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市地理位置的分析
㈠ 廣東普寧的地理位置。
網路地圖一下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㈡ 普寧廣場的地理位置
普寧廣場北臨環城北路,東臨赤華路,南鄰南華路,北距揭陽潮汕機場40公里,東距汕頭60公里,潮州90公里,距離普寧高鐵站僅有十分鍾車程。
㈢ 有誰知道普寧流沙飾品批發市場的具體位置在哪裡有幾個離服裝城遠嗎
是沒聽說,可以去深圳義烏小商品城。
㈣ 身份證跟戶口本地址不統一
不統一就不統一唄,我的就不一致,身份證是娘家的地址,戶口是婆家的地址
㈤ 普寧大道的地理位置
普寧大道來位於廣東省普源寧市,西起國道324線(普惠高速池尾出入口),途經池尾、流沙西、流沙南、下架山、軍埠等鎮(街道),最終在潮南區陳店鎮與陳沙公路相接。
公路全長20.853公里,總投資約5.6億元,全線採用一級公路標准設計,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行車速度為100公里/小時(後限速70km/h)。軍埠鎮、下架山鎮路段為雙向六車道+緊急車道,市區路段為雙向八車道+非機動車道。該工程於2008年8月開工,2010年7月建成通車。
㈥ 廣東省普寧市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啊想簡單了解一下。
普寧市是廣東省由揭陽市代轄的縣級市。
三大產業:水果、中葯材、紡織
普寧的市政中心是流沙
在1993年是一個城鎮,現已分成五個街道辦事處.
普寧地理位置與區域全貌
普寧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揭陽市西南部,東毗汕頭市潮南、潮陽2區,南鄰惠來縣,西南連汕尾市陸豐、陸河2縣(市),西北接揭西縣,東北界榕城區,地處東經115°43′10〃——116°21′02〃,北緯23°05′40〃——23°31′48〃,市境東西最長距離50公里,南北最長距離38公里,市界線周長約206公里,全市區域總面積1620平方公里,折243萬畝,其中耕地38.4萬畝,佔15.8%,山地144.7萬畝(指林業用地,不含僑場),佔59.6%,市區規劃控制區157平方公里,建成區22平方公里。境內主要河流有榕江、練江和隆江三大水系,地勢自西向東傾斜,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分布不均,南部為大南山山地,西南部為峨嵋嶂山地和南陽山丘陵,東北部為鐵山、洪山的低矮丘陵,中部為寬廣平原,在平原與丘陵之間有台地分布,全市諸山為蓮花山脈向東南延伸的支脈。市境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日照充足氣溫高,夏長冬暖春來早,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左右,每天平均約6小時,陽光充足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在21℃——22℃之間。夏季長達半年以上,一般在4月份開始到10月中旬方見秋意,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夏季氣溫高而無酷暑,在氣溫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氣溫28℃左右,日最高氣溫≥35℃的酷熱天數,每年在3天以內。冬季時間短,一般在每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這一段時間里,本區受冷空氣控制,降水量小氣溫相對較低,但極少有嚴寒。最冷的1月份,日平均氣溫仍>13℃,高於氣象學以日平均氣溫≤10℃為冬季的標准,到2月份雨季開始來臨,氣溫回升草木萌生,雖然仍有寒流的威脅,但已經是一派生機勃勃的難過早春景象。1959年—2004年,年平均降水量為2101.5毫米,年降水量最多的1973年為3165毫米,最少的2004年為1233.3毫米,累年相對濕度平均為82%。
㈦ 普寧是個什麼城市
中文名稱:普寧市
外文名稱:Puning City 普寧市
別名:蘭城、葯城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所屬地區專:粵東地區
下轄屬地區:9個街道,17個鎮,1個鄉
政府駐地:流沙北街道
電話區號:0663
郵政區碼:515300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
面積:1620平方公里
人口:205萬
方言:潮州話、客家話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盤龍閣、德安里、普寧古八景、紅宮、普寧大南山革命斗爭陳列館
機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普寧維平機場
火車站:廈深高鐵普寧站
車牌代碼:粵V
市花:鐵山蘭
市樹:楠竹
市徽:鐵嶂蘭芬
經度:116° 10 東
緯度:23° 18 北
㈧ 普寧站的地理位置
普寧站位於普寧市流沙南街道,普寧大道馬柵路段北側,香江路東側,東距汕頭市潮南區30公里,西至揭西縣50公里,南至惠來縣40公里,距離潮汕機場62公里。
㈨ 普寧的地理位置和區域
普寧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揭陽市西南部,東毗汕頭市潮南、潮陽2區,南鄰惠來縣,西南連汕尾市陸豐、陸河2縣(市),西北接揭西縣,東北界榕城區,地處東經115°43′10″——116°21′02″,北緯23°05′40″——23°31′48″,市境東西最長距離50公里,南北最長距離38公里,市界線周長約206公里,全市區域總面積1620平方公里,折243萬畝,其中耕地38.4萬畝,佔15.8%,山地144.7萬畝(指林業用地,不含僑場),佔59.6%,市區規劃控制區157平方公里,建成區22平方公里。境內主要河流有榕江、練江和隆江三大水系,地勢自西向東傾斜,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分布不均,南部為大南山山地,西南部為峨嵋嶂山地和南陽山丘陵,東北部為鐵山、洪山的低矮丘陵,中部為寬廣平原,在平原與丘陵之間有台地分布,全市諸山為蓮花山脈向東南延伸的支脈。市境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日照充足氣溫高,夏長冬暖春來早,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左右,每天平均約6小時,陽光充足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在21℃——22℃之間。夏季長達半年以上,一般在4月份開始到10月中旬方見秋意,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夏季氣溫高而無酷暑,在氣溫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氣溫28℃左右,日最高氣溫≥35℃的酷熱天數,每年在3天以內。冬季時間短,一般在每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這一段時間里,本區受冷空氣控制,降水量小氣溫相對較低,但極少有嚴寒。最冷的1月份,日平均氣溫仍>13℃,高於氣象學以日平均氣溫≤10℃為冬季的標准,到2月份雨季開始來臨,氣溫回升草木萌生,雖然仍有寒流的威脅,但已經是一派生機勃勃的難過早春景象。1959年—2004年,年平均降水量為2101.5毫米,年降水量最多的1973年為3165毫米,最少的2004年為1233.3毫米,累年相對濕度平均為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