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山西代縣的地理位置

山西代縣的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2-26 10:37:08

❶ 山西代縣在那裡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雁門關下。全縣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面輪廓呈長方形回,南北兩山對峙,答滹沱河由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境。東鄰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陰,東北與應縣相接,西北與朔州毗鄰。全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2001年末,轄6鎮5鄉。全縣總人口約21萬人。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❷ 代縣是哪個省的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雁門關下。全縣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面輪廓呈長方形,南版北兩山對峙,滹權沱河由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境。東鄰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陰,東北與應縣相接,西北與朔州毗鄰。全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 2001年末,轄6鎮5鄉,即:聶營鎮、灘上鎮、陽明堡鎮、棗林鎮、峨口鎮、上館鎮和新高鄉、胡峪鄉、雁門關鄉、磨坊鄉、峪口鄉。全縣總人口約21萬人。
行政區劃

代縣轄6個鎮、5個鄉:上館鎮、陽明堡鎮、峨口鎮、聶營鎮、棗林鎮、灘上鎮、新高鄉、峪口鄉、磨坊鄉、胡峪鄉、雁門關鄉。

❸ 代縣有哪些景點,詳細介紹下啊謝謝!

1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縣古城。古為代國,春秋屬晉,戰國稱廣武邑。西漢時為廣武縣,隋、唐、五代、宋、金俱稱雁門縣,並多為雁門郡、代州的治所。元廢縣入代州,民國元年(1912)改為代縣至今。

2邊靖樓(樓懸「聲聞四達」巨匾為亞洲第一匾)。代縣城中央,始建於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後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慶、道光年間均加修葺。一九五八年定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邊靖樓外觀雄偉、大方、古樸,樓基高聳,梁架精巧,結構嚴密、合理、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蝕和多次地震沖擊,至今完好無損。

3中國長城文化瑰寶——長城第一古關——雁門關,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4楊家祠堂,代縣縣城東20公里的鹿蹄澗村,是為紀念宋代愛國將領楊業父子而修,楊業,北宋名將,初為北漢軍官,官至建雄軍節度使,因為屢立戰功,人稱「楊無敵」。後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邊事,任命他為代州刺史,長駐代州(今代縣)抵抗遼兵。楊業與其子能征善戰,威震中原,楊家將的故事,一直被後人傳頌。楊家將電視劇根據此歷史拍攝的。

5國家級森林公園——趙杲觀森林公園,包括三晉第一觀——趙杲觀及附屬景點和天台山自然景觀。趙杲觀國家森林公園是於1992年經中國國家業部林造字(1992)200號文件批准建立的小型森林公園。地處五台山支脈的天台山,植被茂密,山老谷深,山山峰迂迴曲折,高低錯落,山勢挺拔雄偉、磅礴壯麗,峭崖險峻無比、奇秀越空。岩洞,懸於陡壁、建有寺觀。位於代縣城南20公里處,是一處以深山古剎趙杲觀為中心建設的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情趣為一體的森林公園。其地形南北狹長,基本為兩山夾一溝的小型森林公園。

6凈土祖庭東晉佛學大師釋慧遠說法之第一道場——白仁岩禪寺。白人岩亦稱「白仁岩」,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縣古城西北,東鄰雁門關西陘口,北倚恆山,海拔2228米。距代縣縣城15公里,距大運高速代縣出口3公里。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峰頂巨石為顱,飄然獨立而得名,建寺時間約為公元354—365年。白人岩分上下兩寺,上寺環抱山中,即白人岩主景區。下寺在山腳入口處,俗稱小寺,因由凈土始祖慧遠創建,故白人岩禪寺也稱凈土祖庭,開中國凈土宗先河之源頭,是東晉慧遠大師修身說法的第一道場,在中國佛教文化史上占據重要位置。

7山西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文廟——代州文廟。代縣文廟位於山西省代縣城內,創建於唐代,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1983年至1986國家又撥款進行維修。廟南向,分前、中、後三院。後院為崇聖祠。中院正北為主要建築大成殿,單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五間,殿及各坊以綠色琉璃瓦覆頂。是一座金碧輝煌、宏麗巍峨的古典建築。前院正北為戟門,戟門兩側有東西二便門以通中院。泮池位於戟門前,池前有唐槐兩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樓欞星門。門前有「萬仞」坊,兩側有「仰聖」、「育賢」二坊,東西對峙,中鑿「星聚池」,廣約數畝。文廟內東有忠義祠、文昌閣;西有明倫堂、節孝祠。忠義祠左右,清代設有學正、訓導二署,形成一組龐大的儒學建築群,宏敞偉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貴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代縣文廟是代縣已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是華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廟。

8中國19座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山西代縣阿育王塔,坐落在代縣城內古城圓果寺內,俗稱白塔。與邊靖樓遙相對峙,競相爭高。 始建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滅佛塔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重建,改「龍興」為「圓果」。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被焚,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又建,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079年)元兵南下再毀,自建600多年中歷遭三劫,於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為磚塔。塔為圓錐體、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30米,高1.5米,塔建於塔基正中央。塔平面為圓形,磚砌,周長60米,高40米。作覆仰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的須彌座式,雕刻著各種花飾、荷瓣和印度的「陀羅尼經」。塔身上施曲尺形彌座,座上承剎桿。原有磚作相輪十三層,兩層已毀,上覆蓋盤,中裝金頂寶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藝高超,為我國藏式塔中之佳作。

9佛國五台山北衢——峨口白雲寺。在當地又稱做東西寺。之所以在當地被稱做東西寺,是因為它是峨口鎮東村和西村的交界共有。原屬峨口佛光庄的庄園,與佛光寺有不解之緣

❹ 代縣在哪個位置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雁門關下。全縣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面輪廓呈長方形,南北兩山對峙,滹沱河由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境。東鄰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陰,東北與應縣相接,西北與朔州毗鄰。全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 2001年末,轄6鎮5鄉,即:聶營鎮、灘上鎮、陽明堡鎮、棗林鎮、峨口鎮、上館鎮和新高鄉、胡峪鄉、雁門關鄉、磨坊鄉、峪口鄉。全縣總人口約21萬人
行政區劃

代縣轄6個鎮、5個鄉:上館鎮、陽明堡鎮、峨口鎮、聶營鎮、棗林鎮、灘上鎮、新高鄉、峪口鄉、磨坊鄉、胡峪鄉、雁門關鄉。
上館鎮轄:上瓦窯頭村、五里村、五里新村、下田村、桂家窯村、大煙旺村、小煙旺村、橙草溝村、鬧市村、兩界溝村、八里庄村、韓曲村、蘇村村、上平城村、下平城村、窯子頭村、芳昌村、水峪村、井溝村、花彪嘴村、富家窯村、東關村、西關村、北關村、西北街村、西南街村、東北街村、東南街村、下瓦窯頭村等。
陽明堡鎮轄:泊水村、徐村村、小寨村、南關村、堡內村、東關村、馬站村、古城村、七里鋪村、小茹解村、上砂河村、下砂河村、長河村、劉家磨村、孫家磨村、李家磨村、崔庄村、西王莊村、宇文村、丈子村、大茹解村、西庄村、海子村、閻家寨村、上花庄村、下花庄村、牛站村、堯子頭村、上官院村、下官院村、九龍村、馬寨村、牛村村、方村村、石彥村、官莊村等。
峨口鎮轄:南舊村、東灘上村、東下社村、正下社村、西下社村、下新街村、前街村、下園街村、麻黃街村、峨西村、郝街村、樓街村、溝子村、興聖村、佛光庄村、上木角村、下木角村、上高陵村、下高陵村、南新村等。
聶營鎮轄:聶營村、東高泉村、西高泉村、東段景村、西段景村、鮑家溝村、下街村、上街村、東村村、窯頭村、雲霧村、石牆村、錄青村、蔡家莊村、李家莊村、甘林頭村、板鋪村、長界村、王老莊村、河羊溝村、黃草院村、梁地村、羊次村、代敏村、石湖村、王家坪村、羊角溝村、羊蹄灘村、康上庄村、康下庄村、北河村、西窖村、石窯凹村、圪料溝村、趙庄村、油房溝村、大南坪村、西嶺村、小南坪村、大板峪村、小板峪村、白廟村、兔梁村等。
棗林鎮轄:東平安村、西平安村、中平安村、顯旺村、西留屬村、東留屬村、鹿蹄澗村、槐樹院村、沙溝村、蒙家莊村、神崗村、玄窯村、炭窯灣村、南梁村、尹家嶺村、宮家莊村、羅家梁村、李家凹村、東村村、西村村、何家寨村、沱陽村、段村村、小敦素村、大敦素村、二十里鋪村、東馬村、西馬村、柳樹坡村、東陽溝村、西陽溝村、山底村、康戶村、肖庄村等。
灘上鎮轄:灘上村、高凡村、小舍口村、尹家會村、石家灣村、兩家店村、玄泉村、下寺村、上寺村、赤水掌村、馬橋村、上苑村、上王莊村、下陽花村、上陽花村、溝掌村、龍王堂村、崔家莊村、雙材樹村、碾峪村、南正溝村、小南岸村、麻地溝村、辛庄村、槍桿村、大地村、六穀村、大王莊村、牛家渠村、白草村、南石岸村、口前村、半梁村、垛窩村、小中嘴村、北正溝村、二陽坡村、小寺村、郭家峪村、青山村、化嘴村、麻黃溝村、蔡家莊村、柴樹溝村、堡子村、鄂石灘村、干林村、八塔村、嘴子村、後口前村、西會村、口前2村、莊子村、掌寺村、龍門村、磨河村、滴水清村、西溝村、羊蹄溝村等。
新高鄉轄:潘家莊村、小觀村、石崗村、上橋庄村、韓街村、王街村、園子村、河頭村、西鳳村、沿村村、周流村、張村村、趙村村、董家寨村、謝家寨村、陳家堡村、張家堡村、劉街村、下街村、金街村、張家寨村、口子村、龍巴村、張仙堡村、上庄村、同盟村、洪寺村、趙家灣村、韓家灣村、青社村、探馬石村、康家灣村、高太庄村、口前村、紅谷村、翟街村、新莊村、大梨園村、小梨園村、劉家圪洞村、新高村等。
峪口鄉轄:峪口村、上陽閣村、上苑庄村、下苑庄村、西田村、賈村村、西旺村、胡家溝村、金盤村、沙窪村、圪塔村、峪里村、王家會村、武強村、段家灣村、下陽閣村、選仁村、東章村、高街村、東田村、下庄村、崗上村、雙徐村等。
磨坊鄉轄:上磨坊村、上門王村、下門王村、南家寨村、磨坊堡村、十里鋪村、里會村、朴村村、西若院村、東若院村、候家溝村、三家村、任家莊村、阿家梁村、神澗村、赤土溝村、小西庄村、紅泥灣村、胡家灘村、義城溝村、單馬道村、洪塘村、輝躍溝村、鐵匠營村、東馬圈村、水溝村、大灘梁村、龍王溝村、辛窯村、一道河村、蔡家園村、王二溝村、黃土梁村、稱達溝村等。
胡峪鄉轄:胡峪村、望台村、長畛村、盆窯村、天轎坡村、郜車坪村、巡檢司村、赤岸村、楊庄村、大坪嶺村、棗園村、庵上村、柴樹林村、馬圈溝村、大寨村、西紅土村、張山溝村、蛟口村、黃碾村、劉家溝村、麻地口村、陡溝村、東寺村、分水嶺村、菜地溝村、紅花布村、東梁村、黃花梁村、了緣寺村、保安庄村、扒子溝村、長城村、酸刺溝村、碾子溝村等。
雁門關鄉轄:上田村、殿上村、陳家莊村、西段村、新莊村、野庄村、北王莊村、張家河村、西瓦窯頭村、黑石頭溝村、牛大溝村、城上村、前腰鋪村、南口村、太和嶺口村、試刀石村、白草口村、秦庄村、王莊村、小溝村、東水泉村、趙庄村、麻布袋溝村、羅庄村、後腰鋪村、阜家坪村、高二溝村、雁門關村、大峪溝村、柳林村、老杏溝村等

❺ 代縣有那些古墓及地理位置

蒙恬墓,位於城東上門王村,距縣城三十里。墓在滹沱河北岸平坦處,墓地長五米,版寬五米,直徑五米,權高一米。
李存孝墓,位於代縣城西七里京原公路北側。墓已毀,只存殘丘。
李克墓,位於城西南七里鋪柏林寺東側。
七郎墓,城東四十里的東留屬村東南二里處。
滕茂實墓,位於代縣城東十里鋪村西約一公里處。
孫傳庭墓,位於代縣城二十五里下花庄村東,西茂河西側。
張鳳翼墓,位於代縣城北三公里張家園。
趙文博墓,位於代縣城西北三里處。
馮如京墓,位於代縣城西二十五里下花庄村東。
馮右京墓,位於代縣城西三十里小茹解村東。
馮志沂墓,位於代縣城北十里兩界溝村東南。
四女墳,位於代縣城西十五里古城村東北。
青圪塔,位於代縣城西二十里下沙河村東。
沙河墓地,代縣沙河村。

❻ 代縣的介紹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文化部命名版為「中國民間繪畫畫鄉」權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1代縣地處東經112°43′—113°21′,北緯38°49′—39°21′,東臨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陰。滹沱河由向西南橫貫全境。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總面積1721.5平方公里(2013年),總人口21.5萬,轄6鎮5鄉377個行政村。

❼ 山西代縣簡介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雁門關下。全縣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面輪回廓呈長方形,南答北兩山對峙,滹沱河由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境。東鄰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陰,東北與應縣相接,西北與朔州毗鄰。全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

❽ 代縣具體是什麼樣的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雁門關下。全縣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面輪廓呈長方形,南北兩山對峙,滹沱河由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境。東鄰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陰,東北與應縣相接,西北與朔州毗鄰。全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 2001年末,轄6鎮5鄉,即:聶營鎮、灘上鎮、陽明堡鎮、棗林鎮、峨口鎮、上館鎮和新高鄉、胡峪鄉、雁門關鄉、磨坊鄉、峪口鄉。全縣總人口約21萬人
行政區劃

代縣轄6個鎮、5個鄉:上館鎮、陽明堡鎮、峨口鎮、聶營鎮、棗林鎮、灘上鎮、新高鄉、峪口鄉、磨坊鄉、胡峪鄉、雁門關鄉。
上館鎮轄:上瓦窯頭村、五里村、五里新村、下田村、桂家窯村、大煙旺村、小煙旺村、橙草溝村、鬧市村、兩界溝村、八里庄村、韓曲村、蘇村村、上平城村、下平城村、窯子頭村、芳昌村、水峪村、井溝村、花彪嘴村、富家窯村、東關村、西關村、北關村、西北街村、西南街村、東北街村、東南街村、下瓦窯頭村等。
陽明堡鎮轄:泊水村、徐村村、小寨村、南關村、堡內村、東關村、馬站村、古城村、七里鋪村、小茹解村、上砂河村、下砂河村、長河村、劉家磨村、孫家磨村、李家磨村、崔庄村、西王莊村、宇文村、丈子村、大茹解村、西庄村、海子村、閻家寨村、上花庄村、下花庄村、牛站村、堯子頭村、上官院村、下官院村、九龍村、馬寨村、牛村村、方村村、石彥村、官莊村等。
峨口鎮轄:南舊村、東灘上村、東下社村、正下社村、西下社村、下新街村、前街村、下園街村、麻黃街村、峨西村、郝街村、樓街村、溝子村、興聖村、佛光庄村、上木角村、下木角村、上高陵村、下高陵村、南新村等。
聶營鎮轄:聶營村、東高泉村、西高泉村、東段景村、西段景村、鮑家溝村、下街村、上街村、東村村、窯頭村、雲霧村、石牆村、錄青村、蔡家莊村、李家莊村、甘林頭村、板鋪村、長界村、王老莊村、河羊溝村、黃草院村、梁地村、羊次村、代敏村、石湖村、王家坪村、羊角溝村、羊蹄灘村、康上庄村、康下庄村、北河村、西窖村、石窯凹村、圪料溝村、趙庄村、油房溝村、大南坪村、西嶺村、小南坪村、大板峪村、小板峪村、白廟村、兔梁村等。
棗林鎮轄:東平安村、西平安村、中平安村、顯旺村、西留屬村、東留屬村、鹿蹄澗村、槐樹院村、沙溝村、蒙家莊村、神崗村、玄窯村、炭窯灣村、南梁村、尹家嶺村、宮家莊村、羅家梁村、李家凹村、東村村、西村村、何家寨村、沱陽村、段村村、小敦素村、大敦素村、二十里鋪村、東馬村、西馬村、柳樹坡村、東陽溝村、西陽溝村、山底村、康戶村、肖庄村等。
灘上鎮轄:灘上村、高凡村、小舍口村、尹家會村、石家灣村、兩家店村、玄泉村、下寺村、上寺村、赤水掌村、馬橋村、上苑村、上王莊村、下陽花村、上陽花村、溝掌村、龍王堂村、崔家莊村、雙材樹村、碾峪村、南正溝村、小南岸村、麻地溝村、辛庄村、槍桿村、大地村、六穀村、大王莊村、牛家渠村、白草村、南石岸村、口前村、半梁村、垛窩村、小中嘴村、北正溝村、二陽坡村、小寺村、郭家峪村、青山村、化嘴村、麻黃溝村、蔡家莊村、柴樹溝村、堡子村、鄂石灘村、干林村、八塔村、嘴子村、後口前村、西會村、口前2村、莊子村、掌寺村、龍門村、磨河村、滴水清村、西溝村、羊蹄溝村等。
新高鄉轄:潘家莊村、小觀村、石崗村、上橋庄村、韓街村、王街村、園子村、河頭村、西鳳村、沿村村、周流村、張村村、趙村村、董家寨村、謝家寨村、陳家堡村、張家堡村、劉街村、下街村、金街村、張家寨村、口子村、龍巴村、張仙堡村、上庄村、同盟村、洪寺村、趙家灣村、韓家灣村、青社村、探馬石村、康家灣村、高太庄村、口前村、紅谷村、翟街村、新莊村、大梨園村、小梨園村、劉家圪洞村、新高村等。
峪口鄉轄:峪口村、上陽閣村、上苑庄村、下苑庄村、西田村、賈村村、西旺村、胡家溝村、金盤村、沙窪村、圪塔村、峪里村、王家會村、武強村、段家灣村、下陽閣村、選仁村、東章村、高街村、東田村、下庄村、崗上村、雙徐村等。
磨坊鄉轄:上磨坊村、上門王村、下門王村、南家寨村、磨坊堡村、十里鋪村、里會村、朴村村、西若院村、東若院村、候家溝村、三家村、任家莊村、阿家梁村、神澗村、赤土溝村、小西庄村、紅泥灣村、胡家灘村、義城溝村、單馬道村、洪塘村、輝躍溝村、鐵匠營村、東馬圈村、水溝村、大灘梁村、龍王溝村、辛窯村、一道河村、蔡家園村、王二溝村、黃土梁村、稱達溝村等。
胡峪鄉轄:胡峪村、望台村、長畛村、盆窯村、天轎坡村、郜車坪村、巡檢司村、赤岸村、楊庄村、大坪嶺村、棗園村、庵上村、柴樹林村、馬圈溝村、大寨村、西紅土村、張山溝村、蛟口村、黃碾村、劉家溝村、麻地口村、陡溝村、東寺村、分水嶺村、菜地溝村、紅花布村、東梁村、黃花梁村、了緣寺村、保安庄村、扒子溝村、長城村、酸刺溝村、碾子溝村等。
雁門關鄉轄:上田村、殿上村、陳家莊村、西段村、新莊村、野庄村、北王莊村、張家河村、西瓦窯頭村、黑石頭溝村、牛大溝村、城上村、前腰鋪村、南口村、太和嶺口村、試刀石村、白草口村、秦庄村、王莊村、小溝村、東水泉村、趙庄村、麻布袋溝村、羅庄村、後腰鋪村、阜家坪村、高二溝村、雁門關村、大峪溝村、柳林村、老杏溝村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