沿用。

2、蘇州山塘街

山塘街因山塘河而命名。唐寶歷元年(825年),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由閶門外護城河直達虎丘山麓),稱山塘河,便於行舟。

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長堤寬闊成路,也直通虎丘,當時虎丘稱武丘,山上有武丘寺,故詩人筆下直稱為武丘寺路,後人稱「白公堤」,堤長七華里,又稱七里山塘。因介於閶門鬧市與名勝虎丘之間,逐漸成為繁華的旅遊商業街。

3、江蘇太監弄

太監弄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最繁華的步行街觀前街中段南側。蘇州地區蠶桑和絲織業十分發達,出產的絲織品最為聞名。自元代開始,朝廷為了索取蘇州的絲織品,專門在蘇州設立織造局,並將一批機匠隸屬在局內服役,日夜織造絲織品,供宮廷內務府應用。為此,朝廷特地派人來蘇州監管織造局,一是將絲織品如數上交朝廷;二是收取稅銀。

據《蘇州織造局志》載:明朝的歷代皇帝,均派內官、內使、太監來蘇州監管織造局,少則一二人,多則十來人。如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派太監羅政、陸英、麥秀來蘇州監管;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派太監龔洪、楊軏、芮景賢、晁進、孫銳、張玉、浦智、廖宣、梁玉、李彬等來蘇州監管。

這些太監就居住在織造局附近,由於太監長期居住於此,故而得名「太監弄」。

4、南京摸乳巷

「摸乳巷」位於彰化縣鹿港古鎮北街,是一條200年歷史的窄巷道,只能容許一人通過,如碰巧兩人相遇,只好躋身而過,因此有「摸乳巷」的戲稱,卻也讓這本來默默無名的小巷子,聲名大噪。

根據當地老一輩人的說法,這條巷子之所以那麼窄小,主要是當地的住戶為了阻擋強勁海風之吹襲而盡量把房屋的間距縮小,可是沒想到卻衍生出這樣饒富俗俚的趣稱。

5、江西贛州

贛,源於境內有兩條江,一條章江,一條貢江,章、貢兩江在贛州老城區北端匯合成為贛江。贛江作為江西的母親河,從江西南部的贛州出發,縱貫江西全省,江西省的簡稱「贛」字由此而來。作為「千里贛江第一城」的贛州也因這兩江匯合而得名。贛州是全球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⑧ 介紹一處地名的來歷

下地名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是各民族社會活動和經濟發展的「活化石」。我國一些市縣地名的得名來自各種因 素,有的地名來源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有的地名與歷史和地理地貌有關,有的與神話傳說有關。了解地名的歷史形成過 程,可以幫助熟悉和記憶地名。現將一些市縣地名名稱由來簡述如下:

江西[贛]

贛州 因東有章水,西有貢水,市在二水之間,二水之名合為「贛」字,因以得名。
景德鎮 宋真宗景德年間,因此地燒御用瓷器上有「景德年制」字樣,故改名「景德鎮」。
婺源 因位於婺水之源故名。
分宜 以分處宜春縣而得名。
橫峰 以縣北有橫峰山而得名。

浙江[浙]
杭州 傳說大禹治水時到了這里,舍航登陸,「航」「杭」同音,故叫「杭州」。
寧波 由於下屬有個定海縣,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故名。因境內有甬江,故又簡稱「甬」。
紹興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升越州為府,以年號而得名「紹興」。

江蘇[蘇]
南京 因戰國時楚國在此築城置金陵邑,故名金陵。三國吳時稱建業,又叫石頭城。晉時稱健康。明肛稱南京。 清時為江寧府治,故簡稱「寧」。
蘇州 以姑蘇山而得名。
無錫 周、秦時盛產銅錫,至漢代,錫開采完,故名「無錫」。
揚中 因位於揚子江中故名。
連雲港 因位於雲台山和東西邊連島之間,取兩者之中的一字而命名。
淮陰 因地當古淮河之南故名。
江陰 因位於長江之南得名。
泗陽 位於古泗水之北故名。
溧陽 在古溧水之北得名。
海門 因地處長江北岸入海口附近而得名。

河南[豫]
開封 相傳春秋鄭庄公命築開封城,作為囤糧儲粟之地,取開拓封疆之意故名。
修武 在商代名寧邑,周武王伐紂,由孟津渡河向東,到此遇雨,歇兵三日,即將寧邑改稱修武。
偃師 相傳周武王伐紂,功成旋師,至此築城,息偃戎師,故名偃師。
鄢陵 以古鄢陵塔而得名。

山西[晉]
河曲 因位於黃河轉彎處,取「黃河千里一曲」之義而得名。
介休 相傳春秋時晉侯介之推,不言祿,乃偕其母隱於介山至死不出。故名「介休」。
神池 以神池而得名。
聞喜 相傳漢武帝至此,聞南越破,乃置聞喜縣。

山東[魯]
濟南 因城在古濟水之南故名濟南。濟南自古有七十二泉,因而被譽為「泉城」。
煙台 明朝為海防要地,設烽台,防倭寇,故名煙台。

河北[冀]
河間 因處於水涸斷流的滹沱河上,子牙河在境內流過,縣城位於二河之間而得名。
圍場 舊名木蘭圍場(「木蘭」乃哨鹿之意),為清代統治者狩獵地,光緒初年即以「圍場」為名。

福建[閩]
福州 福州之名始於八世紀唐開元時,因州西北有福山而得名。又因市內多植榕樹而又稱「榕城」。

其他
合肥[皖] 以肥水出紫蓬山,分為兩支,流至此地後合二為一,故名「合肥」。
洱源[滇] 因位於洱海之源故名。
武漢[鄂] 武漢包括武昌、漢口、漢陽三部分。武昌,東漢獻帝時,孫權取「因武而昌」之意而得名。漢口,以位於 漢水入江之口而得名。解放後1949年設武漢市。
貴陽[黔] 因明代先後為貴築司,貴築鄉,清代為貴築縣,因而貴陽簡稱「築」。
銀川[寧] 銀川地名來自對賀蘭山與黃河之間渠道縱橫、田園密布的「塞上江南」美好地理景象的描述。又稱寧夏城,簡稱「銀城」。
湟源[青] 因位於湟水之源故名。
重慶[川] 隋唐時名渝州故簡稱「渝」。宋代名恭州,是宋光宗趙淳未登位時的駐地,趙淳登位後將恭州 改名「重慶」。
昆明[滇] 因古滇族之一昆明族得名。
神農架[鄂] 相傳遠古時代神農,曾在此定居種田,遍嘗百草,采葯治病。由於山勢高峻,峭壁林立,即使 神通廣大的神農氏也只能搭架而上,因此有「神農架」之名。
赤峰[蒙] 以境內有赤色孤峰而得名。
岫岩[遼] 「岫」指有穴的山,岫岩縣位於黃海之濱,因受海潮沖擊岩石形成許多洞穴,因此而得名。
無為[皖] 三國時,曹操與孫吳相爭,築城於此後因攻吳無功,乃名無為城。
黃陵[陝] 相傳城北橋山有黃帝衣冠冢,因以為名。
柳州[桂]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謫居於此,為了紀念他,因以為名。

紀念革命先烈的地名:
中山市(廣東省) 原名香山縣,是1925年為紀念我國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
靖宇縣(吉林省) 原名

⑨ 查找資料,介紹一個地名的來歷

四川省會成都是抄中國西部的重要中心城市,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
成都有2300多年的歷史,取周太王遷歧「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取名成都。西漢時期,成都織錦業馳名天下,又有「錦官城」、「錦城」之稱。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成都又得「芙蓉城」、「蓉城」的美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