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地理知識
⑴ 荷蘭自然環境特徵
1、區域位置
荷蘭位於歐洲西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位於東經3°21'至7°13'、北緯50°45'至53°52'之間。荷蘭國土總面積達41864平方千米。
荷蘭國土南北最遠端相距約300千米,東西最遠端距離約200千米,總面積為41864平方千米。沿海有1800多千米長的海壩和岸堤,海岸線長1075千米。十三世紀以來共圍墾約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當於荷蘭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如今荷蘭國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
2、海外
除本土外,荷蘭管轄著兩個海外領地:阿魯巴和安的列斯群島,面積為980平方千米。
阿魯巴(Aruba)是一個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嶼,位於南美洲國家委內瑞拉北方的委內瑞拉灣外海,距離巴拉瓜納半島(ParaguanaPeninsula)約25千米。1986年成為荷蘭王國一個單獨的政治實體,荷蘭繼續負責該島的國防和對外事務。
荷屬安的列斯群島(TheNetherlandsAntilles)由加勒比海中相距800多千米的南北兩組島嶼組成。2007年1月1日,庫拉索島和聖馬丁島成為單獨的荷蘭屬國,剩下3島組成「王國列島」,地位待定。
3、地形地貌
低平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除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外,絕大部分地勢都很低。南部由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連接而成。
「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區甚至是由圍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萊沃蘭省的大部分地區。
荷蘭的最高點是位於南部林堡省東南角的瓦爾斯堡山(Vaalserberg),海拔321米。荷蘭地勢最低點在鹿特丹附近,為海平面以下6.7米。
4、氣候特徵
荷蘭位於北緯51°-54°之間,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荷蘭沿海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為16℃,冬季平均氣溫為3℃。內陸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為17℃,冬季為2℃。6-8月份溫度為21~26℃。冬季陰雨多風,1月份平均溫度為1.7℃。
荷蘭歷史上記載過的最低氣溫為-27.8℃,最高氣溫達到38.6℃。荷蘭年降雨量約為760毫米。降雨基本均勻分布於四季。1~6月份月平均雨量為40-60毫米,7~12月月平均雨量為60~80毫米。荷蘭每月平均的晴天小時數5月份最高,約為220小時,12月份最低,約為39小時。
5、水系分布
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萊茵河、馬斯河。西北瀕海處有艾瑟爾湖。
6、時區
荷蘭屬於東一區,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每年3月到10月,實行夏時制,時鍾調快1小時,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
⑵ 荷蘭什麼樣的地理環境特徵
從地形來看荷蘭地勢低平,從氣候來看荷蘭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光照較少
⑶ 荷蘭的地理環境
荷蘭人抄用風車帶動排水工具排出襲海水,圍海造田。作為風力發動機,風車不僅對荷蘭早期的圍海造田,而且對它整個工業發展都起了極大的作用。
詳細的請參考一下內容:
荷蘭位於歐洲西部,東接德國,西、北瀕臨北海,南與北利時交界,面積4.15萬平方公里,人口1527多萬。這個國家的國土是圍海築堤而成的地勢低窪之國,因此荷蘭地貌的主要特徵是地勢低平,全境有1/3的土地僅高出海平面1米,海拔在50米以上的地區不到20%,過去,人們就用風車帶動排水工具排出海水,圍海造田。作為風力發動機,風車不僅對荷蘭早期的圍海造田,而且對它整個工業發展都起了極大的作用。為此,荷蘭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規定為風車日。這天,全國的風車都掛上國旗,裝飾上花環,一起開動,向人們顯示風車的風采。當然,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留下來的已經不多,僅供旅遊者游覽觀光了。
⑷ 荷蘭地理位置
荷蘭地理位置
荷蘭(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地處西歐,其西、北兩面瀕臨北海,與德國和比利時比鄰。荷版蘭南北長約300公里,權東西寬約200公里,陸地總面積4.1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75公里。在荷蘭的西部和北部,許多區域低於海平面,其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4%。全國約1/3的面積僅高出海平面1米左右。由於荷蘭國土地勢較低,為防止洪水和海水的泛濫,荷蘭人興建了多項大型水利工程,其中須德海工程和三角洲工程更是以其規模浩大、功能周全而聞名世界。
氣候
由於臨近海洋,以及受北大西洋灣流的影響,荷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其日溫差和年溫差都不大。沿海的平均溫度在夏天約為16℃,冬天約為3℃。內陸夏季和冬季的平均溫度分別約為17℃和2℃。在荷蘭出現過的最低和最高溫度分別為-27.8℃和+38.6℃。一年四季的降雨量分配相當均勻,每年的降雨量約為760毫米。地區間的氣候差別不大,但東部受海洋的影響較少。平均年夏季天數(氣溫高於25℃)在南部約為25天,而北部的瓦登群島則大約少5天。春季降雨通常比秋季少,全年降水量分配均衡,每年的降雨量約為760毫米。
⑸ 荷蘭的地理環境如何
荷蘭地勢來平坦,境內絕大自部分為平原,國名Nederlands即為「低地」之意,在東部和南部有幾座山丘。荷蘭靠海這一地理位置,對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西歐的三大河流——萊茵河、馬斯河以及斯海爾德河均在荷蘭境內入海,更加強了這種重要性。荷蘭經濟具有外向型特點,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數世紀以來對大部分的中歐、西歐及其他地區來說,一直是一個重要的中轉國。頻繁的商業往來對工農業產生了有利影響,也帶動了對外貿易的繁榮。
荷蘭臨近海洋,受北大西洋暖灣流影響,氣候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日溫差和年溫差都不大。冬季溫和,夏季涼爽。
⑹ 關於荷蘭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荷蘭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 lands)
首都:阿姆斯特丹
面積:4.1528萬平方千米
人口:1635.7萬(2007年)
民族:居民90%以上是荷蘭族,其次是少量的弗里斯族。約有幾十萬人。
語言:官方語言為荷蘭語和弗里斯語。
貨幣:歐元
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萊茵河三角洲一帶,東鄰德國,南與比利時接壤,西部與北部瀕北海。海岸線長1075千米。全境有1/3的土地僅高出海平面1米,約有1/4的土地低於海平面,最低的在海平面以下6米多。海拔在50米以上的地區不到20%,土地面積48%是沙地。荷蘭大部分土地面積為草地、牧場和谷場與經濟作物的種植地。主要河流為萊茵河、馬斯河和斯海爾德河。有石煤、褐煤、石油、岩鹽、黏土、砂和石灰岩,產量都不多。天然氣儲藏量豐富,天然氣開發居世界第四位。格羅寧根省氣田是世界大氣田之一。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冬溫夏涼,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
荷蘭國名的由來
「荷蘭」在日耳曼語中意為「森林之地」。現國名音譯為「尼德蘭」,意為「低地」。
「水城」: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位於荷蘭西部阿姆斯特河畔。通過運河與北海相通。阿姆斯特丹是歐洲四大名城之一,荷蘭的首都。它是荷蘭最大的城市。荷蘭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17世紀上半葉。隨著荷蘭經濟、政治實力的壯大,阿姆斯特丹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港口、最繁榮的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之一。並以鑽石加工業和呢絨製造業聞名於全世界。如今,阿姆斯特丹既是歐洲著名的國際港口,也是一座享有盛名的旅遊城市。旅遊業僅次於巴黎、倫敦和羅馬。阿姆斯特丹是歐洲五大商城之一。阿姆斯特丹氣候溫和,旅遊一年四季皆宜,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外國遊客,特別是在夏季,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者。阿姆斯特丹市區道路多而不亂,層次井然,沿著著名的運河可以乘船到市區的任何地方,喚醒人們對17世紀的荷蘭鼎盛時期的回憶。阿姆斯特丹也是一座文化城,市內有40多家博物館。
「歐洲第一港」:鹿特丹
鹿特丹是荷蘭第二大城市,歐洲第一大港,位於歐洲西海岸的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形成的金三角洲上,處於世界上最繁忙的兩大運輸線——大西洋海上運輸線和萊茵河水系運輸線的交介面上,兼有海港與河港的特點。「奮斗求強」是鹿特丹市的座右銘。鹿特丹不僅是歐洲第一大港,同時也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和工業基地,是一個典型的港城一體化的國際性城市,因此,鹿特丹被譽為歐洲最現代化的城市。
海牙
海牙被稱為「歐洲最大最美麗的村莊」。距北海約5千米。自1247年以來一直是荷蘭皇宮和政府所在地。海牙的象徵是和平宮。和平宮建於1908年,1913年開放,許多國家都為它捐獻了裝飾物。作為海牙一大景觀的是荷蘭「童話城」馬都拉丹。馬都拉丹位於海牙與著名的海濱避暑勝地斯赫文寧根之間。有著從古至今的荷蘭各式建築模型,堪稱荷蘭的縮影。這里有王宮、古堡、教堂、政府大樓、博物館、運動場、冶煉廠、啤酒廠、廣場、機場、鐵路、高速公路以及牧場、河流、森林等等。應有盡有。這些建築物,高的不過2米,小的比火柴盒還小,但都惟妙惟肖。每年6月15日前後,海牙都要舉辦世界聞名的荷蘭音樂節和芭蕾舞節。
⑺ 荷蘭地理
我在地圖冊上測得的直線距離為150km左右
⑻ 關於荷蘭的地理
1、荷蘭地勢低窪,瀕臨北海,常年風勢強勁。在1957年曾發生過罕見的洪水,把荷蘭的版圖內徹底改變成現在這樣容,所以他們利用風能也已經很有歷史了。
2、木鞋平常人是不穿的,只是作為荷蘭的象徵性標志了,現在還穿木鞋的人多是在農場工作。因為木鞋乾燥,防水防滑,也便於清洗。
3、荷蘭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天氣多變、多風多雨、常年缺少陽光照射(在這里一年能見到陽光的日子也就差不多1-2個月吧),所以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只能適合會走動的牲畜,畜牧業發展。
⑼ 荷蘭地理特點有哪些
荷蘭國土總面積為41864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海岸線長1075公里。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 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長的海壩和岸堤。十三世紀以來共圍墾約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全國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萊茵河、馬斯河。西北瀕海處有艾瑟爾湖。
低平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除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外,絕大部分地勢都很低。南部由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連接而成。「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區甚至是由圍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萊沃蘭省的大部分地區。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來保護。
荷蘭的氣候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月平均氣溫:1月2~3℃;7月18~
荷蘭景象
19℃,氣溫年較差小,且全年濕潤多雨。由於地低土潮,荷蘭人接受了法國高盧人發明的木鞋,並在幾百年的歷史中賦予其典型的荷蘭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氣、石油和煤等蘊藏。
為了生存和發展,荷蘭人竭力保護原本不大的國土,避免在海水漲潮時遭「滅頂之災」。他們長期與海搏鬥,圍海造田。早在13世紀就築堤壩攔海水,再用風動水車抽干圍堰內的水。幾百年來荷蘭修築的攔海堤壩長達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積60多萬公頃。如今荷蘭國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鐫刻在荷蘭國徽上的「堅持不懈」字樣,恰如其分地刻畫了荷蘭人民的民族性格。
⑽ 荷蘭的地理和地方還有特長和特點簡單一點
位置
荷蘭位於歐洲西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位於東經3°21'至7°13'、北緯50°45'至53°52'之間。[3]
領土
荷蘭國土總面積達41864平方千米。
本土
加勒比海領地
荷蘭國土南北最遠端相距約300千米,東西最遠端距離約200千米,總面積為41864平方千米。沿海有1800多千米長的海壩和岸堤,海岸線長1075千米。十三世紀以來共圍墾約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當於荷蘭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如今荷蘭國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
海外
除本土外,荷蘭管轄著兩個海外領地:阿魯巴和安的列斯群島,面積為980平方千米。
阿魯巴(Aruba)是一個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嶼,位於南美洲國家委內瑞拉北方的委內瑞拉灣外海,距離巴拉瓜納半島(ParaguanaPeninsula)約25千米。1986年成為荷蘭王國一個單獨的政治實體,荷蘭繼續負責該島的國防和對外事務。
荷屬安的列斯群島(TheNetherlandsAntilles)由加勒比海中相距800多千米的南北兩組島嶼組成。2007年1月1日,庫拉索島和聖馬丁島成為單獨的荷蘭屬國,剩下3島組成「王國列島」,地位待定。[7]
地形
低平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除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外,絕大部分地勢都很低。南部由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連接而成。「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區甚至是由圍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萊沃蘭省的大部分地區。[8]
荷蘭的最高點是位於南部林堡省東南角的瓦爾斯堡山(Vaalserberg),海拔321米。荷蘭地勢最低點在鹿特丹附近,為海平面以下6.7米。[7]
氣候
荷蘭位於北緯51°-54°之間,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荷蘭沿海地區夏季平均氣溫
荷蘭風情
為16℃,冬季平均氣溫為3℃。內陸地區夏季平均氣溫為17℃,冬季為2℃。6-8月份溫度為21~26℃。冬季陰雨多風,1月份平均溫度為1.7℃。荷蘭歷史上記載過的最低氣溫為-27.8℃,最高氣溫達到38.6℃。荷蘭年降雨量約為760毫米。降雨基本均勻分布於四季。1~6月份月平均雨量為40-60毫米,7~12月月平均雨量為60~80毫米。荷蘭每月平均的晴天小時數5月份最高,約為220小時,12月份最低,約為39小時。[7]
水文
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萊茵河、馬斯河。西北瀕海處有艾瑟爾湖。[7]
資源
荷蘭自然資源比較貧乏,僅天然氣和石油儲量比較豐富(2012年探明的天然氣總儲量約19300億立方米),還有一定數量的煤炭。荷蘭天然氣開發僅次於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2011年開采天然氣2419億立方米。2012年底,在其所屬北海海域發現石油。[7]
人口
自行車在荷蘭一景
荷蘭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超過407.5人/平方千米。
根據2013統計,荷蘭總人口16803700人,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及城市周邊地區。荷蘭人口最多的10個城市及其人口數目分別為:阿姆斯特丹79.01萬人,鹿特丹61.63萬人,海牙50.21萬人,烏特勒支31.63萬人,埃因霍溫21.72萬人,蒂爾堡20.76萬人,阿爾梅勒19.32萬人,格羅寧根19.31萬人,布雷達17.64萬人,奈梅亨16.52萬人。[8]
種族
據荷蘭移民局統計,2012年荷蘭華人總人口約為12萬人,約占荷蘭人口總數的0.7%。在荷華人無大規模集中地,荷大部分地市均有華人居住。[8]
79.12%荷蘭人
2.26%印度尼西亞人
2.30%土耳其人
2.06%蘇利南人
2.17%摩洛哥人
0.84%荷屬加勒比海人
8.64%其他種族[8]
時區
荷蘭屬於東1時區,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每年3月到10月,實行夏時制,時鍾調快1小時,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7]
網路