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格爾木東大灘地理環境

格爾木東大灘地理環境

發布時間: 2021-02-26 11:14:52

⑴ 格爾木的地理環境

唐古拉山地區是青海省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高原特有的野氂牛、白唇鹿、野驢、雪豹、雪雞、黑頸鶴、雪蓮等,是極為珍貴的稀有品種。
農牧業主產小麥、青稞、馬鈴薯、甜菜和綿羊。

高中地理,簡述格爾木、新疆、甘肅之間地區的氣候特徵

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變化大,集中於夏季,新疆格爾木地處內陸,且地形為盆地,水汽很難達到,屬於極度乾旱區域,距離亞洲的西北季風風源地近,多大風,蒸發大,風力侵蝕嚴重,收到人為活動影響,植被破壞較大,所以形成隔壁,乾旱導致草原低矮稀疏

⑶ 青海德令哈的地理環境

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東距省會西寧514公里,西南內距格爾木市387公里。青容藏鐵路、青新公路橫穿全境,東西南北,經緯如網,可東進省會西寧,西上新疆,北連河西走廊,南下西藏,交通便利。境內山川湖盆兼有、草場農田密布。據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古羌人就在這塊風水寶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之後又成為蒙古族、藏族先民們農牧兼營、放牧耕作的美麗家園。 德令哈地區主要河流: 1、巴音河:內陸河,屬克魯克湖水系,總長全長326公里,2、白水河:全長15公里,3、巴勒更河:全長66.5公里。德令哈境內冰川條數共計232條,冰川總面積達248.3km2,冰川儲量14.2732km3。 面積較大的湖泊有四個:哈拉湖、柯魯可湖、托素湖、尕海湖。

⑷ 青海格爾木有發展的潛能嗎

發展潛能,還是有的!不過估計不會有很高的發展,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決定了的!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望採納,謝謝!

⑸ 格爾木東大灘環境氣候怎樣,海抜多少

格爾木,蒙古語是「河流密集的地方」.位於青海省西部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市域由位於柴達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區的兩個不相鄰的部分組成,總面積11.89萬平方公里.格爾木地處我國西部的地理中心,是我國西北、西南兩大地理單元的交界地帶,本區西接新疆,直通亞歐大陸橋;北扼河西走廊;南聯西藏,直接中印、中尼邊境,交通與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格爾木是我國東部與西部,西北與西南的交通樞紐,青藏、青新、格敦公路在這里交匯.目前為省計劃單列市,市轄三個工行委、五個辦事處、一個經濟開發區、四個鄉.全市建成區總面積達32平方公里,城市轄區人口27萬人,常駐人口21萬人.城市化率達到89.1%.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GDP)達到了56.7億元,比上年增長16.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8315元,遠高於全國和青海省的平均水平.格爾木市先後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格爾木位於素有「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腹地,資源富集.本區主要成礦帶有:唐古拉山鐵及多金屬成礦帶;東昆侖山金屬及貴金屬成礦帶;柴達木盆地石油、天然氣和鹽類礦產成礦帶.格爾木現已知礦種30餘種,礦床(點)605處,探明有一定儲量的礦種20餘種.其中石鹽、鉀鹽、鎂鹽和鋰鹽礦居全國之首,溴和天然鹼分居全國第二、三位,銣、碘居全國第四位,天然氣、壓電水晶、熔煉水晶、昆侖玉(軟玉)居全國前十位.此外,本區具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力資源. 格爾木特有的地理環境,使這里富存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依託「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侖文化、鹽湖風光」高原特色旅遊資源,全力打造「青藏鐵路世界頂級旅遊帶」為核心的高原特色旅遊業.目前已定級的旅遊資源有國家AAAA級景區——昆侖文化旅遊區及察爾汗鹽湖旅遊區,有三江源、可可西里等2處國家自然保護區,世界屋脊風光、可可西里、長江源、昆侖山(昆侖六月雪、玉虛峰、玉珠峰)、青藏鐵路、昆侖山大地震遺址為世界級;高原避暑氣候、昆侖神話(昆侖神泉、無極龍鳳宮、道教祖庭、西王母瑤池),唐古拉山口,長江第一橋、絲綢之路青海古道等為國家級;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格爾木市加快實施資源轉換戰略,著力發展鹽湖化工、石油天然氣化工、商貿及物資流通產業,在加大三大支柱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有色金屬及下游產品加工業、特色農業和高原旅遊業,以此來全面構建「3+3」產業體系.形成了鹽湖資源綜合開發、鹽——電——氣一體化為主的綜合開發利用格局,建設以鉀、鈉、鎂、鋰、硼等精深加工和以復合肥、無機鹽化工、氯鹼工業為重點的鹽湖化工基礎.格爾木市在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實施城市化發展戰略,堅持以規劃為先導,全方位推進城市建設進程,通過整合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初步構築起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尺度宜人、環境優美的西部現代化中心城市框架.

⑹ 格爾木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格爾木,蒙古語是「河流密集的地方」。位於青海省西部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市域由位於柴達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區的兩個不相鄰的部分組成,總面積11.89萬平方公里。格爾木地處我國西部的地理中心,是我國西北、西南兩大地理單元的交界地帶,本區西接新疆,直通亞歐大陸橋;北扼河西走廊;南聯西藏,直接中印、中尼邊境,交通與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格爾木是我國東部與西部,西北與西南的交通樞紐,青藏、青新、格敦公路在這里交匯。目前為省計劃單列市,市轄三個工行委、五個辦事處、一個經濟開發區、四個鄉。全市建成區總面積達32平方公里,城市轄區人口27萬人,常駐人口21萬人.城市化率達到89.1%。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GDP)達到了56.7億元,比上年增長16.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8315元,遠高於全國和青海省的平均水平。格爾木市先後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格爾木位於素有「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腹地,資源富集。本區主要成礦帶有:唐古拉山鐵及多金屬成礦帶;東昆侖山金屬及貴金屬成礦帶;柴達木盆地石油、天然氣和鹽類礦產成礦帶。格爾木現已知礦種30餘種,礦床(點)605處,探明有一定儲量的礦種20餘種。其中石鹽、鉀鹽、鎂鹽和鋰鹽礦居全國之首,溴和天然鹼分居全國第二、三位,銣、碘居全國第四位,天然氣、壓電水晶、熔煉水晶、昆侖玉(軟玉)居全國前十位。此外,本區具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力資源。 格爾木特有的地理環境,使這里富存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依託「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侖文化、鹽湖風光」高原特色旅遊資源,全力打造「青藏鐵路世界頂級旅遊帶」為核心的高原特色旅遊業。目前已定級的旅遊資源有國家AAAA級景區——昆侖文化旅遊區及察爾汗鹽湖旅遊區,有三江源、可可西里等2處國家自然保護區,世界屋脊風光、可可西里、長江源、昆侖山(昆侖六月雪、玉虛峰、玉珠峰)、青藏鐵路、昆侖山大地震遺址為世界級;高原避暑氣候、昆侖神話(昆侖神泉、無極龍鳳宮、道教祖庭、西王母瑤池),唐古拉山口,長江第一橋、絲綢之路青海古道等為國家級;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格爾木市加快實施資源轉換戰略,著力發展鹽湖化工、石油天然氣化工、商貿及物資流通產業,在加大三大支柱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有色金屬及下游產品加工業、特色農業和高原旅遊業,以此來全面構建「3+3」產業體系。形成了鹽湖資源綜合開發、鹽——電——氣一體化為主的綜合開發利用格局,建設以鉀、鈉、鎂、鋰、硼等精深加工和以復合肥、無機鹽化工、氯鹼工業為重點的鹽湖化工基礎。格爾木市在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實施城市化發展戰略,堅持以規劃為先導,全方位推進城市建設進程,通過整合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初步構築起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尺度宜人、環境優美的西部現代化中心城市框架。

⑺ 青海格爾木的氣候特點

格爾木的氣候特點:

格爾木市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少雨、多風、乾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僅41.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高達3358小時,光熱資源充足。

唐古拉山鎮轄區,屬典型高山地貌,氣候寒冷,僅有冬夏兩季,年平均氣溫-4.2℃,極端高溫35℃,極端低溫-33.6℃。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毫米,年蒸發量1667毫米。

格爾木市盆地轄區鹽湖資源儲量大。察爾汗鹽湖、東西台吉乃爾礦區,其面積相當美國西爾斯鹽湖的50倍,是中國最大的鎂鋰鹽礦床。其中集約了600億噸的氯化物為主的近代鹽沉礦物質。鉀、鎂、鋰、硼、溴、碘、銣等的儲量和品位,均居全國之首。唐古拉山地區水晶、鉛鋅、煤等礦藏,儲量豐富,有待開發。

(7)格爾木東大灘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格爾木市坐標:94.89°,緯度36.42°。距離州府駐地338千米,距省會西寧市710千米,格爾木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市區位於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780米。截至2010年,轄區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市區建成面積27平方公里。

格爾木市地處歐亞大陸中部,地貌復雜,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昆侖山、唐古拉山橫貫全境,山勢高峻,氣勢磅礴。

該市居世界屋脊,境內雪峰連綿,冰川廣布,冰塔林立,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為世界之最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海拔6549米,高峻挺拔,雄偉壯麗,是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盆地地勢平坦,沙丘起伏,綠洲陷顯,鹽湖、鹼灘、沼澤眾多,其中察爾汗鹽湖是世界是最大的鹽湖,號稱「鹽湖之王」。

⑻ 格爾木市屬於高原的幾類地區

格爾木位於青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南部,西接新疆自治區,南與西藏自治區毗鄰,平均海拔2800米,面積76663平方公里,有著名的青藏鐵路通過,名勝有江源冰川、昆侖雪景等。格爾木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

⑼ 格爾木煉油廠地理位置在那

格爾木煉油廠位於青海格爾木市黃河東路和鹽四巷的交叉口附近。
格爾木煉油廠隸屬專於中國石油屬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位於格爾木市東南角,廠區佔地面積77.8公頃,海拔 2850米,是青藏高原唯一一座百萬噸(一次加工能力為 100萬噸/年)煉油廠。現有生產裝置九套,分別是100萬噸/年常壓蒸餾裝置、6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20萬噸/年產品精製裝置、15萬噸/年汽油重整裝置、15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15萬噸/年加氫—臨氫降凝裝置、10萬噸/年甲醇裝置、10萬噸/年氣體分餾裝置和2萬噸/年聚丙烯裝置,以及相關配套的水、電、氣、風、儲運、通訊等設施,這些裝置的先後建成投產使其實現了由燃料型煉油廠向燃料化工型煉油廠的轉變。

⑽ 青海省格爾木市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

格爾木市 格爾木火車站經度:94.89°,緯度36.42°。市府距州府駐地338千米,距省會西寧市710千米,是青海省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格爾木為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青藏高原腹部,幅員遼闊,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鎮兩塊互不相連、中間相隔400多公里的轄區組成。盆地轄區在柴達木盆地南沿,昆侖山北麓,市人民政府駐格爾木。唐古拉山鎮轄區在省境西南隅,平均海拔5400米,面積49557.5平方公里。兩部分轄區總面積126220.5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福建省。格爾木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少雨、多風、乾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僅41.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高達3358小時,光熱資源充足。唐古拉山鎮轄區,屬典型高山地貌,氣候寒冷,僅有冬夏兩季,年平均氣溫-4.2℃,極端高溫35℃,極端低溫-33.6℃。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毫米,年蒸發量1667毫米。格爾木風光(16張)盆地轄區鹽湖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品種多。察爾汗鹽湖、東西台吉乃爾礦區,鹽類資源總儲量為世界罕見,其面積相當美國西爾斯鹽湖的50倍,是我國最大的鎂鋰鹽礦床。其中集約了600億噸的氯化物為主的近代鹽沉礦物質。鉀、鎂、鋰、硼、溴、碘、銣等的儲量和品位,均居全國之首。 格爾木市依託柴達木盆地豐富的鹽湖、石油、天然氣源而重點發展的鹽化工業和石油化工初具規模。現建在察爾汗鹽湖區年設計生產鉀肥100萬噸的青海鉀肥廠,是我國生產鉀肥的最大基地,市區東郊的年加工100萬噸原油的煉油廠,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與此相應的機械、電力、建材、汽車修理、皮毛加工、食品等工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唐古拉山地區是青海省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高原特有的野氂牛、白唇鹿、野驢、雪豹、雪雞、黑頸鶴、雪蓮等,是極為珍貴的稀有品種。水晶、鉛鋅、煤等礦藏,儲量豐富,有待開發。農牧業發達,主產小麥、青稞、馬鈴薯、甜菜和綿羊。是青海西部以電力、建材、化工、皮革、鹽業、食品、汽車修配等工業為支柱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青藏、青新、敦格公路和青藏鐵路交匯處,為青海西部交通樞紐。南可通西藏,北可達甘肅河西走廊,西可去新疆,東可到省會西寧。民航班機可達西寧、蘭州、西安和拉薩,是西藏通往祖國內地的重要中轉站和物資集散地。1954年設阿爾頓曲克哈薩克族自治區。1956年設噶爾穆工作委員會。1960年改格爾木市。1965年撤市改縣。1980年復設市(縣級),現為副地級市。在短短40年時間內,格爾木已成為青海省第二工業城市,是青海西部經濟、科技、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市人口27萬,其中漢族人口佔90.2%。市名是蒙古語,意為河流密(聚)集的地方。有著名的青藏鐵路通過,坐火車一定要帶上數碼相機,沿途風景美不勝收!!!名勝有江源冰川、昆侖雪景,一步天險,萬丈鹽橋,鹽湖海市蜃樓,納赤噴泉,昆侖山口等十大景觀。 區號:0979郵政編碼:816000代碼:632801拼音:Ge'ermu Shi。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