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信息 » 地理關於大洲的知識

地理關於大洲的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26 09:53:15

『壹』 地理高考中大洲大洋基本知識您了解了嗎

一、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如海陸分布,七大洲四大洋。板塊學說版等。二、七大洲又根據不權同的地理因素分為不同的地理區域,如東亞、北美、北非等。學習其中典型例子。三、各個國家的自然、人文情況,如美國、日本等。學習其中典型例子。

『貳』 地理五大洲的小知識

地球七分海洋三分大陸。有七大洲

『叄』 南美洲的地理知識(詳細)

南美洲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西面有海拔數千米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相分,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法屬蓋亞那等13個國家和地區。
南美洲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美洲
陸地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總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按面積大小排是七大洲中的第四個。南美洲海岸線長28700公里。海岸較為平直,少島嶼和海灣。
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方向的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脈長9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阿空加瓜山海參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東部為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為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溫暖濕潤。
南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鐵、銅等儲量皆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積佔到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草原面積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漁業資源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

『肆』 2010地理高考有關於南極洲的知識點都有什麼

南極洲一般只考以下幾個知識點:
1、南極洲是世界最高的大洲
2、在南極洲判別方向
3、南極洲的回經緯度答
4、南極洲的極晝極夜現象,以及產生原因。一般通過判斷南北極的極晝極夜來判別所給區域的季節。

一般把這四個知識點記牢就沒什麼問題啦~~~~高考加油啊~~~

『伍』 地理知識:需要各大洲的分界線(詳細)

七大洲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歐洲-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南美洲-南極洲:德雷克海峽

『陸』 有關高中地理的知識。 七大洲

有些回答太復雜了,簡單點,易記!!!

亞洲:東部主要是季風性氣候回、平原為主,答西部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氣候,高原山地為主;整個亞洲中間高四周低。

非洲:典型的高原地形,主要氣候為熱帶沙漠和草原氣候。

歐洲:以平原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溫帶海洋性氣候

大洋洲:主要以澳大利亞大陸為主,東部山地,中部盆地,西部高原。熱帶沙 漠草原氣候多,東部自北向南有:熱帶雨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溫帶海洋性氣候。

北美: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低矮山地。溫帶大陸性氣候廣布,東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南美:西部山地,中東部自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間分布。氣候以熱帶雨林和草原氣候為主。

南極:寒帶冰原氣候,為南極大陸,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陸。

打字完畢,夠累的,希望採納,純手工····

『柒』 關於非洲的地理知識有哪些

一、非洲的水資源分布

非洲主要河流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贊比西河等。尼羅河全長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一帶,主要湖泊有維多利亞湖、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查德湖等。

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主要澤布是維多利亞瀑布。

二、非洲豐富的其他資源

非洲水力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野生動物以非洲象、大猩猩、斑馬、河馬、長頸鹿等最著名。礦產素以品種多、儲量大聞名於世。非洲大陸蘊藏的鉻、鑽、欽、擔、鍺、銼、金剛石佔世界總儲量的大部分,磷灰石和黃金的儲量佔世界的1/2,白金佔1/5,此外還有大量的鈾、鋁土、銅等礦物資源。

非洲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三大熱帶雨林之一,有許多名貴樹木,如烏木、黑植木、花梨木等。非洲是世界最重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地之一,它所生產的咖啡、可可、棕油、椰子、劍麻、丁香等在世界上均佔有重要地位.非洲是一個富饒的大陸,同時又是一個貧窮的大陸。長期的殖民統治阻礙了非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農業也很落後,非洲是目前世界上經濟最落後的洲.

非洲的自然資源包括:農業資源、能源資源、礦產資源等。

農業資源:目前非洲國家尚有大量可耕地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如果加以開發將會產生巨大效益。

能源資源:非洲多個國家擁有煤、石油、天然氣和鈾礦資源,是世界能源市場的供應者。

礦產資源:非洲蘊含著大量的礦產,如鉑、錳、釕、黃金等稀有金屬,銅、鋅、鐵、鑽石、磷酸鹽等礦產資源。而且尚處於開發中。

旅遊資源:非洲國家豐富的人文、地理資源將成為未來的重要旅遊地區。

『捌』 有關美洲的地理知識

北美洲是北亞美洲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北部,東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端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

北美洲總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不含附近島嶼),約占陸地總面積的16.2%,為世界第三大洲。人口462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

北美洲現有23個獨立國家。
此外,還有:屬於丹麥的格陵蘭、荷屬阿魯巴、英屬安圭拉、英屬百慕大、美國聯邦領地波多黎各、法國海外省瓜德羅普、荷屬安的列斯(不含阿魯巴)、英屬開曼群島、法國海外省馬提尼克、美屬維爾京群島、英屬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等。

北美洲大陸海岸線長6萬公里,多島嶼,格陵蘭島為世界第一大島。
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山脈南北走向,與海岸平行,分布於東西兩側,西部為科迪勒拉山脈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它包括三條平行的山地:東為落基山脈;中為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海岸山脈、美國內華達山脈等,其中阿拉斯加山脈中的麥金利山最高,海拔6194米,為北美洲第一高峰;西從美國沿海山嶺起,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沿海島嶼。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這樣,北美洲的地形明顯形成三個區:西部山地和高原區,東部山地和高原區,中部平原區。

北美洲的河流大都是外流河,以落基山脈為分水嶺:東面的河流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西面的河流流入太平洋。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最長的河流,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河流多瀑布。尼亞加拉瀑布是北美洲最大的瀑布。

北美洲是多湖泊的大陸,著名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有「北美地中海」之稱,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但大陸中部廣大地區處於北溫帶,宜於作物生長和人類生存。

北美洲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可耕地多,草原廣闊,礦產資源豐富多樣,森林覆蓋率高,水力資源蘊藏量佔世界總蘊藏量的8.9%,漁場面積佔世界漁場總面積的20%。

北美洲是世界經濟發達地區之一。美國和加拿大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世大、科技先進。墨西哥的經濟也很發達。北美洲也是世界交通最發達的大陸。

南美洲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西部,東面是大西洋,陸地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南美洲總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人口325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

南美洲有12個獨立國家。

另外,還有法屬蓋亞那和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和阿根廷爭議地,英國稱福克蘭群島,現實際由英國控制)。

南美洲海岸線長28700公里。海岸較為平直,少島嶼和海灣。

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方向的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脈長9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阿空加瓜山海參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東部為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為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高原氣候,溫暖濕潤。

南美洲水系以安第斯山為分水嶺:西面的河流大多源短流急,獨流注入太平洋;東面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廣闊,其中的亞馬遜河支流超過1000公里的有20多條,使亞馬遜河成為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河流多瀑布,有世界落差最大的安赫爾瀑布和世界最大的伊瓜蘇瀑布。

南美洲的湖泊不多,最大的湖泊是的喀喀湖和馬拉開波等湖。

南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鐵、銅等儲量皆居世界前列。這里的森林面積佔到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草原面積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漁業資源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

南美洲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南美地區原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印第安人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南美洲大地上建立過不少王國。15世紀後,它們先後淪為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地。殖民統治時期,原有的土著居民遭到侵入,人口逐漸減少,而歐洲白人移入數量又逐年增多。部分印第安人與白人混血。另外,為了適應種植業的需要,彌補印第安人勞動力的不足,從非洲販入不少黑奴。久而久之,南美洲形成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的大陸。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和壓迫是殘酷的。殖民地的白人和混血種人是這種統治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在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南美洲大地上掀起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體的風起雲涌的獨立解放運動。一時間,出現了西蒙·玻利瓦爾、聖馬丁、奧希金斯等一批獨立戰爭的英雄。經過多年的較量,西班牙殖民者以失敗而告終,南美各國在19世紀20年代紛紛獨立。這是對西方殖民體系的第一次全面沖擊。

獨立後的南美洲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美洲的經濟才得到較快的發展。其中巴西和阿根延發展最快。戰後幾十年,兩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但各國的發展很不平衡。巴西和阿根延兩國國內生產總值佔到南美洲的2/3。但總體看,南美洲在各大洲之中經濟狀況算是較好的。

『玖』 地理知識的七大州的資源

自己分大洲搜索一下,資源太多你找自己需要的就好!七大洲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拾』 有關七大洲的地理常識從衣食住行方面

吃飯穿衣是來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教自材中幾乎每一章節都有該方面的地理知識體現在課堂上。
1、衣:七年級上冊教材在安排「多變的天氣」這一節內容時,改變了以前直接給天氣下定義的方式,通過生活提示「未來兩天內將有寒潮影響本市,氣溫將下降8~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預防感冒」來進入課堂,使學生認識到天氣變化與「衣」的關系,感覺到必須認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從而有助於自己的生活。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服飾有很大不同,其中不乏獨具特色的衣飾,如藏袍。藏袍是藏族服飾的代表,右飪大襟,長袖寬領,飄帶扎腰,有何好處?一是可以保暖,必要時全身裹在袍中,夜間可當睡袋。二是可以適應溫差的變化,夜間冷,可將雙手藏在袖中;晨後氣溫漸升,右袖脫下,以便勞作;中午氣溫高,可脫下,圍在腰間。為何會有這樣的服飾特點?因為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且晝夜溫差大。由此,學生可聯繫到自己所在地區的著裝特點,思考為何「二八月亂穿衣」?並能分析出本地氣溫日較差的變化情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