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幾種圖分別是什麼
是比例尺圖嗎?
地圖上的比例尺-地圖分類
地圖的分類,系指按照不同的標志將地圖劃分成各種類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不斷深化,地圖內容的選題范圍愈來愈廣泛,因而地圖的品種愈來愈多,數量愈來愈大。為了便於組織地圖生產,地圖的保管、使用和快速檢索,幫助讀者了解各類地圖的性質、用途及其規律性,進一步研究地圖,有必要對地圖進行科學的分類。
地圖分類的標志很多,主要有地圖內容(主題)、比例尺、制圖區域范圍、用途和使用方式等。其中最主要的分類標志是地圖內容和制圖區域范圍;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比例尺對確定地圖內容的完備性、詳細性和精確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亦為一項重要的分類標志。
(一)地圖按內容分類
地圖按所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等內容的種類、性質和完備程度,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大類型,且各自又可細分出若乾子類。
(1)普通地圖
普通地圖,是以相對均衡的詳細程度表示制圖區域內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其基本內容有水系、地貌、土質植被、居民地、交通線、境界等六大地理要素,此外還表示測量控制點、獨立地物、管線與垣柵等要素。這類地圖的特點是著重描繪地區輪廓、地面起伏形態、自然狀況和人類活動的成果。普遍地圖是最常見的一種地圖,應用很廣泛,具有很高的通用價值,常為社會各部門所使用,廣泛用於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等方面。主要供研究地域的基本情況、各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和分布規律,同時也是製作專題地圖的地理底圖。
①平面圖不考慮地球曲率影啊,把小塊地區的地球表面(水準面)當作水平面,將地面上的地物按鉛垂線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縮小的相似圖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關系所測繪的地圖,稱平面圖。平面圖的顯著特點是涵蓋的實地范圍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於1∶5000,在一幅圖內比例尺處處相同。為工程施工和編制詳細現劃用圖。
②地形圖在平面圖紙上既表示制圖區域地物的平面位置,又用特定符號表示其地貌形態的地圖,稱地形圖。對較大制圖區域,因考慮地球曲率影響,需要採用一定的地圖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測繪其地物和地貌,用圖解圖形或符號表示。地形圖的特點是地圖比例尺構成系列,一般由1∶500至1∶100萬,其中<1∶5000的地形圖圖上各處比例尺不完全相等;多為實測的或據實測地圖編繪而成的;具有統一的大地控制基礎、有統一採用的地圖投影和分幅編號系統;在生產過程中均嚴格按照測圖規范、編圖規范和圖式進行作業;詳細而精確地表示地面各要素;便於在圖上進行量測和野外實地使用。地形圖為國家各項建設的規劃設計與施工、軍事指揮和科學參考用圖,亦是製作其它地圖的基本資料。地形圖是普通地圖的典型作品。
③地理圖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廣大制圖區域內最主要的地理要素和區域的重要特徵的地圖,稱地理圖。地理圖的特點是涵蓋實地范圍很大,常常為一個流域、一個國家、一個大洲或全球;比例尺很小,未成系列,一般為<1∶00萬至1∶1000萬不等,視需要而擇定;沒有統一的地圖投影和分幅編號系統,圖面上投影變形較大;地圖幅面的大小參差懸殊。多用於研究區域的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的一般情況,了解其概貌,故又稱一覽圖。
(2)專題地圖
專題地圖是以普通地圖為地理基礎,著重表示制圖區域內某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這類地圖的顯著特點是,作為該圖主題的專題內容予以詳盡表示,其地理基礎內容則視主題而異,有選擇地表示某些相關要素,因此專題地圖的內容是由地理基礎和專題要素兩部分構成。在地圖領域中,專題地圖發展得最活躍、最迅速,地圖的品種愈來愈多,層出不窮,表示的對象十分廣泛,涉及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根據專題內容的性質,可劃分為以自然地理要素為主題內容的自然地理圖、以社會經濟要素為主題內容的社會經濟地圖和包容上述兩類專題地圖之外的各種專題地圖的其它專題地圖(又稱工程技術圖)三類;各類又可以分出若干種專題地圖。
(3)普通地圖與專題地圖的實質區別
普通地圖與專題地圖的異同,關鍵不在於形式,而在其內容。在表現形式上,它們可能都用了某些表示方法、符號或顏色,但在內容上,它們始終是迥異的。前者依制圖區域的地理特徵,以相對均衡的詳細程度表示制圖區域的六大類地理要素,以再現制圖區域的地理全貌,顯示的是整體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而後者,則依其某種特定用途,擇取制圖區域的某一種或幾種相關地理要素為其主題內容,其它地理要素皆概略或不予表示,顯示的僅是制圖區域某一地理特徵的區域差異。
(二)地圖按制圖區域分類
地圖按涵蓋的制圖區域分類,其分類標志有多種,採用不同的分類標志,就有相應的種類。
(1)、按區域范圍大小分,有全球地圖、月球地圖、世界地圖、半球地圖、大洋地圖、大洲地圖、分國地圖、省(區)地圖、縣市地圖、鄉鎮地圖等。
(2)按自然區域劃分,如世界基本地理圖、歐亞大陸地圖、太平洋地圖、鄱陽湖地圖、青藏高原地圖、黃淮海平原地圖、長江流域地圖、四川盆地地圖、准噶爾沙漠地圖、黃土區地貌類型地圖、雲南自然區劃地圖等。
(3)按政治行政區域劃分,如世界政區地圖、中國政區地圖、台灣省政區地圖、江寧縣政區地圖、馬集鄉(鎮)政區地圖等。
(4)按經濟區劃分,如上海經濟區地圖、徐海經濟區地圖等。
(三)地圖按比例尺分類
地圖按比例尺分為大比例尺地圖、中比例尺地圖、小比例尺地圖三類,這是區別地圖內容詳略、精度高低、可解決問題程度的,為人們常用的一種分類方法。鑒於各個國家、國內各個部門對地圖精度的要求和實際使用的情況不盡相同,因而對地圖比例尺大小的概念有所不同,以普通地圖為例,其相對性表現為:
(1) 在建築和工程部門,地圖按比例尺劃分為:
大比例尺地圖:1∶500、1∶1000、1∶2000、1∶5000和1∶1萬的地圖;
中比例尺地圖:1∶2.5萬、1∶5萬、1∶10萬的地圖;
小比例尺地圖:1∶25萬、1∶50萬、1∶100萬的地圖。
(2) 在其它各部門,地圖按比例尺劃分為:
大比例尺地圖:≥1∶10萬的地圖;
中比例尺地圖:<1∶10萬、>1∶100萬的地圖;
小比例尺地圖:≤1∶100萬的地圖。
(3) 國家測繪部門將1∶5000、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和1∶100萬八種比例尺地形圖規定為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簡稱基本地形圖,亦稱國家基本圖,以保證滿足各部門的基本需要。其中:
大比例尺地形圖:1∶5000至1∶10萬的地形圖;
中比例尺地形圖:1∶25萬和1∶50萬地形圖;
小比例尺地形圖:1∶100萬地形圖。
在專題地圖中,按比例尺分類亦有類似的細分方法及其相對性。
(四)地圖按用途分類
地圖按其實際用途,可以分為軍用圖、民用圖、教學圖、航空圖、航海圖、交通圖、旅遊圖、規劃圖、郵政通訊圖、參考圖等類型。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再細分,例如參考圖可以再分為科學參考圖和一般參考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地圖集》即為科學參考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即為一般參考地圖。
(五)地圖按使用方式分類
地圖按其使用方式,可分為桌圖、掛圖、屏幕圖和攜帶圖四種。
(1)桌圖:放在桌面上供在明視距離內閱讀的地圖,如地形圖和地圖集等;
(2)掛圖:張掛在牆壁上,供人近距離閱讀的宣傳展覽掛圖和供人遠距離閱讀的教學掛圖等;
(3)屏幕圖:用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電視屏幕圖,如電視天氣預報地圖等;
(4)攜帶圖:隨身攜帶,供外行隨時查閱的地圖,如袖珍地圖冊、綢質地圖或折疊得小巧的旅遊地圖等。
(六)地圖按其它標志分類
(1)地圖按其感受方式,分為視覺地圖、觸覺地圖(盲文地圖)。
(2)地圖按其結構,分為單幅圖、多幅圖、系列圖和地圖集等。
(3)地圖按其圖型,分為線劃地圖、影像地圖、數字地圖。
(4)地圖按其印色數量,分為單色圖、彩色圖。
(5)地圖按其歷史年代,分為古代地圖、近代地圖和現代地圖。
(6)地圖按空間信息數據可視化程度,分為實地圖和虛地圖兩種。實地圖即為空間信息數據可以直接目視到的地圖,如包括線劃地圖和影像地圖在內的慣用的傳統地圖作品;虛地圖是空間信息數據存貯在人腦或電腦中目視不到的地圖,其中存入人腦的地圖稱為心象地圖,依一定格式存入電腦的稱為數字地圖。
(7)地圖按其顯示空間信息的時間特徵,分為靜態地圖和動態地圖兩種。慣用的傳統地圖都是靜態地圖,它是現實的瞬間記錄;動態地圖是反映空間信息歷時變化,連續呈現的一組地圖,生動地表現出地理環境的時間變化或發展趨勢。
地圖的分類,因分類標志很多,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而具有很大的相對性,一幅地圖可以歸為這一類,也可以歸為另一類,例如1∶10萬比例尺地形圖,既屬於普通地圖,又屬於桌圖;在工程部門稱之中比例尺地圖,在科研和軍事等部門卻又稱為大比例尺地圖。因此,在進行地圖分類時仍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㈡ 地理大氣環境地理大氣環境了講解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8Akg0Z2eFI/
㈢ 圖為「某區域不同時期地理環境變化示意圖」,據圖完成28~29題。 小題1:引起該區域地理環境變化的根本原
小題1:A 小題1:D
㈣ 地理環境,海洋環境,大氣環境
A 本題考查地理環境因素。區域的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
㈤ 讀「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示意圖」(如圖). 下列說法合理的是()A.現今地球大氣的成分,是
A.地球大氣很復雜,它的產生也伴隨著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並且使生物從低級專到高級演化.故屬正確; B.生物循環不只存在於有機界,還存在於無機界,故錯誤; C.水循環也參與其他物質循環,成為溝通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的紐帶.因此水循環不僅僅存在於有機界,故錯誤; D.地形不僅影響河流的流向也影響著流速.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使我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同時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是由於河流流經的地形地勢不一樣.流速也不一樣,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落差大,流速較快,很多的水電站也多見於此.在河流下游地勢平坦,流速較慢.故正確; 故正確答案:AD.
㈥ 「某區域地理環境演變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小題1:引起圖中地理環境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小題來1:B 小題2:A
㈦ 高中地理——大氣環境
第二章 大氣環境預習要點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大氣中臭氧、二氧化碳、水汽的作用: 2.對流層的特點是: 3.平流層的特點是: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包括: 5.大氣的保溫作用是指 三、大氣的運動 6.熱力環境示意圖的畫法 7.水平氣壓梯度力的特點 8.近地面風向與高空風向的不同 四、全球性大氣環流 9.近地面的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情況(畫圖) 10.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規律是——
11.海陸分布使亞洲、太平洋氣壓中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情況是 1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的風向是——----————————————, 成因是 五、常見的天氣系統 13.冷銹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狀況是——— 14.暖鋒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狀況是——— 15·影響我國天氣主要的鋒面是— 16.請畫出氣旋、反氣旋的氣流狀況並說明其天氣特徵? 六、氣候的形成和變化點 17.氣候的形成因子包括 18.以北半球為例分析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 19.分析氣候類型的一般方法是 七、氣候資源 20.特點有——— 21.氣候資源對農業的影響是———。 22.氣候資源與建築的關系是———。 八、氣象災害及其防禦 23.台風的分布、時間、危害、防禦措施是 24.暴雨的分布、時間、危害、防禦措施是——— 25.干早的分布、時間、危害、防禦措施是——— 26.寒潮的分布、時間、危害、防禦措施是 九、大氣環境保護 27.全球變暖的原因、危害、措施 28.臭氧層的破壞原因、危害及保護措施 29.酸雨的成因、危害、措施
參考答案 1.臭氧吸收紫外線;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水汽既吸收紅外線,又是成雲致雨的必要物質。 2.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大氣對流運動顯著,天氣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密切。 3.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大氣平穩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4.雲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塵埃對太陽輻射的選擇性吸收;空氣分子等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 5.對流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使大氣增溫,同時放出長波輻射,其中射向地面的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了保溫的作用。
6.課本上的熱力環流圖。我貼不上。。 7.垂直於等壓線並由高壓指向低壓。 8.高空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而近地面風向因受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個交角。 9.A.信風帶 B.西風帶 C.極地東風帶 1.赤道低壓帶 2.副熱帶高壓帶 3.副極地低壓帶 4.極地高壓帶
10.以北半球為例,氣壓帶、風帶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1、夏季:亞洲——形成亞洲低壓 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形成亞洲高壓 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壓 12.東亞: 夏季——東南季風,冬季——西北季風 南亞: 夏季——西南季風,冬季——東北季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重要原因,其次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位移,如南亞夏季西南季風就是這樣形成的。 13.過境時出現大風、雨雪天,過境後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好。其雨區主要在鋒前。 14.過境時多出現連續性降水,過境後,氣溫上升、氣壓降低,天氣轉好。其雨區在鋒後。 15.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出現的沙塵暴。 16.課本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圖,,報歉我不會貼圖,,,嘿。 17.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人類活動、下墊面。 18.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 19.①光分析氣溫特點(從緯度位置和下墊面) ②再分析降水狀況(從大氣環流角度出發) 20.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徵、較大的變率。 21.決定該地的種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結構、熟制、配置與種植方式。 22.氣候資源與建築關系①是日照與街道方位;②風向與城市規劃。 23.我國沿海、亞洲東部及南部、北美洲東海岸;夏秋季節,強風使地面建築物和通信設施遭受嚴重損失。特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濫。風暴潮則能破壞海堤等。利用氣象衛星加強台風的監測和預報。 24.除我國西部沙漠地區外都可能出現,主要發生在南方和東部地區;夏半年;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測、預報。 25.我國的北方持別是華北、西北地區,春季、夏季;造成糧食減少,人畜飲水困難等: 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營造防護林,改進耕作制度等。 26.除青藏高原、海南等地外都可能受到寒潮侵襲。冬半年;特別是農作鉤受凍害,並引發多種災害。提前發布准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 27.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引起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 28.主要是人們使用冰箱、空調時釋放出氟氯烴化合物,消耗臭氧,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積極研製新型製冷系統,參加國際協作保護臭氧層,減少氟氯烴的排放。 29.主要是由於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硫、氧化氮等酸性氣體所致;會使魚類死亡,土、水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築物和文物古跡、人體健康;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對煤中的硫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
㈧ 高中地理,大氣環境問題。8
你的答案說明你明確了高低氣壓,初始方向是對的,由c指向d,但是在高空風平行於等壓線,所以北半球右偏,,變成了東風。
㈨ 七年級地理氣候類型圖及詳解
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恰當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入下表中,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關於青春期性發育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生殖器官迅速生長發育 B.女性出現月經,男性出現遺精 C.出現生殖器官 D.出現男女各自的第二性徵 2、胚胎發育是從受精卵的分裂開始的,胚胎發育經歷的場所有 ( ) A.子宮 B.輸卵管 C.輸卵管和子宮 D.陰道和子宮 3、被稱為「第七營養素」的是 ( ) A.蛋白質 B.維生素 C.膳食纖維 D.無機鹽 4、下列關於平靜狀態下呼吸過程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 ) A.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B.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上升,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C.胸廓回縮,肺縮小,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D.胸廓回縮,肺縮小,肺內氣壓上升,外界空氣經呼吸道進入肺 5、不隨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場所的空氣清潔、新鮮和空氣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為了預防 ( ) A.消化道傳染病 B.呼吸道傳染病 C.血液傳染病 D.體表傳染病 6、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能量被儲存在食物中的( )中。 A、水 B、無機鹽 C、維生素 D、有機物 7、用顯微鏡觀察血液的塗片,我們看到的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將會是( ) A、血漿 B、紅細胞 C、白細胞 D、血小板 8、為了保證同學們在教室里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班委們討論開了。最後,他們提出了幾個方案,其中,錯誤的是 ( ) 了防止粉筆灰的污染,值日生應該在下課後擦黑板 B、關上窗戶避免灰塵進入 C、在教室里擺放綠色植物 D、勤打掃教室和周圍的環境 9、鼻腔內,鼻毛的作用是 ( ) A、滅菌 B、溫暖空氣 C、濕潤空氣 D、過濾空氣 10、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 ( ) A、長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類人猿 11、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開始,人體的受精作用發生在 ( ) A、卵巢 B、輸卵管 C、子宮 D、子宮內膜 12、小林這幾天刷牙時發現牙齦經常出血,應當建議他多吃一些 ( ) A、米飯,饅頭 B、魚,肉,奶,蛋 C、新鮮蔬菜 D、奶油,巧克力 13、 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關鍵是 (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優生 14、兒童易患佝僂病,是因為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期更需要 ( ) A、鐵 B、鈣 C、鋅 D、碘 15、 下列物質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 A、水 B、氨基酸 C、葡萄糖 D、麥芽糖 16、「綠色食品」指的是 ( ) A、富含葉綠素的食品 B、新鮮的蔬菜 C、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品 D、貼有「綠色」防偽標記的食品 17、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 A、水 B、蛋白質 C、脂肪 D、糖類 18、人患急性炎症時,驗血時往往會發現血液中增多的是 ( ) A、紅細胞 B、血小板 C、白細胞 D、血紅蛋白 19、吃飯時隨意談笑,食物可能誤入氣管的原因是 ( ) A、 聲門裂未來得及關閉 B、會厭軟骨蓋住了食道入口 C 、懸雍垂未阻住鼻腔內口 D、會厭軟骨未蓋住喉的入口 20、向澄清石灰水吸氣的實驗證明了人體呼出的氣體 ( ) A 、二氧化碳 B 、大部分是二氧化碳 C 、沒有氧氣 D 、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氣中的高 二、填空題:(35分,每空1分) 1、我國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 、 、 、 2、(1)寫出一粒西瓜經過消化道的順序: 口腔—( )—( )—( )—( )—( )—( )—( ) (2) 能分泌膽汁的器官是 能最先消化蛋白質的器官是 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能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的器官是 3、人體所需要的六大營養物質是指 4、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 和 兩部分組成的,其中 是氣體進出的通道,而 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5、常見的空氣污源有 、 、 、 。 6、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指___________,通過這次交換,由肺泡擴散到肺泡外的毛細血管的氣體是___________,由肺泡外毛細血管擴散到肺泡內的氣體是___________ 7、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
----------------------------------------------------------------------------------------------- 一、你會選(40分)
1、血液的組成為 ( )
A、血漿和血紅蛋白 B、血漿和血細胞
C、紅細胞和血小板 D、白細胞和紅細胞
2、人體中的血紅蛋白存在與血液的哪個部分 ( )
A、白細胞 B、紅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
3、傷口流出的膿液,主要成分是 ( )
A、死亡的紅細胞 B、死亡的血小板
C、死亡的白細胞 D、死亡的細菌
4、健康成年人如果一次獻血300~400毫升,其結果是 ( )
A、不影響健康 B、有生命危險 C、生命活動有困難 D、死亡
5、體循環和肺循環進行的時間是 ( )
A、先肺循環後體循環 B、先體循環後肺循環
C、兩者同時進行 D、不能確定
6、心臟結構中與肺動脈相連的結構是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7、能將細胞內葡萄糖分解的氣體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葡萄糖 D、空氣
8、120克糖類在體外充分燃燒所釋放的能量為 ( )
A、17KJ B、120×17KJ C、120×38KJ D、100×17KJ
9、人體儲備能源物質主要是 ( )
A、糖類 B、脂肪 C、蛋白質 D、維生素
10、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氫氣
11、人體平靜呼吸時,呼出的氣體中含量最多的是 ( )
A、水蒸氣 B、氮氣 C、氧氣 D、二氧化碳
12、下列哪項不是呼吸系統的結構組成。 ( )
A、口腔 B、咽 C、喉 D、肺
13、人體內主要的呼吸肌是 ( )
A、肋間肌和腹肌 B、肋間肌和胸肌
C、肋間肌和膈肌 D、胸肌和膈肌
14、人體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增多了,這二氧化碳產生於( )
A、肺泡 B、組織液 C、血液 D、組織細胞
15、下列食物中熱價最高的是 ( )
A、糖類 B、蛋白質 C、脂肪 D、維生素
16、呼吸時,體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原理是 ( )
A、擴散作用B、滲透作用 C、主動運輸 D、離子交換
17、人體呼吸最重要的意義是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 ( )
A、糖類 B、能量 C、二氧化碳 D、氧氣
18、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這有利於 ( )
A、肺的通氣 B、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C、氣體在血液里的運輸 D、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19、呼吸運動是指 ( )
A、胸廓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 B、肺泡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
C、呼吸肌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 D、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
20、血液與細胞之間氣體交換後,血液變化情況是 ( )
A、動脈血→靜脈血 B、靜脈血→動脈血
C、動脈血→動脈血 D、靜脈血→靜脈血
二、你會填(25分)
1、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都來源於 。
2、血液凝固後,血塊周圍出現的淡黃色、透明液體,叫 ,它與血漿的主要區別是 。
3、動脈的管壁 ,彈性 ,血管內血流速度 ;靜脈管壁 ,彈性 ,管腔 ,血管內血流速度 ,靜脈內還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 。對人體起防禦和保護作用的是 。當人體受傷流血時,起作用的是 ,它起 和 作用。
5、呼吸道是由 、 、 、 、 等組成,是氣體進出 的通道。
6、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是:管壁極薄,僅由 構成;內徑極小,只允許紅細胞 通過;血流速度最慢,有利於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進行 。
三、你能判斷(5分)
1、氣體交換是指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過程。 ( )
2、呼出氣體主要含有二氧化碳和少量氧氣。 ( )
3、人體從外界吸入新鮮空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
4、動脈里流動的是動脈血,靜脈里流動的是靜脈血。 ( )
5、醫生給小明的父親測量血壓,測得的數據為21.3/13.3Kpa,在這個數據中表示小明的父親舒張壓為21.3Kpa,收縮壓為13.3Kpa,患高血壓病。 ( )
四、見圖你會識(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五、活動探究(20分)
下表是四位同學在不同狀態下所測得的心率。
甲 乙 丙 丁
安靜時 75 80 60 65
運動後 125 140 110 120
1、這四位同學在安靜時心動周期各為多少?在運動後又是多少呢?
2、若心臟的每分輸出量是5500mL,這四位同學在安靜時的每搏輸出量各是多少?
答案:
一、你會選(40分,每題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C D B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D C A B B D A
二、你會填(25分,每空1分)
1、食物
2、血清;不含纖維蛋白原
3、厚;大;快;薄;小;大;慢;靜脈瓣
4、運輸氧;白細胞;血小板;止血;凝血
5、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6、一層上皮細胞;單行;物質交換
三、你能判斷(5分,每題1分)
1×;2、×3、×;4、×;5、×
四、見圖你會識(10分,每空1分)
①主動脈;②肺動脈;③肺靜脈;④左心房;⑤左心室;
⑥上腔靜脈;⑦右心房;⑧房室瓣;⑨下腔靜脈;⑩右心室。
五、活動探究(20分,第1小題16分,第二小題4分)
1、安靜時:甲:0.8s;乙:0.75s;丙:1s;丁:0.92s。
運動後:甲:0.48s;乙:0.43s;丙:0.55s;丁:0.5s。
2、甲:73.3mL;乙:68.75 mL;
丙:91.7 mL;丁:84.6 mL
05-06年下七年級地理期中考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30分) 1、 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 ( ) A、亞洲 B、北美洲 C、南極洲 D、非洲 2、 亞洲大部分位於 ( ) A.西半球,南半球 B.東半球,南半球 C.東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3、 位於亞洲和其他大洲分界線上的海峽是 ( ) A、白令海峽 B、霍爾木茲海峽 C、直布羅陀海峽 D、馬六甲海峽 4、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地中海式氣候 5、亞洲地勢的總特點表現為 ( ) A、西高東低,呈階梯狀下降 B、中部高,四周低 C、東南高,西北低 D、自西北向東南降低 6、俄羅斯平原和高原地形的分界線是 ( ) A、伏爾加河 B、烏拉爾河 C、葉尼塞河 D、勒拿河 7、在俄羅斯境內的歐洲最長的河流是 ( ) A、多瑙河 B、伏爾加河 C、鄂畢河 D、葉尼塞河 8、日本位於( )的交界處,由於兩大板塊的碰撞,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A、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 D、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9、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是 ( ) A.本國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資源豐富 B.人口眾多,國內市場大 C.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D.進口原料,出口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10、「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反映了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敘述正確的是 ( ) 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B、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 C、中部高,四周低 D、河流自南向北流 11、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成為亞歐大陸橋,其最東端在 ( ) A、新西伯利亞 B、烏斯季庫特 C、伊爾庫茨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12、與我國南方人一樣,東南亞人喜歡吃 ( ) A、玉米 B、米飯 C、麵食 D、烤肉 13、有一位來中國留學的學生在自我介紹時說到,我家鄉的住房牆厚窗小,夜晚人們常把床鋪安排在屋頂上。你認為他家鄉的自然環境特點是 ( ) A、乾熱 B、濕熱 C、乾冷 D、冷濕 14、、有「火山國」和「千島之國」之稱的東南亞國家是( ) A.日本 B.印度尼西亞 C.菲律賓 D.馬來西亞 15、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是 ( ) A、越南 B、馬來西亞 C、寮國 D、泰國 16、日本主要是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的海洋性特徵明顯,十分有利於日本的國花( )的生長。 A、牡丹 B、櫻花 C、玫瑰 D、鬱金香 17、亞洲眾多的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產生了沉重的壓力,關於人口對糧食的需求,你認為下列做法中最為合理的一項是 ( ) A、在山坡和乾旱地帶墾荒種糧 B、將林地開墾為農田 C、大力開墾科學種田 D、停止耕作,從國外購買糧食 18、下列關於印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B、水旱災害頻繁 C、工業發達 D、糧食需大量進口 19、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描述了 ( ) A、亞洲東部的山水 B、亞洲西部的山水 C、亞洲南部的山水 D、亞洲北部的山水 20、下列產品中,日本需要大量進口的是 ( ) A、鐵礦石 B、錄象機 C、照相機 D、摩托車 21、印度河最主要流經哪個國家 ( )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國 D、泰國 22、北半球的「寒極」是 ( ) A、漠河 B、烏蘭巴托 C、阿斯塔納 D、奧伊米亞康 23、亞洲的氣候特徵是( ) A.氣候較為單一 B.熱帶氣候顯著 C.氣候復雜多樣 D.海洋氣候顯著 24、俄羅斯臨北冰洋沿岸的最大海港是 ( ) A、莫斯科 B、聖彼得堡 C、摩爾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25、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 ( ) A、貝加爾湖 B、死海 C、青海湖 D、裏海 26、馬來半島的南部和馬來群島的氣候類型是 (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2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和大洲是 ( ) A、中國、亞洲 B、美國、非洲 C、加拿大、北美洲 D、俄羅斯、亞洲 28、連接地中海和黑海的是 ( ) A、土耳其海峽 B、蘇伊士運河 C、馬六甲海峽 D、白令海峽 29、中東與西亞范圍的差別是 ( ) A、少了阿富汗,多了埃及 B、少了巴基斯坦,多了土耳其 C、少了土庫曼,多了埃及 D、少了喬治亞,多了土耳其 30、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的最大產地是 ( ) A、東亞 B、東南亞 C、中亞 D、西歐 將選擇題答案填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題:(10分) 1、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 2、 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 把馬六甲海峽稱為「海上生命線」的是________(國家),這個國家的居民中人數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_民族,該國的首都是_________。 4、 東南亞包括________半島和_________群島兩大部分 5、 南亞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_。 三、綜合分析題: (60分)
1、讀亞洲氣候類型圖,分析回答問題:(17分) (1)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填序號)該氣候的特點是:氣溫年較 差 (大或小),降水 (多或少),且集中在 季。 (2)北回歸線經過的氣候類型自西向東依次為 氣候、 氣候、 氣候。(填序號) (3)青藏高原地區屬於 氣候(填序號)。該氣候產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因素。 (4)哈爾濱降水量明顯 (高於或低於)烏蘭巴托,造成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 (5)雅庫茨克氣溫 (高或低),孟買終年 ,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 (6)把三個城市與其所對應的氣候類型連接起來。 惠安 溫帶季風氣候 孟買 熱帶季風氣候 北京 亞熱帶季風氣候 2、讀俄羅斯圖,讀後回答問題(10分) ①A是 山脈,它和 山,烏拉爾河,土耳其海峽共同組成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②B是 河,注入 ,主要位於____________平原內。 ③C是 ,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________是俄羅斯的首都。 ④E是 油田,它是俄羅斯最大的油田。 ⑤F是________________高原,它的森林類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主。 3、閱讀材料及「板塊運動圖」,回答問題:(9分)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當地時間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時發生里氏8.9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此次印度洋大地震 位於_________板塊和_________板塊交界處。 此次海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是東南亞的_____ _______,該國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 (2)東南亞地處兩大洋和兩大洲的「十字路口」, 位於__ ___半島和___________島之間的 _______________海峽是通過這個路口的「咽喉」,它溝通了______ 洋和 _______ 洋,亞洲和 洲,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4、讀日本圖後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根據圖中數碼代號填出相應的地理名稱日本的領土是由①__________島、②_________島、④___________島和_________島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周圍的海域組成,它是一個_________(發展中或者發達)國家。 (2)⑤是 (城市),⑥是 _____(城市),這兩個城市都在日本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平原上。 (3)日本的經濟主要是______________型經濟,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它所需石油主要來自於 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所需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於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等國家。 (4)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和 _____海沿岸。 5、讀南亞季風圖,回答問題:(10分)
(1)圖A中箭頭表示的是一月前後,從 (海洋或是陸地)吹向 (海洋或是陸地)的_______季風。受此季風的影響,印度形成__________(旱季或者雨季)。 (2)圖B中箭頭表示的是七月前後,從 (海洋或是陸地)吹向 (海洋或是陸地)的_______季風。 (3)對印度農業影響最大的是________季風。 (4)在圖A和圖B兩種季風影響下,印度大部分地區屬_________氣候,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㈩ 誰有高中部分地理的大氣環流圖啊,請注意我的問題補充。
0 0! 地理要背? 不是吧`~~~ 如果單純的靠背,我想你地理不會學的如何內好。 對於一些死記的東西容,當然要背誦。 對與一些聯系比較緊密的,要靠 一個一個的推,這樣只要知道開頭,幾乎就可以回憶起來了。 比如你所說的,什麼墨西哥暖流。什麼風 你就要 從水平氣壓剃度力開始記起-- 水平氣壓剃度力——風的行成——受地轉偏向力——三風四帶—— 氣候成因——水文,植被,土壤,年溫差。。。。。 類似,很多。 多看看地圖,也很有很大的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