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區地理信息產業園
㈠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簡介
長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位於素有「科技城」、「文化城」美譽的長春市西南部,總面積78.6平方公里。建區以來,長春高新區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宗旨,以改革的精神不斷創新,以開放的思維謀劃發展,創造了超常規的建設和發展速度。近幾年綜合經濟指標評價始終位居全國56個國家級高新區前列,在科技部歷次評優中,長春高新區均被評為「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2004年科技部公布的最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評價指標體系中,長春高新區獲得經濟發展評價和技術創新評價的兩個第四名。長春高新區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工業總產值、全口徑財政收入已分別占長春市的1/2、1/3、1/4。長春高新區的跨越式發展,對調整優化地方產業結構、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加快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吉林省和長春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排頭兵和先行區。多年來,長春高新區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科技和人才優勢以及良好的文化和創新氛圍,致力於搭建一個高效、快捷、優化的資源配置平台;努力成為科技成果的創新源、高新技術產業的輻射源;積極實施主導產業擴張、大項目支撐和園區帶動三大戰略;力爭建設成為全國先進的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和高新技術企業家培育基地。逐步形成了生物與醫葯、光電技術、先進製造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五大主導產業和一區多園的產業化發展格局。2002年,長春高新區躋身全國首批「國家實施知識產權制度示範園區」,並率先在東北三省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國際和國內雙認證,為提升國際競爭力,保證區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入區企業已達到2275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92戶。優越的投資環境和豐厚的投資回報,已吸引美、法、德、日、韓、香港和台灣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區內投資興業。
為加快「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這一歷史進程,實現區域大發展、快發展,長春高新區制定了新一輪發展戰略規劃,發展規劃截止到2020年,總規劃面積210平方公里,其中,南區55平方公里,北區(長東北核心區)155平方公里(含規劃控制面積60平方公里);分為重塑基礎、快速發展和優化提升三個階段實施;將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生物與醫葯、光電子、新材料新能源、精優食品加工產業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六大主導產業」;構築高新南區和高新北區(長東北核心區)「兩大板塊」;培育和形成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汽車、生物疫苗、半導體照明和光電顯示、動漫、軟體與服務外包「五大產業基地」。全力打造長春市產業升級主導區、吉林省高新高端產業集聚區、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東北亞高新技術合作區,最終把長春高新區建設成為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地。
㈡ 吉林省 長春市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不屬於,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獨立區,原則上也不歸長春市政府管回,屬於國家管轄答,長春市政府有協調權。
㈢ 長春高新區原來屬於哪個地方的或者哪個區
1988年5月1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做出《關於建立長春南湖--南嶺新技術工業園區的決版定》(吉政發[1988]40號),正式批准園權區為省級開發區。1991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長春南湖--南嶺新技術工業園區"為國家級高新區。1991年12月3日,國家 科委(國科發火字[1991]918號)批准將"長春南湖--南嶺新技術工業園區"更名為"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㈣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產業基地
國家級產品出口基地
是外經貿部和科技部正式批准成立的,第二批4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之一,出口創匯企業52戶,該基地將在新建區內劃出5平方公里土地建設光電信息技術產業出口工業園,還將籌資建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對外貿易信息網和建立高新技術產品保稅監管區。
國家級軟體研發基地
擁有吉大正元、長春鴻達、金鷹電腦、長白實業等軟體企業和吉林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
國家級海外留學人員創業示範基地
用產業發展成果檢驗人才工作成效,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這是長春高新區「人才特區」建設的基本原則之一。長春高新區積極探索「人才特區」建設模式,創新「人才特區」工作機制,深入實施「長白慧谷」英才計劃,吸引和集聚了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長春高新區高端人才總量約3萬人,其中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約1000人,擁有兩院院士21人,列入吉林省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7人,進入「長白慧谷」英才計劃14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門類齊全、素質優良、梯次合理,能夠滿足創新創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隊伍,推動園區動漫、醫葯、光電、汽車電子等產業的發展。
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吉林)基地
科技園規劃佔地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總投資7億元,以吉林省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中心、敖東葯業、中葯學院、吉林農大等單位共同組建的中國北方中葯現代化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以市場化運作為導向,整合吉林省中葯資源達到優勢互補,集中力量,使之成為集官、產、學、研、金於一體的產業化基地。
中俄科技合作基地
中俄科技合作基地2004年9月被批准為國內第一個國家級合作基地,是高新區與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的專家進行多渠道、多方面的協商與溝通,與烏克蘭南方科學院和化學協會等國外團體簽署協議而成立的科研基地,它將成為東北乃至全國與東歐國家科技合作的窗口和橋梁。
高新區內的中俄科技園發展至今,園區規模及經濟總量等經濟指標創造了不俗的成績,在國際科技合作領域,園區致力於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科技基礎雄厚、國際關系良好的國家建立穩定、暢通的技術交流與經濟合作渠道。中俄科技園已經成為吉林省國際科技合作的特色品牌,先後被吉林省工信廳、長春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吉林省創業孵化基地」及「長春市創業孵化基地」。2010年12月,中俄科技園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為了廣泛的集成和利用各方面資源,努力建設創新平台、引智平台和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平台,進一步將中俄科技園做大做強,2011年,中俄科技園順利實現增資擴股。
㈤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濕地公園
長東北生態濕地公園
在長春高新區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佇立著由來自101個國家的109位雕塑大師,用詩一樣的刻刀留下的107件神奇的雕塑佳作,是他們使這里成為了雕塑精品匯聚的璀璨藝海。這些凝聚雕塑家智慧和汗水的藝術精品不僅使雕塑藝術與優美環境相得益彰,實現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更成為長東北核心區一處打開的容納世界雕塑藝術的窗口,同時也是展示城市和諧大發展進程中一幅鮮活生動的圖畫。
人們眼中的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質朴、純粹,將雕塑這一藝術引入園區,並不是簡單的點綴,而是要在休閑空間里感受一種文化品味。
當您走進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開闊的湖面波光粼粼,溫暖的陽光灑向草地,小橋曲徑引領著遊客走近一件件風格迥異的雕塑作品,如同一首藏在山水間的詩歌,在春光中靜靜的釋放藝術之美。
2011年7月14日,長春高新區以前瞻的目光邀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雕塑家,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舉辦了第十二屆中國長春(高新區)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以「創新·跨越·夢想」為創作的主題正是高新人的精神所在;「創新性、民族性、地域性相結合」是雕塑藝術的不懈追求,更是高新人精益求精的詮釋。而這些也充分體現著高新區「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的時代特徵。六大展區 夢幻交映
作為國內城市公園中極少將雕塑文化與自然景觀結合的主題公園,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巧妙地將「立體美術」融入山水風光中,打造出與眾不同的城市藝術文化空間。
移步換景,林林總總的世界各國雕塑家的藝術作品有序地擺放在濕地公園中。「未來的力量」和「不斷進步」正以他們剛毅的步伐邁向進取之路,「海洋的精靈」正揮舞著她纖細的雙手演繹著世界文化的交響曲;俏皮詼諧的「女孩」暢游在「心靈的天空」放飛創意夢想……107件雕塑精品或佇立湖畔,或靜息草坪,造型獨特,別具匠心,從而形成進取之路、世界文化、創意夢想、北湖天地樂園、柳堤風情、迎賓之路六大展區。
第一展區是進取之路展區,包含有「未來的力量」、「紅色代碼」、「不斷進步」、「夢-龍的DNA」等。主要布置於濕地公園水上鄰里的主路上。
第二展區是世界文化展區,包含「海洋的精靈」、「金魚」、「朗達」、「珍惜時間」、「思想與文字」、「知識殿堂」、「創意的繆斯」等等。這些藝術作品主要布置於濕地公園水上鄰里的東島上。
第三展區是創意夢想展區,包含「新世界坐標」、「鳥」、「老鼠與長笛的街道」、「犀牛」、「奔馬」、「四個夢」、「人類的困惑」、「心靈的天空」、「平衡」、「手持花瓶的女人」、「腓尼基商人」、「女孩」、「圓錐人」等等。這些藝術作品主要布置於濕地公園水上鄰里的西島上。
位於園區內北湖天地景觀的第四展區——北湖天地樂園展區,主要包括「創造」、「樂園」、「駱駝」、「不分勝負」、「孩子的游戲」、「超越夢想」「跳舞的匈牙利人」、「熱帶假面人」等等。
柳堤路是雕塑展的第五展區——柳堤風情展區,主要包括「小美人魚」、「母牛」、「祈禱」、「永恆的美」、「金色維納斯」、「切脈」、「天空的支柱」、「打漁人」等等。
通過柳堤路便來到第六展區——迎賓之路展區。展區主要包括「清風拂面」、「君在何處」、「面部情緒」、「鬱金香」、「遇見」、「花」等。自然人文 相得益彰,在園區足跡所至,可以發現雕塑疏離相間,布局巧妙,主題鮮明。雕塑的選點、題材、風格、材料、顏色、各方面都是精心安排,毫無矯揉造作之感,和諧中蘊含著豐富的變化。這些由眾多雕塑大師精心雕琢的造型獨特、意蘊豐富的作品,將在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內永久展出。隨著濕地公園的開放,人們不僅能看到宜人的自然景觀,而且以綠為主的造園理念,使長東北核心區更豐富細膩地表現人類生命的狀態,讓人們在感應藝術、身臨其境等巧妙設計中,產生撞擊心靈的藝術與環境相融合的震撼力。人們身臨其境品賞雕塑藝術形象之際,感受到文化的啟迪與雅趣,感受到環境的情趣於欣賞之間產生聯想、觸動心靈、升華境界。這里是世界雕塑的舞台,是文化藝術的殿堂,更是長東北核心區這座地標新區展示城區魅力、吸引八方來客的新窗口。 這些雕塑作品取材豐富、風格迥異、流派廣泛、材質多樣。在題材的表現方面,或典雅、或壯美、或深沉、或神奇,無不引人遐思、給人啟迪;在藝術風格方面,體現了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出現了愛斯基摩人文化、瑪雅文化、毛利人文化、印第安人文化與現代文化相交融的作品,令人贊嘆不已;在作品的流派方面,來自歐洲、美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雕塑家創作出了極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作品,競相爭輝,相映成趣;在作品的材質方面,以花崗岩、大理石居多,同時又有鑄銅、鍛銅、木質、不銹鋼、鐵板噴漆、不同材料組合等多種材質,充分展示了雕塑家靈活多變的創作手法和嫻熟的創作技巧。這些雕塑藝術珍品,不僅是提升長春文化底蘊的珍貴資源,也是長春人民貢獻給世界文化的一份寶貴財富,更是長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打造開放城市的一張「金色名片」。
㈥ 長春市高新區屬於哪個區
屬於市直屬區單位。
拓展資料: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版首批國家級高新權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是吉林省第一個開發區和第一個國家級開發區。經過18年的建設,長春高新區取得了巨大成就,多項主要指標居全國56家國家級高新區前列。
網路——長春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㈦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高新標志
標志取長春的抄「長」字為創意點,以旋轉的粒子軌跡作為契合點,經過藝術抽象概括將兩種創意元素合二為一。其中「長」字代表長春,體現出明確的地域特徵,粒子運動的軌跡代表了高新產業,多條軌跡相互交錯體現出未來的高新區以多元化的高科技產業及新能源所勾勒成的有機整體,軌跡的走向堅實有力,寓意了高新區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㈧ 吉林省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於高新區嗎
不屬於,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獨立區,原則上也不歸長春市政府管,屬於國家管轄內,長春市政府有容協調權。
㈨ 長春市高新區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個地方嗎
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經濟開發區
不是一個地方的。
㈩ 長春高新區原來屬於哪個地方的或者哪個區
高新區在長春的南面,是朝陽區的一部分,吉大南校就是高新開發區的,在南胡廣場往南有個前進廣場,那附近有個沃爾馬,然後向南看有個修正葯業的大牌子,旁邊就是吉大南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